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资源ID:40144703       资源大小:53.16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2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1. 某班准备开展“积累与分享”主题交流活动,小红正在完善分享资料,请你帮她判断、选择。小红从鲁迅的作品中摘抄了一些句子,其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cun)向云霄(xiào)里去了。B. 仰面在灯光中瞥(pi)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cuò)的话来。C.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chá)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kung)骗。D. 虽然间(jiàn)或没有现钱,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shì)去了名字。2. 小红从课文中摘抄了一些精彩的观点句,其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B. 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C.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符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便是敬。D.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3. 小红准备分享作文立意小技巧,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作文立意要明确,表达的思想要有深度。同时,还要求新,避免思维定式,人云亦云。_,_,_,_。深入发掘题目的内涵甚至从习见观点的对立角度反向立意都可以使立意新颖变换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A. B. C. D. 4. 小红整理了一组有关“家国情怀”的写作素材,其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 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B. 面对国家民族危亡,夏完淳以少年的热血、英勇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悲壮的生命之歌。C. 人总有一死,只要留得一颗赤诚的爱国忠心,永远在史册上闪耀光彩,就死得其所。D. 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生存和凝聚的动力。5. 小红梳理了一些文学与文化常识,其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中的诗歌多是四字一句,两字一顿,各章还常常重复咏唱。B. 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讲究韵律,能自由表达思想感情。C. “尊君”“令尊”“惠顾”“惠赠”“见谅”是中国古代常见的敬辞。D. 山水画是国画的一种,它以描绘山川景物为主,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6. 班级准备在教室墙壁张贴一些名人画像,以丰富班级文化环境。班委会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中不利于讨论有效开展的一项是()A. 我觉得应该放古代文化名人的画像,比如孔子、孟子、老子等,这样才有中国味儿。B. 你要把咱们班变成国学馆吗?就知道古代,古代就好吗?你干脆穿长袍来上学得了。C. 我觉得像托尔斯泰这样的外国作家,或爱因斯坦这样的大科学家的画像都可以考虑。D. 各位,不要总盯着作家、思想家、科学家嘛,革命先烈、英雄模范的画像也可以有哇。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7. 面对时序交替、光阴流转,古人常生感慨,多有佳句。试结合所学补充完整。(1) 北固山下,王湾看到夜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不禁感叹,写下了: _ , _ 。(次北固山下)(2) 西湖堤上,白居易敏锐地嗅到了早春的气息,写下了: _ , _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3) 中秋佳节,苏轼对月怀人,欢饮达旦,面对一轮孤月,陡然发问:“ _ ? _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水调歌头)(4) 漫步河边,孔子看着日夜奔流的河水想到消逝的时光和生命,感慨道:“ _ , _ 。”(论语子罕)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8. 某班正在筹划“好书共读,文化共建”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同学们挑选了一幅对联,作为班级励志名言。