2021-2022学年岳麓版必修3 第一单元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教案(2).docx
-
资源ID:39805138
资源大小:12.24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学年岳麓版必修3 第一单元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教案(2).docx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孟子和 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通过了解各家主张的异同,培养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材料阅读能力、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根本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史情景剧拜师学艺再现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让同学们身临其境的 了解思想的同时可以正确评价百家争鸣的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辉煌 灿烂以及思想文化在争鸣和碰撞中不断开展的规律。重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难点:如何认识和理解百家争鸣在当时和后世的影响和意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家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 建社会,那么当时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共同来回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了解百 家争鸣产生的原因。一、 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在教师的带着下和学生共同回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及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二、 百家争鸣的概念教师讲解加上课件展示三、 情景剧拜师学艺学生通过上演拜师学艺的情景剧了解掌握当时思想家的主张及正确评价这些思想主张的方 法。由五位同学代表当时儒道墨法四家的学者阐述当时各家的思想和主张,让同学们感受和 了解当时儒道墨法各家的主张并且思考如果他们在当时的情况下会拜入哪家为师并派代表 阐述理由(一)、五位同学的阐述儒家:孟子主张:1).历史地位: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继承并开展了孔子的学说,成 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2) .主要思想主张提出了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仁政学说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2)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说。孟子倡导“养浩然之气"。他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孟子要求人们应具有“富贵不 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荀子的主张:1).历史地位:战国时期儒家的另一位重要代表。3) .主要思想主张哲学思想: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论观点。伦理思想:主张“性恶论”。政治思想: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同时他对法家的思想也有所吸收,主张礼法并施。4) .思想特点及影响:荀子的思想取诸百家,与孔孟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作为战国时期百 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学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墨家: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学生同时阐述了墨家与儒家的区别道家:老子:1.哲学本原论:“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天命观:“天法道,道法自然,推除了 “天命”的绝对权威。辩证法: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再双方可以互相转化。2.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庄子:1.提出了 “齐物”的观点。2.提出了 “逍遥"的人生态度,即对事物的变化采取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3.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应自然。法家:1.政治: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2.哲学:反对儒家“是古非今",主张变法革新。3、影响.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1 .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根底。(二)、学生选择拜师的流派并说明理由四、教师对学生的情景剧进去总结要正确的站在时代背景下正确辩证客观的评价每一个历史流派,更多的要看到每一个流派对 中国历史文明产生的深远影响板书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孟子;墨子墨家:法家:道家:、结与反思:这节课由于学生对百家争鸣各流派的思想了解有限,同时各派思想也比较复杂,所以想通过情景剧让课本内容简单化,加深学生对各流派思想的了解和认识,也有助 于他们对中国文化情感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