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中考物理实验操作考试 .pdf
物理试题 1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器材:激光笔 1 支铁架台 1 个(带铁夹)平面镜 1 块(10cm 10cm)玻璃板 1 块(30cm 20cm)白纸 1 张(B5 打印纸)直尺(20cm)纸夹 2 个量角器 1 个直角三角板 1 块胶带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 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2 在白纸上画出中线(法线),并在白纸上任意画三条射向入射点的线作为入射光线,把白纸夹在玻璃板上,并用铁架台固定玻璃板,竖放在平面镜上。3 用激光笔沿第一条线射到入射点,经反射标出反射光的位置。4 改变光束入射方向,按步骤3 再做两次。5 取下白纸,画出反射光线,用量角器分别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入表格。实验记录: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 2 3 实验结论:_。说明: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物理试题 1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评分细则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45 页 -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得分备注1 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上画出中线作为法线1 2 在白纸上任意画三条射向入射点的入射光线1 3 把白纸夹在玻璃板上1 4 把玻璃板固定在铁架台上,竖放在平面镜上1 5 用激光笔沿第一条入射光线入射到入射点1 6 找到反射光线,做出标志点1 7 用激光笔沿第二条入射光线再做一次1 8 用激光笔沿第三条入射光线再做一次1 9 取下白纸,画出反射光线,用量角器分别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入表格1 10 得出结论,整理器材1 得分合计说明:1量出的反射角与入射角差值为5以内都不扣分。2把白纸用纸夹夹在玻璃板上时,教师可协助学生完成这一步,注意纸的下边要与玻璃板下边对齐。实验总得分 _ 监考教师签字 _ 考试日期:2013 年 5 月日物理试题 2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器材:玻璃板 1 块(20cm25cm 3mm)火柴或打火机白纸 1 张(8 开)纸夹 2 个或铁架台1 个(带铁夹)完全相同的蜡烛2 支刻度尺 1 把(30cm)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45 页 -直角三角板 1 块小烧杯 1 个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 将 8 开白纸对折成两个16开平放在实验台上,将固定好的玻璃板竖立在对折线上。2 把一段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观察玻璃板后蜡烛的像,拿另一段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移动,直至玻璃板后的蜡烛与点燃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对应位置画出标记。3 改变点燃蜡烛在玻璃板前的位置,重复步骤 2。4 熄灭蜡烛,量出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及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5 把实验数据填写在表中。实验记录: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与物大小比较第一次第二次说明: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物理试题 2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评分细则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得分备注1 将 8 开白纸对折,展开平放在实验台上(或沿对折线在纸上画线)1 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45 页 -2 将固定好的玻璃板竖立在对折线(或画线)上1 3 把一段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观察玻璃板后面蜡烛的像1 4 拿另一段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移动,使玻璃板后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1 5 作出物与像位置的标记对应1 6 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另一位置,重复上面 4、5 的操作1 7 熄灭蜡烛,量出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1 8 量出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1 9 如实填写实验数据1 10 整理器材到实验前的状态1 得分合计说明:1本实验只做两次。2量出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及量出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不强调先后顺序。3读数时不估读也不扣分。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3 年 5 月日物理试题 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器材:凸透镜(f=10cm)蜡烛 光屏 光具座火柴或打火机小烧杯 1 个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 把蜡烛、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2 点燃蜡烛,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高度,使三者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45 页 -3 调整物距使 u2f,移动光屏直到看到清晰的像为止,记录像的性质及像距。4 调整物距使 u2 f,改变物距再做一次。5 调整物距使fu2f,移动光屏直到看到清晰的像为止,记录像的性质及像距。6 调整物距使 fu2f,改变物距再做一次。实验记录:f _10_cm实验次数物 距u(cm)像 的 性 质像 距v(cm)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1 2 3 4 实验结论:当 u2f 时成的像是 _ 。当 fu2f 时成的像是 _ 。说明: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实验报告。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物理试题 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评分细则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得分备注1 把蜡烛、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1 2 把烛焰、凸透镜、光屏相互靠近,调整高度使三者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1 3 调整物距使 u2f1 4 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1 5 记录像的性质,记录物距和像距1 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45 页 -6 改变物距大小,重复上面35 的操作1 7 调整物距使 fu2f,重复上面 4、5 的操作1 8 改变物距大小,重复上面7 的操作1 9 正确得出结论1 10 整理器材1 得分合计说明:1.整理器材时蜡烛不动。2 u f 的成像情况不要求。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3 年 5 月日物理试题 4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器材:烧杯1 个(50mL)水(温度接近 90)温度计 1 支(0-102)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或打火机中心有孔的纸板钟表抹布小烧杯 1 个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 检查器材,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并记录。