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要素视角下的产业区块链新机遇 ——2020年全球区块链发展趋势报告.pdf.pdf
-
资源ID:4016675
资源大小:3.01MB
全文页数:4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数据要素视角下的产业区块链新机遇 ——2020年全球区块链发展趋势报告.pdf.pdf
每日免费获取报告 1、每日微信群内分享8+最新重磅报告; 2、每日分享当日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 3、每周分享经济学人 4、行研报告均为公开版,权利归原作者 所有,小马财经仅分发做内部学习。 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回复:研究报告 加入“小马财经”微信群。 PREFACE序言 2020年, 信任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疫情冲击之下, 全球环境不确定性提升, 原本的社会秩序被干扰, 国际政治和经济局势也发生了 重大的变化, 逆全球化思维进一步扩散, 各国对他国的不信任感和供应链过于集中带来的脆弱性 更是愈加严峻。 沧海横流之际, 区块链作为传递信任的机器, 其价值反而得到了更大的显现。 从结 果来看, 区块链技术凭借分布式、 对等性、 难篡改、 机制透明等优点, 在传递信任、 帮助产业实现数 字化转型、 构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解放数据生产力等层面发挥了天然的优势, 逐渐在一些需要 跨境、 跨行业、 跨产业协作的分布式商业应用场景中有了用武之地, 市场规模也相应高速增长。 相应地, 区块链的受重视程度也进一步提升。 继去年区块链技术被提升至我国国家战略的高度、 成为我国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之后, 美国白宫亦在2020年10月将分布式账本技术列 入到国家战略性关键与新兴技术清单之中。 可见, 全球区块链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快车道, 区块 链技术的自主可控成为核心命题, 未来的竞争态势也将愈趋激烈。 立足于2020与2021之交, 全球和中国区块链相关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格局究竟如何? 中外的发 展又有何差异? 我们已在哪些细分领域领先、 在哪些领域仍有短板? 2021年又有哪些明朗的发展趋 势可供我们预见? 谨此, 我们希望通过本报告, 回顾这一年来的产业格局变化、 政策变迁、 技术突破 和应用革新等, 进而为区块链从业者判断未来的趋势提供参考。 壹.发展格局篇 01 区块链的发展路线: 产业区块链时代已至 01 02 全球区块链产业2020年发展现状 01 政策趋向: 区块链成为大国战略竞争要地 01 市场规模: 疫情拖缓增长速度, 但预估年复合增长率或仍超57% 03 投融资动态: 代币融资狂热消褪, 联盟链则稳中有升 03 生态概览: 国际版图新晋多家中国企业身影 04 03 中国区块链产业2020年发展现状 05 政策趋向: 政策支持力度空前, 区块链被纳入新基建范畴 05 市场规模: 受益于中国经济强势恢复, 预估年复合增长率超51% 07 投融资动态: 区块链数据安全赛道成为今年新风口 07 生态概览: 通过备案的项目数量超越千个, 规范式发展格局渐成 09 贰.比较优势篇 04 中外区块链技术进展比较 11 开源底层平台对比: 国内平台迭代速度更快, 功能与性能逐渐领先 11 闭源平台和区块链云服务对比: 大型科技企业主导战局, 境外BaaS影响力占优 13 基础设施对比: 全球首个区块链基础设施服务网络花落中国 14 专利成果对比: 中国区块链专利申请数遥领全球, 已授权数量暂落后于美韩 14 CONTENTS目录 标准成果对比: 国际区块链标准开始陆续发布, 中国首发金融区块链行业标准 17 人才培养对比: 中国加快建设区块链人才培育体系, 欧美通过市场化机制高薪吸引人才 18 05 中外区块链典型应用进展比较 20 法定数字货币: 中国DCEP VS 新加坡Ubin 20 区块链+跨境业务: 中国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转让服务平台 VS 新加坡TradeTrust跨境数字贸易平台 区块链+智慧城市: 智慧澳门 VS 智慧迪拜 24 叁.