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初中生物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docx

    • 资源ID:4024019       资源大小:3.36M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中生物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docx

    第三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材预习全解趣味情景导入学习了什么是生态系统以后,小梅和几个同学就生态系统的问题讨论起来。小梅认为,地球上众多的生态系统是各自独立的,它们互不关联;小刚则认为地球上众多的生态系统有的是有联系的,例如海洋生态系统和河流生态系统,而有些生态系统是没有联系的,如农田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而小宇则认为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都是有联系的。其他的同学也七嘴八舌地加入了他们的讨论,他们各执一词,争论起来(如图)。你的观点呢?学习目标导航:1说出生物圈的范围。2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3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4树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相关知识链接:1地球上所有的_生物_与其_环境_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包括我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_共同家园_。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部分(_生产者_、_消费者_和_分解者_)和非生物部分,其中各生物部分之间是_相互依存_、_相互制约_的关系,非生物部分包括_阳光_、_空气_和_水_等。教材内容全解想一想,议一议(见教材第26页)在其他洲农田中施用的农药,被雨水冲刷进入河流等水体中,随河流进入海洋,而整个地球上的海洋是连成一体的,进入其他洲海洋的能够随着海水的运动进入南极洲的海洋,从而进入南极洲动物的体内。知识点一 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是指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球表面的一薄层。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足球大小,那么生物圈就比一张纸还要薄。生物在生物圈中生存繁衍,相互间具有复杂的关系。1生物圈的厚度如果以海平面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到约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千米左右的深度(如图)。2生物圈的范围(重点)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1)大气圈:大气圈的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在大气圈中生活的生物主要分布在底层,即接近岩石圈、水圈的部位,主要是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细菌等微小生物。(2)水圈:水圈包括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在水圈中,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是由于依靠阳光生活的浮游生物多在浅水区活动,以它们为食的其他动物也在水的上层活动。于是,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米以内的水层中。(3)岩石圈: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在这一圈层内,有多姿多彩的花草树木,形形色色的各类昆虫,种类繁多的飞禽走兽,形态各异的水生生物,无处不在的细菌、真菌等。岩石圈也是人类的“立足点”,人类的活动可以到达生物圈的各个圈层。例1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A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岩石圈表面B水圈、大气圈、岩石圈表面C大气圈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D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答案】C【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是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故选择C选项。知识点二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主要类型有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名称分布特点作用自然生态系统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缺乏高大的植物,动物以善于奔跑者和挖洞六居者为主,动植物种类虽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仍然非常丰富能够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多水或过湿之地(浅海水域、沼泽)动植物种类多,很多种类的沼泽植物和动物依赖湿地生存,是世界上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是生物多样性的发源地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海洋海水盐度高,受阳光、温度、含氧量等影响大,植物以微小的浮游植物为主,动物种类很多,大多能在水中游动辽阔的海平面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海洋中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在维持水循环、调节气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可提供丰富的生物资源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结构最为复杂和稳定,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高。植物以乔木为主,也有少量灌木和草本植物,动物以树栖、攀援生活为主提供大量木材及林副产品,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包括河流、湖泊和池塘等由淡水水体与其中的生物组成,生活着适应淡水环境的动植物,动植物种类较多,结构稳定不仅为人类提供饮用、灌溉以及工业用水的水源,也能调节气候、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人工生态系统人工建立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以农作物为主体,人的作用非常突出,结构简单、易退化。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较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提供人类所需要的农作物及农副产品人工建立人类起重要的支配作用,高度依赖其他生态系统。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强烈干扰其他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差,容易产生环境问题对人类政治、经济、文化产生重大影响,是人类文明的产物点拨:多数自然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多,营养结构复杂,故自动调节能力强。人工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营养结构简单,故自动调节能力差。例2 (2014广东韶关)下列生态系统中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 )A湿地生态系统B池塘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城市生态系统【答案】C【解析】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植物以高大乔木为主,森林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故选择C选项。知识点三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1教材第30页“资料分析”全解一条河流是一个生态系统。龟、鳄等是生活在其中的动物,但龟、鳄等爬到河岸上产卵,就由河流生态系统进入陆地生态系统。鹭吃河里的鱼、虾等动物,但它却在河边的大树上筑巢。陆地上的动物有时要到河边喝水,它们的生活离不开河流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阳光、水、空气等,也不是它所独有的。阳光普照于所有生态系统,大气在不停地、有规律地环流,水和水蒸气在全球范围内运动,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从以上资料中可以看出,不管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因素还是非生物因素,河流生态系统与地球上其他生态系统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讨论:(见教材第30页)从教材提供的资料中可以看出,河流生态系统与其他许多生态系统相关联。