2 用烧杯装适量热水,放在铁架台石棉网上中心位置。3 把温度计吊在铁架台上,并穿过纸板插入水中。4 点燃酒精灯,开始对烧杯加热。5 水温达 90后,每隔 0.5min 记一次温度值,直至水沸腾2min 为止。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6 页,共 45 页 -6 将酒精灯熄灭,取出温度计。7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上描点,作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图像,得出结论。实验记录:温度计量程 _,分度值 _。时间 t(min)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温度值 T()实验结论:水沸腾时,温度是 _。说明: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物理试题 4 探究水的沸腾评分细则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得分备注1 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并正确记录1 2 用烧杯装适量热水,放在铁架台石棉网上1 3 把温度计吊在铁架台上,并穿过纸板插入水中1 4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水中,且未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1 5 点燃酒精灯方法正确1 6 每隔 0.5min 记一次温度值,时间控制正确1 7 读数及时、方法正确1 8 熄灭酒精灯方法正确1 9 取出温度计1 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7 页,共 45 页 -10 绘制图象正确,结论合理1 得分合计说明:1.本实验不要求观察沸腾前后气泡的变化情况。2.实验结束,学生只需取出温度计,烧杯由监考教师负责整理.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3 年 5 月日物理试题 5 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实验器材:电池盒 1 号干电池 2 节小灯泡 2 个(2.5V、3.8V)小灯座 2 个开关 1 只导线 7 根电流表 1 只(0-0.6-3A)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 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2 将电流表分别接入图中的A、B、C 各点,测量其电流,记入表格中。3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实验记录:A点的电流I1(A)B点的电流I2(A)C点的电流I(A)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8 页,共 45 页 -实验结论:_ 。说明: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实验报告。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3.本实验只考查两个灯泡组成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不要求换接另外两个灯泡进行实验。物理试题 5 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评分细则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得分备注1 按一定顺序连接电路1 2 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1 3 把导线连接到接线柱上前,能捻成一缕且顺时针绕到接线柱上1 4 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1 5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1 6 电流表的位置放在便于观察处1 7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盘面垂直1 8 能正确读取、记录数据1 9 实验结论基本正确1 10 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状态,摆放整齐1 得分合计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9 页,共 45 页 -说明:1.记录电流值时不要求估读。2.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不扣分。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3 年 5 月日物理试题 6 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实验器材:电池盒 1 号干电池 2 节小灯泡两个(2.5V、3.8V)小灯座 2 个开关 1 只导线 8 根电流表 1 只(0-0.6-3A)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 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2 用电流表分别测出A、B、C各点的电流,记入表格中。3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实验记录:A点的电流 I1(A)B点的电流 I2(A)C点的电流 I (A)实验结论:。说明: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0 页,共 45 页 -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3.本实验只考查两个灯泡组成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不要求换接另外两个灯泡进行实验。物理试题 6 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评分细则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得分备注1 按一定顺序连接电路1 2 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1 3 把导线连接到接线柱上前,能捻成一缕且顺时针绕到接线柱上1 4 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1 5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1 6 电流表的位置放在便于观察处1 7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盘面垂直1 8 能正确读取、记录数据1 9 实验结论基本正确1 10 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状态,摆放整齐1 得分合计说明:1.记录电流值时不要求估读。2.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不扣分。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3 年 5 月日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1 页,共 45 页 -物理试题 7 探究串联电路各点间电压的关系实验器材:电池盒 1 号干电池 2 节小灯泡 2 个(2.5V、3.8V)小灯座 2 个开关 1 只导线 7 根电压表 1 只(0-3-15V)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2分别把电压表连在图中A、B 两点;B、C 两点;A、C 两点之间;测出 L1、L2两端电压 U1、U2以及它们两端的总电压U。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实验记录:L1两端的电压 U1(V)L1两端的电压 U2(V)总电压 U(V)实验结论:_。说明: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实验报告。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的相应扣分。3.本实验只考查两个灯泡组成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不要求换接另外两个灯泡进行实验。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2 页,共 45 页 -物理试题 7 探究串联电路各点间电压的关系评分细则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得分备注1 按一定顺序连接电路1 2 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1 3 把导线连接到接线柱上前,能捻成一缕且顺时针绕到接线柱上1 4 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1 5 电压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1 6 电压表的位置放在便于观察处1 7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盘面垂直1 8 能正确读取、记录数据1 9 实验结论基本正确1 10 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状态,摆放整齐1 得分合计说明:1、记录电压值时不要求估读。