趋势展望篇 06 2021年区块链发展的新趋势与新机遇 28 机遇之一: 筑就数字新基建, 解放数据生产力 28 机遇之二: 赋能产业互联网, 实现跨界融合发展 29 机遇之三: 从传递信任到传递价值, 加速资产数字化进程 30 机遇之四: 把握范式转移契机, 拥抱分布式商业 30 CONTENTS目录 1 壹.发展格局篇 联盟链技术自诞生之后一直迭代完善, 其技术复杂 程度、 应用能力边界、 安全与治理能力已有了质的 飞跃, 渐渐在农业、 金融业、 制造业、 能源、 政务、 医 疗、 教育、 文娱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成为主流 技术路线并逐渐落地发展。 进入2020年之后, 疫情倒逼全球各国和各行业的 数字化进程加速, 进而推动互联网服务也进一步升 级: 不仅要满足个人用户的日常生活需求, 更要逐 渐满足包括工业制造企业在内的商业机构和大量 公共部门的工作需要, 即需从消费互联网发展到 产业互联网。 而产业互联网的发展, 对相关信息基 础设施的可信、 开放、 敏捷、 协作等能力的要求随 之提高, 并要求数据等生产要素能更合理地流动 和配置。 由于区块链恰好具备解决以上一系列难 题的架构和方案, 因此被寄予厚望, 产业区块链的 时代也渐渐拉开序幕。 图1: 区块链技术的历史发展路径 01 区块链的发展路线: 产业区块链时代已至 02 全球区块链产业2020年发展现状 政策趋向: 区块链成为大国战略竞争要地 金融科技 微洞察 0101 金融科技 微洞察 今年以来, 基于疫情带来的数字化发展思考、 以及 全球央行数字货币探索的推进, 各国政府纷纷加强 了对区块链技术的战略部署。 美国方面, 2020年10月15日, 美国白宫发布 关键与 新兴技术国家战略(National Strategy for Critical and Emerging Technology) , 该文档详细介绍了美 国为保持全球领导力而强调发展的20项关键与新 兴技术清单, 分布式账本技术 (类同于联盟链技术) 就位列其中。 而作为首次被提升到美国国家战略 高度的技术, 分布式账本技术预计将获得美国政 府更多的人力和资本资源投入, 相关的知识产权、 研究、 开发或科技成果的保护也将进一步加强。 同月, 美国众议员Darren Soto撰写的 数字分类法 案(the Digital Taxonomy Act (H.R.2154)) 和 区块 链创新法案(the Blockchain Innovation Act (H.R. 8153)) 作为最新的 消费者安全技术法 的一部分, 已经美国众议院通过, 并已提交美国参议院进行 讨论。 其中,数字分类法案 明晰了数字资产与数 字单元 (代币) 的定义, 并将责成联邦贸易委员会防 止两者中的不公平交易行为;区块链创新法案 则 重点探讨区块链该如何应用于消费者保护场景, 并提议加强研究区块链技术的商业与投资趋势、 政企合作的最佳实践、 对消费者保护的潜在好处与 风险、 如何用于减少商业欺诈、 监管与创新的平衡 等内容。 欧盟方面, 2020年9月, 欧盟委员会发布了一份全 新的数字金融一揽子计划。 该计划以2018年的 欧 盟金融科技行动计划 和欧盟议会、 欧盟监管当局 等机构此前在数字领域的工作为基础, 详细涵盖了 数字金融战略、 零售支付战略、 加密资产立法建议 和数字运营韧性相关立法建议等四个方面, 其中 表1: 美国关键与新兴技术清单2020 () 高级计算 () 化学、生物、放射和核(CBRN)减缓技术 () 先进常规武器技术 () 通信和网络技术 () 高级工程材料 () 数据科学与存储 () 先进制造 () 分布式账本技术 () 高级传感 () 能源技术 () 航空发动机技术 () 人机界面 () 农业技术 () 医疗和公共卫生技术 () 人工智能 () 量子信息科学 () 自主系统 () 半导体和微电子学 () 生物技术 () 太空技术 02 金融科技 微洞察 亚太地区, 日本、 韩国和新加坡等亦正在有条不紊 地推进区块链产业的布局与发展。 以新加坡为例,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AS) 推出的 “监管沙盒” 和 “快 捷沙盒” 机制有利于合格的申请企业在21天内获准 开展金融产品服务的创新测试, 而新加坡专利局 (IPOS) 则推动区块链专利申请流程提速, 周期从两 年缩短至六个月。 