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GBT18487.1-2001.PDF

    • 资源ID:4151859       资源大小:674.96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GBT18487.1-2001.PDF

    I C S I 3 2 9 . 0 6 0 . 1 0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 / T 1 8 4 8 7 . 1 -2 0 0 1 e q v I E C 6 1 8 5 1 一 1 : 2 0 0 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一般要求 E l e c t r i c v e h i c l e c o n d u c t i v e c h a r g i n g s y s t e m P a r t 1 : G e n e r a l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2 0 0 1 门 1 一 0 2发布2 0 0 2 一 0 5 一 0 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 发 布 GB/ T 1 8 4 8 7 . 1 - - 2 0 0 1 目次 r AIF c 前 言 范 围 2引用标 准 。 1 3 定 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2 4 总则 。 3 5 对供电电压和电 流的 要求 4 6 对充电模式功能的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7 电 动车 辆 连 接 及 对 其 接口 的 要 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8 对专用的插孔、 连接器、 插头、 插座和充电电缆等的要求 。 一8 9电击 防护 H 附录A ( 标准的附录) 充电电缆组件的要求 。 1 3 附录B ( 提示的附录) 控制导引电路 。 1 3 G B / T 1 8 4 8 7 . 1 -2 0 0 1 前言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O E M 标准 I E C 6 1 8 5 1 - 1 : 2 0 0 1 (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第一部 分: 一般要求 , 并根据我国近十年电动车辆充电技术的研究、 产品开发及充电机试验、 运行等方面的成 果和经验, 经多次讨论, 删改了I E C 6 1 8 5 1 标准中一些不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内容。制定这些标准的过 程中参考了美国S A E J 1 7 7 2 及日本 J E VS G1 0 1 -GI 0 5 电动车辆用充电系统 等标准 电动车辆充电系统系列国家标准, 是由多个各自独立的标准组成, 目前已编写了三个标准。本标准 是电动车辆充电系统系列国家标准中的第一个标准, 在内容上等效采用I E C 6 1 8 5 1 - 1 : 2 0 0 1 电动车辆 传导充电系统第一部分: 一般要求 。第二个标准等同采用 I E C / C D V 6 1 8 5 1 - 2 - 1 ( 电动车辆与交流/ 直 流电源的连接要求 。 第三个标准等效采用I E C / C D V 6 1 8 5 1 - 2 - 2 和I E C / C D V 6 1 8 5 1 - 2 - 3 电动车辆交流 / 直流充电机( 站)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 B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负责本标准起草的单位: 清华大学。 