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制教案.doc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课程名称中国税制授课专业财政、税务年级二、三年级课程代码课程类型必修课思想政治理论课( );公共基础课( );学科基础课( );专业课( )选修课学科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任选课(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 );实践课( )考核方式考试( );考查( )课程教学总学时数54学分数3学时分配课堂讲授 54 学时;实验课 学时; 实践课 学时。教材名称中国税制(第四版)作者马海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指定参考书税法作者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4月授课教师刘桓、马海涛、黄桦、杨虹、高萍、樊勇、张广通等职称教授、副教授授课时间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周次第 1 周,第 1 次课备注章节名称第一章 税收制度概述 第一节 税制度的概念 授课方式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本章是中国税制课程的基础理论部分。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税收、税制及税法、税收征纳关系及税收法律关系等概念的涵义及联系及区别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税收制度的基本概念(广义和狭义的理解)2.税收制度及税法的关系 3.税收分配关系及税收法律关系的联系及区别30分钟40分钟30分钟教学重点及难点1.本次课的重点是税收制度的概念及及税法的关系2.本次课的难点是税收分配关系及税收法律关系的联系及区别讨论、练习、作业思考题:1.什么叫税收制度?它及税法有何联系及区别?2.简述税收分配关系及税收法律关系的联系及区别。教学手段课堂讲解,幻灯片,板书,课堂提问等。本节内容较抽象,在讲解概念时,可多举一些形象生动的例子,便于学生理解。参考资料1.北京:中国税务,月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2.北京:中国税务报,日报,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3.北京:税务研究,月刊,中国税务学会会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4.税收理论研究,郝如玉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5.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6.税法,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4月。第2 页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周次第 1 周,第 2 次课备注章节名称第一章 税收制度概述 第二节 税收制度的组成要素 授课方式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税收制度组成要素的涵义及各种具体表现形式,为具体税种法律制度的学习打好理论基础。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税收制度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纳税人,课税对象(包括税目和税基),税率2.税收制度的其他组成要素:征税主体,纳税期限,纳税环节,税收优惠,违章处理60分钟40分钟教学重点及难点1.本次课的重点是税收制度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2.本次课的难点是课税对象和税率,尤其是两种累进税率的运用方法讨论、练习、作业思考题:1.什么叫税收制度的组成要素?它在税制构建和改革中有何重要意义?2.税收制度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什么?它们有哪些具体表现形式?3.如何理解税收制度要素间的关系?练习题:课堂演算1道累进税率的计算题。教学手段课堂讲解,幻灯片,板书,课堂提问等。在讲解概念时,可多举一些现实生活中形象生动的例子,便于学生理解。参考资料1.北京:中国税务,月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2.北京:中国税务报,日报,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3.北京:税务研究,月刊,中国税务学会会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4.税收理论研究,郝如玉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5.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6.税法,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4月。第3 页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周 次第 2 周,第 3 次课备注章节名称第一章 税收制度概述 第三节 税收制度的分类 第四节 税制结构授课方式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使学生熟悉税收制度的基本分类方法;理解和掌握税制结构的概念、不同税制模式的基本特点及制约因素;了解我国税制结构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税收制度的分类2.税制结构的概念及不同税制模式的特点。3.影响税制结构的主要因素 4.我国税制结构的现状及改革趋势 30分钟30分钟20分钟20分钟教学重点及难点1.本次课的重点是税收制度的结构及税制模式2.本次课的难点是税制模式的概念及其制约因素讨论、练习、作业思考题:1.税收制度有哪些基本分类方法?它们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什么?2.什么是税制结构?税制模式有哪些基本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制约税制模式形成及发展演变的制约因素有哪些?3.我国税制结构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幻灯片,板书,课堂提问。在讲解概念时,可采用一些图表数据,便于学生理解。参考资料1.北京:中国税务,月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2.北京:中国税务报,日报,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3.北京:税务研究,月刊,中国税务学会会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4.税收理论研究,郝如玉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5.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6.税法,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4月。第4页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周 次第 3 周,第 4 次课备注章节名称第二章 增值税 第一节 增值税概述 第二节 增值税的征收范围授课方式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增值税是我国的第一大税源,在税制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在及传统流转税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增值税的概念、类型、特点、意义和发展历史,熟悉增值税征收范围的一般规定和特殊规定。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增值税的概念2.增值税的产生和发展3.增值税的类型4.增值税的特点和意义5.增值税的征收范围15分钟10分钟20分钟15分钟40分钟教学重点及难点1.本次课的重点是增值额的概念、类型、特点、意义和征收范围的规定2.本次课的难点是对增值额、重复征税、中性税收和消费型增值税、视同销售、混合销售及兼营销售等概念涵义的理解讨论、练习、作业思考题:1.如何理解增值额和重复征税的概念?2.生产型、收入型和消费型增值税在筹集财政收入、避免重复征税和支持投资的力度上有何差异?3.规范的增值税有哪些特点和作用?4.我国现行增值税制度对征税范围是如何规定的?教学手段课堂讲解,幻灯片,板书及课堂提问等。可适当介绍我国增值税转型的背景情况。参考资料1.北京:中国税务,月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2.北京:中国税务报,日报,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3.