森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功能,因此与河流相关联;湖泊能够吞吐河水,调节河流的水量;河流可用于农田灌溉,也可为城市和农村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河水浅滩及河流沿岸河水滞流处,往往形成沼泽等湿地生态系统;有的河流流经草原,与草原生态系统也有关联;许多河流是与海洋连通的,河水流入海洋,海洋中大量的水也可以通过蒸发变成水蒸气进入大气中,随大气的运动进入陆地上空,再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面,以补充河流中的水,可见河流与海洋有着密切的联系。2生态系统之间是相互关联的(难点)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中又包含多种生态系统。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联系表现在方方面面。(1)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空气、水等存在于所有的生态系统中,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受这些因素的影响。(2)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也是相互关联的。例如,黄河和长江作为河流生态系统,源自西部源头的雪山和草原。江河奔流东去,滋润着沿途的农田,养育着亿万人口和其他生物。它们沿途还形成湖泊和湿地,最终挟裹着陆地上的土壤和其他物质,融入浩瀚的海洋。(3)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许多微小的生物、花粉、种子、果实,能够随大气运动,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鱼类的洄游,鸟类的迁徙,会经过不同的生态系统。人类的活动更是广泛,可以把生物带到不同的地方。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重点)不管是从非生物因素、地域关系,还是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各生态系统之间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相互关联的。由此可见,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旁栏思考题(见教材第30页)海洋中的水由于阳光等因素的影响,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进入大气中,随大气的运动进入陆地上空,然后又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面,一方面可以为动植物等生命活动所利用,另外还有涓涓细流汇成河流,最终又会汇入海洋。这也体现了水在生物圈中循环往复的运动。例3 (2014广东)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观点的理解,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相互联系B生态系统多样并且相互联系C各类生态系统共用阳光、空气等D各种生物都能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存在【答案】D【解析】生物圈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各种生态系统的成分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生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并不是各种生物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都能存在。故选择D选项。知识点四 作出假设1作出假设作出假设在科学实验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一个成功的科学研究往往具有表述清晰的假设,很多伟大的生物学发现都是通过建立假设完成的。如疟疾的病因是通过对“蚊子是疟疾的传播者”这一假设进行验证而发现的;孟德尔通过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存在的遗传因子控制的”而发现了遗传规律;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学说迄今为止仍处于假说阶段。假设虽不一定是事实,但也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想。评价一个假设的质量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1)假设应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之上;(2)假设应该是可以通过科学探究来检验的;(3)对于假设要能够正确地表述。2教材第31页“技能训练”全解(作出假设) 为什么河里和稻田中的鱼、虾不见了呢?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可以知道,现在河流遭到污染,水质变差,不适于鱼、虾的生活。而稻田中为防治害虫和增产,经常喷洒农药和施用各种化肥,从而使稻田里的黄鳝和泥鳅也不见了。因此针对小明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作出假设:河里和稻田中几乎没有了鱼、虾和其他动物是由环境污染以及喷洒农药、施用化肥引起的。典型例题剖析题型一 生物圈及其范围例1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人类及人类生活的环境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活环境【答案】B【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故选择B选项。题型二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例2 (2014黑龙江)“水丰草美蕈菇鲜,银鹤凌霄浪里翻。”黑龙江不仅有广袤的黑土地,而且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如扎龙湿地、兴凯湖湿地、七星河湿地等。每年四月,大量候鸟成群结队来此繁衍生息,以鱼为食,鱼以虾为食,而虾则以植物为食,给湿地生态系统带来了勃勃生机。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湿地生态系统素有“_”之称,有净化水质和蓄洪抗旱的作用。(2)写出上述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此湿地生态系统受到污染,一些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会在_的体内积累最多。(4)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其中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答案】(1)地球之肾(2)植物虾鱼鸟(3)自动调节鸟(4)生物圈【解析】(1)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以及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如植物虾鱼鸟。(3)在生物体内有毒物质通常难以被分解排出,因此会随着营养级的升高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鸟的营养级别最高,因此鸟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4)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其中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题型三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例3 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C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都是独立的,相互之间没有联系D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答案】C【解析】地球上的每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这些生态系统又构成了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地球上各种生态系统的相互联系体现在方方面面:从非生物因素来说,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受阳光、空气、水等的影响;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种生态系统也是互相关联的;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许多生物可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可见,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故选择C选项。