请用楷体将这幅对联抄写一遍。剑锋出磨砺,梅馥发苦寒。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90.0分)9.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礼品是送礼者向受礼者传递信息、情感、意愿的一种载体。互赠礼品,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往内容,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它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各个地区。赠送与接受礼品的行为牵涉到生活的许多方面。不同的人送礼也有不同的目的。比如,有的人送礼是出于利他主义,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帮助别人、关心别人,有的人则只是出于“礼尚往来”。所以,传递特定的信息和情感并不是送礼行为的唯一解释。 礼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赠送和接受的双方都有意义。礼品能反映你希望自己在别人心中树立怎样的形象。因为,每件礼品都是精挑细选或亲手制作后才送出去的,对方能从中衡量出你的兴趣品味,甚至包括你的智慧和才干。同时,对接受者来说,礼品能让他感受到,他得到了你的认可,祝福,赞扬或牵挂总而言之,他对你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对礼品的渴求也就是对赞同、慈爱、理解等情感精神的渴求。 另外,不同的人,送礼的个人成本是不一样的,因此为了达到同样的目的,不同的人采取的行动也不一样,同样的行动对不同的人传递的信息也会不同。比如,贫困的人送礼和富人送礼就可能会有很大的区别。前者最缺的可能是钱,而后者最缺的可能是时间。如果一个百万富翁给乞丐 100元钱,那可能只是一种施舍;同样地,闲人陪人聊天,可能是他本来就没有什么事干。贫困的人送一件价格100元的礼物,与富人送1000元的礼物,两者传递的信息是不能以实际价格衡量的。贫困的人传递的信息可能更强烈一些。反过来,闲人陪你玩一天,富人只陪你一个小时,表现出来的信号也可能是富人更重视和你的关系。所以,对于送礼来说,重要的是礼物对送礼的人的成本大小,而不是礼物对于收礼的人的价值的大小。从这个意义上讲,“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很有道理。鹅毛可能对你来说没有很大价值,但是对方愿意花大成本,把鹅毛千里迢迢地给你送过来,这就意味着他很重视你,很看重你们之间的关系。 (部分内容摘编自张维迎博弈与社会第三节)材料二 世间但凡牢不可破的关系,都建立在相同的价值观之上,这样的关系,更经得起时间检验。因此,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最好的礼物就是书籍。书之所以能成为承载友情、亲情乃至大国外交的礼物,是因为它更贴近精神、情感需求的本质:既彰显了送礼者的诚意和品味,又让收礼者感到自身的内在价值被发现、被读懂。惟其如此,送礼者和收礼者的关系,才不会堕入需求的底层,才能进一步让双方的关系在精神层面得以升华。 材料三 现实生活中送的很多礼物可能是浪费性的。比如,端午节的时候,大家互送粽子。现在可能没有多少人真正喜欢吃粽子,而且即使喜欢吃,也不必非得端午节之前买。在端午节的时候,买粽子、送粽子的人并非注重粽子的实用价值,而是要表达牵挂和祝福。而且,很多时候,人们更在乎粽子的包装和价格,似乎看起来贵重,才能更显示自己的诚意。(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礼品是送礼者向受礼者传递信息、情感、意愿的载体。 B.礼品不仅对接受者有意义,也是赠送者精神情感的渴求。 C.不是所有的送礼行为都是为了传递特定的信息和情感。 D.“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因为鹅毛是对方的急需品。(2)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 A.相互馈赠礼品,在有的时期和地区是非常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B.不同的人送礼的个人成本是不一样的,采取的行动也会不一样。 C.礼物的价值主要是以其实际价格衡量,与送礼人是否用心无关。 D.只要互送书籍,就能进一步让双方的关系在精神层面得以升华。(3) 关于赠送礼品,常存在两种误区:“越贵重的礼物,越能体现心意之诚。”“越实用的礼物,越能满足对方所需。”请分别指出其不当之处。10.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问题。 穆锅盔杨小凡药都的锅盔是一种独特的面食,又名壮馍,厚足一寸,直径满三尺。有人来买,用薄如火纸的长竹刀轻轻一划,嚓地掉下一块,外脆里筋,表酥内绵,甜丝丝,香喷喷。富人家直接吃,一般市井人家用其作下饭下酒的菜吃。巴掌大一块足够一个成人的晚饭。其筋其软其酥其脆其香其甜其味其质其色其形,无不堪称一绝。这说的是穆家锅盔。清末民初,药都有四十多家专营锅盔,但独穆芳的锅盔最为有名,人代物名、物代人名,久之,人称穆芳和穆家锅盔均曰:穆锅盔。 穆锅盔生于光绪年间,长在清风巷,及至成人,做锅盔卖锅盔也在清风巷口。其人高七尺,臂长过膝,手大若扇,曾有一算命先生吃过他的锅盔说他有帝王之相,只因风水被人所破,才成了为世人提供美食的艺人。穆锅盔并不相信,一笑了之,依然天天做锅盔卖锅盔。 看穆锅盔做锅盔是一种享受,有人看出香来、有人看出味来,有人看出神、有人看出阳刚之美、有人看出阴柔之雅。