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第6章《家族》精读提纲(学生版).doc
-
资源ID:4135163
资源大小:307.5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乡土中国》第6章《家族》精读提纲(学生版).doc
第六章家族一、章节阅读指导本章旨在阐释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基本社群“家”的性质.作者首先明确了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社会圈子与团体在乡土社会和西方现代社会中是并存的、各有偏重的。而本章论及的乡土社会中的“家”应该称为“大家庭”或“小家族”。接着作者指出大家庭”与“小家庭”的区别不在于 ,而是前者较后者伦理关系更为复杂,二者的 也不同。为了阐述乡土社会中“家”的性质,作者首先回到“家庭”在人类学上的概念:由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其主要功能是 ,是短期的存在的。而乡土社会中的“家”沿 向外扩大,这种结构原则符合的是人类学上的“氏族”概念。至此,作者明确了乡土社会中的“家”的形态与人类学上的“家庭”不同。作者认为形态不同则性质不同。乡土社会中的“家”还具有生育之外的多种功能,且具有长期性,其本质上是个 组织,因此“家”的大小可以伸缩。作者接着提出,以生育社群担负其他功能,会使社群成员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他以东西方家庭进行比较论证:西方家庭的主要功能是生育,夫妇是家庭的主轴,子女是配角,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家庭的凝合力量,作称其为“ ”;乡土社会中的“家”则是连绵延续的事业社群, 是主轴, 成为配轴,这两轴都因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在最后一段,作者写了自己下乡调查时观察到的乡村家庭中两性感情淡漠的现象,目的也是为了强调乡土社会中“家”的功能增多会引起成员关系的变化。至此,我们可以明确乡土社会中的“家”的特征:具有 性,具备生育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宗教功能等,遵循父系亲属差序扩大原则,排斥 。本章与下一章男女有别所阐释的都是让乡土社会呈现安稳秩序的重要因素。二、段落大意归纳本章共十四个自然段。各段段意如下:第一段:前面提出的“差序格局”“团体格局”的概念容易引起误会,因此首先强调这两种格局事实上是并存的,但东西方各有偏重。由此引出对中国乡土社会中“大家庭” (“小家族”) 与西方“家庭”的比较阐释。第二段:两种格局的概念区分有利于 进行了解。第三段: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社群叫作 。第四段: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大家庭”与西方家庭(小家庭)的区别是: 。第五段:人类学中的“家庭” (小家庭)是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其生育功能是 的。第六段:家庭有生育之外的功能,但 有限。第七段:乡土社会中的家庭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可以根据需要沿 路线向外扩大。第八段:对照人类学中“氏族”概念的界定,作者把乡土社会中 的社群称为“小家族”。第九段:阐释家族与家庭在结构上的关系:家族包括家庭, 。第十段:阐释家族与家庭在性质上的不同:家庭的主要功能是生育,家族的功能包括生育、政治、 等;家族是长期的,家庭是 。第十一段:乡土社会中的家庭即小家族在结构上属于 。第十二段:西方家庭团体中夫妇、 是凝合家庭的力量。第十三段:乡土社会中的家庭以父子为主轴,是纵向的, ,排斥感情。第十四段:乡土社会中家庭成员之间情感的疏离与 有关。三、思维导图四、词语释义1. 江村经济:全称为中国农民的生活一个长江流域乡村生活的田野调查, 费孝通的著作,1939年出版英文版,1986年出版中文版。全书共计16章,描述了中国乡村的生产、消费、分配和贸易体系,是根据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它旨在说明江村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以及与所在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2. 美国人的性格: 费孝通的著作,1947年7月出版。本书由初访美国美国人的性格等部分组成,是费孝通先生在美国读书和考察的笔记,着重对比了美国文化与欧洲文化、美国人与欧洲人的区别,分析了美国人的性格、政治制度、文化特征,以及美国对世界工业文明、世界未来文化的影响。3. 三从四德: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用于约束妇女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三从”指妇女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