参加本标准起草的单位; 北方交通大学、 北京兆维集团、 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十八研究所、 保定金风帆 电池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 刘中仁、 齐国光、 孙晓民、 周希德、 王长青、 曲晓虹、 许长洪。 cs / T 1 8 4 8 7 . 1 -2 0 0 1 I E C前言 1 )国际电工委员会( I E C) 是一个由所有国家的电工委员会(G E C国家委员会) 组成的国际性标准化 组织。 I E C的目 标是为了促进电气和电子领域中与标准化有关的所有问题的国际合作。 为此目的, 除了 开展一些其他的活动外, I E C出版了许多国际标准。委托有关技术委员会对这些标准进行编制, 对所涉 及主题感兴趣的任何I E C国家委员会都可以参加其准备工作。与I E C有联系的国际性组织、 政府和非 政府组织也可以参加编制工作。I E 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 I S O) 按照两个组织之间协议所确定的条件, 密 切地进行合作。 2 ) I E C有关技术问题的正式决议或协议, 是由代表对这些问题十分关切的所有国家委员会的技术 委员会作出的。这些决议或协议尽可能地表达 了 对所涉及问题在国际上的一致意见 3 )这些决议或协议以标准、 技术规范、 技术报告或指南的形式出版, 以推荐的形式供国际上使用, 并在此意义上为各国家委员会所接受。 4 )为了促进国际上的统 一I E C国家委员会应尽最大可能地采用I E C国际标准作为他们的国家标 准或地区标准。I E C标准和相应的国家标准或地区标准之间的任何差异都应该在国家或地区标准中明 确地指 出。 5 ) I E C并未制定表明其认可的标记程序, 任何设备宣称其符合 工 E C某项标准. I E C将不承担责任。 6 )要 注意本国际标准 的某些成分 可能是专 利保护 的对象 , 但 工 E C没有责任去识别任何或所有这样 的专利权 由 I E C技术委 员会 6 9 ( 电动道路 车辆和电动工业 卡车 ) 提出国际标准 I E C 6 1 8 5 1 - 1 。本标 准的正文 是基于下列文件 : 国际标准最终稿关 于投票的报告 6 9 / XX/ F DI S 6 9 / XX/ RVD 有关 同意这个标准 的投票的全部信息可以在上表指出的关于投票的报告中找到 根据 工 S O月 E C规章第三部分起草了本版本。 附录A是这个标准整体的一个正式部分。 附录 H 、 附录C、 附录D和附录E只是提供信息的。 委员会决定这 一 版本的内容直到 2 0 0 5 年将保持不变在这一期间, 该版本将: .再确认 ; 撤销 ; .由修订版代替, 或者变更 。 已发布这个标准是在总标题为 电动 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之下的几个独 立的部分并包括 : 一部分 1 : 一般性要求。 部分2 - 1 : 电动车辆与交流/ 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 - 一 部分2 - 2 : 电动车辆交流充电姑口 一 一部分 2 - 3: 电动车辆直流 充电站 一一部分3 : 电动车辆充电站和电动车辆之间的通信协议 本标 准这一版 的两种 文字对 照版 本将在 更后 段时间 出版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一般要求 GB / T 1 8 4 8 7 . 