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2年胶轮车队危险源管理表 .pdf
1 胶轮车队危险源管理表单位:胶轮车队序号危险源名称风险及其后果描述风险等级管理标准1 未检查车辆情况或检查不到位开车前,没有进行车辆检查,使车辆带病运行,发生事故中等1.驾驶员应熟悉车辆状况;2.驾驶员开车前必须检查车辆的转向系、制动系、传动系、灯光电器装置、发动机、底盘部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填写维修记录后方可驾驶;3.驾驶员检查车辆无“四漏”(漏油、漏气、漏水、漏电)情况,并确保“四足(油足、气足、水足、电足)”后方可驾驶;4.驾驶员必须每日填写入井车辆日常点检记录。2 未检查灭火器或检查不到位车辆自燃、短路着火时不能及时处理,导致火灾事故的扩大中等驾驶员出车前必须检查灭火器的压力(绿色区1.2MPa)、铅封及校验日期,如发现灭火器不完好时,及时更换后方可出车。3 车辆状况不完好(包括灯光、制动、转向、表面划伤等)车辆的转向、制动系统,发动机、底盘、灯光及车辆仪表故障、轮胎爆炸等,导致事故发生中等1.整车外观必须整洁完好,附属设施及装备齐全、有效;2.发动机启动灵敏,动力性能可靠,符合技术标准;3.转向轻便、灵活,左右转角符合技术要求;4.离合器操作轻便,结合平衡,分离彻底,不抖不打滑,无异响5.底盘各总成链接可靠,运转时无震动,无异响;6.制动有效,四轮制动力均衡;驻车制动性能完好;7.车辆电器部件,灯光齐全有效,仪表4 未按要求控制乘车人数车辆超载、超负荷运行导致车辆发生故障,造成车辆损坏或人员受伤中等1.驾驶员驾车入井前,必须按车辆核定人数载人,严禁超员。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11 页 -2 5 驾驶车辆不遵守规定,超速、强行强会、未按规定路线行驶等违章操作未按操作规程、井下车辆行驶规则驾驶车辆,不文明或未按规定驾驶,造成车辆损坏、电缆、水管等其它设施损坏以及人员伤害事故等。重大1.驾驶员必须持有有关部门颁发的驾驶执照及安全资格证;2.驾驶员在行使中,保持不低于50 米的安全车距,严禁强行强会,要礼貌行车,会车时要关闭远光灯,改用近光灯或视宽灯;3.车辆在行驶途中发生故障时,驾驶员应立即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将车辆停靠在巷道右侧进行修复,同时在来车方向40 米设置危险警示牌,不得妨碍其它车辆通行;4.驾驶员在井下主要运输巷道内行使速度不得超过 30Km/h,其他巷道车速不得超过20Km/h,会车速度不得超过5Km/h;6 乘车人员未按要求乘坐车辆,车辆未停稳人员强行扒、蹬上车,车上打闹、站立等不安全行为发生人员受伤事故中等1.乘车人员在乘车时,不得将身体的任意部位及所携带工具和零件超出车身外;2.乘车人员在乘车时不准在车厢内站立、嬉戏打闹;3.乘车人员必须待车辆停稳后方可按顺序上车;7 未检查停车地点顶板或巷帮状况或检查不到位未及时发现顶板、巷帮冒顶片帮,导致人员伤害或造成设备损坏中等1.停车地点必须采取锚杆、金属网支护;2.停车地点采取锚杆金属网和钢带联合支护;3.停车地点用锚索加强支护。8 乘车人员未按要求下车车辆未停稳,人员跳下车,人员伤亡发生事故中等乘车人员必须待车辆停稳后,依次按顺序下车。9 车辆状况不完好车辆的转向、制动系统,发动机、底盘、灯光及车辆仪表故障、轮胎爆炸等,导致事故发生中等1.整车外观必须整洁完好,附属设施及装备齐全、有效;2.发动机启动灵敏,动力性能可靠,符合技术标准;3.转向轻便、灵活,左右转角符合技术要求;4.离合器操作轻便,结合平衡,分离彻底,不抖不打滑,无异响;5.底盘各总成链接可靠,运转时无震动,无异响;6.