2、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不扣分。3、捏造数据符合串联规律扣1 分。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3 年 5 月日物理试题 8 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3 页,共 45 页 -实验器材:灵敏电流计 1 只(1mA)U型磁铁 1 个(大号)方型线圈 1 个导线若干开关 1 个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 将线圈、灵敏电流计和开关接入电路。2 闭合开关,让线圈静止,观察灵敏电流计的偏转情况,并记录。3 向左、右摆动线圈,观察灵敏电流计的偏转方向,并记录。4 对调 N、S极,向左、右摆动线圈,观察灵敏电流计的偏转方向,并记录。实验记录:线圈摆动情况灵敏电流计偏转情况(静止、偏转)1 线圈静止2 N极在上,线圈向左右摆动3 N极在下,线圈向左右摆动实验结论: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_ 运动时,导体中能产生电流。说明: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实验现象,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2.要真实记录实验现象,捏造实验现象相应扣分。物理试题 8 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评分细则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得分备注1 按一定顺序连接电路1 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4 页,共 45 页 -2 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1 3 把导线连接到接线柱上前,能捻成一缕且顺时针绕到接线柱上1 4 灵敏电流计串联接入电路,放在便于观察处。1 5 线圈串联接入电路1 6 线圈向左(右)摆动时,操作正确1 7 U型磁铁放置合理1 8 能正确记录观察结果1 9 实验结论基本正确1 10 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位置,或放整齐1 得分合计说明:实验过程中对灵敏电流计正负接线柱不作要求。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3 年 5 月日物理试题 9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器材:电池盒 1号干电池 3 节开关 1 只定值电阻 1 只(10)滑动变阻器 1个(20或 50)电流表 1只(0-0.6-3A)电压表 1只(0-3-15V)导线 8 根操作程序: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5 页,共 45 页 -顺序操作内容1 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2 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记入表格中。3 改变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示数变为3V,再次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入对应表格。4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实验记录:电阻 R()R两端电压 U(V)通过 R的电流 I(A)第一次测量102 第二次测量103 实验结论:_。说明: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实验报告。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物理试题 9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评分细则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得分备注1 按一定顺序连接电路1 2 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1 3 把导线连接到接线柱上前能捻成一缕且顺时针绕到接线柱上1 4 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一上一下)1 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6 页,共 45 页 -5 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阻值最大位置1 6 电压表连接正确1 7 电流表连接正确1 8 调整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规定值1 9 对应的电流表示数读取正确并记录1 10 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状态,摆放整齐1 得分合计说明:1电压表连接正确主要包括与电阻并联、正负接线柱正确,量程选择不作要求。2电流表连接正确主要包括与电阻串联、正负接线柱正确,量程选择不作要求。3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不扣分。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3 年 5 月日物理试题 10 探究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器材:电池盒 1 号干电池 3 节定值电阻两个(5和 10)开关 1 只滑动变阻器 1个(20或 50)电流表 1 只(0-0.6-3A)电压表 1 只(0-3-15V)导线 8 根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 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将5的电阻连入电路。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7 页,共 45 页 -2 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记入表格中。3 将 10的电阻连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2V,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记入表格中。4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实验记录:电阻 R()R两端电压 U(V)通过 R的电流 I(A)第一次测量52 第二次测量102 实验结论:_。说明: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实验报告。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物理试题 10 探究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评分细则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得分备注1 按一定顺序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1 2 把导线连接到接线柱上前能捻成一缕且顺时针绕到接线柱上1 3 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1 4 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阻值最大位置1 5 电流表连接正确1 6 电压表连接正确1 7 将 10的电阻连入电路时,开关是断开的1 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8 页,共 45 页 -8 调整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规定值1 9 对应的电流表示数读取正确并记录1 10 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状态,摆放整齐1 得分合计说明:1电压表连接正确主要包括与灯泡并联、正负接线柱正确。2电流表连接正确主要包括与灯泡串联、正负接线柱正确。3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不扣分。