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材料六至八B4版.docx
时间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适用于“珍惜时间”“把握青春“年1月名句名篇7:00-7:15 背诵全文 注意易错字 理解文意 文言知识7:15-7:20 高频文言词积累易错易混成语7:20-7:30 注意用法 语段背诵7:30-7:50 注意语段的特点 7:50-8:05默写检测 晨读材料六课文背诵 -抓得住的六分(六)白居易的诗(看核按钮附录)1.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f)陇(lng)黄。 妇姑荷(h)箪(dn)食(sh) ,童稚(zh)携壶浆(jing), 相随饷(xing)田去,丁壮在南冈(gng)。 足蒸(zhng)暑土气,背灼(zhu)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pn)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bng)遗穗(su),左臂悬敝(b) 筐。 听其相(xing)顾言,闻者为(wi)悲伤。 家田输税(shu)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zng)不事农桑。 吏(l)禄(l)三百石(dn),岁晏(yn)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ku),尽日不能忘。译文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 相互跟随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去饭食,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 右手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卖尽家田,只好拾些麦穗填饱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竟然不用从事农业生产。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非常惭愧,整日也不能忘却。2.钱塘湖春行3.琵琶行【易错字】:箪、陇、敝、穗、阴、幽愁、虾蟆陵、绡、阑干、黄芦、呕哑嘲哳、更坐文言积累1、文言实词【谙】熟悉,知晓。例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熟记,记诵。虽复一览便谙。(南齐书陆澄传)【按】查看,察看。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雁荡山)审查,核查。例1、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例2、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后汉书袁张韩周列传袁安到郡后,不进官府,先去审查案件,查出那些没有明确证据的犯人,上奏要求放他们出狱。)巡查,巡行。例1、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高启书博鸡者事江西湖东道肃政廉访司有一个姓臧的,新近做了高官,将要巡查所管各州郡,来到袁地。)压抑,止住。按强助弱。于是,就。【案】通“按”,察看,查看。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通“按”,考察,核实。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互相矛盾)。通“按”,巡行,巡查。宣王案行其营垒,曰:“天下奇才也。”通“按”,用手压或按。例1、案灌夫项令谢(道歉)。文书,案卷。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 史传类文言高频词归类(六)(1)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多:称赞。与:赞许。嘉:赞美。(2)表揭发的:劾、讦、揭、擿劾:揭发罪状。讦:攻击或揭发别人的短处。(3)表害怕的:畏、惧、惮、慑、骇、患(4)表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衔:藏在心中,特指怀恨。诅:诅咒。成语背诵 1、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易错点】易误解为:不放在心上(置之度外)。2、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易错点】易误解为:无微不至。3、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易错点】易误解为:漠不关心。4、循序渐进:指学习或工作按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易错点】易误解为:循环往复。5、自怨自艾:指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易错点】易误解为:埋怨。6、无时无刻:没有时刻。必须和“不”搭配,表示“每时每刻都”。【易错点】易误解为:时时刻刻。7、春秋鼎盛:比喻正当壮年。【易错点】易误解为:国家发展鼎盛。8、泥牛入海:比喻一去不复返。【易错点】易误解为:危如累卵。9、 不甚了了:指不太了解,不太清楚。【易错点】易误解为:微不足道。10、缘木求鱼:比喻行事的方向、方法不对,必将劳而无功。【易错点】易误解为:顺藤摸瓜。11、甚嚣尘上:指反动言论十分嚣张。【易错点】易误解为:喧嚣日甚。12、休养生息: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易错点】易误解为:休息。13、拍案而起:形容非常愤慨。【易错点】易误解为:拍手称快。14、六月飞霜:比喻有冤狱、冤情。【易错点】易误解为:清凉。15、拾人牙慧: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易错点】易误解为:接受别人帮助、救济。语段背诵道德修养经典开头1、 越是知识渊博、涵养良好的人,越保持着简朴低调的作风;而那些学识浅薄、目光短浅的人,却常常炫耀那少得可怜的知识与财富。用对比的手法揭示两种人的处世之道,体现道德修养的重要性。2、 我喜欢水激起纯白浪花拍打崖岸的倔强。但愿你也喜欢这份自在的水,这样清澈的水,这样清澈的人格。将人格与自然相联系,语言清新,让人神往。经典结尾1、 用道德拂拭自己的心灵,当每一个人都如此,社会、民族将成为晶莹的钻石,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发光。用道德拂拭自己的心灵,正如佛家告诉我们要时常擦拭自己的明镜台一样。唯有如此,道德的光芒才会穿越迷雾与黑暗,照彻一切!语言富有哲理,突出“道德”的重要作用,引人深思。2、 法国作家蒙田曾说:“荣誉和阴影同样空虚。”荣誉常常不能反映人的真实状况,却能扭曲人的价值观念,因此人要谦逊,保持自身的美德,这样才能更好地走下去。引用名言,点出了“荣誉”的本质,明确态度。3、送人玫瑰,自己手上也留下阵阵香气。相信每一朵绽放在阳光下的玫瑰,都是由充满着爱心的花蕾孕育出的生命红霞,洋溢着我们对生命的热情与希望。