北京:税务研究,月刊,中国税务学会会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4.税收理论研究,郝如玉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5.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6.税法,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4月。第 5 页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周 次第 3 周,第 5 次课备注章节名称第二章 增值税 第三节 增值税的纳税人 第四节 税率和征收率 第五节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销项税额的计算)授课方式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使学生熟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标准;熟悉增值税税率和征收率的规定;理解和掌握增值税计税销售额的确定及销项税额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标准2.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税率:17%、13%和出口货物零税率;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的3%的征收率。3.增值税计税销售额核算的一般规定及特殊规定。4.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计算方法15分钟15分钟50分钟20分钟教学重点及难点1.本次课的重点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标准;增值税计税销售额的确定和销项税额的计算方法。2.本次课的难点是视同销售、混合销售、兼营销售等特殊销售方式计税销售额的确定。讨论、练习、作业思考题: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是如何划分的?2.增值税的税率和征收率是怎样规定的?3.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及小规模纳税人在税收制度及其管理上有何差异?4.视同销售、混合销售和兼营销售等特殊销售方式计税销售额是如何确定的?教学手段课堂讲解,幻灯片,板书及课堂提问等。在介绍税法规定的同时,可多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以加深学生对有关规定的理解。参考资料1.北京:中国税务,月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2.北京:中国税务报,日报,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3.北京:税务研究,月刊,中国税务学会会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4.税收理论研究,郝如玉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5.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6.税法,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4月。第 6 页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周 次第 4 周,第 6 次课备注章节名称第二章 增值税 第五节 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和抵扣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 授课方式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和抵扣方法;熟练掌握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和抵扣方法 2.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销项税额-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40分钟60分钟教学重点及难点1.本次课的重点是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及抵扣方法的确定;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2.本次课的难点是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和抵扣方法讨论、练习、作业思考题:1.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和抵扣方法是如何规定的?2.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和进口货物的应纳税额是如何计算的?教学手段课堂讲解,幻灯片,板书及课堂提问等。在课堂上演算2-3道应纳税额的计算题,并布置作业,由学生课后完成。参考资料1.北京:中国税务,月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2.北京:中国税务报,日报,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3.北京:税务研究,月刊,中国税务学会会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4.税收理论研究,郝如玉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5.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6.税法,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4月。第 7 页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周 次第 5 周,第 7 次课备注章节名称第二章 增值税 第六节 出口货物的退(免)税 第七节 税收优惠 授课方式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使学生熟悉增值税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范围、退税率及退税额的计算方法;了解增值税优惠项目的内容、特点及起征点的规定。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增值税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规定。2.增值税的税收优惠和起征点的规定。60分钟40分钟教学重点及难点1.本次课的重点是增值税出口退税的计算方法。 2.本次课的难点是免抵退税法的适用范围和应退税额的计算方法。讨论、练习、作业思考题:1.为什么要实行出口退税?2.免抵退税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应退税额是如何计算的? 3.增值税为什么要规定税收优惠和起征点?它及税收中性原则是否有冲突?教学手段课堂讲解,幻灯片,板书及计算题演示。参考资料1.北京:中国税务,月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2.北京:中国税务报,日报,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3.北京:税务研究,月刊,中国税务学会会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4.税收理论研究,郝如玉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5.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6.税法,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4月。第 8 页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周 次第 5 周,第 8 次课备注章节名称第二章 增值税 第八节 征收管理 第九节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和管理授课方式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使学生熟悉增值税申报缴纳及专用发票使用和管理的有关规定。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和申报缴纳的规定。4.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和管理规定。50分钟50分钟教学重点及难点1.本次课的重点是增值税申报缴纳和专用发票使用和管理的有关规定。 2.本次课的难点是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确定。讨论、练习、作业思考题:1.增值税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是如何规定的?2.