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3 年 5 月日物理试题 11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器材:电池盒 1 号干电池 3 节 2.5V小灯泡 1 个 小灯座 1 个开关 1 只滑动变阻器 1 个(20或 50)流表 1 只(0-0.6-3A)电压表 1 只(0-3-15V)导线 8 根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 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2 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记入表格中。3 改变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示数为2V,再次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入对应表格。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9 页,共 45 页 -4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实验记录:灯泡两端电压 U(V)通过小灯泡电流I(A)小灯泡电阻 R()第一次测量2.5 第二次测量2 说明: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实验报告。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3.本实验只要求进行两次测量。物理试题 11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评分细则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得分备注1 按一定顺序连接电路1 2 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1 3 把导线连接到接线柱上前能捻成一缕且顺时针绕到接线柱上1 4 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一上一下)1 5 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阻值最大位置1 6 电压表连接正确1 7 电流表连接正确1 8 调整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规定值1 9 读出相应的电流表示数并记录,电阻计算正确1 10 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状态,摆放整齐1 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0 页,共 45 页 -得分合计说明:1电压表连接正确主要包括与灯泡并联、正负接线柱正确。2电流表连接正确主要包括与灯泡串联、正负接线柱正确。3电路连接错误能及时改正调整不扣分。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3 年 5 月日物理试题 12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器材:电池盒 1 号干电池 3 节 2.5V小灯泡 1 个 小灯座 1 个开关 1 只滑动变阻器 1个(20或 50)电流表 1只(0-0.6-3A)电压表 1只(0-3-15V)导线 8 根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 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2 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记入表格中。3 改变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示数为2V,再次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入对应表格中。4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小灯泡的功率。实验记录:灯泡两端电压 U(V)通过灯泡电流 I(A)小灯泡功率 P(W)第一次测量2.5 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1 页,共 45 页 -第二次测量2 说明: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3.本实验只要求测量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和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发光时的电功率,不要求测量小灯泡两端电压高于额定电压下的电功率。物理试题 12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评分细则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得分备注1 按一定顺序连接电路1 2 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1 3 把导线连接到接线柱上前能捻成一缕且顺时针绕到接线柱上1 4 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一上一下)1 5 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阻值最大位置1 6 电压表连接正确1 7 电流表连接正确1 8 调整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规定值1 9 读出相应的电流表示数并记录,电功率计算正确1 10 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状态,摆放整齐1 得分合计说明:1电压表连接正确主要包括与灯泡并联、正负接线柱正确。2电流表连接正确主要包括与灯泡串联、正负接线柱正确。3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不扣分。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2 页,共 45 页 -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3 年 5 月日物理试题 13 研究电磁铁实验器材:两个匝数不同的电磁铁(外形相同)电池盒 1号干电池 2 节滑动变阻器 1 个(20)大头针 1 盒电流表 1 只(0-0.6-3A)导线 7 根开关 1 个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 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将线圈匝数较少的电磁铁接入电路。2 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0.5A,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并记录。3 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1A,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并记录。4 用线圈匝数较多的电磁铁替换匝数较少的电磁铁,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1A,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并记录。实验记录:电磁铁线圈匝数电流大小 I(A)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目N1(较少)0.5 N1(较少)1.0 N2(较多)1.0 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3 页,共 45 页 -实验结论: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有_ 和_。说明: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物理试题 13 研究电磁铁评分细则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得分备注1 按一定顺序连接电路,且开关断开1 2 把导线连接到接线柱上前,能捻成一缕且顺时针绕到接线柱上1 3 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一上一下),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阻值最大位置1 4 电流表连接正确1 5 匝数较少的线圈接入电路,调节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 0.5A 1 6 数大头针数目时要断开开关1 7 数出电磁铁吸起大头针的数目并记录1 8 调节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1.0A,吸起大头针后,断开开关,数出吸起大头针数目并记录1 9 将匝数较多的线圈接入电路,调节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 1A,吸起大头针后,断开开关,数出吸起大头针数目并记录1 10 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状态,摆放整齐1 得分合计说明:实验过程中对电流表量程不作要求。