制动有效,四轮制动力均衡;驻车制动性能完好;10 未检查货物超重、超高、超宽、超长1.货物超重、超高、超宽.超长 行驶中刮伤人或设施,或车辆轮胎爆裂造成车辆损坏;中等1.驾驶员在拉运大型材料时,不得超宽、超高、超载运行,必须捆绑牢固可靠;2.拉运超长水管等部件时必须悬挂警示牌。11 未固定货物或固定不牢固货物滚动伤人,货物掉落伤人中等驾驶员在拉运设备材料时要把货物捆绑牢固,行驶时要均速,确保运送设备材料无损坏。12 车辆紧急刹车车辆急刹车,车辆碰撞,货物损坏中等驾驶员在拉运设备材料时行驶要均速,不得紧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11 页 -3 急制动,确保运送设备材料完好无损。13 车辆超速行驶,转弯处不减速车辆超速,转弯处不减速,货物掉落导致人员受伤,货物损坏中等1.驾驶员在拉运货物时严禁人货混装;2.驾驶员在井下主要运输巷道内行使速度不得超过 30Km/h,其他巷道车速不得超过20 Km/h,会车速度不得超过5 Km/h,行使到巷道交叉点、转弯及前面有车辆、人员或视线有障碍时,都必须鸣号减速,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行;14 车辆强行强会,违章操作会车时,不互相避让不关闭大灯,导致车辆碰撞违章驾驶,驾驶技术差,发生碰撞,人员受伤,车辆损坏重大1.驾驶员在驾驶车辆同方向行驶时,前后车辆必须保持不小于40 米的安全距离;2.驾驶员在行驶中,严禁超速行驶,强行强会,要礼貌行车;3.驾驶员在会车时要关闭远光灯,改用近光灯。15 车辆未停稳卸货车辆未停稳卸货,容易造成人员挤伤中等驾驶员必须将车辆停在地势平坦处、熄火,拉紧驻车制动,方可卸货。16 卸货时人员操作不符合要求装配的配件或修复件发生故障,导致事故发生一般作业人员在卸货时必须轻搬轻卸,大不压小,重不压轻,标志朝外,箭头朝上。17 自卸车驾驶员升降液压缸时未按要求检查周围是否有人员.升降液压缸时车厢下方或上方有人员,造成人员摔伤、挤伤或压伤。中等1.驾驶员升降液压前必须下车检查车厢上下及周围是否有人员,确保车厢周围无人员并发出升降信号后方可升降液压缸。2.自卸车升降液压缸必须有专人指挥。3.任何人不得站在升起的后车厢上作业。4.自卸车加装起降液压报警装置。18 未按要求固定维修车辆车辆没有停稳并固定,检修时车辆移动压伤人员一般驾驶员将车辆开到或拖拉到检修区后拉紧驻车制动并用三角木将车轮前后掖死。19 工器具不符合要求选择工器具不合适、不合理导致伤人中等维修工必须使用专用工具并在使用前进行完好检查。20 操作不符合要求操作不符合要求碰伤作业人员中等1.维修工在检修时必须按照检修程序进行检修;2.维修工在检修时必须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操作,防止工具使用不当碰伤作业人员。21 油料洒落油液洒落,污染车间、导致发生火灾事故等中等必须使用专用的清洗池。22 装配、调试检修不到位、不合格装配、调试不合格,损坏车辆甚至造成事故中等1.维修工在检查完毕后必须认真装配车辆的零部件;2.维修工在装配车辆的零部件完毕后,一定要进行一次细致的运行前的复查工作,同时要亲自驾车进行试运行,确认无误后,方可交付使用。23 未按要求固定维修车辆未按要求固定维修车辆,操作不符合要求导致伤手或砸脚中等1.维修工在检修车辆前必须拉紧手刹,车轮用三角木块前后掖死;2.用千斤顶支撑并用木头做支护;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11 页 -4 3.确认车辆支护固定完好后方可进行检修。24 吊装操作不符合要求导致人员伤害或设备损坏中等维修工在吊装时必须遵守吊装操作程序。25 未全面检查、复查车辆修复情况会导致车辆事故和人生事故一般1.