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和管理有何重要意义?教学手段课堂讲解,幻灯片,板书。参考资料1.北京:中国税务,月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2.北京:中国税务报,日报,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3.北京:税务研究,月刊,中国税务学会会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4.税收理论研究,郝如玉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5.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6.税法,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4月。第 9 页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周 次第 6 周,第 9 次课备注章节名称第三章 消费税 第一节 消费税概述 第二节 消费税的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目税率 授课方式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使学生熟悉消费税的概念、特色和作用;理解和掌握消费税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目税率的基本规定。 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消费税的概念、特点和作用2.消费税改革的历史沿革3.消费税的征税对象和纳税人4.消费税的税目税率15分钟15分钟30分钟40分钟教学重点及难点1.本次课的重点是消费税的特点和作用;消费税的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目、税率的规定。2.本次课的难点是消费税的税目税率。讨论、练习、作业思考题:1.什么是消费税?消费税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2.消费税的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目税率是如何规定的?3.消费税及资源税、增值税、燃油税有何关系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幻灯片,板书。适当介绍消费税和燃油税改革的背景情况。参考资料1.北京:中国税务,月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2.北京:中国税务报,日报,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3.北京:税务研究,月刊,中国税务学会会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4.税收理论研究,郝如玉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5.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6.税法,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4月。第 10 页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第 8 页周 次第 7 周,第 10 次课备注章节名称第三章 消费税 第三节 消费税税基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四节 消费税的征收管理 授课方式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使学生熟练掌握消费税税基的确定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熟悉消费税的征收管理规定。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消费税税基的核算2.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3.出口货物消费税的退(免)税4.消费税的征收管理30分钟40分钟20分钟10分钟教学重点及难点1.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均是消费税的税基核算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讨论、练习、作业思考题:1.消费税的税基是如何核算的?2.消费税的应纳税额有哪几种计算方法?3.出口货物消费税的退(免)税有哪些具体规定?练习题:课堂演示1-2道消费税的计算题,其余计算题由学生在课后完成。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幻灯片,板书。参考资料1.北京:中国税务,月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2.北京:中国税务报,日报,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3.北京:税务研究,月刊,中国税务学会会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4.税收理论研究,郝如玉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5.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6.税法,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4月。第 11 页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周 次第 7 周,第 11 次课备注章节名称 第四章 营业税 第一节 营业税概述 第二节 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和纳税人 第三节 营业税的税率 授课方式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使学生熟悉营业税的概念、特点和作用;熟悉营业税征税范围、纳税人和税率等要素的规定。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营业税的概念、特点和作用2.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和纳税人3.营业税的税率20分钟60分钟20分钟教学重点及难点1.本次课的重点是营业税的概念、特点和作用;营业税的征税范围、纳税人和税率的规定。2.本次课的难点是营业税征税范围的划分及及增值税、消费税的关系。讨论、练习、作业思考题:1.营业税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2.营业税的征税范围、纳税人和税率是如何规定的?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幻灯片,板书和提问。适当介绍我国营业税的改革趋势。参考资料1.北京:中国税务,月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2.北京:中国税务报,日报,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3.北京:税务研究,月刊,中国税务学会会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4.税收理论研究,郝如玉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5.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6.税法,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4月。第 12 页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周 次第 8 周,第 12 次课备注章节名称第四章 营业税 第四节 营业税的税基 第五节 营业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六节 营业税的税收优惠 第七节 营业税的征收管理授课方式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使学生能理解和掌握营业税税基的核算方法;熟练掌握营业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了解营业税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的有关规定。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营业税税基的核算方法2.营业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3.营业税的税收优惠4.营业税的征收管理40分钟30分钟15分钟15分钟教学重点及难点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均是营业税税基的核算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讨论、练习、作业思考题:1.