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4 页,共 45 页 -考试日期:2013 年 5 月日物理试题 14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器材:托盘天平 1 架(含砝码 200g)形状规则的铝块 3 个(体积分别是 10cm3、20cm3、30cm3)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 调节天平。2 分别测出三个铝块的质量m1、m2、m3。3 根据测量值做出 m V 图像。4 由数据或图像,得出结论。实验记录:体积 V(cm3)质量 m(g)铝块一10 铝块二20 铝块三30 实验结论:_。说明: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物理试题 14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评分细则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5 页,共 45 页 -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得分备注1 用镊子将游码调到零刻度线处1 2 调节平衡螺母1 3 观察指针摆动情况至横梁平衡1 4 铝块放左盘1 5 用镊子由大到小向右盘中试加砝码1 6 左手保护横梁,右手用镊子拨动游码到横梁平衡1 7 质量数据记录正确1 8 图像绘制正确1 9 结论正确1 10 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位置,或放整齐1 得分合计说明:1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线处或在中线左右摆动幅度相等均可。2用手直接加减砝码或由小到大试加砝码扣1 分。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3 年 5 月日物理试题 15 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器材:托盘天平 1 架(含砝码 200g)烧杯(内装适量盐水)(50mL)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6 页,共 45 页 -量筒 1 个(100mL)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 调节天平。2 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3 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4 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实验记录: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m1(g)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V(cm3)烧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总质量 m2(g)量筒中盐水的质量 m(g)盐水的密度(g/cm3)说明: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3.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物理试题 15 测量盐水的密度评分细则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得分备注1 用镊子将游码调到零刻度线处1 2 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视线应与分度盘垂直1 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7 页,共 45 页 -3 物体放左盘1 4 用镊子由大到小试加砝码1 5 左手保护横梁,右手用镊子拨动游码到横梁平衡1 6 将适量的盐水倒入量筒中的(有观察的动作)1 7 视线与量筒中盐水凹形底部相平读数1 8 质量和体积数据记录准确1 9 计算结果正确1 10 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位置,或放整齐1 得分合计说明:1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线处或在中线左右摆动幅度相等均可。2用手直接加减砝码或由小到大试加砝码扣1 分。3用手把量筒拿起来读数扣1 分。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3 年 5 月日物理试题 16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实验器材:托盘天平架(含砝码200g)烧杯(内装适量水)(100mL)抹布量筒个(100mL)细线待测 小石块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8 页,共 45 页 -1 调节天平平衡2 用天平称出 小石块的质量 m 3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14 用线拴好 小石块,慢慢没入量筒内的水中,记录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V2实验记录:小石块的质量m1(g)量筒中水的体积V1(cm3)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V2(cm3)小石块的体积V(cm3)小石块的密度(gcm3)说明: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的一律不予合格。物理题目 16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评分细则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得分注1 用镊子将游码调到零刻度线处1 2 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1 3 小石块放左盘1 4 用镊子由大到小向右盘中试加砝码1 5 左手保护横梁,右手用镊子拨动游码直到横梁平衡1 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9 页,共 45 页 -6 倒入量筒中的水适量(有观察的动作)1 7 视线与量筒中水凹形底部相平读数1 8 质量和体积数据记录准确、合理1 9 计算结果合理、准确1 10 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位置,或放整齐.1 得分合计说明:1、游码已在零刻度线处不需要调节,若游码不好调节,用手直接调节不扣分2、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线处或在中线左右摆动幅度相等均可3、用手直接加减砝码或由小到大加减砝码扣1 分4、用手把量筒拿起来读数扣1 分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3 年 5 月日物理试题 17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器材:由木块和玻璃板组成的斜面1 个刻度尺 1 把(量程 30cm)毛巾 1 块棉布 1 块小车 1 个彩笔 1 支餐巾纸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 如图所示,照图固定好斜面,把毛巾铺在水平桌面上,让小车从斜面某一点 A,由静止开始滑下,测出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的距离 S1,并记录。2 用棉布替换毛巾,让小车从斜面同一点A,由静止开始滑下,测出小车在棉布表面运动的距离S2,并记录。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0 页,共 45 页 -3 去掉棉布,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A,由静止开始滑下,测出小车在桌面运动的距离S3,并记录。实验记录:表面状况毛巾棉布桌面小车在水平表面运动的距离(cm)实验结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_。说明: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实验报告。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3.测量小车在水平表面运动的距离时,不要求估读。