维修工在修理完毕后要全面检查各零部件及发动机的转向机构、离合器行程、换档操纵机构、刹车、变速箱、后桥等,并亲自驾车进行试运行确认各部件性能可靠后,方可交付使用;2.维修工修理完毕后必须填写检修记录。26 维修工在检修自卸车液压缸时在车厢下方作业。维修工在检修自卸车液压缸时在车厢下方作业,液压缸卸压,造成人员压伤、挤伤。中等1.维修工在检修自卸车液压缸时,如要在车厢下方工作必须提前做好车厢支承,确认无误后方可进入车厢上下方作业.2.维修工在检修自卸车液压缸时必须检查周围有无其他人员,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业。27 操作使用不当操作使用不当碰伤作业人员中等1.维修工在检修时必须按照检修程序进行检修;2.维修工在检修时必须使用专用的工具进行操作,防止工具使用不当碰伤操作人员。28 未检查或检查不到位未及时发现转向失灵造成车辆损坏,人员碰伤中等维修工在检修车辆转向系统时必须检查:方向机安装牢固,无松动,球头磨损、横拉杆变形、立仁轴、羊角轴承损坏,及时更换确认完好后方可出车。29 未检查或检查不到位未及时发现刹车系统失灵造成车辆损坏,人员碰伤重大维修工在检修时必须查车辆制动液液面,刹车油管无破损,无渗漏,刹车总泵、分泵无漏液无磨损,确认完好后方可出车。30 装配、调试检修不到位、不合格装配、调试不合格,损坏车辆甚至造成事故中等1.维修工在检修完后必须认真装配车辆;2.维修工在装配车辆完毕后,一定要进行一次细致的运行前的复查工作,同时要亲自驾车进行试运行,确认无误后,方可交付使用。31 配件或修复件未达到完好标准装配的配件或修复件发生故障,导致事故发生中等配件必须符合出厂标准,修复件必须符合原有件标准。32 未全面检查、复查车辆修复情况车辆没有停稳并固定,检修时车辆移动压伤人员中等维修工在修理完毕后要全面检查车辆的发动机、转向机构、离合操纵转向机构、换档机构、刹车等应操作灵活可靠并且要亲自驾车进行试运行,确认无误后,方可交付使用,且必须填写检修记录。33 操作使用不当绳索、吊环、起吊工具不完好,操作不符合要求中等1.维修工在检修时必须按照检修程序进行检修;2.维修工在检修时必须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操作,防止工具使用不当碰伤作业人员。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11 页 -5 34 绳索、吊环、起吊工具不完好导致设备损坏,人员受伤一般1.吊装绳索,吊环必须符合出厂要求,达到实用标准;2.绳索不得有断丝、断股现象;3.挂钩不得有裂纹、磨损和深度锈蚀。35 未全面检查、复查车辆修复情况车辆没有停稳并固定,检修时车辆移动压伤人员中等维修工在修理完毕后要全面检查车辆的发动机转向机构、离合操纵转向机构、换档机构、油门、刹车等应操作灵活可靠并且要亲自驾车进行试运行,确认无误后,方可交付使用,且必须填写检修记录。36 操作使用不当装配、调试不合格,损坏车辆甚至造成事故中等1.维修工在检修时必须按照检修程序进行检修;2.维修工在检修时必须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操作,防止工具使用不当碰伤作业人员。37 未全面检查、复查车辆修复情况车辆没有停稳并固定,检修时车辆移动压伤人员中等维修工在修理完毕后要全面检查车辆的发动机转向机构、离合操纵转向机构、换档机构、油门、刹车等应操作灵活可靠并且要亲自驾车进行试运行,确认无误后,方可交付使用,且必须填写检修记录。38 空气压缩机操作不规范空压机故障导致设备故障,人员伤害中等维修工在检修时必须遵守空压机的使用说明,按程序操作。39 空压机的完好状况操作不符合要求会伤手、砸脚,使用气动扳手时会发生碰伤事故中等1.