简而言之, 各国政府和跨国国际组织对区块链和分 布式账本技术本身偏支持和鼓励态度, 而基于对金 融稳定性、 投资者保护、 反洗钱、 反恐怖融资等风险 的顾虑, 针对虚拟货币、 稳定币及相关应用的监管 态度则愈加趋严。 例如, 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 组 (FATF) 在去年就通过了对反洗钱四十项建议的 修订, 澄清了FATF标准如何适用于虚拟资产和虚拟 资产服务提供商, 以应对虚拟资产被犯罪分子和恐 怖分子滥用的威胁; 2020年6月, FATF推进了第一 次审查以监测各国和各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的对 该监管规则的执行情况, 并表示未来继续加强对 虚拟资产及其服务的监控。 同时, FATF还审议通过 了拟提交至G20的 “稳定币” 研究报告, 表示将继续 密切监视稳定币的风险行为, 如通过无托管钱包 进行的匿名点对点交易等。 市场规模: 疫情拖缓增长速度, 但预估年 复合增长率或仍超57% 随着各个行业数字化程度的加深与区块链技术受 认可度的提升, 全球区块链市场支出呈现逐年大幅 增长的态势。 今年, 尽管在疫情导致企业整体IT支出 削减和全球经济趋缓的不利前提下, 区块链市场 支出的幅度仍然较高。 根据IDC发布的 全球区块链 支出指南2020(Worldwide Blockchain Spending Guide, 2020V1) 报告指出: 预测2020年全球区块链 市场整体支出 (仅统计联盟链或分布式账本技术支 出, 已剔除虚拟货币相关支出) 将达到42.8亿美元, 亚太地区的五年复合年增长率 (CAGR) 为55.3%, 全球为57.1%, 到2023年, 全球支出将达到144 亿美 元; 分行业支出来看, 金融行业在区块链解决方案 上的投入是最大的, 但制造业和资源行业在2018-23 年期间的增长速度将最快, 五年复合年增长率为 60.5; 具体的应用方场景向则集中在跨境支付和 清结算、 贸易融资、 交易后结算和监管合规等方面。 图2: 2018-2023年全球区块链市场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 IDC 投融资动态: 代币融资狂热消褪, 联盟链 则稳中有升 在全球关于代币监管的政策整体趋严的大环境下, 代币融资狂热已经大幅消褪。 根据CB Insights 2020 年区块链报告 中的数据显示, 全球2019年的代币 03 金融科技 微洞察 融资额相比于2018年大幅减少, 尤其是ICO项目 融资量暴跌95%; 而联盟链 (或企业区块链) 吸引的 资本却是稳中有升, 处于一个较好的发展趋势之 中。 另外, 从2020年最新发生的投融资事件来看, 去中心化金融(DeFi)领域获得的关注较多, 但其商 业可持续性仍有待商榷。 图3: 历年全球区块链项目的风险投资金额 数据来源: CB Insights 生态概览: 国际版图新晋多家中国企业 身影 区块链作为通用型的信息技术, 是多类细分技术的 组合, 因此涉及到的生态体系较为庞大, 上游包括 芯片、 一体机、 基础设施网络等, 中游则是创新的核 心, 主要包括的区块链平台、 中间件、 安全配套服务; 下游的应用行业与场景更是普适, 基本覆盖国计 民生的所有行业。 2020年7月, 新加坡信息通信媒体发展局(IMDA)与 Tribe Accelerator共同研制并发布了一份区块链生 态全景图, 其中不仅包括新加坡本土的企业, 还涵 盖了全球范围的知名区块链公司和项目, 具有较强 的代表性, 从中可以清晰看出全产业链的主要参与 者。 而与2019年的生态图相比, 2020年的新版本增 加纳入了金链盟FISCO BCOS平台、 蚂蚁集团、 微众 银行、 平安金融壹账通等中国的项目和企业, 这也 印证了中国区块链的国际影响力已有进一步提升。 图4: 新加坡区块链生态全景图2020 资料来源: IMDA、 OpenNodes、 Tribe等 04 金融科技 微洞察 具体来看, 上游基础设施层的主要参与者包括亚 马逊AWS、 微软Azure、 谷歌云等云服务商, 以及英 飞凌、 比特大陆等硬件厂商; 中游的区块链平台或 协议则包括联盟链中的Hyperledger Fabric、 R3 Corda、 金链盟FISCO BCOS、 摩根大通Quorum等, 公有链中的以太坊、 Ripple等, 以及提供综合解决 方案的IBM、 毕马威KPMG等; 下游的参与者则非 常多, 其中, 金融服务和智慧城市领域成为必争 之地, 在资本市场、 贸易金融、 银行、 保险、 支付、 信贷、 KYC和反洗钱、 物流与供应链、 数字身份与 证明、 城市基建、 交通出行等领域中诞生了大量的 应用, 在此不一一列举; 除此之外, 还有风投与加 速器、 联盟协会、 科研高校、 教育培训等支持类服 务的参与者。 