每天太阳刚刚露脸,穆锅盔就开了朝东的店门,把放在店内的面案、平底大锅等一应用具搬出来,再把袖子挽到两肘上方,清水净手后,便开始了一天的生意。他每天只卖一斗麦面的锅盔,十六两称整整十五斤,这些面一次倒入缸中,一次性兑水入内,然后弯腰勾头,一气和好。净手,点上一袋水烟,口吐青雾,面向东方。恰好一袋烟抽完,面正“醒”好,扬手把烟袋交给站在身后的徒弟。再净手,又弯腰低头两手入面缸,只听“啪”的一声,一块石头样瓷质的面块甩在了右面的面案上,“啪、啪、啪”如是三声响,三块大小一样的面块,紧挨着排在了七尺长的面案上,之后,穆锅盔才直起头来,耸肩出气,像做了啥重活一样。接着,穆锅盔取一面块,揉了堆、堆了揉,反复一百零八遍,面块“熟”了,正好成一圆球:两手并拢按了一圈,面球变成了径达二尺的面饼,再用梨木面杖忽地旋了一圈,面饼正好厚足一寸、径三尺;然后,只见他抓一把芝麻,手腕一旋,芝麻薄薄地盖了一层。此时,平底大锅下,碳火正白。 穆锅盔并不看铁锅,两手从两边托起面饼,“啪”地向锅内一撂,面饼在锅中一旋,正好严严地塞满铁锅。穆锅盔做锅盔,锅底并不放油,只是带芝麻的一面在锅底干炕,文火慢炕。一个时辰之后,锅盔成了,用手猛地提出,只见先前的面饼已如石块,靠锅底的一面正好炕出五个深黄的圆印,浑似鸲鸥眼,砚台般大小。这是穆锅盔特有的标志。 人的能耐大了,规矩也准大。穆锅盔有两条规矩:一是火候不到,任你买家催待急要也不出锅;二是每天只卖三饼,任你达官富商势力再大、出钱再多,也绝不多做。真让药都人又奇又气。 话说宣统元年,官至热河都统、昭武上将军的药都人姜桂题,想将口福惠及家乡父老,重金从宫中请来八位御厨来药都联袂授徒传艺,为药都留下三百二十九道有名大菜,这是后话。御厨们离开药都的前一天,听说穆锅盔世上独有,想尝尝。但由于起床晚了点儿,来到清风巷穆锅盔店前,恰第三饼锅盔刚刚卖完,正要收摊。姜家大管家一脸讨好地说:“烦请穆先生再做一个,这八位御厨可是慕名而来的呀!”穆锅盔看都不看一眼,“明天请早!”说罢,扭身进店。 管家和御厨们离开后,徒弟问穆锅盔,“师傅,这些都是御厨啊,何不破个例?”穆锅盔长叹一声,“你还年轻,规矩改了,穆锅盔就不是穆锅盔了!”(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小说有比较明显的地域文化印记,刻画的人物个性独特、有风骨,充满传奇色彩。 B.开篇写锅盔是药都的独特面食,不仅点题引出了“穆锅盔”,还吸引了读者兴趣。 C.穆锅盔每天只做三饼,达官贵人出钱再多也绝不多做,可见他固执,不懂生意经。 D.小说虽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但叙事简约,记言、记行结合,语言精到传神。(2) 小说花了近一半的笔墨详写穆芳做锅盔的过程,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3) 小说被收录在药都笔记中,作者曾说其中人物“各有奇绝”。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穆芳的“奇绝”之处。11.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史进、李忠、鲁达三人来到潘家酒楼上,酒至数杯,正说些闲话,只听得隔壁阁子里有人哽哽咽咽啼哭。鲁达焦躁,便把碟儿盏儿都丢在楼板上。酒保听得,慌忙上来看时,见鲁提辖气愤愤地。酒保抄手道:“官人要甚东西,分付卖来。”鲁达道:“洒家要甚么!你也须认得洒家,却恁地教甚么人在间壁吱吱的哭,搅俺弟兄们吃酒。洒家须不曾少了你酒钱!”酒保道:“官人息怒,小人怎敢教人啼哭,打搅官人吃酒。这个哭的,是绰酒座儿唱的父子两人,不知官人们在此吃酒,一时间自苦了啼哭。” 鲁达要酒保唤来,问道:“你两个是那里人家?为甚啼哭?”那妇人便道:“奴家是东京人氏,子父二人流落在此。此间有个财主,叫做镇关西郑大官人,要奴作妾。谁想写了三千贯文书,虚钱实契。未及三个月,将奴赶打出来。当初不曾得他一文,如今那讨钱来还他?没计奈何,父亲自小教得奴家些小曲儿,来这里酒楼上赶座子。这两日酒客稀少,想起这苦楚来,因此啼哭。”鲁提辖又问道:“你姓甚么?在那个客店里歇?那个镇关西郑大官人?在那里住?”老儿答道:“老汉姓金,孩儿小字翠莲。郑大官人便是此间状元桥下卖肉的郑屠,绰号镇关西。老汉父子两个,只在前面东门里鲁家客店安下。” 鲁达听了道:“俺只道那个郑大官人,却原来是杀猪的郑屠!这个腌腊泼才,投托着俺小种经略相公门下做个肉铺户,却原来这等欺负人!”回头看着李忠、史进道:“你们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史进、李忠抱住劝道:“哥哥息怒,明日却理会。”两个三回五次劝得他住。 鲁达又道:“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鲁达把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分付道:“你父子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拾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三人再吃了两角酒,下楼来叫道:“主人家, ”主人家连声应道:“提辖只顾自去,但吃不妨,只怕提辖不来赊。” 再说金老回到店中, 。次早五更起来,天色微明, :“那里是金老歇处?”金老开了房门,鲁达道:“你去便去,等甚么!”店小二拦住道:“金公那里去?”鲁达问道:“他少你房钱?”小二道:“小人房钱,昨夜都算还了。须欠郑大官人典身钱,着落在小人身上看管他哩。”鲁提辖道:“郑屠的钱,洒家自还他。你放这老儿还乡去!”那 。鲁达大怒,去那小二脸上只一掌,打得那店小二吐血。