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
资源ID:41122929
资源大小:32.8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一、单选题1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这句话表明 ( )A自由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B自由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C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D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22019年1月10日,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中宣部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摄制的五集专题片红色通缉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该片彰显了党中央“不管腐败分子逃到哪里都要缉拿归案、绳之以法”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这体现了(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我国依法治国的决心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以后腐败分子都不敢外逃ABCD3高铁上,一名男子强行霸占女乘客座位,不听列车工作人员劝阻。该事件曝光后,引发舆论关注。之后涉事男子被处治安罚款200元,并在一定期限内被限制购票乘坐火车。从自由与法治的关系看,这一事件给予我们的警示是( )A每个人都对自由无限向往B拥有自由能够增强幸福感C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D自由就不应该有任何限制4大庆市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因此也有一些乞讨者和拾荒者人内阅读。有市民无法接受,馆长说:“我无权拒绝他们来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大庆市图书馆此举( )是平等待人的表现 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侵犯了广大市民读书的权利 仅代表与维护了少数人的利益ABCD5自由快乐之人,必是敬畏法度之人;敬畏法度之人,多是严以自律之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遵循自由界限之人必定胆小怕事B自由自在是人们向往的生活C遵守法律才能享受真正的自由D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6下列名言符合“自由”、“平等”主题的有(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大殿的角石,并不高于那最低的基石ABCD7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下列对平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同等情况同等对待B不同情况差别对待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人人是平等的,所以没有差异82020年八、九月份出现了一个网络热词“纸面服刑”,媒体分别曝光了内蒙古和安徽两起杀人案件,行凶者却并未入狱服刑的蹊跷事件。也就是说凶手只领到了刑事判决书而仍然在监狱外逍遥地生活着。对此,你的认识是( )A依法依纪制裁有关人员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B真正的公平正义是不存在的C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做到科学立法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可凌驾于法律之上9下面漫画渴望告诉我们( )人们渴望摆脱束缚和限制,拥有自由违反法律很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监狱里的罪犯已经失去了所有的自由法治标定自由界限,守底线才享有自由ABCD10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要( )在宪法法律“紧箍咒”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搞特权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逍遥法外,必须绝对尊重宪法和法律权威任何人违反法律或“触法网”,不一定都依法予以追究ABCD11以下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解正确的是( )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法律的保护 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必履行义务 任何人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ABCD刑法修正案(十一)于2021年3月1日正式施行。同学们就刑事责任年龄这一社会热点话题展开了讨论。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重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2一组同学认为应该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下面说法不能正确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小关:目前未成年犯罪呈现低龄化趋势,恶性案件增多B小敏:部分未成年人严重缺乏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C小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违法行为都应受到法律制裁D小刚: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担当着民族复兴的使命13二组同学认为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在使用时要慎之又慎。下面说法不能正确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小凡:末成年人的身心尚不成熟,需要特殊关爱与保护B小安:未成年人犯罪是个别案例,不适用于未成年人的普遍约束C小慧:未成年人还有很长的人生,过早受到刑罚处罚可能会影响前途D小荣:法治社会刑罚从来都不是目的所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形成合力142020年7月31日,天津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以受贿罪判处陕西省委原书记赵某死刑,缓期二年执行。这说明了( )A公民的合法权益平等地受法律保护B政府官员在量刑上要受到从重处罚C贪污腐败分子都要受到刑罚处罚D在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15没有健康码乘车遇阻,现金支付遭拒针对公众普遍关注的老年人使用智能技术方面存在的困难,国务院出台相关文件要求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此举( )践行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 能够消除偏见,做到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利于老年人平等参与和共享现代生活 表明老年人群体享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ABCD16国家对特殊困难地区义务教育学生实施农村营养改善计划、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实施“两免一补”等政策说明了( )公民有按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国家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我国不存在辍学现象,所有适龄学生都能按时完成义务教育ABCD172月19日,教育部公布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其中规定:烈士子女、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等多类考生可享加分或优先录取。这体现了( )A同等情况同等对待的原则B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的原则C此类考生具有无限的权利D我国公民不享有平等权利18法治既标定自由的界限,又是自由的保障。下列行为体现二者一致性的是( )A小国拍摄车辆违法占道视频,向交通管理部门举报B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小福未戴口罩出入商场,他认为这是他的“自由”C小南在网络上发布侮辱抗疫英雄的言论,他认为公民“言论自由”D小履偷拍他人,并将照片上传网络,他认为这是“自己的摄影作品”19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下列观点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不畏义死,不荣幸生不自由,毋宁死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ABCD20在法律意义上,平等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下列属于“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的是( )A用人单位实行男女同工同酬B选举人大代表,一次选举一人一票C对于按规定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单位实行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D城乡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21老人、儿童、孕妇等特殊群体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从平等角度,下列理解正确是( )A体现同等情况同等对待B体现不同情况差别对待C体现同等情况差别对待D体现不同情况同等对待二、情境探究题2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请简要谈谈对“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理解。三、分析说明题23材料一 2021年3月,江苏南京、北京海淀等地公安机关对网民“蜡笔小新”、潘某等人在网络上歪曲事实、诋毁贬损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予以严厉打击。材料二 2021年4月1日是“海空卫士”王伟烈士壮烈牺牲20周年的日子。根据群众举报,北京西城公安局刑事拘留一名在微信聊天中辱骂王伟、侮辱烈士遗孀的犯罪嫌疑人。(1)运用“自由与法治”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2)作为公民应怎样依法行使权利?试卷第6页,共6页参考答案:1C2A3C4A5C6B7D8D9D10A11C12D13B14D15C16B17B18A19C20C21B22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与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23(1)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会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2)任何权利都是有界限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按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答案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