自2019年10月24日中央集体学习区块链技术以 来, 区块链就成为了中国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 要突破口。 2020年4月, 发改委进一步明确将区块 链纳入了 “新基建” 的范畴; 随后, 5月的 国务院政 府工作报告 提出, 重点支持 “两新一重” , 即新型 基础设施, 新型城镇化, 交通、 水利等重大工程建 设, 其中 “新基建” 作为对冲经济下行、 重塑经济增 长的重要抓手, 将承担起中国经济新引擎的重要 地位。 据此, 在中央层面的战略部署指引下, 各地 政府支持区块链产业发展的步伐也进一步加快, 纷纷制定区块链产业发展规划、 出台产业扶持政 策和专项扶持资金政策等, 中国区块链产业也因 此得到了空前的政策支持力度。 分地域来看, 包括北京、 上海、 广东等在内的21个 省市自治区在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及 到了区块链。 相比之下, 2019年同期仅有3个省市 (云南、 福建、 重庆) 、 2018年同期仅1个省市 (重庆) , 2020年可谓是全面开花。 图5: 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 “区块链” 的省市自治区 资料来源: 根 据公开文件整理 更进一步地, 全国多个省市还先后出台了区块链 专项发展政策或规划, 明确了具体的落地应用领 域和行动指南。 其中, 较为重磅的省级区块链政策 03 中国区块链产业2020年发展现状 政策趋向: 政策支持力度空前, 区块链被纳入新基建范畴 05 金融科技 微洞察 工信部中小企业数字 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 四部委 年月总书记 考察浙江谈话 年 包括: 2020年5月, 贵州以省人民政府的名义发布 关于加快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意见 ; 6月,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 北京市区块链 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20202022年) ; 8月, 广西 壮族自治区数字广西建设领导小组发布 广西壮族 自治区区块链产业与应用发展规划 (20202025 年) 和 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块链产业与应用发展 指导意见 ; 9月, 广东省的七个政府部门联合印 发 广东省培育区块链与量子信息战略性新兴产 业集群行动计划 (2021-2025年) ; 11月, 湖南省 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 湖南省区块链发展总体规 划(20202025年) 。 此外, 江苏省工信厅、 海南 省工信厅、 河北省委网信办等政府部门也出台了 区块链相关的专项行动计划或政策支持措施。 分行业来看, 2020年以来, 10余个部委连续颁发 多则促进区块链与各领域结合的政策信息, 截至 11月, 国务院、 国家邮政总局、 工信部、 教育部、 最 高人民法院、 央行等多部委已相继发文, 要求在多 个应用领域结合区块链技术, 涵盖供应链金融、 邮政业、 物流、 教育、 司法存证、 食品安全、 交通、 农业、 制造业、 城市管理、 跨境金融等10多个行业 领域, 几乎遍布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 充分显示出 国家引导区块链融入实体产业的政策意图。 