知识能力提升重点内容总结1误认为各种生态系统是各自独立的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由于地域相隔,表面看来好像毫不相干,但实际上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整个生物圈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例1 根据科学家掌握的资料,人类从未在南极使用过,但是在南极企鹅的身体内检测到了这种剧毒药物。这个现象说明( )A生态系统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B随空气飘到南极上空,破坏了臭氧层C企鹅曾到使用的地区活动D科考人员将带到了南极【答案】A【解析】环境中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随着营养级的升高,生物体内的有害物质不断增多。在没有使用过的南极企鹅体内也发现了,这说明生态系统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已流动到了未使用过的南极地区。故选择A选项。2误认为地球各个圈层的各个部位都有生物生存地球上有三个圈层: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这三个圈层中都有生物生存,但并不是每个圈层的所有地点都适于生物生存,一般来说只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适于生物生存,这个圈层被称为生物圈。例2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B生物圈的厚度大约是20千米C生物圈就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答案】C【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以海平面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到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度,是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故选择C选项。综合提升训练1(教材内容全解例1变式)人类乘坐宇宙飞船可到达月球。这说明( )A人类活动只能在大气圈以内B人类活动可以到达大气圈以外C人类活动只能在岩石圈以内D人类活动只能在水圈以内【答案】B【解析】生物圈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水分、空气、食物等条件,生物圈之外缺少人类生活所必需的这些条件。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可将生活所必需的这些条件带到太空中去,从而在离开生物圈到达太空后仍能短时正常生活。故选择B选项。2(2015湖北十堰)某同学在学习了生态系统相关知识后,作出了以下归纳,你认为正确的是( )A汉江河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了一个河流生态系统B生物圈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它们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C生态系统中,每条食物链都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的D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汉江河中的所有生物只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故不能构成一个河流生态系统,A项错误;生物圈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并不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B项错误;食物链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以及各级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C项错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的,D项正确。故选择D选项。3(2015云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强。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罗平油菜田B西双版纳热带雨林C香格里拉依拉草原D大理洱海【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受到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及各种生物之间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的影响。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少,食物链和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弱。因此选项所示生态系统中,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物种类和数量最多,食物链和食物网最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强。故选择B选项。4(2015四川乐山)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的B生物所生活的环境是指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C生物圈中的生物就是指各种大型动物和绿色开花植物D生物圈的各种生物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密切联系【答案】A【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A项正确;生物所生活的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如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因素及生物因素,B项错误;生物圈中的生物部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C项错误;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分解者不参与构成食物链,生物圈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的,D项错误。故选择A选项。5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据新华社消息,我国自行建立的第一个生物再生生命保障地基有人综合密闭实验系统“月宫一号”完成实验任务,三位实验人员经过105天的科学实验于2014年5月20日成功出舱。“月宫一号”由一个综合舱和2个植物舱组成,总面积160平方米,总体积500立方米。“月宫一号”是能与地球媲美的“微型生物圈”,可实现航天员在远离地球的太空较长时间生活的目标。(1)“月宫一号”之所以可称为“微型生物圈”,是因为它具备了构成生物圈的基本要素,即它包含了_圈、_圈和岩石圈。(2)“月宫一号”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_部分组成的。在生物部分中,绿色植物属于_者。(3)“月宫一号”内实验人员的生存不仅需要营养物质,还必须保障生活环境(如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与生态系统成分的复杂程度有关,“月宫一号”总体积500立方米,实验人员在其内仅生活了105天,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成分相对_,自动调节能力较_。同时,“月宫一号”实验还说明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答案】(1)大气水(2)非生物生产(3)简单弱【解析】(1)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月宫一号”之所以可称为“微型生物圈”,是因为它具备了构成生物圈的基本要素,即它包含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由两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即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空气、阳光、水分等。在生物部分中,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3)“月宫一号”总体积500立方米,实验人员在其内仅生活了105天,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成分相对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较弱。教材练习解析1D 解析: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由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构成。23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回答。本章大归纳基础知识梳理本章重点归纳重点一 生物与环境1环境影响生物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环境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一些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水、适宜的温度及一定的生存空间。