1 -2 0 0 1 e q v I E C 6 1 8 5 1 - 1 : 2 0 0 1 El e c t r i c v e h i c l e c o n d u c t i v e c h a r g i n g s y s t e m P a r t 1 : Ge n e r a l r e q u i r e me n t s 范 围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标称电压最大值为 6 6 0 V, 直流标称电压最大值为 1 0 0 0 V( 根据 G B 1 5 6 - 1 9 9 3 ) 的电动车辆充电设备 本标准适用于电动道路车辆充电的设备 本标准不适用于发动机启动、 照明和点火装置或类似用途的, 家用或其他类似的蓄电池充电系统的 充电设备。本标准也不适用轮椅、 室内电动汽车、 有轨电车、 无轨电车、 铁路交通工具以及工业用载重车 ( 如叉式起重车) 等非道路用蓄电池充电系统的充电设备。本标准不涉及 兀 类车辆 本标准规定了对充电设备的基本结构要求, 即对供电装置和车辆连接的特性及操作环境的要求; 对 充电设备的技术要求及针对此要求电动车应有的特性; 对供电电压和电流的要求。 对充电模式功能的要 求; 电动车辆连接及对其接口的要求; 对专用的插孔、 连接器、 插头、 插座和充电电缆等的要求。 本标准还 规定了防电击保护等安全要求, 但不包括与维护有关的其他安全要求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 5 6 -1 9 9 3 标准电压 G B 4 2 0 8 -1 9 9 3 外壳防护等级( I P代码) ( e q v I E C 6 0 5 2 9 : 1 9 8 9 ) G B 4 9 4 3 -1 9 9 5 信息技术设备( 包括电气事务设备) 的安全C i d t EC 6 0 9 5 0 : 1 9 9 1 ) G B 5 0 1 3 . 1 - -1 9 9 7 额定电压4 5 0 / 7 5 0 V及以下的橡皮绝缘电缆第 1 部分: 一般要求 ( id t I EC 6 0 2 4 5 - 1: 1 9 9 4 ) G B 5 0 1 3 . 2 -1 9 9 7 额定电压4 5 0 / 7 5 0 V及以下的橡皮绝缘电缆第 2 部分: 试验方法 ( id tI EC 6 0 2 4 5 - 2: 1 9 9 4 ) G B 5 0 1 3 . 3 -1 9 9 7 额定电压 4 5 0 / 7 5 0 V及以下的橡皮绝缘电缆第 3 部分: 耐热硅橡皮绝缘电 缆( i d t I E C 6 0 2 4 5 - 3 : 1 9 9 4 ) G B 5 0 1 3 . 4 -1 9 9 7 额定电压4 5 0 / 7 5 0 V及以下的橡皮绝缘电缆第 4 部分: 软线和软电缆 ( id t I EC 6 0 2 4 5 - 4, 1 9 9 4 ) G B / T 1 1 9 1 8 - - 1 9 8 9 1业用插头、 插座和藕合器一般要求( e q v I E C 6 0 3 0 9 - 1 : 1 9 8 3 ) G B 1 4 8 2 1 . 1 -1 9 9 3 建筑物的电气装置电击防护( e q v I E C 6 0 3 6 4 - 4 - 4 1 : 1 9 9 2 ) GB 1 7 6 2 7 . 1 -1 9 9 8低压电气设备的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 , 定义和试验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t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 0 0 1 门1 一 0 2 批准2 0 0 2一 0 5一 0 1实施 l G B / T 1 8 4 8 7 . 1 一2 0 0 1 定义 本标 准采用下列定义 。 3 . 1 电动车辆e l e c t r i c v e h ic l e , E V 主要为用于在街道和高速路上使用而生产的、 由电动机推进的车辆, 电动机的驱动电流来源于可充 电电池或其他易携带能量存储的设备 3 . 1 门I 类电动车辆c l a s s I E V 这种车辆和交流电网连接时提供的防电击措施除基本的绝缘措施外, 还提供了一些附加的安全措 施 并将所有的外露导电部分都连到了接地点上 11 . 