芳馨淡淡,虽不浓烈,却恰到好处,让人感受到的,是付出后的欢愉,是奉献后收获的充实。以道德为桨,以精神为帆,每一个人的生命都会绽放出美丽芬芳的花朵。语言深刻,富有哲理,给人启示。博闻天下【时文选粹】编者按: 司马迁曾说:“述往事,思来者”,历史感就是回顾人类的过去,不仅仅关注当下的利益和享受,更要思考自己的将来。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过去、把握当下、认清自己、面向未来。历史感是党员干部内心选择取舍的一把标尺,心中常存历史感,吸取人类历史的智慧,顺从历史发展规律,我们才能从人类历史中吸取智慧之光和浩然之气,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幸福。领导干部要多一点“历史感”从历史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题目即是论点,正副标题相结合,劝勉领导干部多读历史典籍,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勉励提高“历史思维”,强调“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提倡“鉴古知今,学史明智”,要求“树立历史眼光”历史,一直是新时代领路人想问题、观大势、谋战略的重要坐标。思考过去、瞩望未来,历史中沉淀的,正是走向未来的力量。(开门见山,从学习历史的重要作用引出话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新时代领路人曾这样阐述自己对历史的态度。历史感是什么?正是以历史逻辑、历史思维、历史眼光、历史情怀,明所从来、知其将往。借“四知拒金”说觉悟,以“准备吃亏”谈风险,引“治大国若烹小鲜”话为政之道,于“失去的二百年”讲抓住机遇正如新时代领路人所说,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重要性分析。承接上文,阐述“历史感”的含意。分论点之一:指出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这一幕让很多人印象深刻:2018年6月,新时代领路人在山东考察时语重心长地说,“领导干部要多读一点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更多精神营养”。其实,新时代领路人一直身体力行在“劝学”。他涵盖诸多领域的书单中,最多的是中国历史文化典籍:左传史记三国志贞观政要资治通鉴当我们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时,不妨向新时代领路人看齐,展卷读史,与贤者共坐、和时间对谈。(必要性分析。分论点之二:强调领导干部要多读一点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更多精神营养。)历史感,说到底是一种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是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现实中,有人把历史当故事读,看到的只是帝王将相、恩怨情仇;有人把历史当鸡汤读,发现的只是厚黑之学、权谋之术;还有人从历史中找“论据”,在谋人不谋事、信权不信法的逻辑中愈陷愈深。面对历史的宝藏只看到自己想看的,甚至是有意无意地曲解、误读,无异于宝山空回,既无教益,更复有害。学与思、知与行这两对辩证关系,同样适用于读历史。(现实性分析。列举现实中各种错误的“历史感”,引以为戒。)历史感的涵养,需要精读历史、深读历史,在读通、读透中收获“历史的通感”。5000多年的传承,深藏着兴衰的奥义、文明的密码;近180年的沧桑,背后有社会发展的规律;我们党近百年的奋斗,展示着人民政党巨大的勇气、智慧和力量;人类社会古往今来的变化,也能让人博采众长、转益多师。站在“现在”这个节点上打开手电筒,我们能看到多久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论述涵养历史感的途径。分论点之三:需要精读历史、深读历史,在读通、读透中收获“历史的通感”。)学者朱光潜认为,“过去史在我的现时思想活动中才能复苏,才获得它的历史性。”方此历史交汇期,领导干部的历史感,更体现于对现实的洞察。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如何理解时与势依然在我?打赢三大攻坚战,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没有历史感,就无法认清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缺少历史感,也就难以理解历史大势必将浩荡前行。更何况,也只有胸怀过去、放眼未来,才能超越眼前的锱铢必较、一时的成败得失,以历史为定位,把我们的工作写在时间深处。(紧迫性分析。分论点之四:领导干部的历史感,更体现于对现实的洞察。)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刚刚走过改革开放40年,又迎来新中国成立70年,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滚滚向前。多读一点历史,涵养一点历史感,我们才能听清历史的回声,更好地从过去走向未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多读一点历史,涵养一点历史感,我们才能更好地从过去走向未来。)【时代警语】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刚刚走过改革开放40年,又迎来新中国成立70年,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滚滚向前。多读一点历史,涵养一点历史感,我们才能听清历史的回声,更好地从过去走向未来。早读检测1.反映炎炎夏日下丁壮们辛勤劳作的句子是:_,_。 2.反映因沉重的租税而陷入民不聊生的凄惨生活的句子是: _,_。3.叙写“早春禽事”的句子是: _,_。4.描绘早春气息渐行渐浓的句子是: _,_。琵琶行1“_,_。”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2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3_,_。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同情)的共鸣。4描写琵琶声的句子:“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_,_。”5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_,_。6.琵琶行一诗写琵琶女出场时,表现琵琶女欲说还休的心态的句子是“_,_。”这与下面琵琶女出场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情态一起,把琵琶女复杂的内心情感十分传神地表现出来了。7.琵琶行善于运用各种生动的比喻描绘音乐形象,不仅以声写声,而且还兼有以形写声的特点,即用听觉形象、视觉形象联合起来通比音乐,使得琵琶女的弹奏非常具体形象。如写大小弦合奏时就是这样描述的:_,_。再如,诗人还用旋律的变化写出了先“滑”后“涩”的两种音乐意境:_,_。