鲁达寻思,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径到状元桥来。 且说郑屠,开着两间门面,鲁达走到门前,叫声:“郑屠!”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下,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掸不得。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街坊邻舍并郑屠的火家,谁敢向前来拦他。 (节选自水浒传第三回)(1) 下列有关水浒传及上面选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鲁达拳打镇关西是“路见不平”,伸张正义,但水浒传中的“侠义”并非都如此。 B.鲁达打死郑屠后几经辗转在少华山落草,后投奔梁山,最能表现“官逼民反”的主题。 C.金老去“城外远处”雇车,店小二收了房钱仍不肯放人,侧面写出了郑屠平日的凶蛮霸道。 D.“酒钱洒家明日送来还你”“大踏步”“高声叫道”,可见鲁达堂堂正正、光明磊落。(2) 水浒传成功塑造了许多人物。即使是同类性格的人,也有不同的精神气质。如同样是粗鲁,鲁达是急躁,李逵是鲁莽,且李逵头脑简单,而鲁达心思细腻。请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鲁达的“粗中有细”。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12. 阅读。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 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_ 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在略无阙处阙:同“缺”,缺口B.至于夏水襄陵襄:冲上沿溯阻绝绝:隔断C.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素湍绿潭素:素雅D.林寒涧肃肃:肃杀属引凄异引:延长(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 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特征。第二段,作者化用李白的诗句写出了夏水 _ 的特点;第三、四段作者分别用四个字的“ _ ”和“ _ ”概括描写了三峡春冬和秋季的景象,语言凝练俊雅。13. 阅读。 司马光邵伯温荆公欲变更祖宗法度,行新法,退故老大臣,用新进少年,温公以为不然,力争之。神宗用荆公为参知政事,用温公为枢密副使, 。温公坚求去帝不得已乃除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 帝必欲用公,召知许州,令过阙上殿。方下诏,帝谓监察御史里行程颢曰:“朕召司马光,卿度光来否?”颢对曰:“陛下能用其言,光必来:不能用其言,光必不来。”帝曰:“未论用其言,如光者常在左右,人主自可无过。”公果辞召命,乞西京留司御史台,以修资治通鉴。帝与左丞蒲宗孟论人才,及温公,帝曰:“如司马光未论别事,只辞枢密一节,朕自即位以来,惟见此一人。”帝之春礼于公不衰如此。 (节选自邵伯温邵氏闻见前录)注释:荆公:指王安石。温公:指司马光。(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 A.温公坚求/去帝不得已/乃除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 B.温公坚求去/帝不得已/乃除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 C.温公坚求去/帝不得已/乃除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 D.温公坚求/去帝不得已/乃除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温公以言不从,辞不拜。(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 A.王安石想改革祖宗的法律制度,实行新法,司马光没把它当回事。 B.皇帝已经猜测到司马光不会上殿朝见,可见并非真心要任用司马光。 C.皇帝想任命司马光为许州知州,司马光因为修撰资治通鉴拒绝了。 D.皇帝一直看重且礼遇司马光,认为如果他常伴身边,自己可以无过失。六、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4. 阅读。 时人见寒山(唐)寒山时人见寒山,各谓是疯癫。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缠。我语他不会,他语我不言。为报往来者,可来向寒山。(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一、二句意思是,时人看见诗人,都认为他是个疯疯癫癫的人。 B.三、四句写诗人外部形象:不但貌不惊人,还胡乱穿着粗布衣服。 C.后四句说诗人虽然与时人有严重隔膜,但还是欢迎时人来“寒山”。 D.这首诗特色鲜明,语言典雅绚丽,沉郁顿挫,意蕴深厚、富有哲理。(2) 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七、作文(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0分)15.