2 1 类电动车辆c l a s s II E V 这种车辆不仅有基本的绝缘措施 同时还有双重绝缘保护等附加的措施, 但没有提供保护性接地或 者说这种措施的有无取决于电站设施的具体安装情况 12 接地点e a r t h t e r m i n a l 用于将所有的外露导电部分与地接触的连接点 3 . 3 电动车辆供电设备 E V s u p p l y e q u i p m e n t , E V S E 包括所有未接地、 接地的和用于设备接地的导体, 以及电动车辆连接器、 连接插座和所有把电力从 电源设施传送到电动车辆这一过程中用到的所有设施、 设备、 电源插座或装置等的总称。若电力传递过 程中还用了通信设备, 那么这些装备也被包括在内 3 . 11 交流充电站 a . c E V c h a r g i n g s t a t i o n 安装在机柜里, 具有特殊控制功能的, 将交流电能量传送到电动车辆上的设备总称。 3 . 3 . 2 直流充电站 d . c E V c h a r g in g s t a t i o n 安装在车外的机柜里, 具有特定控制功能和通信功能的, 将直流电能量传送到电动车辆上的设备 总称 。 3 . 4 电池组件 b a t t e r y a s s e m b l y 由作为能源的多个二次电池或电池单元, 一个或几个电池架以及其他辅助设备, 如保险丝、 自动充 液装置、 电池单元之间的连接器、 电池监测器等以电气模式连接起来的装置 3 . 5 电缆组件 c a b l e a s s e m b l y 它是E V和E V S E之间连接设备的一部分。 它包括活动电缆和/ 或连接所需的插头。 它可以固定在 EV上或 固定在 EVS E上 , 也可以和 E V 或 EVS E都不相连( 见图 I -图 3 ) 3 . 6 带电部分 l i v e p a r t 在正常使用中, 任何加电的导体和导电部分 3 , 6 . 1 危险带电 部分 h a z a r d o u s l i v e p a r t 在某些情况下, 会带来有害电击的带电部分 3 . 7 外露导电 部分 。 x p o s e d c o n d u c t i v e p a r t 电气设备中能被人接触到的导电部分, 正常情况下不带电, 但若遇故障时也可能带电。 3 . 7 . 1 直接接触d ir e c t c o n t a c t 人或牲畜与带电部分的接触 3 . 7 . 2 间接接触i n d i r e c t c o n t a c t 人或牲畜与因绝缘失效而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的接触。 3 . 8 充电 c h a r g in g 调整具有标准电压和频率的交流电源的电流, 使 E V牵引电池达到充电所需求的电压/ 电流数值的 全部功能或车载电力设备以可控的方式把电源能量传输到 E V牵引电池的母线上的全部功能称为 充电 Gs/ T 1 8 4 8 7. 1 一 2 0 0 1 19 充电机 c h a r g e r 对 电池充 电时用到的有特定功能的电力转换装置。 3 . 9 . 1 I 级充电机 c l a s s I c h a r g e r 具备基本绝缘特性的充 电机 , 它的所有 外露并 可被 接触 到的导 电部分都要接 到底 盘并 与地相 连。 3 9 . 2 II 级充电机 c l a s s II c h a r g e r 具有双重或/ 和加强绝缘特性 的充电机, 为 了把车辆底盘接地 , 它可 以提供一个保护性导体 3 . 9 . 3 非车载充电机 o f f - b o a r d c h a r g e r 与交流电网前级电线相连接的非车载的充电机, 使用这种充电机时, 电动车辆得到的是直流电 输人 。 3 . 9 . 11 专用非车载充电机 d e d ic a t e d o f f - b o a r d c h a r g e r 这种充 电机用于特定 的电动车辆 。这种充 电机还具有充 电机控制和通信功能。 19 . 4 车载充电机 o n - b o a r d c h a r g e r 永久固定地装在车上并只在车上运行的充电机。 