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2.pptx
林凤祥 广西南宁市武缘(今武鸣)人,壮族,农民出身。1851年在广西永安(今蒙山)参加太平军。1853年5月,与李开芳、吉文元等为北伐主将,率精兵2万余人在扬州誓师北伐。,林凤祥,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程标准: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天国梦起,壹,太平天国运动发起的原因,“太平天国运动是 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为何会爆发太平天国运动?,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官员趁机收刮,材料一:鸦片战争前后广西额定地丁银变化,容闳在西学东渐记中说,“予意当时既无洪秀全,中国亦不能免于革命”,其“恶根实种于满洲政府之政治,最大之真因为行政机关之腐败”。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洪秀全的革命首创精神 B.清政府由外族统治 C.清王朝的腐败统治 D.反满兴汉思潮的兴起,C,根本原因,推动因素,自然灾害,民族矛盾,太平天国运动,理论指导,天国兴衰,贰,金田,永安,天京,天津,北伐,西征,花县,1851 1853 1856 1858 1859 1864,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全盛时期,金田,永安,天京,天津,北伐,西征,花县,1851 1853 1856 1858 1859 1864,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全盛时期,天京变乱,局势暂稳,颁布新纲领,天京陷落,治国纲领,叁,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材料:1853年冬天的某日,天京街头出现太平天国的一个告示:天朝田亩制度,平民甲、乙、丙在讨论: 甲:我家有5口人,3男2女,按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不论男女,都可以分得一份田地,那我家可以分得5人的田地了。 乙:这几年,腐败的清政府把我们害惨了,我也要参加太平军,推翻清政府,保住我的土地。 丙:另外这上面还规定,好田和差田要搭配分。你家只能分得一半好田,一半差田。 甲:管他呢,这比以前没有田耕好多了。5个人的田地够我耕种了,以后不但吃穿不愁,还可以把剩余的拿到街上去卖,添置一些家当。,乙:你这种想法是不允许的。你没看清告示上的规定:每户除留足口粮外,其余多的东西都要上交天国的圣库,统一管理。 甲:呦,还有这样的规定?这可不好,我辛辛苦苦多收一点粮食,自己不能处理,却要上交,这不是好了他人吗?罢了,我还不如省省力气,生产的粮食够吃就可以了。 丙:是啊,自己花力气种出的粮食,却要给别人,谁有心思多种粮食呀。另外,现在长期打仗,天国哪有时间和精力去分田呢?唉!,实质: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绝对平均主义,严重脱离实际,提出: 内容: 政治上: 经济上: 教育上: 评价: 结果:,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开设新式学堂等,首次在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迫于形势,未能实行,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有人说:洪仁玕是个具有强烈两面性的政治角色,或者说,整个太平天国史上,恐怕还没有第二个如他一般,先进性和落后性如此戏剧地集于一身。这里的“先进性”是指( ) A.创建了太平天国 B.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C.为太平天国制定天朝田亩制度 D.领导后期的反清斗争,B,革命性、空想性、落后性,进步性: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 局限性:未能反映农民的愿望和要求,战乱环境,为真正实行,直接推动革命发展,对革命未产生真正的影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符合时代进步潮流的进步纲领,试从产生背景、经济主张、群众基础、特点、作用、实质等方面分析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相同点:革命纲领;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未能真正实施。,1853年冬为巩固政权,强盛期,1859年为改革内政,衰弱期,改革土地制度为中心,绝对平均主义,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广泛,薄弱,天国之思,肆,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说一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说明了什么?,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失败的命运难以逃脱,“洪秀全人格上及才能上的缺点很多而且很大,倘若他成功了,也不能为我民族造幸福。总而言之,太平天国的失败,证明我国旧式的民间运动是不能救国救民族的。”该观点所要阐述的是( ) A.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 B.农民阶级承担不起领导革命的重任 C.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D.领袖的人格及其才干决定革命的成败,B,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1853年,英使文翰到天京呈上照会,要求太平天国承认不平等条约,被杨秀清拒绝。 1861年,英国参赞巴夏礼到天京求见天王,表示英国愿意帮助太平军消灭清朝,条件是成功之后平分中国,洪秀全断然拒绝。,1. 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影响后来的民主革命运动; 2.打击了清王朝和外国侵略者; 3.最先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完成相应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