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doc
“决策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Theory and method of decision课程编号:MAGT3787学时:32(理论学时:32 ,课外学时:6(课外学时不计入总学时) 学分:2适用对象:行政管理专业、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行政管理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使用教材及参考书:1 李怀祖.决策理论导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 许文惠、张成福、孙柏瑛.行政决策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3 (美)西蒙.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杨砾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4 黄孟藩.现代决策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5 刘士义.行政决策学与应用,气象出版社,1992.6 孟华兴. 管理决策分析,改革出版社,1999年.7 罗薇华译.组织管理决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8 王敏译.决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一、 课程性质和目的性质:专业选修课目的: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决策理论和决策方法,了解最新的决策技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决策分析能力。具体包括向学生系统介绍相关的决策理论;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常用的决策技术(“硬”技术和“软”技术);培养发现决策问题、确定决策目标、拟制与抉择决策方案、实施方案等方面的决策理论修养及实际操作能力,从而为今后实际工作中能不断更新理念、开阔视野、适应变化、与时代共进,打下良好的基础。二、 课程内容简介为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无论国家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迫切需要管理科学化,而实行科学、高效的管理,首要和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正确的决策。本课程从中国国情出发,在注意借鉴国外决策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决策理论与实践,重视现代管理决策问题的走向与趋势,致力于引导和传播决策领域中前沿理论、观点和方法。力图既注意诸如决策行为、组织、信息等宏观理论的讲授,又突出决策具体方法的微观剖析,促使学生深刻领会和掌握重视决策实现过程,突出课程的应用性与可操作性。三、 教学基本要求该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其知识涉及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领域中很多内容。在兼顾理论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该课程有目的地从系统科学的角度,介绍公共部门决策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前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因此教学方法上,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讨论、模拟情景、分小组进行科研攻关,自学、作业等方式进行。教师在课堂上应对公共部门决策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讲授,并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案例展示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容的理解,并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播放相关的教学视频。本课程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一定学时的自学与研究,并辅助课堂学习提交相关读书报告和研究报告。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较为系统的掌握基本的决策理论与方法,了解最新的决策技术,增强并提高决策问题综合分析能力。四、 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章:绪论1.理解决策在管理工作与领导工作中的地位,理解管理即“决策执行再决策再执行”的反复循环过程。2.了解学习、研究科学决策的主要方法。3.了解决策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掌握“决策硬技术”、“决策软技术”含义及其各自的优势与不足。4.了解现代决策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决策定义。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1.111.21第二章:决策的基本类型1.明确决策的构成要素,掌握“决策变量”、“环境变量”的定义;理解Z=f(d,s)中,Z、d、s三要素间的相互关系。2.理解决策的分类、性质、特点、形式类型。3.掌握“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的具体含义,各自的特点及相互间的联系。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2.122.222.311第三章:决策的基本原则1.理解系统原则、信息原则、可行性原则、效益原则、创新原则、民主原则以及决策原则的重要性。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3.123.22第四章:决策的程序1.理解决策问题的诊断与分析过程,掌握“KT”法的具体内容,掌握“决策问题”的定义。2. 理解决策目标的分析与评价步骤,重点掌握拟制目标的基本要求及如何体现目标的可操作性。3. 理解拟定备择方案的准则、设计过程、技法。重点掌握“BS”法,“综摄法”和“德尔菲法”。对“形态方格法”、“635法”等创新技法。4. 理解决策方案的评审与抉择程序、准则、选择。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4.124.2114.324.42第五章:现代决策定量分析方法1.了解现代决策定量分析方法的特点及主要步骤,理解“数学化”、“模型化”、“计算机化”的具体含义。2.掌握线性规划决策法、会计核算法、盈亏分析法等常用确定型决策的技术方法。3. 掌握乐观标准、悲观标准、适度乐观标准、推理标准、后悔值标准等常用不确定型决策的技术方法。4.掌握客观概率与主观概率、条件收益与期望收益、决策树技术、期望值决策法、效用分析决策法、混合策略等风险型决策的技术方法。5.掌握有关对策论的相关概念以及有鞍点博弈型决策技术。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章节数授课实验上机讨论作业自学综合大作业其他5.125.225.3315.425.511五、 实践环节1.针对具体问题运用决策程序进行练习,6学时(课外)六、课外学时分配章内容参考学时4决策程序练习6七、 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成绩占50%;大作业占30%;课堂表现占20%。 大纲制定者:梅 红 大纲审核者:杜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