11 0 插头和 插座 p l u g a n d s o c k e t - o u t l e t 把 活动 电缆 和固定 的电线连接起来 的一种装置 , 它由两部分构成 11 0 . 1 插头p l u g 集成或连接在用于和插座相连的电缆上的那一部分。 3 门0 . 2 插座s o c k e t - o u t l e t 和固定 的电力线 连接在一起 的那一部分 。 11 1 车 辆藕合器 v e h ic l e c o u p l e r 连接活 动电缆和电动车辆 的设 备, 它 由车辆连接器和插孔两部分组成。 3 . 1 1 . 1 车辆连接器v e h ic l e c o n n e c t o r 集成或连接在活动电缆上 的接 头。 3 . 1 1 . 2 车辆插孔v e h ic l e i n l e t 车辆辆合器安装在电动车辆上的那一部分。 3 门2 锁紧装置 r e t a i n i n g d e v i c e 防止插 头或连接器从正确 的连 接位置 意外脱 落的设备 注:锁紧装置可以采用机械控制方式或电控方式 11 3 附加电 路 a u x i l i a r y c ir c u i t 补充电动车辆功能的电气电路, 不是用作动力装置, 如为灯光、 风窗玻璃刮水电机和无线电装置 所用。 11 4 连接c o n n e c t i o n 指单个 的传 导通路。 11 5 电缆控制盒i n - c a b le c o n t r o l b o x 连接在电缆组件中并 完成控制功能 的装 置, 它应安装在插头或 电动车辆充 电设备 0 . 3 m 之 内。 3 . 1 6 控制导向 c o n t r o l p i l o t 是在与 电缆 芯控制盒或者 电动车辆 充电设备的 固定 部分 相连的 电缆组 件中的控制 导向器 , 而 EV 通过车上整个控制电路接地。它可用来 完成若干功用。 3 . 1 7 功率指示器p o we r i n d i c a t o r 由电动车辆提供的辨识额定功率认 可的电阻值。 4总则 电动车辆充电时, 电动 车辆和 电动车辆充 电设备要正确地连接 , 便于在正常情况下使电能安全地从 3 GB / T 1 8 4 8 7 . 1 一2 0 0 1 充电设备传输给电动车辆 。即使在正 常使用 中有些疏忽 , 也不会给周围的环境和人( 尤其是充 电的操作 人员) 带来危险 一般来 说, 如果能满足在本标准中说明的与这条总的原则有关的其他要求 , 并对其符合性进行 了相 应测试, 则认为该电动车辆充电设备和传导充电系统满足了一般要求 对供 电电压和电流的要求 5 门对电源电压的要求 电动车辆的交流电源电压的额定值最大可为“0v( 见 G B 1 5 6 ) , 设备在标称电压士1 0 %范围内应 正常运行, 频率的额定值为5 0 H : 士1 H z . 5 . 2插头和插座出 口端或连接器的标称值 5 . 2 . 1 交流标称电压为单相 2 5 0 v、 三相 4 1 5 V o 5 . 2 . 2 交流标称电流为 1 6 A, 3 2 A, 6 0 A, 1 0 0 A, 1 5 0 A和2 5 0 A 对充电模式功能的要求 6 . 1四种充电模式 6 门. 1 充电模式1 。 将电动车辆连接到交流电网时使用已标准化的插座, 用单相或三相交流电, 并使用 相线、 中线及接地性保护性导体。 充电模式1 要求在电源一侧有漏电流保护装置( R C D) 。 如果国家法令 禁止在电源一侧安装 R C D设备, 那么就不能采用充电模式1 , 注 : 标 准 插 座 是 指 符 合 I E C标 准 和/ 或 国 家标 准 的插 座 。 6 门. 2 充电模式2 。 将电动车辆连接到交流电网时使用已标准化的插座, 用单相或三相交流电, 并使用 相线、 中线及接地性保护性导体, 并且在电动车辆和插头或控制盒之间有控制导向器。 6 . 1 . 3 充电模式 3 。 电动车辆和交流电网相连时, 使用了特定的电动车辆供电设备, 并且把控制导向器 固定安装在电源一侧。 6 . 1 - 4 充电模式4 。