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数学教学教案.doc
-
资源ID:39814132
资源大小:19.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数学教学教案.doc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数学教学教案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的数学所讲的内容就是全等三角形。下面是由WTT整理的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数学教学教案,希望对您有用。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数学教学教案:全等三角形教学目的通过实例理解全等形的概念和特征,并能识别图形的全等.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能正确地找出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掌握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能运用性质进展简单的推理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两个重合的三角形变换其中一个的位置,使它们呈现各种不同位置的活动,让学生从中理解并体会图形变换的思想,逐步培养学生动态的研究几何图形的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难点:理解全等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对应关系.教学设计问题情境1.展现生活中的大量图片.片断1:图案.片断2:教科书第90页的3幅图案.2.学生讨论:(1)从上面的片断中你有什么感受?(2)你能再举出生活中的一些类似例子吗?学生分组讨论、考虑探究1.上面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2.有人用“全等形”一词描绘上面的图形,你认为这个词是什么含义? 老师明晰。建立模型1.给出“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定义.2.列举反例,强调定义的条件.3.提出问题“你能构造一对全等三角形”吗?你是如何构造的,与同伴交流.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及性质:老师结合手中的教具说明对应元素(顶点、边、角)的含义,并引导学生观察全等三角形中对应元素的关系,发现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老师启发学生根据“重合”来说明道理).解析、应用与拓广1.以图13.1-1中的两个三角形为例,介绍对应边、对应角以及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符号表示、读法、写法,并说出图13.1-2、图13.1-3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写出相等的边和角(解释“”的含义和读法,并强调对应顶点写在对应位置上).2.总结寻找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的方法,浸透全等变换的思想.3.学生运用自制的两块全等三角形模板,用平移、翻折、旋转等方法,先独立拼出教科书9293页中的5个图形,说出它们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再与同伴交流,你还能拼出其他图形吗?拓展与延伸1.例1 ABCDFE,∠A=96°,∠B=25°,DF=10cm.求∠E的度数及AB的长.随堂练习注: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1.全等用符号_表示.读作_.2.ABC全等于三角形DEF,用式子表示为_.3.ABCDEF,∠A的对应角是∠D,∠B的对应角∠E,那么∠C与_是对应角;AB与_是对应边,BC与_是对应边,AC与_是对应边.4.判断题:(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3)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4)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5.找出由七巧板拼成的图案中的全等三角形.小结进步1.回忆这节课:在自己动手实际操作中,得到了全等三角形的哪些知识? 注:对于学生的发言,老师要给予肯定的评价.2.找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的方法,注意挖掘图形中隐含的条件,如公共元素、对顶角等,但公共顶点不一定是对应顶点;3.在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时应注意标准书写格式.布置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92页习题13.1第1题,第2题,第3题.2.选做题:教科书92页习题13.1第4题.教学后记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数学教学教案: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教学目的经历探究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条件,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通过对问题的共同讨论,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指导学生分析p 问题,寻找断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难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究过程.教学设计复习过程,引入新知带着学生复习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及其性质,从而得出结论:全等三角形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反之,这六个元素分别相等,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根据上面的结论,提出问题:两个三角形全等,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假如只满足上述六个条件中的一局部,是否也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呢?组织学生进展讨论交流,经过学生逐步分析p ,各种情况逐渐明朗,进展交流予以汇总归纳.建立模型,探究发现出示探究1,先任意画一个ABC,再画一个A'B'C',使ABC与A'B'C'满足上述条件中的一个或两个.你画出的A'B'C'与ABC一定全等吗?让学生按照下面给出的条件作出三角形.(1)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30°、50°.(2)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4 cm,6 cm.(3)三角形的一个角为30°,一条边为3 cm.再通过画一画,剪一剪,比一比的方式,得出结论:只给出一个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出示探究2,先任意画出一个A'B'C',使A'B'=AB,B'C'=BC,C'A'=CA,把画好的A'B'C'剪下,放到ABC上,它们全等吗?通过交流,归纳得出结论: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同时也明确断定三角形全等需要三个条件.应用新知,体验成功实物演示:由三根木条钉成的一个三角形的框架,它的大小和形状是固定不变的.让学生通过实物来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实例.注: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给出例1,如图ABC是一个钢架,AB=AC,AD是连接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求证ABDACD.稳固练习教科书第96页的考虑及练习.反思小结掌握数学规律.再次浸透分类的数学思想,体会分析p 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的经历.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第103页习题13.2中的第1、2题.2.选做题:教科书第104页第9题.教学后记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数学教学教案: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教学目的经历探究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p 图形才能、动手才能.在探究三角形全等条件及其运用的过程中,可以进展有条理的考虑并进展简单的推理.通过对问题的共同讨论,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应用“边角边”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进而得出线段或角相等.难点:指导学生分析p 问题,寻找断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出示探究3:任意ABC,画A'B'C',使A'B'=AB,A'C'=AC,∠A'=∠A.老师点拨,学生边学边画图,再让学生把画好的ΔA'B'C'剪下,放在ΔABC上,观察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交流对话,探求新知根据前面的操作,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总结规律: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注:培养学生的概括才能和语言表达才能.补充强调:角必须是两条相等的对应边的夹角,边必须是夹相等角的两对边.注:归纳、分析p 得到的规律,使学生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应用新知,体验成功出例如2,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间隔 ,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和B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接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间隔 ,为什么?再次探究,释解疑惑出示探究4,我们知道,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由“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条件能断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让学生模拟前面的探究方法,得出结论: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老师演示:方法(一)教科书98页图13.2-7.方法(二)通过画图,让学生更直观地获得结论.稳固练习教科书第99页,练习(1)(2).小结1.断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2.证明线段、角相等常见的方法有哪些?让学生自由表述,其他学生补充,让学生自己将知识系统化,以自己的方式进展建构.注:通过课堂小结,归纳整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帮学生完善认知构造,形成解题经历.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第104页,习题13.2第3、4题.2.选做题:教科书第105页第10题.教学后记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