空压机严禁不加润滑油就开机,润滑油加至油位 2/3 高度处,夏季用19 号空压油,冬季用 13 号空压油2.空压机应放置在空气流通处,空压机应向箭头方向运行,空载半小时,无故障可逐渐升高压力到额定值(定排气压力到额定值)40 未全面检查、复查车辆修复情况修理完毕后没有全面检查车辆的各部件性能及操作灵活性造成车辆事故。中等维修工在修理完毕后要全面检查车辆的发动机转向机构、离合操纵转向机构、换档机构、油门、刹车等应操作灵活可靠并且要亲自驾车进行试运行,确认无误后,方可交付使用,且必须填写检修记录。41 操作使用不当操作不符合要求碰伤、划伤人员中等1.维修工在检修时必须按照检修程序进行检修;2.维修工在检修时必须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操作,防止工具使用不当碰伤作业人员。42 未断电,违章操作没有断电,产生电弧造成人员烧伤中等1.维修工在检修前必须断开电瓶线,禁止带电作业;2.维修工在检修时必须使用绝缘性能好的工器具。43 安装车辆线路、接头不合格装配调试不合格造成车辆线路短路,燃烧造成事故中等维修工在安装时必须使用万用表测试漏电、短路情况,一定进行一次全面的复查工作且主修工亲自驾车试运行确认无误后交付使用,同时填写好检修记录。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11 页 -6 44 吊车未检查确认作业区域内有其他人员存在作业过程有人员进入造成人员受伤事故中等1.吊车司机作业前必须检查作业区域内是否有人员存在,确认作业区域内没有非作业人员存在时方可作业;2.吊车司机在作业前严格控制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45 吊车作业范围无明显的警示标识、标志导致设备损坏,人员受伤中等1.吊车作业区域内设置危险警示标识牌,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2.警示牌放置位置应醒目,引人注意。46 吊车的绳索、吊钩不完好未按要求进行检查,吊车性能不完好(吊链、吊钩等)造成人员伤害中等1.绳索不得有断丝、断股现象;2.挂钩不得有裂纹、磨损和深度锈蚀。47 吊车未按要求进行检查吊装物坠落造成人员伤害,设备损坏中等1.吊车司机必须全面了解吊车各工作机构、性能、作用和操作方法,要严格按照吊车操作规程进行作业;2.吊车司机在作业前必须检查吊车各液压提升零部件的紧固情况及吊具的牢固程度。48 重量超限货物捆绑不牢导致重物坠落伤人中等1.吊车司机在作业时不许超过额定的幅度和起重量进行吊装作业;2.吊车司机在吊装前一定要检查、判断被吊物的标准重量。49 货物捆绑不牢固吊运过程中误伤人员或损坏设备中等作业人员在货物吊装前必须将货物捆绑结实,锁死。50 吊车司机误操作吊运过程中误伤人员或损坏设备中等1.吊车司机在吊装货物时严禁不用支腿进行吊装货物;起重时禁止起重臂下站人;2.严禁使用起重机吊、拔埋在地下的重物或倾斜拽拉重物;3.吊车在吊装时转弯半径不易过大,要在吊车的后方或两侧进行,避免重心偏移发生事故;4.夜间作业时,必须有充足的照明,尽量避免在光线不足或夜间作业。51 2.违章指挥货物放置不平稳,倾倒后伤人中等1.指挥时杜绝多人指挥;2.指挥时杜绝任何人违章指挥。52 1.叉车未检查确认作业范围内有其他人员存在作业过程有人员进入造成人员受伤事故中等1.叉车驾驶员作业前必须检查作业区域内是否有人员存在,确认作业区域内没有非作业人员存在时方可作业;2.叉车驾驶员在作业前严格控制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53 2.叉车作业范围无明显的警示标识、标志未按要求进行检查,叉车性能不完好造成人员伤害中等1.