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内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人名、地名,否则扣分。题目:无言之美16.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内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人名、地名,否则扣分。题目:良多趣味八、其他(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17. 语文课代表准备给全班同学推荐一套丛书:“大家小书”。请根据以下介绍,简要概括这套丛书的主要特点(不超过40个字)。“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丛书既有经过时间考验的名家著作的重版,也请一些著名的学者新写了一些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小书,以满足普通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18. 我国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人享有平等、高质量的教育机会。学习委员搜集了一些数据,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其中一组统计数据如表,请简要概括其主要信息。2018年-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录取人数及录取率统计表年份报名人数(单位:万人)录取人数(单位:万人)录取率2018975790.9981.13%20191031914.988.74%20201071967.4590.33%202110781001.3292.89%(资料来源:教育部网站、国家统计局)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A.有误,“窜”应读作“cuàn”,“云霄”的“霄”应读作“xio”。 BCD.正确。 故选:A。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音。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字音是基础部分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平时要做好字词积累,答题时认真辨析。2.【答案】C【解析】ABD.正确。 C.有误,“全符精力”的“符”应为“副”,“旁鹜”的“鹜”应为“骛”。 故选:C。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字形是基础部分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平时要做好字词积累,答题时认真辨析。3.【答案】A【解析】先深入挖掘,再变换角度,进一步说明,可以反向立意,进行小结,即:。 故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做题时要仔细阅读句子,抓住每一句的关键字,如开头词语:首先,其次;表时间的词语;表方位的词语等,就能顺利解答此题。4.【答案】D【解析】ABC正确; D有误,语序不当,将“发展、生存和凝聚”改为“凝聚、生存和发展”。 故选:D。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5.【答案】C【解析】ABD.正确; C.有误,“见谅”是谦辞。 故选:C。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等,结合选项内容来分析作答即可。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6.【答案】B【解析】ACD得体; B不得体,本句的观点是不能只放古代名人画像,但语气过于强硬,不利于讨论。 故选:B。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是细心读各选项,结合各情景中的具体回答进行选择。7.【答案】【小题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小题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小题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小题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解析】答案: (1)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注意“生”的书写)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注意“啄”的书写) (3)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4)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注意“昼”的书写)本题考查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和语境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8.