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冲刺专题燃烧的学问(word版有答案).docx
-
资源ID:41151517
资源大小:149.79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中考化学冲刺专题燃烧的学问(word版有答案).docx
2022年中考化学冲刺专题-燃烧的学问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均可用于配制灭活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毒剂,其中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A过氧化氢(H2O2)B乙醇(C2H6O)C三氯甲烷(CHCl3)D过氧乙酸(C2H4O3)2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带火种”的是ABCD3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A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4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5“钻木取火”是古人点燃木柴的一种方法,关于这种引火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钻出的木屑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钻出的木屑比原木材着火点低钻的目的是升高木柴的着火点钻的目的是升温达到木柴的着火点ABCD6如图将一根铜丝绕成螺旋状网罩罩在一支燃着蜡烛的火焰处,不多久蜡烛火焰熄灭,其熄灭的原因是()A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B清除了可燃物C降低了着火点D隔绝了氧气7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均属于碳的单质,所以二者性质完全相同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都能还原氧化铜C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石蕊纸花变红D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8下列符合化学实验安全要求的是A易燃易爆药品放在火源附近B随意丢弃实验室剩余的药品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9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依据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一定要加催化剂D氧气能与大多数的金属、某些化合物反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10下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ABCD11如下图所示,水中的白磷能否燃烧与鼓入的气体和水温有关,表中能使白磷燃烧的选项是选项气体X水温/A氧气5B氮气40C二氧化碳80D空气80AABBCCDD二、填空题12水和空气都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约为_。(2)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_,使全球气候变暖。(3)空气质量日报可以及时准确反映空气质量状况。空气质量级别分为六级,级别越高则空气污染程度越_(填“轻”或“重”)。13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横渡长江,却最终大败而逃。请结合燃烧需要的条件回答以下问题:(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_。(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_,使火燃烧得更旺。14火是文明的起源,人类取火的方法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1)古人取火时,用火镰击打火石,产生的火花引燃可燃物,艾绒是一种常用的引燃物,主要是它的_,因而容易点燃。(2)发明了火柴。原理是将白磷、硫、KClO3、MnO2混合,摩擦后发生KClO3分解等一系列反应,引燃火柴杆,推测KClO3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_,使燃烧更剧烈。15如图所示史小明同学设计的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操作步骤如下:按图示将铜片小烧杯、白磷(铜圈固定)放在玻璃水槽中,并加入约体积的热水.向小烧杯中加入适量氧化锰和5%的H2O2溶液,立即用大烧杯将小烧杯和白磷置住,观察到大烧杯中液面下降,白磷露出并燃烧,一段时间后,大烧杯中液面上升。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该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3)步骤中,一段时间后大烧杯中液面上升的原因是:_。三、实验题16实验小组同学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铜帽加热后,立即罩在蜡烛火焰上蜡烛熄灭铜圈加热后,立即罩在蜡烛火焰上蜡烛继续燃烧铜圈不加热,直接罩在蜡烛火焰上蜡烛熄灭(1)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 _ 。(2)对比实验和,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_ 。17利用下图完成可燃物燃烧条件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相关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1)将锥形瓶底部置于80热水中,观察到底部白磷先燃烧,一段时间后,燃烧匙中的白磷燃烧,由此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_ 。(2)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K,观察到的现象是 _ 。四、计算题18酒后驾驶分两种:酒精(乙醇的俗称,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 )在血液中的含量达到20mg/100mL但不足80mg/100mL,属于饮酒驾驶;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请回答下列问题:(1)饮酒会使人的判断能力下降,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某人饮酒后驾车,被交警发现,经测定其每100mL血液中酒精含量为98mg,属于_驾驶。(2)计算乙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填最简整数比)。(3)92g酒精中含氧元素的质量是_。(4)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结果精确到0.1%)19某工业生产流程如图所示:每生成1t 产品,需要通入含有0.2%(体积分数,下同)的惰性杂质CH4的新鲜原料气2800m3。经分离器分离产品后,剩余气体中含有大量未充分反应的原料与 3%的CH4。在连续生产的条件下,可对剩余气体采用部分循环、部分移走的操作,一方面能提高原料的利用率,节省成本,另一方面也避免装置中CH4越来越多而对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已知在此生产条件下,CH4在每吨产品中的溶解量为2.3m3,。计算每生产 1t 产品需要移走气体的体积。20古代“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传入西方,将西方的宝石传入中国。茶叶中含有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请回答下列问题:(1)维生素C由_(“分子”或“原子”或“离子”)构成的_(填“有机”或“无机”)化合物。(2)维生素C是由_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填最简整数比)。(3)将维生素C在一定质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CO、CO2和H2O,测得生成物的总质量为30.4克,其中水的质量为7.2克,则参加反应的维生素C质量为_克。参考答案:1A2A3B4D5C6A7D8D9C10B11D12(1) 0.94% (2) 温室效应增强 (3) 重13(1)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或温度达到着火点) (2) 移除可燃物(或隔离可燃物) (3) 氧气(或O2或空气)14 (1) 着火点低 (2) 提供氧气15 (1) (2)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 白磷燃烧消耗大量氧气,冷却后杯内压强减小,液面上升16 (1) 中蜡烛熄灭,中蜡烛继续燃烧 (2)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7 (1) 温度达到着火点 (2) 注射器的活塞向左移动,最终停在20mL处18(1)醉酒(2)4:1(3)32g(4)52.2%19110m320(1) 分子 有机(2) 3 9:1(3)解:7.2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7.2g××100%=0.8g 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则维生素C的质量=0.8g÷×100%=17.6g答:参加反应的维生素C质量为17.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