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管理与保障措施.doc
-
资源ID:4020994
资源大小:21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管理与保障措施.doc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管理与保障措施1.1 健全组织,提高效率(1)成立项目建设顾问委员会,对项目建设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2)成立示范性院校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学校项目建设。下设项目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的统一协调、监督、指导、检查和执行工作。组 长:常务副组长:副组长:成 员:项目建设办公室:主 任:常务副主任:副主任:成 员:(3)成立示范性建设项目二级工作小组,详细制定各分项目的建设目标和建设方案,并负责各分项目的具体建设和落实工作。l 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及专业群建设小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及专业群建设小组“航海技术”及专业群建设小组“轮机工程技术”及专业群建设小组“安全技术管理”及专业群建设小组“机电一体化技术”及专业群建设小组l 师资队伍建设小组l 教学管理与教学理论研究建设项目小组l 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建设项目小组l 文化建设项目小组1.2 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坚持“一靠国家、二靠自己、三靠社会”的方针,建立起较为稳固的资金来源渠道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体系,完善以国家教育事业费、重点专项建设经费和科技开发服务费为基础,行业主管厅专项建设经费为主,学校自筹办学经费为辅的资金运行机制,为项目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1)某省交通厅大力支持,确保经费投入到位。作为某交通唯一一所高等院校,一直得到省交通厅的大力支持,示范性院校项目建设期间某省交通厅计划投入1.2亿元建设资金,这是确保我校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经费投入到位的重要保障。(2)充分利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品牌效应,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和社会的投资,通过后勤社会化、企业行业捐赠和增强自我造血能力等方式筹集部分建设经费,放大中央财政专项投入的效益。(3)通过与企业合作办学、校企双方共建实训基地、与政府有关部门及行业协会共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与技术咨询服务等途径,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解决学校建设国家示范性职业技术院校过程中的部分经费。1.3 完善项目建设制度,依法开展建设为保障项目建设按进度顺利实施,学校建立相关的项目建设管理制度。(1)制定某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作为项目建设的总体管理制度,对项目建设的程序、内容、进度、责任等进行明确规定,建立专业带头人和项目负责人制度,明确带头人和负责人的职责,确保示范性建设的各重点专业和各个项目的建设能够按照建设方案的要求落实到位。(2)制定某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设立专门的账户,科学预算、严格实行专款专用和审批制度,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严肃性和合理性,使资金发挥最大使用效益。同时,加大反腐败的力度,仪器设备的采购严格执行公开招标等法定程序,确保项目按期建成。(3)制定某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绩效考核办法,明确各项目责任人的责、权、利,将项目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的重要指标;设立示范院校建设专项基金,对于考核成绩突出、效益显著的项目负责人、承担单位负责人以及项目主要完成人、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及其有关人员,予以专门的表彰和奖励,并作为职称晋升和考核、评选先进等工作依据之一。同时实行“一票否决制”,对于考核成绩差,影响项目正常建设和验收的,除明确在建设期内不得享受评优等奖励外,还将视后果按规定给予相应的行政或经济处分。(4)制定某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实施全过程管理,定期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信息进行采集、统计和分析,及时向上级领导机关汇报,增强项目建设的透明度,保证项目建设持续、稳步实施。(5)项目建设实施月报、季报、信息公布制度。1.4 深化学院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努力建设充满人文关怀、包容共济、管理有序、人人各得其所、各尽所能的学校,营造一个能干事、能干大事、能干成大事的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一位师生员工的积极性。(1)用人机制改革。扩展“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理念,逐步建立固定用工与流动用工相结合的用人制度。突破编制观念,采用固定制、聘用制、代理制、派遣制、临时合同制等多元化用人方式,拓宽进人渠道。在鼓励与支持人才流动的同时保持相对稳定,2009年之前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质量优秀、专兼职相结合,具备“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2)岗位管理改革。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建设优秀评估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岗位设置,以岗位定资格,定工资,定待遇。落实岗位职责,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3)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改革。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定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分开,实现专业技术职务岗位与管理岗位设置一体化,引入专业技术职务竞聘上岗机制,加强业绩导向和动态考核。同时提升评定与聘用的规范化、程序化、公开度、透明度。(4)完善教师教学工作量考核、行政管理人员工作量化考核和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年度工作考核制度,把岗位职责要求作为员工考核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并将考核结果与奖惩和岗位津贴挂钩。(5)深化完善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强化薪酬的激励作用,继续向教学第一线倾斜,向关键岗位、关键人才倾斜。变“以钱养人”为“以钱办事”,“以事养人”,使教职员工收入分配与个人工作业绩和学校整体效益挂钩,同时做好校内津贴与国家工资改革的接轨工作。(6)加强效能建设,提高执行力度。贯彻落实学校效能建设(暂行)规定,进一步推进和转变工作作风,以“勤奋、务实、高效、创新”的工作态度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7)为培养和引进高水平“双师型”专业教师开辟绿色通道。制订培养和引进高水平“双师型”教师的规划,分专业落实到位。制订优惠待遇优先引进高水平“双师型”专业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实践技能培训和考证,建立青年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培养专业教师成为“双师型”人才。聘请一批精通行业企业工作程序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建设专兼职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