【答案】答案: 剑锋出磨砺,梅馥发苦寒。【解析】本题考查汉字临摹。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书写的汉字与给出的汉字相一致,书写正确,另一方面,书写时要注意题目中的字体要求,书写时注意美观、整洁。汉字临摹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解答时要注意书写准确、规范、美观。9.【答案】【小题1】D【小题2】B【小题3】【解析】(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 ABC.正确; D.有误,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讲,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很有道理。鹅毛可能对你来说没有很大价值,但是对方愿意花大成本,把鹅毛千里迢迢地给你送过来,这就意味着他很重视你,很看重你们之间的关系”分析,选项错误。 故选:D。 (2)本题考查材料理解分析。 A.有误,“相互馈赠礼品,在有的时期和地区是非常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于文无据; B.正确; C.有误,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讲,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很有道理。鹅毛可能对你来说没有很大价值,但是对方愿意花大成本,把鹅毛千里迢迢地给你送过来,这就意味着他很重视你,很看重你们之间的关系”分析,可知选项错误; D.有误,“只要互送书籍,就能进一步让双方的关系在精神层面得以升华”过于绝对。 故选:B。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讲,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很有道理。鹅毛可能对你来说没有很大价值,但是对方愿意花大成本,把鹅毛千里迢迢地给你送过来,这就意味着他很重视你,很看重你们之间的关系”“礼品能反映你希望自己在别人心中树立怎样的形象。因为,每件礼品都是精挑细选或亲手制作后才送出去的,对方能从中衡量出你的兴趣品味,甚至包括你的智慧和才干。同时,对接受者来说,礼品能让他感受到,他得到了你的认可,祝福,赞扬或牵挂总而言之,他对你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对礼品的渴求也就是对赞同、慈爱、理解等情感精神的渴求”分析,不是越贵重的礼物,越能体现心意之诚。礼物的价值不是以其实际价格衡量,与送礼人是否用心、之间的情谊有关。赠送礼品能让对方感受到得到了你的认可,祝福,赞扬或牵挂。我们对礼品的渴求也就是对赞同、慈爱、理解等情感精神的渴求,不是越实用的礼物,就越能满足对方所需。 答案: (1)B (2)B (3)不是越贵重的礼物,越能体现心意之诚。礼物的价值不是以其实际价格衡量,与送礼人是否用心、之间的情谊有关。赠送礼品能让对方感受到得到了你的认可,祝福,赞扬或牵挂。我们对礼品的渴求也就是对赞同、慈爱、理解等情感精神的渴求,不是越实用的礼物,就越能满足对方所需。材料一指出礼品是送礼者向受礼者传递信息、情感、意愿的一种载体;不同的人,送礼的个人成本是不一样的,因此为了达到同样的目的,不同的人采取的行动也不一样,同样的行动对不同的人传递的信息也会不同。材料二指出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最好的礼物就是书籍。材料三指出现实生活中送的很多礼物可能是浪费性的。材料阅读题给出一组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简洁、流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见解。10.【答案】【小题1】C【小题2】【小题3】【解析】(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ABD.正确; C.有误,根据最后一段“穆锅盔长叹一声,你还年轻,规矩改了,穆锅盔就不是穆锅盔了”,可见每天只做三饼是穆锅盔的特色,也是经营之道,长远经营,不图眼前利益,说明穆锅盔懂经营之道,而非“固执,不懂生意经”。 故选:C。 (2)本题考查详略安排。文章详略,取决于表达主题的需要。应围绕是否有利于主题的表达来分析。根据第3段“看穆锅盔做祸盔是一种享受,有人看出香来、有人看出味来,有人看出神、有人看出阳刚之美,有人看出阴柔之雅”可知,穆锅盔制作的独特,是穆锅盔“最为有名”的原因之一,详写制作过程,就是为了突出穆锅盔的不同之处,从而表现主题。根据第3段“每天太阳刚刚露脸,穆锅盔就开了朝东的店门,把放在店内的面案,平底大锅等一应用具搬出来”,可看出穆锅盔的勤劳;“他每天只卖一斗麦面的锅盔,十六两称整整十五斤”,可以看出穆锅盔诚实;“只听啪的一声,一块石头样瓷质的面块甩在了右面的面案上,啪,啪,啪如是三声响,三块大小一样的面块,紧挨着排在了七尺长的面案上”,可以看出穆锅盔技术的熟练。根据以上分析等可知,制作过程中,表现了人物的性格,也能更好地表现主题。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理解。 根据第2段“其人高七尺,臂长过膝,手大若扇,曾有一算命先生吃过他的锅盔说他有帝王之相,只因风水被人所破,才成了为世人提供美食的艺人”,可知,穆芳长相奇绝:高七尺,臂长过膝,手大若扇,有帝王之相。 根据第1段“巴掌大一块足够一个成人的晚饭,其筋其软其酥其脆其香其甜其味其质其色其形,无不堪称一绝。