还如,诗人用自己独特的感受来描绘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音乐境界:_,_。把琵琶女的情感暗流推向高潮的音乐描写是:_,_。运用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具有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的诗句是:_,_。8.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_,_。”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9.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_?_。”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10.古典文学中“月”往往表达一种寂寥之情、凄凉之感。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_,_。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月色朦胧迷离,恰似诗人当时的心境,这个“月”真切地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悲凉心情。11.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12、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是:_,_。_,_。13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些诗句是“ , ” 。14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 , ”,表现出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15.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 , !”16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 , ”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时间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汪国真2021年1月名句名篇7:00-7:15 背诵全文 注意易错字 理解文意 文言知识7:15-7:20 高频文言词积累易错易混成语7:20-7:30 注意用法 语段背诵7:30-7:50 注意语段的特点、发言稿格式 7:50-8:05默写检测 晨读材料七课文背诵 -抓得住的六分(七)杜牧杜牧的诗1、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烟雾弥漫秋水,月光笼罩白沙;小船夜泊秦淮,靠近岸边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歌女为人作乐,那知亡国之恨?她们在岸那边,还唱着后庭花。易错字词: 笼 淮 庭2、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断戟沉没泥沙中,六百年来竟未销熔;自己拿来磨洗,认出是赤壁之战所用。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假使当年东风不给周瑜的火攻计方便;大乔小乔就要被曹操锁闭在铜雀台中。易错字词: 戟 销 磨 郎 乔3.阿房宫赋:(加粗下划线是易错字)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l)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qn)焉,蜂房水涡,矗(ch)不知其(广东版教材为“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j)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也做“东西”)。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pn)媵(yng)嫱(qing),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nin)来于秦,朝歌夜弦(xin),为秦宫人。明星荧(yng)荧(yng),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hun)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l)辘(l)远听,杳(yo)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pio)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chng)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l)迤(y),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z)铢(zh),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chun),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y)之粟(s)粒;瓦缝参差(cn c ),多于周身之帛(b)缕;直栏横槛(jin),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u)哑(y),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sh)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文言积累1、文言实词【白】纯洁,皎洁;明亮,天亮。例1、唯见江心秋月白。例2、雄鸡一唱天下白。清楚,明了。罪白者伏其诛。显著。威功白著。禀告,告诉,陈述。例1、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例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例2、厉王虐,国人谤王。毁谤,中伤。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诽,背地里议论。讥,微言讽刺。刺,指责,斥责。以刺世事。)【本】推究,考察。例1、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与? 例2、吾虽喜且幸其将行,而又忧夫来者之不吾继也,于是本其意以告来者。(2009湖南卷,我们虽然为它即将推行而感到高兴并且庆幸,但又担心那些后来的人不能继承我(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我)推究它的意义来告诉后来的人。)依照,根据。