叉车作业区域内设置危险警示标识牌,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2.警示牌放置位置应醒目,引人注意。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6 页,共 11 页 -7 54 叉车未按要求进行检查导致设备损坏,人员受伤中等叉车驾驶员在出车前检查发动机机油、液力传动油、冷却液、燃油是否量足,发动机启动后不能立即投入工作,要有足够的预热时间,至少在 5 分钟以上,预热后检查各仪表是否正常,待正常后方可投入工作;55 叉车液压举升系统的不完好叉装物掉落造成人员伤害,设备损坏中等1.前臂及前叉灵活可靠,操纵准确;2.液压举升系统必须符合出厂要求。56 重量超重叉装过程中误伤人员或损坏设备中等1.叉车驾驶员在叉运物体时要找准物体的重心,以防叉车负重行走时将物体掉下或车辆掀翻,叉车叉运时不得超出额定吨位,已防车辆液压部件受到损坏;2.叉车驾驶员叉运前检查被叉货物的标准重量;3.叉车驾驶员叉运时要匀速行驶。57 叉车驾驶员误操作叉装过程中误伤人员或损坏设备中等1.叉车驾驶员在开机之前,要检查叉车周围的安全情况,是否有人走进,车后有一个盲区,要鸣号示意,确保安全运作;2.叉运物体时要找准物体的重心,以防叉车负重行走时将物体掉下或车辆掀翻,叉车叉运时不得超出额定吨位,已防机器受到损坏;3.叉车停止工作后,发动机的冷却液和各处的润滑油都处于高温高压下,驾驶员必须待各部位的冷却液、润滑油等冷却后,再认真检查各部位的冷却液、润滑油等是否处于正常位置,确认正常后方可离开。58 违章指挥误伤人员或损坏设备中等1.作业时现场必须指定专人指挥;2.指挥人员要严格指挥口令及指挥手势。59 货物放置不平稳货物放置不平稳,倾倒后伤人中等叉车驾驶员在放置货物时操作要准确无误,放置平稳。60 未检查确认作业范围内有其他人员存在未及时发现人员存在,作业过程出现意外时导致人员受伤中等1.装载机驾驶员作业前必须检查作业区域内是否有人员存在,确认作业区域内没有非作业人员存在时方可作业;2.装载机驾驶员在作业前严格控制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61 作业范围无明显的警示标识、标志作业过程有人员进入造成人员受伤事故中等1 装载机作业区域内设置危险警示标识牌,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2.警示牌放置位置应醒目,引人注意。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7 页,共 11 页 -8 62 未按要求进行检查导致设备损坏,人员受伤中等1.装载机驾驶员在出车前应检查各部件连接有无松动或燃油、机油、冷却液无泄漏等,同时要检查轮胎有无损坏、螺丝有无松动,仪表、指示灯、制动系统是否齐全有效;2.发动机机油、齿油、液力传动油、冷却液是否量足,确认完好后,方可出车;3.发动机启动后不能立即投入工作,让发动机在待速状态下运行5 分钟左右,不要在预热阶段突然加速,预热后检查各仪表,如有异常,待各仪表指示正常后,方可进行工作。63 装载机驾驶员误操作物料装卸过程中误伤人员或损坏设备中等装载机驾驶员在进行挖掘或装载作业时,要保持工作场地平整,能使装载机直对前方,不要前后有死角,不要使铲斗高速插入料堆,进行推料作业时,铲斗置于卸载状态。64 未润滑车辆转向系统或润滑不到位导致车辆方向故障,人员受伤,设备损坏中等维修工必须每天检查车辆转向节、横拉杆球头、直拉杆球头、方向连接杆的润滑情况,发现润滑不到位时,应及时加注润滑油并填写好润滑记录。65 车辆转向系统润滑不符合要求润滑不到位导致设备损坏中等1.车辆必须符合出厂时润滑要求;2.