供应链 金融 物流 邮政 教育 司法 食品 安全 交通 农业 制造 城市 管理 跨境 金融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 指导意见 邮政总局关于推进邮政业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指 导意见 工信部关于组织开展信息 消费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 的通知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行动 计划,年教育信息 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 国务院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 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 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关于金融支持粤港 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 区块链+产业 中央一号文件 图6: 国内区块链与具体行业的结合政策 资料来源: 根据公开文件整理 06 金融科技 微洞察 上海 杭州 北京 成都 广州 雄安 深圳 重庆 苏州 合计 此外, 截至2020年7月, 在中国央行的推动下, 北 京市、 上海市、 重庆市、 深圳市、 河北雄安新区、 杭 州市、 苏州市、 广州市、 成都市等九个城市 (区) 推 行了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 在这些试点项目中, 区块链技术扮演了重要角色。 下表归纳了各个地 方的试点中区块链相关的项目数量, 正好占到总 数的三分之一, 充分显示区块链在金融科技创新 应用中的重要意义。 表2: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中区块链项目统计 从中国的政策趋向可见, 中国早早就开始了对虚 拟货币的清理, 并加强鼓励引导区块链技术用于 实体经济中, 切实支持产业数字化和产业区块链 的转型发展。 这与境外不做引导、 以致于区块链 技术仍然较多用于支持虚拟货币、 造成众多市场 乱象的政策趋向有着较大的不同, 值得境外的政 策制定者思考与借鉴。 市场规模: 受益于中国经济强势恢复, 预估 年复合增长率超51% 目前, 中国经济已率先从新冠肺炎疫情之中强势 恢复, 因此中国区块链市场的发展规模也较为乐 观。 根据2020年8月IDC发布的 全球区块链支出指 南(Worldwide Blockchain Spending Guide, 2020V2) 预测, 2024年中国区块链市场整体支出 规模将达到22.8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1%。 一方面的原因是, 区块链纳入国家战略和新基建 的范畴后, 让区块链在技术发展和产业应用方面 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另一方面, 本轮疫情虽然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在区块链上的支出和投 入, 但疫情也暴露了全球供应链、 食品供应、 石油 和天然气生产以及金融服务等领域的脆弱性, 而 在这些领域, 区块链技术大有用武之地, 因此预估 将愈加获得重视。 图7: 2020-2024年中国区块链市场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 IDC中国 投融资动态: 区块链数据安全赛道成为今 年新风口 项目总数 区块链相关项目数量 60 20 07 城市 金融科技 微洞察 中国的区块链发展情况与全球有较大的区别, 自 2017年央行等七部委发布 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 资风险的公告 之后, 针对虚拟货币的监管逐渐趋 严, 因此国内的投融资项目也主要以联盟链相关 的企业为主。 联盟链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 有了更 大的落地空间, 一些专注于联盟链底层技术的企 业不断发展壮大, 融资轮次进一步推进。 2020年, 公众对数据要素、 个人信息隐私保护的关注度进 一步提升, 区块链技术被看作是解决数据隐私和 安全的最佳解决方案, 多家聚焦于数据安全和隐 私的区块链企业也因此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 表3: 2020年获投的典型联盟链企业和项目 数据来源: 烯牛数据 注: 以上投融资信息来源于网络, 本报告不能确保以上信息的真实性, 请读者仅供参考、 注意甄别 公司名称 赛道类型 地点 当前轮次 最新获投时间 最新融资金额 金融壹账通 区块链底层技术 上海 Post-IPO / . 