物理试题 17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评分细则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得分备注1 固定好斜面并保持平稳1 2 在斜面上标出一定高度的点A 1 3 把毛巾铺在水平桌面上,让小车从斜面某一点A,由静止开始滑下,在毛巾表面运动1 4 正确使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的距离 S1,并记录1 5 用棉布替换毛巾,让小车从斜面同一点A,由静止开始滑下,在棉布表面运动1 6 正确使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在棉布表面运动的距离 S2,并记录1 7 去掉棉布,让小车从斜面同一点A,由静止开始滑下,在桌面上运动1 8 正确使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在桌面上运动的距离S3,并记录1 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1 页,共 45 页 -9 实验结论基本正确1 10 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位置,或放整齐1 得分合计说明:1.记录小车在水平表面运动的距离时,不要求估读。2.捏造数据扣 1 分。3.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不扣分。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3 年 5 月日物理试题 18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器材:两端固定滑轮的光滑木板1 块小车 1 个钩码 1 盒(50g10)细线 2 根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 如图所示,把小车放在水平光滑木板上,用手按住小车,在细线两端分别挂相同数量的钩码,放手后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2 改变钩码数量,用手按住小车,在细线两端分别挂相同数量的钩码,放手后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3 用手按住小车,在细线两端分别挂不同数量的钩码,放手后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2 页,共 45 页 -4 用手按住小车,在细线的两端分别挂相同数量的钩码,用手旋转小车至某一角度,使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放手后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反向旋转小车,再做一次。实验记录:实验顺序1 2 3 4 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方向,并且。说明: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现象(运动或静止),不要求书写完整实验报告。物理试题 18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评分细则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得分备注1 把两端固定滑轮的光滑木板放在水平台上的适当位置1 2 把小车放在水平光滑木板上1 3 用手按住小车,在细线的两端分别挂相同数量的钩码,放手后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1 4 改变钩码数量,再做上面3 的操作1 5 用手按住小车,在细线的两端分别挂不同数量的钩码,放手后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1 6 用手按住小车,在细线的两端分别挂相同数量的钩码,用手旋转小车至某一角度,使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放手后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1 7 反向旋转小车,再做上面6 的操作1 8 实验现象记录正确1 9 实验结论正确1 10 整理器材1 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3 页,共 45 页 -得分合计说明:1.要真实记录实验现象,捏造实验现象扣1 分。2.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不扣分。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3 年 5 月日物理试题 19 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器材:铁架台 1 个弹簧测力计 1 个(量程 5N,分度值 0.1N 或 0.2N)钩码 1 盒(50g10)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 检查并调整弹簧测力计,记录量程和分度值。2 测出几个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并记录。3 改变钩码的数量,再做两次,并记录。4 在坐标上画出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象。5 分析图像,得出结论。实验记录: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实验次序1 2 3 质量 m(kg)重力 G(N)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4 页,共 45 页 -实验结论:_ 说明: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物理试题 19 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评分细则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得分备注1 观察弹簧测力计,正确记录量程和分度值1 2 轻轻拉动挂钩几次1 3 指针调零1 4 把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1 5 使用弹簧测力计正确测出钩码所受重力并记录1 6 改变钩码的数量,再做一次并记录1 7 改变钩码的数量再做一次,进行测量并记录1 8 实验数值记录正确1 9 作图正确,实验结论正确1 10 整理器材1 得分合计说明:1读数时弹簧测力计没有处于静止状态,累计扣 1 分。2读数时眼睛没有平视,累计扣 1 分。3坐标纸上应标出相应的重力和质量值。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5 页,共 45 页 -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3 年 5 月日物理试题 20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 1 个(2.5N)带挂钩木块 1 块(200g)毛巾 1 块钩码 1 个(200g)长木板一块(80cm)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 检查并调整弹簧测力计,记录量程和分度值。2 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沿长木板匀速滑动,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并记录。3 在木块上加放钩码,重复上面的实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并记录。4 在长木板上铺毛巾再次进行实验,测出木块与毛巾之间的摩擦力,并记录。5 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实验记录:测力计量程 _,分度值 _。实验次数接触面材料压力摩擦力 F摩(N)1 木块与木板F1(较小)2 木块与木板F2(较大)3 木块与毛巾F1(较小)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 _ 和_ 有关.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6 页,共 45 页 -说明: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物理试题 20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评分细则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得分备注1 使用测力计前轻轻拉动挂钩,水平方向调零1 2 观察弹簧测力计,正确记录量程和分度值1 3 实验中匀速拉动木块1 4 实验中沿水平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1 5 在拉动过程中能正确读出并记录测力计示数1 6 向木块上放、取钩码时能做到轻放轻拿,拉动时钩码不掉落1 7 在第二次水平匀速拉动过程中读数,并记录1 8 毛巾能平整的铺在木板上,拉动过程中能保持毛巾平整1 9 在第三次水平匀速拉动过程中读数,并记录1 10 结论正确,整理器材1 得分合计说明:1读数时不估读不扣分。2拉动时允许多次拉动,取最佳读数值。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7 页,共 45 页 -考试日期:2013 年 5 月日物理试题 21 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