用非车载充电机将电动车辆和交流电网间接地连接, 且控制导向器固定安装在电 源一侧 。 6 . 2 各种充电模式提供的功能 对充电模式 1 来说, 无需附加功能。 对充 电模式 2 、 模式 3 、 模式 4来说 , 至少应提供下列的附加功能 : 必备的功能 : 一一确认车辆已被正确的连接; 对保护性接地导体的有效性进行连续检查 ; 系统的通电; 系统的断电; 充电定额的选 择。 可选 的功能: 决定是否向充电部位 通风; 供 电设备负载 电流的实时检测和调整; 一一祸合器的保持 / 断开 。 还可以提供其他的功能。 6 . 2 门必备的功能 6 - 2 - 1 . 1 确认车辆已被正确的连接 电动车辆供 电设备应该能判 断出连接器是 否已完全插 人了车辆 的插孔及是否连接好 。 6 . 2 门. 2对保护性接地导体的有效性进行连续检查 GB/ T 1 8 4 8 7. 1 一 2 0 0 1 车辆设备的接地连接应为控制导向器电流提供一个返回电路。 于是 , 电动车辆供电设备和车辆的接 地情况就可以通过控制导向器的电流反映出来 6 . 2 门. 3系统的通 电 如果控制导 引电路工作 正常的话, 就允许 系统 加电。系统 能否加电也还与 一些 其他条件是 否满足 有关 6 . 2 门. 4系统的断电 如果控制导引电路断开 了, 接到电缆组件上的供电电源必须马上被断开, 但控制电路仍可以保持 通 电。 6 . 2 门. 5充电定额 的选择 应该提供手动或自动措施, 保证充电定额不超过交流电网的额定功率。 6 . 2 - 2可选择的功 能 6 . 2 - 2 - 1充电时是 否通 风 如果充电时要求通风 , 只有通风条件满足时 , 充电才能进行 。 6 . 2 - 2 . 2供电设备负载 电流的实时检测 和调整 应该提供有效措施, 保证充电不会超过供电设备提供的负载电流。 6 . 2 . 2 . 3 藕合器 的保持 和断开 应提供机械装置来保持和断开祸合器。 6 . 23 控制 导引 电路 对充电模式 2 、 模式 3 、 模式 4来说 , 必须有控制导引电路。该电路 由控制 导引导体、 保护性接地导 体、 电动车辆供电设备控制部件和一些其他的电动车辆的车载电子设备组成。 控制导引电路至少能完成6 . 2 . 1 . 1 - 6 . 2 . 1 . 5的必备功能, 也可以有 6 . 2 . 2 . 1 - 6 . 2 . 2 . 2的可选功 能及其他功能, 比如6 . 2 . 2 . 3 , 6 . 3串行 数据通讯 在不同的充 电模式下 , 具体 的串行数据通讯方式如下 : 充电模式 1 : 不使用串行数据通讯 充 电模式 2 : 串行数据通 讯是可选 的。 充电模式 3 : 串行 数据通讯是可选 的 充电模式 4 : 除 了特殊 的非车载充 电机外 , 串行的数据 通讯是必不可 少的, 以便 于车辆能控制非 车 载充电机 串行数据通讯使用屏 蔽的或接地 的双绞线 , 并使用藕合器中的三个低压/ 弱电流的触点 电动车辆连接及对其接 口的要求 7 门电动车辆的连接方式( A, B , C三种) 电动车辆 的连接可以采用下述 三种方式 中的一种或多种 : 连接 方式 A: 将 电动 车辆 和交 流 电网相连 时 , 使用 和 电动车 辆连在 一起 的供 电 电缆和 插头 ( 见 图ll 。 GB / T 1 8 4 8 7. 1 一 2 0 0 1 EV SE 图 1连接方式 A 连接方式 B : 将电动车辆和交流电源连接时, 使用带有电动车辆连接器和电源连接器的独立的活动 电缆 ( 见图 2 ) 0 EV sE 图 2连接方式 B 连接方式 C: 将 电动 车辆 和交 流电源连接时 , 使用了和交流 电网连在一起的供 电电缆 和连接 器( 见 图 3 ) , 对充 电模式 3来说 只能用连接方式 C来连接 。 G s / T 1 8 4 8 7 . 1 一2 0 0 1 E VS E 图 3 连接方式 c 了 . 2电源和电动车辆之 间的连接 注意: 在本条目中, “ 连接” 这个词是指一条传导的通路。 在本条目中提出了使电动车辆和电源相连的物理传导电气接口的要求。