营业税的税基是如何核算的?2.营业税的应纳税额有哪几种计算方法?3.营业税的优惠政策有哪些?4.营业税的征收管理有哪些具体规定?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幻灯片,板书和提问。可适当展开介绍我国营业税的改革趋势。参考资料1.北京:中国税务,月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2.北京:中国税务报,日报,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3.北京:税务研究,月刊,中国税务学会会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4.税收理论研究,郝如玉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5.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6.税法,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4月。第 13 页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周 次第 9 周,第 13 次课备注章节名称第五章 关税 第一节 关税概述 第二节 关税的征税对象和纳税人 第三节 关税税则、税目和税率 授课方式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使学生熟悉关税的概念、特点、作用;了解我国关税政策的发展演变;熟悉关税的征税对象、纳税人、税则和税目税率的具体规定。 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关税的概念、分类、特点和作用。2.我国关税政策的基本内容3.关税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则、税目、税率的基本规定。40分钟20分钟40分钟教学重点及难点1.本次课的重点是关税的分类;关税税则和税目税率的规定。2.本次课的难点是关税税则的概念和税目税率的规定。讨论、练习、作业思考题:1.什么是关税?关税有哪些分类方法?2.我国关税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及改革开放以前和初期比较,它有什么重大变化?3.什么是关税税则?我国关税税则和税目税率是如何制定的?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幻灯片,板书及做练习题。可理论联系实际,补充介绍一些中美贸易摩擦及中国频繁遭遇反倾销调查的背景资料。参考资料1.北京:中国税务,月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2.北京:中国税务报,日报,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3.北京:税务研究,月刊,中国税务学会会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4.税收理论研究,郝如玉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5.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6.税法,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4月。第14 页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周 次第 9 周,第 14 次课备注章节名称第五章 关税 第四节 关税货物原产地的规定 第五节 关税完税价格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六节 行李和邮递物品的进口税 第七节 关税的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授课方式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使学生熟悉关税货物原产地的判定标准;理解和掌握关税完税价格的确定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了解行邮物品进口税的征收规定;了解关税的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方法。 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关税货物原产地的判定标准2.关税货物完税价格的确定及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3.行邮物品进口税的征收4.关税的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10分钟50分钟20分钟20分钟教学重点及难点1.本次课的重点是关税原产地的确定、完税价格和应纳税额的计算。2.本次课的难点是关税完税价格和应纳税额的计算。讨论、练习、作业思考题:1.为什么要确定进口货物的原产地?2.关税的完税价格是怎样规定的?3.关税的应纳税额如何计算?4.行邮物品的征收方法及贸易物品的征税方法有何区别?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幻灯片,板书及做练习题。可理论联系实际,补充介绍一些多哈回合谈判的背景资料。参考资料1.北京:中国税务,月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2.北京:中国税务报,日报,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3.北京:税务研究,月刊,中国税务学会会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4.税收理论研究,郝如玉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5.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6.税法,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4月。第15 页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周 次第 10 周,第 15 次课备注章节名称第六章 企业所得税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概述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率 授课方式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企业所得税的概念、历史沿革、特点、立法原则和作用;理解和掌握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率的有关规定。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企业所得税的概念、特点、作用和简要发展历史。2.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率的规定。50分钟50分钟教学重点及难点1.本次课的重点是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出台的重大意义;企业所得税的概念、特点、作用和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率的规定。2.本次课的难点是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纳税人的规定。讨论、练习、作业思考题:1.我国将内外资两个企业所得税法合并有何重大意义? 2.什么是企业所得税?它有哪些特点和作用?3.企业所得税法对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率等要是如何规定的?它及原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有何明显区别?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幻灯片和板书等。在讲解概念和规定时,可以理论结合实际,介绍一些企业所得税改革的背景资料,便于学生理解。参考资料1.北京:中国税务,月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2.北京:中国税务报,日报,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3.北京:税务研究,月刊,中国税务学会会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4.税收理论研究,郝如玉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5.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6.税法,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4月。