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市场分析.docx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市场分析第一节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开展现状和趋势分析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 IDC ),是电信运营商 利用已有的网络通信线路、带宽、服务器等资源,建立标准化的专业级 机房环境。为政府上网、企业上网、企业IT管理等不同角色的用户提 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使企业或者个人能够快速借用IDC开展其自身的 业务。一、数据中心开展现状我国数据中心主要围绕经济兴旺、人口密集的一线城市布局,并有逐渐 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我国数据中心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集中性, 这与中国网络拓扑结构密切相关,也与数据中心的需求方有关。由于互 联网企业、金融公司等数据中心的重要客户需求方都集中在一线城市, 考虑到网络延迟和运维等问题,目前核心数据中心资源主要集中在经济 兴旺、人口密集的一线城市。根据我国主要省市数据中心机柜存量数据, 截至2020年末,北京及周边、上海及周边和西部地区的数据中心机架 数量排名前三,分别为53.8万台、52万台、36.9万台。自2018年以 来,北京、上海等地对数据中心的新建及扩建数量和规模都出台了比拟 严格的管控文件,但一线城市的数据中心需求依然旺盛。(ZB) 200 180 160 140 120 10080全球数据量同比獐递(右轴)17513165eco寸9CMCM(XjCMooooCXICMCMCM10180图表7:全球数据量及同比增速预测r 100% 90%180%70%60%50%40%30%20%10%0%在新基建政策及云厂商投资规模不断提升的驱动下,2020年我国 IDC行业迎来了规划和建设的大年,疫情带动的线上化趋势加速进一步 促进了 IDC行业的开展。随着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的开展,催生大量数 据处理需求,推动IDC需求规模增长。"新基建将数据中心作为重点 建设领域之一,带动大量资金、技术向数据中心领域倾斜,推动数据中 心开展。随着5G、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开展,各行业的数据交互和数据 总量将呈现大幅度增长,促使对数据中心的需求增加,带动数据中心规 模扩张和数量增加。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通过集约式开展方式,能够为 各行业提供丰富的数据服务资源,数据中心行业与下游应用行业的融合 程度进一步提升,数据中心需求量进一步增长。二.中国IDC市场规模分析受益于数据量增长及云计算需求提升,IDC需求旺盛,行业增速保持较 高水平。根据科智咨询数据,2019年中国IDC市场规模到达1562.5 亿元,预计在2022年将到达3200.5亿元。Gartner预测2020年全球 云计算市场规模到达4114亿美元,到2022年将到达5488亿美元, 数据中心作为云计算产业链上游关键设施,将受益下游产业开展,长期 处于景气度上行期。同时,互联网与云计算企业的开展对数据存储与计 算的需求提升,伴随5G、人工智能等新基建的加速部署,IDC需求持 续旺盛,整体增速将保持在25%以上。相关政策利好、行业需求激增,拉动IDC业务市场规模持续扩大。(1)从政策端看,2020年中国IDC市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疫 情的冲击,但随着利好的新基建政策的推出以及近期全国一体化大数 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正式公布,将为数据中心产业 提供了强大的开展动力,推动众多新增工程落地建设,总体上2020年 中国数据中心产业保持了快速的开展势头。IDC是新基建重要组成局部, 与提供高效的数据流通和交换的管道的5G网络协同,数据中心提供数 据运算和存储的仓库,以为客户提供服务器托管、虚拟主机、数据库系 统、数据备份等服务为载体,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根据工信 部的数据显示,2025年互联网及云计算新增机柜需求60万台,传统企业新增机柜需求15万台。(2 )从行业需求端来看,包括公有云在内 的互联网行业需求,是拉动中国IDC业务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核心驱动 力;数据流量大幅增加推动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以及5G、AI、工业 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试点应用落地,产业互联网需求逐步进入快 速增长期。图表8: 20142022年中国IDC业务市场规模及增速(亿元,%)三、数据中心市场竞争格局分析我国数据中心行业主要有四类市场参与者:基础电信运营商、第三 方数据中心服务商、云厂商、其他跨界转型从事数据中心业务的厂商。 运营商是数据中心最大的市场参与者,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 三大运营商机房遍布全国,凭借网络带宽和机房资源优势,分别占据 24.2%、15.6%、9.8%的市场份额,合计市场份额占比高达50%。运 营商的数据中心虽然体量较大,但是其中约一半以上供自身业务使用, 并非所有资源都对外开放,且在核心城市资源布局不多,客户需求亦有 限。我国核心城市的数据中心服务主要由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来提 供,以满足互联网、云计算、金融等客户需求,竞争较为充分。目前第 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以万国数据、秦淮数据和世纪互联为代表,分别占 据5.2%、1.6%、1.5%市场份额。云厂商方面,阿里云、腾讯云、百度 云等均开展了以数据中心建设为核心的新基建计划,加大资金和资源投 入,但目前市场份额占比并不高。2019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竞争格局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万国数据 秦淮数据 世纪互联光环新网 数据港宝信软件 奥飞数据 其他图表9: 2019年我国数据中心市场竞争格局此外,因自身资源禀赋和业务扩张需要,另有一些由其他行业跨界 转型进入数据中心领域的厂商,如钢铁行业。