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4.3 水的组成 教案(表格式).doc
-
资源ID:41170717
资源大小:42.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4.3 水的组成 教案(表格式).doc
教学设计学科:九年级化学章节名称:4.2 水的组成 课 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情感目标: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题以上节课学习的水的净化和纯化引入,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介绍了水的组成,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重新认识之前学习的化学式的意义。在课题之后还提供了稍详细些的资料水的组成揭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系统知识。本节内容是为今后学习元素的概念埋下伏笔,对正确书写化学符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对实验探究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缺乏设计实验的思路以及具体的实验方法,因此需要教师的有意培养。而且学生在由实验现象提升到实验结论这一部分存在较大的问题,需要教师一步步的引导。而在水分解的微观过程中,学生缺乏对微观世界的感知与认识,通过动画及图片的设置,可以增强他们进行多视角的认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学用具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水电解器装置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是的成分元素。教学难点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的过程,即从宏观理解转向微观分析。学生课前准备预习本课内容,拿出练习本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水属于哪一类物质?它是由那些元素组成?本节将通过实验来研究水的组成。讲 解为什么玻璃瓶中的水结冰后会将瓶子冻裂?冰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高原地区烧开水为什么要用高压锅?(多媒体课件出示)板 书一。水的物理性质:纯水通常为无色、无气味的透明液体。101.3KPa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温度为4时,水的密度最大,为1g/cm3。设问引入我们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什么构成?水由哪些元素组成?怎样证明水的组成?探究活动实验4-5 电解水(多媒体课件出示视频)现象:通电后两个试管内产生气泡,液面下降,说明产生气体。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气体体积小,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气体体积大,它们的体积比约为12。检验:将气体体积小的试管取出后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将气体体积大的试管取出后用火柴点燃,气体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这是氢气。结论: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练 习指导学生完成课本各空位的填空。提 问由以上实验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可以怎样表示这个反应?请同学们写出文字表达式。结 论电解水可得到氢气和氧气,反应式如下。板 书二、探究形成水的元素1、电解水的反应式:水通电 氢气+氧气提 问通过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实验事实,关于水的组成,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板 书2.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所形成的是化合物。过 渡我们怎样用原子、分子的观点来分析电解水的反应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的讨论回答。阅 读课本中的图418前后的几段文字。讲 解电解水实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原子分别两两结合成氢分子、氧分子,很多氢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氢气、氧气。根据试验中氢气、氧气的体积比为2:1由此可知,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多媒体课件出示)板 书3、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小 结水是纯净物,是一种化合物,又是氧化物。从宏观分析,水是由氢。氧元素形成的。从微观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而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作业布置课后习题1、2、4题板书设计4.2水的组成一、水的物理性质纯水通常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1大气压下,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C,4°C时密度最大,为1g.cm-3。二、水的组成1、电解水的反应式:水通电 氢气+氧气。2、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所形成的是化合物。3、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教学反思从总体上看,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即: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知识体系,使单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富有启发性、探究性和人文精神意境,体现出其应有的实际应用价值,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作用。 此外,在处理因课前无法预计学生的知识点的迁移方式和思维深度而暴露的问题时,要时刻关注并追随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活动,及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巧妙诱导。点拨的方式也有一定的技巧性,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达到师生互动、主动建构的目的。-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