亿美元 易见股份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服务提供商 昆明 股权转让 / . 亿人民币 云象区块链 区块链基础设施服务商 杭州 Pre-B 轮 / 未披露 能链科技 区块链底层技术 上海 Pre-B 轮 / 未披露 复杂美 区块链底层技术 杭州 Pre-A轮 / 数千万人民币 微位科技 区块链数字身份服务商 上海 B 轮 / 亿人民币 光之树科技 区块链数据安全服务商 天津 A 轮 / 数千万人民币 易通天下 医疗区块链服务商 成都 A 轮 / 未披露 优权天成 区块链安全与隐私解决方案提 供商 深圳 A 轮 / 未披露 三十天科技 区块链物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 深圳 天使轮 / 万人民币 荷月科技 区块链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 北京 A+轮 / 数千万人民币 玳鸽信息 金融行业 BaaS区块链服务提 供商 上海 Pre-A轮 / 万人民 币 08 金融科技 微洞察 生态概览: 通过备案的项目数量超越千个, 规范式发展格局渐成 区块链的生态参与角色众多, 但发展也较为参差 不齐。 为便于进行合规引导和规范化管理, 国家互 联网信息办公室 (以下简称 “国家网信办” ) 发布了 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要求区块链信息服 务提供者应当在提供服务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通 过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管理系统填报备案信息。 2020年10月, 国家网信办发布第四批区块链信息 服务备案清单, 至此, 已通过备案的区块链信息服 务项目的数量已经达到1015个。 我们对这四批清单进行了统计, 分城市来看, 北京 市的项目备案数量最多, 达到295个; 深圳、 杭州、 上海、 广州、 南京等城市跟随其后, 但数量上与北 京市的差距较大。 从项目的类型来看, 除了区块链 底层平台之外, 主要集中在供应链金融、 防伪溯源、 数据存证、 司法仲裁等应用领域。 图8: 各大城市的区块链信息服务项目备案数量 就目前而言, 区块链备案仅是登记, 并不代表着监 管对其服务的认同。 国家网信办也明确表示, 区块 链信息服务备案仅对备案主体所从事的区块链信 息服务进行登记, 信息由备案主体自行填报, 该备 案不对具体的主体、 产品、 业务等承担法律责任, 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将备案结果用于宣传和其他 用途。 不过, 当备案渐渐走向常态化, 越来越多的大 型企业和上市公司已出现在备案名单中, 这对规范 和强化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意识、 培育良好的中 国区块链产业生态有着重要的启发和指引作用。 09 金融科技 微洞察 贰.比较优势篇 2 在开源的区块链底层平台赛道上, 由境外机构主导 的开源平台有Hyperledger Fabric、 R3 Corda、 摩根 大通Quorum等, 而国内企业主导的开源平台有金 链盟FISCO BCOS、 百度超级链、 京东智臻链、 众安 链等。 一方面, 开源社区里多样化的开发者可以及 时发现开源平台的不足与漏洞, 并快速升级迭代成 更好的平台; 另一方面, 开源开放可加快促成开源 社区的参与者们开展商业合作, 开源社区不断发展 壮大, 也有助于孵化出更多的创新商业模式。 以下, 我们重点以Hyperledger Fabric和FISCO BCOS 这两个具体的开源区块链底层平台为例, 对比分 析它们的技术发展现状。 2020年1月, 超级账本联盟 (Hyperledger) 发布了 Hyperledger Fabric的2.0版, 该版本相比之前的1.X系 列版本有了较多的更新: 增加了新的链码 (chaincode) 生命周期管理, 引入了智能合约的去中心化治理, 在与账本进行交互之前, 新的Fabric链码生命周期 允许多个组织在链码参数 (如链码认可策略) 上达 成一致; 加强了数据隐私保护, 参与者可选择与其 直接网络的特定成员私下共享数据; 增加了新的外 部链码启动程序, 该功能允许操作者使用自己选择 的技术来构建和启动链码; 支持新的Raft共识机制; 进行了性能的改进, 支持包括任务的并行化和更高 效的程序流, 实现网络每秒支持数千笔交易 (TPS) 。 