它在电动车辆接口上允许 有两种设计 : 通用接口是可以为所有充电模式提供高压交流电、 民用交流电或高压直流电、 民用交流电的接口: 基本接口是只为充电模式 1 、 模式 2 , 模式 3 提供民用交流电的接口。 综合起来, 接口提供了如表1 所示的1 4个触点: 表 1 电动车辆接口的一般要求 触 点 序 号 通用蒸本 功能匕 强电a . c . / a . c .强 电 d c . / a . c . a. c. 1 2 3 4 r 刁 6 7 8 9 I 0 1 1 I 2 1 3 1 4 5 0 0 V 2 5 0 A 0 5 0 0 V 2 5 0 A 5 0 0 V 2 5 0 A 3 8 0 V 3 2 A 3 8 0 V 3 2 A 3 8 0 V 3 2 A 3 8 0 V 3 2 A 故障( 用) 规定值 3 0 V 2人 3 OVZA 3 0V 2A 3 0V 2A 6 0 0 V 4 0 0 A 6 0 0 V 4 0 0 A 3 8 0 V 3 2 A 3 8 0 V 3 2 A 3 8 0 V 3 2 A 3 8 0 V 3 2 A 故障( 用) 规定值 3 0V 2A 3 0 V 2A 3 0 V 2 A 3 0 V 2 A 3 8 0 V 3 2 A 3 8 0 V 3 2 A 3 8 0 V 3 2 A 3 8 0 V 3 2 A 故障( 用) 规定值 3 0 V 2A 3 0 V 2A 3 0 V 2A 强 电 d . c . l a . c . 强电d . c , / a . c _ 强 电 ac . L1 L2 L3 中 线 保 护 接 地 控制导向。 通 讯 1 ( + ) 通 讯 2 ( 一 ) 数 据 地 功 率 指 示 器 功 率 指 示 器 a )对强电的触点来说. 应考虑占空比的因素 b )对触点9 1 4 来说 环境条件可要求用更大的传导截面。 c )在不使用控制导引电路时, 触点 9 可用于不妨碍控制导引功能的功率指示电路 注: 支路过流保护值可以选为设备额定值的 1 2 5 % Gs / T 1 8 4 8 7. 1一 2 0 0 1 7 . 3对接 口的要求 7 . 3 . 1 通用接 口的结构设计 通用接 口可以有多达 1 2个功率或信 号触 点, 各触点都有唯一的物理结构 。 根据车辆 的充电模式, 这 些触点可能用到也可能没用到。它们 的电气额定值 和功能在表 1中说 明。 通用的车辆插孔应该既能和高压交流电连接器相连, 也能和高压直流电连接器相连 两种插孔应该 都能和民用的交流电连接器相连。应该采取一些措施, 防止交流电连接器和直流的车辆插孔连到一起, 对直流电连接器和交 流的车辆插孔也应该这样 。 如果必要的话, 在连接器或供电电缆中采用通用插孔的车辆应该采用一些措施, 将基本接口的电阻 功率指示器转换成控制导引的信号。 7 . 3 . 2基本接 口的结构设计 具有 为单 相或 三相 电提供接触点 的特殊设计构造 的基本接 口应该包含 8个或更多的触点 。其 电气 额定值 和功能在表 1里叙述 。 通用 的车辆插孔应该 既能和三相连接器又能和单相连接器配合作用。 这种藕合器的额定值应是 2 2 0 V, 3 2 A( 单相), 2 2 0 V/ 3 8 0 V, 3 2 A( 三相 ) 。藕合器里还可 以包括用 于控制导 引和功率指示器 的附加触点 。 7 . 3 . 3 连接顺序 出于安全 的考虑 , 连接时应注意首先接地, 最后连接控制导引电路 。其他触点的连接顺 序没有特别 的指 定。在脱 开的过程 中, 控制导引电路应该首先断开, 最后才断开地线。 8对专用的插孔、 连接器 、 插头、 插座和充 电电缆等的要求 8 . 1工作温度 在正常运行期间藕合器应能经受 一3 0 C十5 0 C连续变化的环境温度。 在储存库中, 祸合 器应能经 受一5 0 C - +8 0 C 连续变化的环境温度。 8 . 2 车辆插孔的额定值 车辆插孔的额定值应和车辆的要求相一致。 8 . 2 门通用插孔 通用插孔 的最大额定 电压和 电流应符合表 2的规定。 表 2车辆 的通用插孔要求 GB/ T 1 8 4 8 7 . 