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doc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酸与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化学应理论联系实际。(2)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学情分析对于什么是酸,什么是碱,以及如何鉴别酸或碱,学生已经熟悉,而且对酸、碱的相关物理、化学性质有所了解,但对于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呢?如何通过具体的实验来探究呢?这些问题大多数学生从来没有思考过,所以需教师设置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所以本节课教学的起点应定位于学生已有的酸碱的知识基础上,设计有利于学生能自主学习的情境。重点难点重点: 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难点: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引入新课引入新课复习上节课内容酸碱指示剂与不同溶液中的显色。什么是酸?酸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为什么?什么是碱?碱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为什么?活动2【讲授】导出中和反应的实质教师下面我们再做实验探究,请同学们进行下面的活动与探究。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1) 如图所示,请两位同学来做,在烧杯中加入10 mL氢氧化钠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2)如图所示,请两位同学做,在烧杯中加入10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教师强调1.用滴管滴入盐酸时要缓慢,一滴一滴加入,以便观察实验现象。2.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盐酸时,要边滴边搅拌。学生活动讨论为什么要加入酚酞指示剂?玻璃片上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吗?为什么?学生总结加入酚酞的目的是借以判断反应有没有发生。氢氧化钠是碱,其溶液能使酚酞溶液显示红色,随着盐酸的加入,红色逐渐消失变成无色,所以此时的溶液肯定不是碱性溶液。玻璃片上的白色物质是溶液中新生成的溶质。讲解(借助学生的展示小游戏来展示反应过程)Na+,OH-,H+,Cl-,H2O互相交换。在上面的实验中,发生了这样的反应:NaOH+HCl=NaCl+H2O活动3【讲授】引出中和反应的概念介绍其他的酸和碱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例:Ca(OH)2+2HCl=CaCl2+2H2O2NaOH+H2SO4=Na2SO4+2H2O设问试总结上述三个反应的特点。讨论学生发言教师总结三个反应都生成水,另一种产物(氯化钠、氯化钙、硫酸钠)都是由金属离子和相应的酸根离子构成的,我们把这类化合物叫做盐。我们把这类化学反应叫做中和反应。活动4【讲授】中和反应的应用投影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根据土壤情况,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利于植物生长。例如,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造成酸雨,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变成酸性,不利于作物的生长,于是人们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以中和酸性。2.处理工厂的废水工厂生产过程中的污水,需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例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提问试写出工厂处理废水的化学方程式。学生板演Ca(OH)2+H2SO4=CaSO4+2H2O3.用于医药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但是如果饮食过量时,胃会分泌出大量胃酸,反而造成消化不良。在这情况下,可以遵医嘱服用某些含有碱性物质的药物,以中和过多的胃酸。引导有一种胃药的主要成分是Al(OH)3,试写出用这种胃药治疗胃酸的化学方程式。学生板演Al(OH)3+3HCl=AlCl3+3H2O提问这些资料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中和反应用途很广。板书3.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活动5【讲授】总结归纳一、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二、中和反应1.定义: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2.实质:H+和OH-作用生成H2O。3.应用: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处理硫酸厂的废水;中和胃酸过多;活动6【练习】课堂练习1.北京大学的两位教授发现人体心脏血管中存在微量的硫化氢(H2S),它对调节心血管功能有重要作用。硫化氢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成为氢硫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化氢由2种元素组成 B.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氢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D.氢硫酸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活动7【练习】课堂练习2. 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Ca(OH)2+CuSO4=CaSO4+Cu(OH)2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活动8【练习】课堂练习3.下列物质中常用来改良土壤酸性的是( )A.石灰石 B.熟石灰 C.干冰 D.烧碱活动9【作业】布置作业课本练习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