近年来钢铁行业逐渐完成 去产能任务,钢企业绩持续改善,现金流充分,但是行业新增产能由于 受严格管控,需要另辟业务扩张路径,布局数据中心业务成为钢企的一 大选择。钢企在土地资源、能耗指标和资金投入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这 些优势与数据中心建设需求相适配。目前,越来越多的钢企尝试涉足数 据中心业务,局部企业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建设已经初见成效。例如,宝 钢股份依托厂区原址和土地、厂房、供配电和供水等资源,已建成宝之 云数据中心,目前已交付3万个机柜,为大型互联网客户和金融客户提 供服务,预计到2023年总体规模将达5万个机柜。我国主要省市数据中心机柜存量(截至2020年末)我国主要省市数据中心机柜存量(截至2020年末)北京及周边上海及周边 西部地区广州及周边 中部地区 的渊区0204060(单位:万台)图表5:我国主要省市数据中心机柜存量(截至2020年末)我国数据中心能效水平不断提高,数据中心逐渐向绿色化方向开展。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陆续出台绿色数据中心政策,对PUE等硬性指标提 出了更高的节能环保要求。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超大型数据中心平 均PUE为1.46 ,大型数据中心平均PUE为1.55 ;规划在建数据中心 平均设计PUE为1.41左右,超大型、大型数据中心平均设计PUE分 别为1.36、139 ,预计未来几年仍将进一步降低。从绿色技术来看,国 内数据中心不断创新绿色节能新应用,多个数据中心获得TGG (绿色 网格)与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ODCC)联合认证的5A级绿色数据中 心。自建数据中心开始兴起,但外包数据中心仍然是主流。近年来,阿 里、腾讯等中国头部互联网公司的业务逐渐开展壮大,业务领域更加丰 富多元,对数据中心的平安性、适配性、扩展性与经济性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因此为了配合战略布局和业务扩张需要,互联网大厂开始在非一 线地区自建数据中心集群。例如,阿里目前已经建成张北、河源、南通、 杭州和乌兰察布五大数据中心,未来还将在全国建立10座以上的超级 数据中心。但是,由于自建数据中心本钱较高,对土地、电力、网络等 资源要求更高,并非所有企业都有能力自建数据中心,目前向第三方数 据中心外包需求仍然是市场主流。二、IDC行业开展趋势1、新冠疫情与"新基建政策推动数据中心行业加速开展2020年初突发的新冠疫情使得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科技防疫等 行业快速崛起,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迫在眉睫,推动了数据中心的需求 快速增长。同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在2020年3月4日会议 上明确提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2、国内IDC市场规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一线城市资源稀缺性显 著数据中心作为承载数据存储、计算与传输的重要通信枢纽,在流量 爆发增长的大数据+云计算时代价值日益凸显。根据第三方咨询公司 IDC圈的数据,2019年全球数据中心市场规模约6 , 903亿元, 2014-2019年均复合增速19.5% ,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到达9 , 752亿元,其中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到达3 , 200亿元,占全球整 体空间比例到达32.8%。中国数据中心开展主要追随网络拓扑和主要客户所在城市进行建设,因此网络结构决定了一线城市的区位优势。中国三大运营商骨干网 络拓扑节点主要分布于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围绕四大骨干网 CHINANET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ERNET(教育与科研网)、 CSTNET (中国科技网)和CHINAGBN (中国金桥信息网)而建。同 时,主要的数据中心需求方一互联网公司、金融机构、央企和跨国企业 总部和IT部门集中在一线城市,使得一线城市及其周边的数据中心需 求旺盛。中国数据中心市场布局整体呈现东部沿海地区居多、核心一线城市 集中、中西部偏远地区偏少的格局。下游互联网、金融企业对时效性高 的"热数据大规模处理,以及对低时延稳定网络需求使得国内数据中 心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及周边地区,且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而一线 城市土地、能耗指标、电力资源有限,政策限制导致核心城市IDC供给 稀缺性日益凸显。3、绿色低碳成为数据中心开展的新方向2020年12月23日,国家开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 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 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强化能源配套机制,探索建立电力网和 数据网联动建设、协同运行机制,进一步降低数据中心用电本钱。加快 制定数据中心能源效率国家标准,推动完善绿色数据中心标准体系。引 导清洁能源开发使用,加快推广应用先进节能技术。鼓励数据中心运营 方加强内部能耗数据监测和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鼓励各地区结合 布局导向,探索优化能耗政策,在区域范围内探索跨省能耗和效益分担 共享合作。推动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加快数据中心节能和绿色化改造。碳达峰、碳中和是大势所趋,未来"能耗指标"及"碳排放指标将会 成为数据中心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第二节数据中心产业链分析一、上游基础设施数据中心产业链上游由IT设备、电源设备、制冷设备、配套工程 等组成,为数据中心提供基础设施和硬件设备。IT设备。IT设备包含服 务器、交换机等,是数据中心最核心的硬件设备。服务器是高性能计算 机,能够作为网络节点,高效存储、处理数据和信息。相对于普通的计 算机,具有更高的平安性和稳定性,能够高速、可靠地处理大量数据。 交换机是电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能够为接入交换机的网络节点提供电 信号通路,在数据中心高密度网络流量调度的环境下,提供高速响应和 信息传输。