2、 史传类文言高频词归类(七)(1)与皇帝有关的: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对策、轮对、奏、表、疏祚:福;帝王。践祚:即位。(2)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告:告诫,嘱咐;皇帝的命令或诏书。谕:告诉,使人知道;知道,了解,明白。折:驳斥,使对方屈服。诘:责备,追问。诉:告状;诽谤。成语背诵 对象误用类1、哀而不伤:形容诗歌、音乐等具有中和之美。也比喻处事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适用对象】诗歌、音乐、处事。2、安居乐业:比喻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适用对象】人。3、安之若素: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适用对象】反常现象、不顺利情况。4、八面玲珑:形容为人处世圆滑,各方面都能巧妙应对。【适用对象】为人处世、待人接物。5、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极快。【适用对象】时间。6、百步穿杨: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适用对象】箭法或枪法。7、百读不厌: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适用对象】诗文、书籍。8、百里挑一:形容极为优秀、难得的人或物。【适用对象】极为优秀、难得的人或物。9、斑驳陆离:形容色彩纷杂。【适用对象】色彩。10、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适用对象】书法。11、闭月羞花:形容女子容貌美丽。【适用对象】女性。12、敝帚自珍: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适用对象】自己的东西。13、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适用对象】创业艰辛。14、鞭辟入里: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适用对象】学问、说话、写文章。15、变本加厉:指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适用对象】坏的程度、情况的严重。16、别出机杼: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指写作另辟途径,能够创新。【适用对象】诗文、写作。17、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适用对象】技巧、艺术。18、别无长物: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适用对象】生活俭朴、贫穷。19、兵不血刃: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适用对象】胜利者一方。20、并驾齐驱: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前后。比喻彼此的力量、地位或才能不分高下。【适用对象】多个对象。语段背诵名言警句“关于规则”1、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 韩非子2、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吕氏春秋3、巨匠是在严格的规矩中施展他的创造才能的。 塞约翰逊4、取天地正气问人间暖凉,法引规矩方圆律世间万象。5、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涂不可以应万方。 葛洪诚6、打破常规的道路指向智慧之宫。 布莱克7、人是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卢梭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怎能使国家海清河晏,屹然崛起,富强于地球?如果一个军队没有严明的军规,怎能做到屡战屡胜,前仆后继,战胜于四方?如果一个家庭没有家规家训,怎能做到其乐融融,怡然自乐,家和万事兴呢?故而,莫要无视规则,莫要乱了阵脚,莫让无序羁绊前行的步伐。好标题示例遵守规则的角度把稳规矩尺,不负骐骥心立规守矩,可治天下不背绳墨,遵守规则适应,而不是打破规则打破规则的角度来自湘语文我劝名校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打破固有方圆,换得更大天地权衡有度,过满则亏为选人才,何妨逾矩?博闻天下万物同频倚其道,百事益彰仗其规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近日江苏高考状元白湘菱与名校失之交臂的事引起热议,不少网友认为,一代华夏才子,即使没有达到双A的标准,也应该受到破格录取的待遇。但在我看来法律是树人之本、盛国之根,容不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侵犯。仰观宇宙,俯察品类,恣情天地之间,但不应放浪形骸之外。法律以江河为墨,以高山为笔,以苍穹为纸,以大地万物为鉴,书写出整个人类社会乃至星球宇宙的运行准则。规则是君子发扬蹈厉、修身齐家之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本”就是规则,小到作为公民过马路遵守规定,大到管理国家不能徇私枉法。而像白湘菱也不过是一届高考状元,又怎能因此违背法律而破格录取呢?或许这对白湘菱来说是一种遗憾,但对于全国几百万的考生来说却是一种应有的公平。况且白湘菱如果是真正的人才,就应拿到全A;就算不被录取,她依然有高校可以选择;而规则于她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激励、一种深刻的提醒呢?规则是邦国兴起、国家强盛之源。“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因为有了规则,中国才能在凉山大火中及时施救;因为有了规则,中国才能在与疫情的抗击中取得全方位的胜利;因为有了规则,中国才能引导“一带一路”发展,屹立于更高的世界民族之林。相反,假如没有规则,山洪海啸无人治理,杀人放火处处可观。这又是一种何等悲惨的社会现状。高考规则亦是如此,如果今年破坏录取,那么明年破格之事便会屡见不鲜,此时的法律究竟是一种规则,还是单纯的摆设,忽视法律而引起的社会动乱之事也会由此而生。规则是万众同频、天下大同之保障。“天下同归而殊途”,要使之不为所乱,必定需要有公平、公开、透明、科学而强有力的法律来引导。无论是国家间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还是规范全球秩序的联合国完章,都是汇拢全球共生共长,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坚实基础。因此国家应以雷霆万钧之势维护法律的尊严。“堤溃蚁穴,气泄针芒”,在法律的建设和维护的道路上依然任重道远。同学们,身为中华民族的筋骨之士、脊柱之才,我们每个人也应恪守法律,定格中国青年于时代发出的最强音弦。我的发言完毕了,谢谢大家。早读检测1.赤壁中设想与历史事实相反的结果,借历史倾吐胸中抑郁之气的句子 , 。2.