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1.8.2有理数的乘法教案.doc
-
资源ID:41171235
资源大小:81.5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1.8.2有理数的乘法教案.doc
1.8有理数的乘法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对加法有分配律的意义和运算中的价值。2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正确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过程与方法:经历乘法运算律的探究过程,在探究和交流活动中,促进观察、猜想和归纳概括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经历观察、比较、推断、归纳形成一般规律的过程,体验数学规律探索的过程,逐步形成数学探究的积极态度。教学重难点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教学准备投影胶片(或小黑板)。设计思路研究表明,任何新知识的理解都是以旧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学生在小学里已学过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这些知识为有理数乘法运算律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教学过程中采用“做一做”、“谈一谈”、“一起探究”及分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在自己摸索和总结中获取知识。教学过程一、导入。对于计算,说出你的所有的运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在小学里,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那么引进了负数以后,请同学们考虑这些运算律是否还成立?二、展开。1探索。(1)任意选择两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内,并比较两个运算结果:×和× ,有什么发现?(让学生尝试计算,得出结论。)(投影显示。)有理数乘法的交换律:(2)任意选择三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 和内,并比较两个运算结果:(×)×和×(×),又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尝试计算,得出结论。)(投影显示。)有理数乘法的结合律:2例题。(投影显示。)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想一想:三个数相乘,积为负,那么其中可能有几个因数为负数?四个数相乘,积为正,那么其中是否可能有负数?(学生通过“想一想”,能更深的体会和加深这一结论,激发学习兴致。)试一试: (投影显示。)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因数为零,积就为零。例3 计算:(1);(2)。解:(1) 运用交换律 运用结合律;(2) 运用交换律 运用结合律。3再探索。任意选择三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内,并比较两个运算结果:×()和××,有什么发现?(让学生尝试计算,得出结论。)(投影显示。)有理数乘法的分配律:4例题。例 计算 。解: 运用分配律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40页练习的第1、2、3题。四、课堂小结。 1探索有理数乘法运算律。 2围绕有理数乘法运算解题。3学习有理数乘法运算是为了简化运算,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40页习题A组1、2;B组1、2。六、板书设计有理数的乘法乘法运算律 积的符号与负因数个数之间的关系 练习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