电源设备。数据中心供电设备以UPS (不间断电源)为主。近年来高压直流电由于供电效率高、本钱低的优势,普及速度不断提高。根据 中国信通院数据,高压直流电源能够将供电效率提升至94%-95%0电 源设备供应商包括华为、施耐德、爰默生、科士达等。制冷设备。散热制冷系统是数据中心必备的硬件设备,伴随数据中 心算力提升,单机柜功率将大幅提升,给数据中心能耗和散热带来较大 的挑战。制冷设备按照冷却技术不同,可分为风冷和液冷。风冷技术发 展较早,本钱低但噪音大,制冷效果有限。液冷开展相对较晚,但制冷 效果好、噪音小,作为制冷系统新兴开展方向,已广泛应用于北京、江 苏、山西等地的数据中心建设。根据赛迪顾问数据,2019年中国数据 中心能耗中,约有43%用于IT设备的散热。因此制冷设备在数据中心 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减少散热功耗能够有效降低数据中心运营本钱。二、中游运营服务及解决方案提供商1、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数据中心服务供应商能够提供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按企业类型 不同,分为运营商数据中心和第三方数据中心,均能提供集成服务和运 维服务。目前我国运营商数据中心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以中国移动、中 国联通、中国电信等企业为代表;随着数据中心的快速开展,市场需求 增加,第三方数据中心也呈现快速开展态势,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应用 领域持续拓展。数据中心运维服务内容包括主机监控、信息统计、硬件 维护、系统维护、网络维护,能够保障数据中心运行效率和平安管理, 在数据中心规模不断扩大的环境下,数据中心的运维服务成为市场新的 增长点。2、第三方IDC云服务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云计算企业布局数据中心业务。 云计算企业通过租用或自建数据中心,为企业提供云服务。数据中心产 业与云计算行业的融合更加深入,推动数据中心向分布式、虚拟化、自 动化开展,有效提高数据中心的运作效率、降低运营本钱。三、下游终端用户随着5G通信技术的开展,5G商用进程加速,各行业对数据中心 的需求量大幅提升。互联网行业是我国数据中心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互联网企业的在线视频、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等业务均需要数据中心为 其提供数据处理设备和运维服务,催生大量业务需求。随着数字经济发 展,以工业、医疗等为代表的传统行业转型进程加速,也推动数据中心 需求规模增长。AI医疗的开展推动医疗行业与数据中心行业的融合,私 有云、混合云等服务形式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金融行业由于其业务的 特殊性,对于数据信息平安有更高的要求,在数据中心的应用上,通常以自建数据中心为主,近年来定制化数据服务成为新的应用形式,为行 业应用提供更加专业、平安的数据综合服务。传统行业上汽团SAC MOTOR f O中国汨油天然气!»除朝修公.Agi JLZ L9- W* mcwcaT .中(S平安PING ANPetroChina Company UmX互联网巳代驾rnooike R工门AR 3血 呼D滴滴J抖音2c集成月蹈“HUAWEIEMERSON ZTE中兴Sc 触 HerH3CLenovo公共服务inspur波H3C <>*& JtWKtt一软件一用友dcitsC5 。州傍亲feolink亿联网嬉IDC运堆服务iNSIGMA 上 ,宝信软件-BAOSIGHT、muhei、1F SINNETilHIUII:ll数据港“州故国运营商uncunri第三方1DC云服务商.5p!mq£uItstescWJCTQS GDS53MGOSIT设备3一HUAWEI AMD 式inspur ZTE 中兴 eoptolink* c- r/中融顺出h SANGFOR .70 !电源设备,/HUAWEI EMfRSON d /KUONG .三三h 2f _.q IRVt MUR以1ST 4才将 KSTARntft图表6:数据中心产业链图谱第三节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市场分析一、数据中心需求量分析当前,随着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开展, 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数字经济蓬勃开展,数据中心作为各个 行业信息系统运行的物理载体,已成为经济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关键基 础设施,在数字经济开展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 重视数据中心产业开展。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明 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国家“十 四五规划纲要从现代化、数字化、绿色化方面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 出了方针指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决策又对信 息通信业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开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工程建设对切实贯 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统筹引导新型数据中心建设,推动解决现阶段短 板问题,打造数据中心高质量开展新格局,构建以新型数据中心为核心 的智能算力生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未来5年中国对数据资源的需求程度将呈现指数级增长,增长驱动 力包括来自B端和C端的数据需求,这将持续为数据中心需求提供强 有力支撑。B端方面,企业、政府的数字化转型以及上云带来的数据分 析、存储、计算需求将驱动数据量高速增长;C端方面,随着短视频、 直播、社交电商等互联网应用加快向四五线城市和农村用户渗透,C端 数据量增长绝对额仍将保持高位。据IDC数据,到2025年,全球数据 圈将从2018年的33ZB增加到2025年的175ZB对应CAGR为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