这说的是穆家锅盔”,可知,穆芳制作的锅盔奇绝:其筋其软其酥其脆其香其甜其味其质其色其形,无不堪称一绝。 根据第5段“人的能耐大了,规矩也准大。穆锅盔有两条规矩:一是火候不到,任你买家催待急要也不出锅;二是每天只卖三饼,任你达官富商势力再大、出钱再多,也绝不多做。真让药都人又奇又气”,可知,穆芳的性格(脾气)奇绝:每天只卖三饼,任你达官富商势力再大、出钱再多,也绝不多做。 答案: (1)C (2)突出了穆锅盔制作的独特和人物的精神风貌,有力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3)长相奇绝:高七尺,臂长过膝,手大若扇,有帝王之相;手艺奇绝:其筋其软其酥其脆其香其甜其味其质其色其形,无不堪称一绝;性格奇绝:每天只卖三饼,任你达官富商势力再大、出钱再多,也绝不多做。本文写了穆锅盔的“奇绝”之处:长相奇绝:高七尺,臂长过膝,手大若扇,有帝王之相;手艺奇绝:其筋其软其酥其脆其香其甜其味其质其色其形,无不堪称一绝;性格奇绝:每天只卖三饼,任你达官富商势力再大、出钱再多,也绝不多做。详细写了他制作锅盔的过程。文章的详略是由文章的中心决定的。它不取决于你对材料的占有量,也不取决于你对材料的喜好程度。11.【答案】【小题1】B【小题2】【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掌握。 ACD.正确; B.有误,鲁达打死郑屠后没有在少华山落草,“最能表现官逼民反的主题”也不正确。 故选:B。 (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性格分析。示例:在惩治恶霸镇关西的时候,采取先激后打的策略,引郑屠先动手,并当众质问郑屠,让大家了解“拳打郑屠”是正义之举。不慎失手打死郑屠后,他随机应变,称其诈死,而后安然脱身这些都表现了鲁达的勇而有谋、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 答案: (1)B (2)示例: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后,把金老父子打发走,掇条板凳在店里坐了两个时辰,恐小二去拦截他们。表现了鲁达粗中有细的性格。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熟读作品,记住熟知故事情节和人物,分析人物性格及人物的特征。12.【答案】【小题1】C【小题2】略【小题3】湍急,清荣峻茂,林寒涧肃【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ABD.正确; C.有误,奔,飞奔的马。素:白色。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词:自,如果。亭午,正午。句意: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特征。文章第二段,作者化用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句,“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写出了夏水湍急的特点;第三段中“清荣峻茂”和第四段中“林寒涧肃”概括描写了三峡春冬和秋季的景象,语言凝练俊雅。 答案: (1)C (2)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3)湍急 清荣峻茂  林寒涧肃【参考译文】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如果有时皇上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 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高山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瀑布冲荡在岩石山涧中,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时候,树林山涧一片清凉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啸,叫声不断,声音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的用法: 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 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 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 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13.【答案】【小题1】B【小题2】D【小题3】【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 这个句子的大意是:司马光坚决请求离职,皇帝不得已,于是任命他为端明殿学士,出知永兴军。据此断句为:温公坚求去/帝不得已/乃除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 故选:B。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jx****3)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