经过今年来的继续迭代, Fabric于2020年11月更新至 v2.3版本, 进一步改进了通道管理和账本快照功能。 金链盟FISCO BCOS则是在2019年就发布了2.0版 本, 近两年来也保持快速迭代, 并在2020年11月更 新至v2.7版本。 在2.0系列版本中, FISCO BCOS创新 性提出 “一体两翼多引擎” 架构, 实现系统吞吐能力 的横向扩展, 兼顾性能、 安全、 可运维性、 易用性、 可 扩展性, 支持多种SDK, 并提供了可视化的中间件工 具, 大幅缩短建链、 开发、 部署应用的时间。 根据中 国工信部信通院的性能评测结果, FISCO BCOS目 前的单链TPS可超过两万。 04 中外区块链技术进展比较 开源底层平台对比: 国内平台迭代速度更快, 功能与性能逐渐领先 11 金融科技 微洞察 表4: Hyperledger Fabric和FISCO BCOS平台的详细对比 参考资料来源: CSDN Hyperledger Fabric和FISCO BCOS技术对比 、 Hyperledger Fabric Github文档、 FISCO BCOS Github文档等 12 金融科技 微洞察 对比维度 Hyperledger Fabric FISCO BCOS 适用框架 适合不同领域的通用框架 通用框架、符合金融级的应用标准 配套技术矩阵 有外部第三方开发的技术组件 有区块链中间件平台 WeBASE、分布式身份解决方案 WeIdentity、分布式 事件驱动架构 WeEvent、跨链协作方案 WeCross、场景式隐私保护解决方 案 WeDPR、ChainIDE、FISCO BCOS 区块链工具箱、Ansible for FISCO BCOS 自动化生成企业级部署文件等配套技术模块 共识机制 通过不同的角色实现共识,排序 采用 raft 共识 pbft/raft/rpbft 共识方式 背书节点、排序节点、提交节点 三者共同参与共识 共识节点、观察节点、游离节点 数据隔离 通道隔离,支持多通道、单通道 私有数据隔离 群组隔离,支持多群组、群组之间数据隔离 智能合约 Docker 环境,支持 Go、Java、 Nodejs,链码可以运行到非 Docker 自定义环境 EVM 环境,支持 Solidity 智能合约语言,并提供连接 Solidity 和 C+的预 编译合约接口,复杂的业务可以使用 C+编写以提高效率 权限管控 基于策略的权限控制 基于角色的权限控制,权限控制最终体现在账户对表的操作上 存储方式 文件方式保存区块;LevelDB、 CouchDB 保存状态 MySQL、RocksDB 保存区块和状态 性能 支持少数节点;TPS(依赖 于测试环境,结果仅供参考) 所采用的 rPBFT 共识算法,可以在安全性和效率之间动态调整参数,减少 节点规模对共识算法的影响,因此理论上节点不受限制;TPS(依赖 于测试环境,结果仅供参考) 跨链支持 主流 BaaS 厂商支持跨链;存在 同构跨链方案 WeCross 跨链方案(开源);支持同构、异构跨链,例如支持 FISCO BCOS 和 Hyperledger Fabric 之间的异构跨链 部署支撑 提供 Hyperledger Explorer 区 块链浏览器;通过 Baas 平台支 撑运维 提供 WeBASE、WeEvent、WeIdentity、WeCross 等多个细分领域的开源 解决方案;多个 BaaS 平台和中国区块链服务网络 BSN 也支持 FISCO BCOS 框架 加密算法 存在第三方支持方案;计划支持 国密 全链路支持国密算法和国密 TLS 通信;支持群签名、环签名、同态加密等 隐私保护协议;支持落盘加密方案和采用 KeyManager 服务管理节点密钥 开源协议 Apache-. GPL. 社区生态 全球使用最广泛的分布式账本技 术平台,具体社区生态数据不 详。 FISCO BCOS 开源社区汇集超 万名社区成员、超 家企业及机构共同 参与区块链产业生态的构建,落地了数百个应用案例,遍布政务、金融、公 益、医疗、教育、交通、版权、供应链、招聘、农业、社交、游戏等多个领 域,其中超 个应用已在生产环境中稳定运行,现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 的开源联盟链社区。 