转向节、横拉杆球头、直拉杆球头、方向连接杆必须完好,达到润滑要求。66 未润滑车辆液压系统或润滑不到位导致设备损坏中等维修工必须每天检查车辆润滑液压油缸、平衡臂、三角臂横销的润滑情况,发现润滑不到位时,应及时加注润滑油并填写好润滑记录。67 车辆液压系统润滑不符合要求润滑不到位导致设备损坏中等1.车辆必须符合出厂时润滑要求;2.液压油缸、平衡臂、三角臂横销必须完好,达到润滑要求。68 未润滑车辆传动系统或润滑不到位导致设备损坏中等维修工必须每天检查车辆万向节、伸缩叉、过桥轴承的润滑情况,发现润滑不到位时,应及时加注润滑油并填写好润滑记录。69 未检查车辆电器系统的防爆状况或检查不到位车辆电器系统失爆,在瓦斯超限时,引起瓦斯爆炸事故重大防爆车驾驶员在出车前必须检查防爆车辆电器设备的各种开关,缆线、灯光、仪表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填写维修记录后方可驾驶。70 未检查车辆进排气系统的防爆状况或检查不到位车辆进排气系统失爆,在瓦斯超限时,引起瓦斯爆炸事故重大防爆车驾驶员在出车前必须检查防爆车辆的隔爆接合面、阻火器、水洗箱、空气关断阀、曲轴箱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填写维修记录后方可驾驶。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8 页,共 11 页 -9 71 车辆进排气系统失爆未清洗或清洗不到位容易导致车辆使用寿命降低中等1.防爆柴油机在缸盖与机体之间隔爆接合面的有效宽度不小于 9mm,平面度不大于0.15mm 2.进排气系统各部件之间的隔爆接合面(阻火器除外),进排气系统与缸盖之间的隔爆接合面有效宽度不小于13mm 3.隔爆接合面的内部边沿到螺栓孔的边沿有效宽度不小于9mm;4.隔爆接合面中含有冷却水道通孔的隔爆面,由接合面内部到水道通孔边沿的有效宽度应不小于 5mm;5.利用杆套间隙做为隔爆面的,杆套间隙应不大于0.2mm,轴向长度应不小于25mm;6.喷油器与缸盖的配合,其间隙应不大于 0.2mm,轴向长72 未清洗车辆卫生或清洗不到位清洗机的不正确操作容易导致人员受伤一般驾驶员必须在每日归队时对车辆进行清洗,清洗干净后方可停入车位。73 未按要求操作车辆清洗机导致人员受伤一般驾驶员在清洗车辆时,必须按车辆清洗机的操作步骤进行清洗。74 未检查或车辆情况检查不到位导致车辆短路、漏电时发生火灾一般驾驶员在收车后必须全面检查车辆的完好情况,车辆的四漏现象,转向、刹车、底盘部分都是否完好,检查完毕后将车辆停入车位,发现存在问题的进行记录候及时修复。75 未关闭各种开关及电瓶总电源清理车厢内卫生时,人员上下车厢滑脱导致人员受伤。一般驾驶员将车辆停入车位后,必须把车辆的各种开关关闭并关闭电瓶总电源。76 未清洗车辆卫生或清洗不到位班前工作安排不合适,造成员工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发生事故中等1.驾驶员必须在下班后清理车辆卫生,包括车厢、驾驶室内、玻璃等,保证车厢内无杂物,玻璃清洁明亮;2.上下车厢前必须将车辆停稳并拉紧驻车制动,并将自卸车后车厢降平且闭锁;3.清理车厢时必须将车辆停放在无车辆运行且无闲杂人员的空旷、平整的场地;4.上下车厢时必须从车辆右侧脚蹬轮胎手抓车厢边缘上下,不得从围墙等别的地方直接跳到车厢上或直接从车厢上跳下;5.任何人不得翻越围墙、护栏等隔离设施或从车厢上跨到别的地方;6.任何人不得站在驾驶室顶上作业。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9 页,共 11 页 -10 1 班前会工作安排不合适不能落实班前会的要求,在作业过程中发生事故中等1.带班工长必须熟悉本班员工的技能掌握情况;2.