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6.1 几何图形 教案.doc
-
资源ID:41118909
资源大小:661.5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6.1 几何图形 教案.doc
6.1几何图形(初稿)【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新教材几何教学的第一节课,通过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感觉图形世界丰富多彩。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热情。无需对具体定义的深刻理解,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初步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几何模型-图形-文字”这个抽象过程,培养学生抽象、辨别能力。情感目标: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学习几何的热情。【教学重点】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教学难点】区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学习热情的激发。【教学方法】引导发现、师生互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身边的实物等。【教学过程】一、介绍几何的由来相传古埃及的尼罗河经常泛滥,每次洪水以后都要重新丈量土地,为了适应这种需要,就逐渐产生了测量土地的方法,几何学就起源于当时土地的测量,“几何”这个翻译名词的原意就是“测地术”。 二、几何图形(点、线、面、体)问题1:你认识这些几何体吗? 请说出它们的名称。师:你能举出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形状与上述几何体类似的物体吗?请告诉你的同伴。(学生合作交流)归纳:一些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物体,如果不考虑它们的颜色,构成材料,大小等,可以抽象出几何体。问题2:观察上述几何体,你看到了哪些面?并说一说这些面给你什么感觉?哪些面给你平的感觉,哪些面给你曲的感觉?归纳:给我们以平面形象的面称之为平面;给我们以曲面形象的面称之为曲面。师:生活中有哪些面是平面?哪些面是曲面?(学生举手发言)归纳:特别地,数学中定义的平面式可以无限伸展的,即数学中平面的本质是:一是平的,二是可以无限伸展。问题3:观察上述几何体,是否存在线、点?有的话请指出来。师:观察两幅图片,找找都有哪些线和点,并想想这些线点和几何体中的线和点有无区别?(学生各抒己见)归纳:数学中的线、点无大小,粗细之分【总结】点、线、面、体统称为几何图形。三、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试一试:你能把下列图形分成两类吗?并说一说你的理由。(1) (2) (3) (4) (5) (6)归纳: 立体图形:各个部分不在同一平面内。几何图形(点、线、面、体) 平面图形: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说一说:说说我们已学的图形中有哪些是立体图形?哪些是平面图形?想一想:下图中两个图形有什么不同吗?师:在平面内画立体图形时,常把被遮挡的轮廓画成虚线。四、“砸金蛋”游戏号金蛋:图中有哪些熟悉的几何图形?号金蛋:一个长方体如图,它有多少个面?多少条棱?多少个顶点?若从其中一个表面去看,你观察到哪些平面图形?号金蛋:请你说出两种你所熟悉的,形状是球体和圆锥体的物体。号金蛋:如图第二行中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便能形成第一行中的某个几何体,请用线连一连。引申:点动成线(雨水滴落),线动成面(车用雨刮),面动成体(旋转硬币)号金蛋:恭喜你,请其他同学给你鼓掌!五、“七巧板”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他热情好客,发明了一种用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请客吃饭的小桌子。后来有人把它改进为张桌组成的宴几,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人拼成三角形,人拼成四方形,人拼成六方形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氛更好。后来,有人把宴几缩小改变到只有七块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具。因为它十分巧妙好玩,所以人们叫它“七巧板”。 到了明末清初,皇宫中的人经常用它来庆贺节日和娱(ú)乐,拼成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故宫博物院至今还保存着当时的七巧板呢! 1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立刻引起极大的兴趣,有些外国人通宵达旦地玩它,并叫它“唐图”,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 六、小结,作业1、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作业:用你知道的几何图形拼凑一个你熟悉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