闭源平台和区块链云服务对比: 大型科技企业主导战局, 境外BaaS影响力占优 与侧重于追求技术创新与迭代的开源平台不同, 闭源的区块链平台和区块链云服务BaaS提供商 更侧重于提供一站式的商业区块链服务, 支持其 生态伙伴或客户直接在云上开发和部署基于区 块链的商业应用。 由于BaaS云服务除了需要区块链能力的支持, 还需兼顾云计算的能力, 因此大型科技企业和全 球性的云服务厂商在这个赛道更有优势。 国际方 面, Amazon AWS Managed Blockchain、 微软 Azure Blockchain Service、 Google GCP BaaS、 Oracle BaaS以及IBM BaaS皆是其中的佼佼者; 国内方面, 腾讯TBaaS、 蚂蚁链BaaS、 华为云BCS、 平安壹账通FiMAX BNaaS等是行业中的标杆。 2020年8月, 市场调查公司ABI Research对提供 BaaS服务的六家公司 (阿里巴巴、 亚马逊、 IBM、 微软、 Oracle和SAP) 进行了综合调查评估, 考察 了工业互联网POC、 工业互联网集成、 生态系统支 持、 发展路线图、 地理范围等创新维度, 以及底层 平台选择、 开发人员资源、 管理工具、 定价等实施 标准。 该评估最终的结论是IBM和微软是BaaS方 面的市场领跑者。 就国内市场而言, 在2018年底的ABI Research评 估中, 腾讯TBaaS凭借在市场应用、 产品落地、 生 态支持, 以及安全、 附加服务等方面的出色表现, 在中国BaaS市场上位居第一位。 腾讯TBaaS构 建于腾讯云基础之上, 支持Fabric、 FISCO BCOS、 TrustSQL等底层框架, 为用户提供公有云、 金融 云、 专有云的服务。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 灵 活的进行构建自己的系统, 既可以购买公有云上 的区块链即服务系统, 也可以将系统搭建在自建 机房专有云上。 当前, 腾讯TBaaS已拥有40多个 国内权威认证、 210多个云产品服务以及超过200 万的开发者。 图9: 腾讯云TBaaS的基础设施架构 从各大区块链云服务平台下一步的技术攻关方 向来看, 共识机制以及区块链单链性能方面的优 化已接近完善, 未来预计将在隐私保护算法、 跨 链技术、 多链并行计算技术、 分布式存储、 分布式 数字身份等更广泛的细分技术方面继续突破。 同 时, 中国区块链云服务平台的海外市场份额及影 13 金融科技 微洞察 响力还兹待进一步提升。 2020年4月, 在发改委将区块链技术纳入 “新基建” 范畴5天之后, 中国区块链网络基础设施BSN宣 布正式进入国内商用阶段, 提供跨云服务、 跨门 户、 跨底层架构、 跨公网、 跨地域、 跨机构的区块 链网络服务。 2020年8月10日, BSN在海外亦正式 进行商用。 截至2020年11月, BSN在全球部署了 131个公共城市节点, 横跨六个大洲, 其目的与互 联网一样, 旨在降低整个区块链行业应用的开发、 部署、 运维、 互通和监管成本。 BSN的基础架构主要分为三大块: 第一, BSN数 据中心; 第二, BSN底层框架; 第三, 多门户策略。 数据中心, 也即公共城市节点, 目前BSN已在全 球建设了131个BSN数据中心, 如果跟互联网对 应比较, 相当于用区块链协议把全球131个数据 中心连接了起来。 底层框架方面, BSN在国内适 配了标准联盟链和开放联盟链框架, 并在海外法 律允许的情况下, 适配了公有链框架, 目前BSN 在全球支持17个区块链底层框架, 预计2021年 底, 支持的框架数将上升至50个; 值得一提的是, 金链盟FISCO BCOS是BSN中首个引入并完成适 配的国产联盟链底层框架。 同时, BSN参照了互联 网的理念构建多门户的策略, 门户商之间存在 竞争, 主要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友好的体验 吸引开发者; 而开发者使用BSN一站式门户的入 口, 可以选择购买节点资源, 发布应用、 管理应 用、 应用商店等。 BSN的最大优势是成本, 据其估算, 如果选择用三 个节点搭建一条链, 在BSN上一年的资源成本是 1500元, 而在主流BaaS云服务商上的资源成本 大约是10万左右。 目前, BSN已被福建、 云南、 湖 南等多个省份写入新基建的发展规划之中, 支撑 目前现代化的数字治理。 专利成果对比: 中国区块链专利申请数 遥领全球, 已授权数量暂落后于美韩 伴随全球各国底层框架的数量增加、 资金和人力 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