赤壁中写兴感之由(发出感叹的原因)的诗句是: , 。3.泊秦淮中“ , , 两句用典故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4.杜牧在泊秦淮中以“,”两句竭力渲染秦淮河边夜色的清淡素雅,并点明了夜泊地点。阿房宫赋1.“ , 。”两句写秦国统治者将剽掠而来的美玉金银珠宝等当成石头,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 2.红楼梦中俗谚“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出自阿房宫赋中“ , 。”两句。3.阿房宫赋中用14个字“ , , , !”简明扼要地交代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过程,和篇首“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的气势构成鲜明的对比。4.表达人人都想过好的生活,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句子是“ , 。 , 。”5.作者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的劳作吃穿作对比,其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 , 。”描写“大梁的柱子与田地的农夫对比”的句子是“ , 。”描写“突出的钉头与谷仓的粮食对比”的句子是“ , 。”描写“宫内的栏杆与九州的城郭对比”的句子是“ , 。”描写“屋梁上的椽子与织布机上的女工对比”的句子是“ , 。”描写“房屋的瓦缝与衣服上的丝缕对比”的句子是“ , 。”6.阿房宫赋最终要说明的道理是“ , ; , 。”7.阿房宫赋一文最后借秦朝迅速灭亡的历史教训对晚唐当权统治者这样提出警告说:“_,_; , 。” 8.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 , ; , 。”9.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的语句是“ , 。” 10.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 , 。 , 。”11.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 , ?”12.杜牧在本文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 , ; , 。13.阿房宫赋中描写暴政导致农民起义,秦被灭亡,阿房宫被焚烧的诗句是: , , , ! 14阿房宫赋中写六国衰亡,秦朝覆灭的根本原因是 , ; , 。15.作者讽谏时弊以秦朝灭亡为借鉴的诗句是 , ; , 。16.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是: , 。17.写秦始皇迅即垮台的句子是 , , , !18.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 , 。 , 。”19.作者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所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的劳作吃穿作对比,其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 , ”。20.杜牧在文中告诫后人光是感叹是没有用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重演,如果不能够吸取教训终将重蹈覆辙的语句是: , ; , 。21. 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阿房宫赋中说: , 。22. 杜牧通过“ , 。”两句,提出了秦国如果爱惜六国的人才,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这一观点。时间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情有雨,滋味就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老舍 2021年1月名句名篇7:00-7:15 背诵全文 注意易错字 理解文意 文言知识7:15-7:20 高频文言词积累易错易混成语7:20-7:30 注意用法 语段背诵7:30-7:50 注意语段的特点 7:50-8:05默写检测 晨读材料八课文背诵 -抓得住的六分(八)韩愈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马说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zh)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n)死于槽(co)枥(l)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shi)或尽粟(s)一石(dn)。食(s)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s)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其真不知马也。译文:世上有伯乐,这以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到埋没,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根据千里马日行千里的特点来喂养它。这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吃不饱,力不足,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显现出来,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驱使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马鸣叫但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起马鞭面对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能识别千里马吧!3.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y)。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y)!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tn)子、苌(chng)弘、师襄(xing)、老聃(dn)。郯(tn)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pn),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zhun)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