1 一 2 0 0 1 表 2 ( 完) /一-一而一A T忑一 =h RVm, , a, c. la. c. i R $ d., 4 - a )对强电的触点来说, 应考虑占空比的因素 b )对触点 9 - 1 2来说 环境条件可要求用更大的传导截面 c )在不使用控制导引电路时, 触点9可用于不妨碍控制导引功能的功率指示电路 注: 支路过流保护值可以选为设备额定值的 1 2 5 8 . 2 . 2基本插孔 基本插孔的额定工作电压和电流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表 3 车辆的基本插孔要求 8 . 3 连接器的额定值 8 . 3 . 1 与通用祸合器一致的连接器 通用连接器的最大额定电压和电流应符合表 4的规定。 表 4 车辆的通用连接器要求 GB/ T 1 8 4 8 7. 1 一 2 0 0 1 8 . 3 . 2 与基本祸合器一致的连接器 基本连接器的额定L作电压和电流应符合表 5 的规定。 表 5 车辆的基本连接器要求 8 . 4介 电强度 见 GB/ T 1 1 9 1 8 - 1 9 8 9中 2 0 . 1 , 8 . 5 绝缘 电阻 见 GB/ T 1 1 9 1 8 -1 9 8 9中 2 0 . 2 8 . 6电气间隙 和爬 电距离 插座、 插头或连接器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G B / T 1 1 9 1 8 的规定。 8 - 7 使用寿命 使用寿命( 充电模式 2 、 模式3 ) ; 插孔/ 连接器和插头/ 插座: 在没有开关装置的情况下, 交流额定负载时 5 0 0 0次和空载时 5 0 0 0 次; 在有开关装置的情况下, 交流额定负载时 5 0 次和空载时 1 0 0 0 0 次。 注: 一次操作等于一次连接加一次断开. 使用寿命( 充电模式 4 3 : 插孔厂 连接器 和播头/ 插座: 空载时 1 00 0 0 次。 8 . 8 断开能力 对于充电模式 2 和模式3 , 为防止在额定电流时断开所产生的破坏, 插头、 插孔、 连接器和插座应该 有足够的断开能力。 对充电模式4 , 在有负载的情况下, 不应该断开。在直流负载下若遇故障而断开, 不应有危险发生 在电压为额定电压、 电流为 l . 2 5 倍的额定电流, 功率因数为0 . 8 , 直流电阻负载情况下 3 次的连接 和断开操作应不引起电击或着火的报警。一旦出现故障设备可以停止工作。 8 . 9 I P防护等级 最 小的 I P等级是: 电动车辆在“ 行驶状态” : I P 5 5 ; 车辆充电( 连接中的电动车辆插孔/ 连接器或插头/ 插座) : I P 4 4 ; 连接器不用时: I P 4 4 ; 插座不用时: I P 4 4 o I O GB/ T 1 8 4 8 7. 1 一 2 0 0 1 应按照 GB 4 2 0 8进行测试。 8 . 1 0 允许的供电设备表面温度 在额定电流和环境温度为4 0 C的条件下, 进行手动操作时, 最高允许的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金属部分 5 0 C ; 非金属部分6 0 C o 对那些可以碰到但不是手动的部分, 在同样条件下, 最高允许温度应该是: 金属部分6 0 C ; 非金属部分 8 5C. 8 门1插拔力 连接和断开( 锁紧设备未启用) 操作所用的力应该小于8 0 N o 测试: 正在考虑中( 参见G B / T 1 1 9 1 8 ) , 8 . 1 2锁紧装置 为了避免意外的负载中断, 应提供一种防止连接器或插头意外脱开的装置。 例如插头的机( 自) 动锁 紧装置 , 包括连到插 头的活动门等。 8 门3 使用 插座应该设计成能拆卸 、 更换和维护。 8 . 1 4冲击 将充电插头或连接器从 1 m高的地方跌落到水泥地面上 8次后, 应能继续工作。测试时( 参见 G B / T 1 1 9 1 8 ) , 连接器和插头应连接在电缆上。 8 门5 环境条件 插孔、 插头或连接器应设计成能耐

    注意事项

    本文(GBT18487.1-2001.PDF)为本站会员(m****)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