第16 页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周 次第 11 周,第 16 次课备注章节名称第六章 企业所得税 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的确定 授课方式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企业所得税计税收入的核算和成本费用列支的规定。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企业所得税计税收入的确定2.企业所得税成本费用的扣除范围和标准40分钟60分钟教学重点及难点1.本次课的重点是企业所得税的收入核算和成本费用列支。2.本次课的难点是企业所得税成本费用列支的范围和标准的规定。讨论、练习、作业思考题:1.企业所得税的计税收入是如何确定的?2.企业所得税的成本列支范围和标准是如何规定的?3.及原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比较,新企业所得税法在收入核算及成本费用列支方面有何重大变化?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幻灯片和板书等。在讲解概念和规定时,可利用图表对新旧两法在收入核算和费用列支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便于学生理解。参考资料1.北京:中国税务,月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2.北京:中国税务报,日报,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3.北京:税务研究,月刊,中国税务学会会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4.税收理论研究,郝如玉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5.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6.税法,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4月。第17 页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周 次第 11 周,第 17 次课备注章节名称第六章 企业所得税 第四节 资产的税务处理 第五节 关联企业业务往来的税务处理 授课方式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企业所得税对资产、关联企业业务往来的税务处理规定;理解和掌握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企业所得税关于资产扣除的税务处理规定。2.企业所得税关于关联企业转让定价的税务处理规定。50分钟50分钟教学重点及难点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均是资产的税务处理和关联企业转让定价的税务处理。讨论、练习、作业思考题:1.企业所得税涉及的资产包括哪些内容?它们是如何提取折旧或进行费用摊销的?2.什么是关联企业?什么是关联企业转让定价?对关联企业利用转让定价进行国际避税,税法采取了哪些防范措施?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幻灯片,板书。在讲解概念及税法规定时,进度尽可能慢一些,解释得清楚明白一些,便于学生理解和消化。参考资料1.北京:中国税务,月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2.北京:中国税务报,日报,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3.北京:税务研究,月刊,中国税务学会会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4.税收理论研究,郝如玉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5.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6.税法,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4月。第18 页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周 次第 12 周,第 18 次课备注章节名称第六章 企业所得税 第六节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七节 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第八节 企业所得税的源泉扣缴 第九节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授课方式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使学生熟悉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熟悉企业所得税的优惠规定和优惠方法;了解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和征收管理的有关规定。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2.企业所得税的优惠规定。3.企业所得税的源泉扣缴和征收管理规定。40分钟30分钟30分钟教学重点及难点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均是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企业所得税的优惠规定、优惠方法及及旧法比较在优惠政策指导思想上的重大变化。讨论、练习、作业思考题:1.居民企业及非居民企业在应纳税额计算方面有何不同?2.境外所得的已纳税额是如何抵免的?3.企业所得税的优惠规定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优惠方式和优惠政策导向方面有哪些创新之处? 练习题:课堂演算一道企业所得税的练习题,并布置一道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完成。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幻灯片,板书及做练习题。在讲解有关法律规定时,尽量及原税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对比,并分析各项规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参考资料1.北京:中国税务,月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2.北京:中国税务报,日报,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3.北京:税务研究,月刊,中国税务学会编辑发行。4.税收理论研究,郝如玉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5.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6.税法,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4月。第19 页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周 次第 13 周,第 19 次课备注章节名称第七章 个人所得税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概述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第四节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授课方式理论课( );实验课( );实践课( )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个人所得税的概念、特点、作用,并熟悉其历史沿革;理解和掌握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规定。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及其发展演变;个人所得税的特点和作用。2.个人所得税关于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划分标准:住所标准和居住时间标准。3.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11项应税所得的涵义及相互关系。4.个人所得税关于各项所得的税率规定30分钟15分钟40分钟15分钟教学重点及难点1.本次课的重点是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的规定。2.本次课的难点是居民纳税人及非居民纳税人的划分标准以及应税所得项目内涵和外延的界定。讨论、练习、作业思考题:1.在我国推广和普及个人所得税的重大意义是什么?2.为什么个人所得税要将纳税人划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这两类纳税人在纳税义务上有何区别?3.个人所得税的11项应税所得是如何划分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有哪几种形式?教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