而环境中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分为两大类: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等,生物因素是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对于环境中的某个生物个体来说,环境中的任何因素都可以影响它的生活。2生物适应环境生物能够生存的一个基本前提是生物要适应它所生活的环境,不管严寒、酷暑、干旱、湿润,生物都有与其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等,这就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但这种适应性是相对的,当某种生物的生活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生物就会因不能适应改变的环境而无法生存。3生物影响环境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改变着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它们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生物环境。重点二 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就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概念举例生物部分生产者能够制造有机物,供自身和其他生物利用绿色植物消费者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动物分解者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供生产者利用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2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写法:起始环节是生产者,之后是消费者,中间以“”连接;箭头指向“吃”的一方,箭尾从“被吃”的生物发出。如兔吃草,狼吃兔可写成:草兔狼。(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3)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物质沿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循环流动。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无法排出,所以沿食物链越累积越多,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危害人类自身。3生物圈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中生态系统的类型天然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生态系统没有被破坏的前提下,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使得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现象叫作生态平衡。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当外界干扰超过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时,会引发生态危机,造成严重的后果。重点三 科学探究1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式。观察、调查和实验,以及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等,都是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的设计在通过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设置对照和控制变量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对照实验包括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实验组是接受变量处理的对象组。一组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其他因素都应相同且适宜。探究实验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用到观察、测量、统计等多种方法。中考考点对接中考考点解读本章的主要考点有:(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3)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类型;(4)食物链和食物网;(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6)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本章主要讲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生态系统的知识,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纵观近几年各地中考及学业考试,本章的中考热点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组成及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物质和能量流动。另外,本章讲述的科学探究方法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尤其是探究实验中对照实验的设计和变量控制。中考考查的题型有选择题、资料分析题及探究应用题等。生物学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的能力,人与环境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本章知识在今后的中考中依然是考查的重点,而且所占的比例有逐年加大的趋势。中考典题剖析热考点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例1 (2014湖北咸宁1分)变色龙的体色能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这说明( )A生物能改变环境B生物能适应环境C生物的生活依赖环境D生物能影响环境【答案】B【解析】变色龙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是一种保护色,且其体色可随周围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从而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和捕食猎物十分有利,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故选择B选项。例2 (2015湖北鄂州2分)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B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C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斗争关系D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答案】D【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生存空间中的温度、光、空气、水等非生物因素以及其他生物等,A、B两项错误;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由于相互争夺食物、配偶、巢穴等,会发生斗争;但是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也有合作关系,故C项错误;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中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D项正确。故选择D选项。点拨: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二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热考点2 生态系统例3 (2014广东揭阳2分)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B如果鹰的数量突然大量减少,那么短时间内蛇的数量会增多C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汞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汞最多的生物是鹰【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以C项错误。故选择C选项。热考点3 食物链和食物网例4 (2015湖北孝感2分)某同学在学校旁边的农田生态系统中发现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B该食物网中,戊与丁既有捕食关系,也有竞争关系C该食物网中,戊获得的能量及毒素最多D5种动物中有2种肉食动物和3种植食动物【答案】B【解析】由图分析可知:甲是生产者(植物),其他生物是消费者(动物),该食物网中存在3条食物链,A项错误;戊以丁为食,戊和丁之间存在捕食关系,戊和丁都以己为食物,戊和丁之间又存在竞争关系,B项正确;戊不是食物链的起点,所以获得的能量不是最多的,C项错误;从图示食物网中可以看出,植食动物有乙和己,肉食动物有丙、丁和戊,D项错误。