带班队长必须询问、了解上个班安全生产情况及存在问题;3.带班队长在班前会上对每项工作的分配要布置合理,有针对性,不得安排员工从事无相应技能的工作;4.带班队长不允许安排无经验、技能的新员工独立工作,必须要分配一名老员工带领新员工,经过一年的师带徒实习,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安排其独立工作。2 班前会安全培训不到位未培训或培训不到位造成员工入井后,在作业过程中发生事故中等1.带班队长在班前会上必须对员工进行安全技术知识培训,包括岗前风险评估,每日一题等内容;2.带班队长在班前会上必须对员工进行作业规程及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培训。3 员工未参加或未注意听班前会不能落实班前会的要求,在作业过程中发生事故中等员工必须参加班前会,认真听取生产工作安排与安全注意事项,当自己不具备所安排工作的技能时,应立即向带班队长提出,要求更换工作内容。4 未完全更换工作服,或更换了化纤衣服1.未完全更换工作服,或更换了化纤衣服中等入井人员入井前必须更换单位统一发放的工作服,禁止穿戴化纤衣服入井。6 带烟火入井发生瓦斯事故后,不能逃生中等入井人员不得带烟火入井。7 未领自救器或未检查自救器完好情况发生紧急情况,不能逃生一般入井人员入井前必须领取自救器,同时检查并确认自救器外观无破损、封条无开封、无过期(使用有效期为3 年)。8 自救器不完好发生紧急情况,不能逃生一般自救器外观无破损、无变形、封条无开封、无过期(使用有效期为3 年)。9 未检查矿灯,或检查不到位1.矿灯失爆,造成瓦斯事故 2.作业时,矿灯不亮,影响作业或发生事故中等入井人员领用矿灯后,检查并确认矿灯各零部件齐全,闭锁螺栓(封钩)紧固可靠,灯泡、开关接触良好、不灭灯;灯碗玻璃不松动、无破损现象,灯线无破损,出线口密封良好,长度不少于1m,接线必须使用线鼻子;灯盒、锁盖,绝缘良好,灯盒无漏液、无变形、无破损;充电达到额定容量,方可使用。10 矿灯不完好1.矿灯失爆,造成瓦斯事故 2.作业时,矿灯不亮,影响作业或发生事故中等矿灯各零部件齐全,闭锁螺栓(封钩)紧固可靠,灯泡、开关接触良好、不灭灯;灯碗玻璃不松动、无破损现象,灯线无破损,出线口密封良好,长度不少于1m,使用线鼻子接线;灯盒、锁盖绝缘良好,灯盒无漏液、无变形、无破损;充电达到额定容量。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0 页,共 11 页 -11 11 未领用或未检查便携式瓦检仪完好不能及时发现井下工作场所瓦斯浓度超限,发生瓦斯事故中等班组长以上管理干部、单岗作业人员入井前应领取便携式气体检查仪器,并确认仪器完好。12 未接受入井检身,酒后入井人员劳保用品穿戴不齐全,未佩带自救器,带烟火入井,酒后人员神志不清,发生事故中等入井人员入井前,必须配合检身人员进行酒精浓度检测。13 井口检身员未进行入井检身人员入井统计不准确,发生矿井灾难时,不能准确开展营救中等井口检身员必须对所有入井人员进行入井检身,检查并确认入井人员劳动保护用品穿戴齐全,所携带的矿灯、自救器完好,不带烟火,不喝酒。14 入井人员未进行入井登记人员入井统计不准确,发生矿井灾难时,不能准确开展营救一般入井人员在入井前,必须将入井登记卡交检身房登记,经检身人员检查确认后方可入井。15 井口检身员未进行入井登记不能发现人员携带烟火入井,发生瓦斯事故一般井口检身员在人员入井前必须登记入井人员姓名、入井时间等信息。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1 页,共 1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