故选择B选项。中考能力提升1(2015云南)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仙人掌的叶变为刺B植物茂盛的地方空气湿度大C竹节虫的身体像竹枝D北极熊的体色是白色【答案】B【解析】仙人掌的叶变为刺,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是对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的适应,A项不符合题意;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项符合题意;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不容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是竹节虫对环境的一种适应,C项不符合题意;北极被冰雪覆盖,环境颜色为白色,北极熊体色为白色,与环境颜色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并利于自身捕食,是北极熊对北极环境的一种适应,能体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选项。2(2015湖南湘潭)以下诗文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不对应的是(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的变异现象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间的捕食关系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影响植物开花【答案】A【解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体现的是生物的遗传现象而不是变异现象,A项错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竞争、寄生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螳螂、蝉、黄雀之间的捕食关系,B项正确;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将“落花”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循环,C项正确;“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得晚,表明环境中的温度影响了生物的生长、开花等,D项正确。故选择A选项。3(2015山东聊城)在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可以沿着下列哪条食物链正常流动?( )A草食草昆虫青蛙蛇B草食草昆虫鼠青蛙C草兔子食草昆虫猫头鹰D狐兔蜘蛛草【答案】A【解析】食物链的起始环节必须是生产者,然后是植食动物,再是肉食动物,可见只有A项是完全正确的。故选择A选项。4(2015福建泉州)青青草原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所占的数量比例如图1-2-18,若丙被人类大量捕杀,一段时间内乙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是( )ABCD【答案】C【解析】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食物链,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最高级消费者为终点,箭头指向捕食者,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食物链(网)中,营养级别越高,生物个体数量越少,即植物的数量大于植食动物的数量,植食动物的数量大于肉食动物的数量,可见甲是植物,乙是植食动物,丙是肉食动物。若丙被大量捕杀,则乙失去了天敌制约,会暂时增加,后又因受食物及空间的限制出现数量急剧下降的现象,故C项正确。故选择C选项。5(2015山东烟台)“桑基鱼塘”是桑茂、蚕壮、鱼肥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如图所示),对该系统的叙述你不认同的是( )A物质可多级利用,实现良性循环B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C食物链的延长会使能量损失减少D各级产物均可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答案】C【解析】“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的物质经过了多级利用,提高了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A项正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始于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故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B项正确;能量流动的特点是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食物链的延长会使能量损失增加,C项错误;各级产物都可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保护了环境,D项正确。故选择C选项。6(2015成都)如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生物之间由于_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作食物链。图中的食物网中有多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任意一条完整的食物链:_。(2)图中所示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_,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主要通过这些生产者的_作用进入食物链。(3)当能量沿着食物链逐级传递时,通常每一环节只能把所获得能量的一部分传递给下一个环节,因此,能量在沿着食物链各个环节传递的过程中逐级递减。据此推测,图中储存能量最少的生物种类应该是_。(4)该森林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_,但肉食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_,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生态系统可以通过这种_能力,克服系统内部的变化和外来干扰因素的影响,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答案】(1)吃与被吃草鼠蛇鹰(写出一条即可) (2)草光合 (3)鹰(4)减少减少自动调节【解析】(1)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的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2)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因此图中生产者是草,属于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3)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即某营养级的能量只有一部分传递给下一营养级,动物的营养级别越高,所获得的能量就越少,可见图中储存能量最少的生物是鹰。(4)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果该生态系统鼠和兔的数量增多,由于鼠和兔以植物为食,那么草原植被的数量会减少,食鼠和兔的动物也会因其食物增多而数量增多;食鼠和兔的动物的增多又限制了鼠和兔的增长,因此一段时间后,草原生态系统又恢复正常。可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7(2014成都)水仙花又称凌波仙子,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为中国传统名花之一。某探究小组为了探究“环境条件对水仙花开花时间的影响”,他们选取了品种、成熟度和大小等相同的三 个具备开花能力的水仙花鳞茎,分为甲、乙、丙三组,同时置于如下表所示的环境中进行培养,观察并记录从开始培养到第一朵花开放的时间。组别平均温度光照条件其他培养条件甲21光照充足完全相同,且能充分满足水仙花生长发育的需要乙10光照充足丙21光照不足请分析回答:(1)该探究方案中的实验变量有两个,分别是_和_。(2)若通过一次实验就能获取比较准确的实验结果,请改正实验中的一处不足:_。(3)若要探究“环境温度对水仙花开花时间是否有影响”,应选择甲组和_组作为对照实验进行探究;如果甲组先开花,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4)根据上表中的设计方案,你认为该探究小组还要探究的问题是_?【答案】(1)平均温度光照条件(2)各组中水仙花鳞茎的数量过少,应平均增加各组中水仙花鳞茎的数量(3)乙环境温度对水仙花开花时间有影响(4)光照对水仙花开花时间有影响吗【解析】(1)根据表中的实验方案可以看出,该实验设计了两组对照:甲组和乙组、甲组和丙组。甲组和乙组以平均温度为变量,以探究环境温度对水仙花开花时间是否有影响;甲组和丙组以光照为变量,以探究光照条件对水仙花开花时间的影响。(2)实验的不足之处是水仙花鳞茎的数量太少,实验结果具有

    注意事项

    本文(初中生物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docx)为本站会员(小****库)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