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doc
浅谈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旭玲 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河镇第二小学 摘要:在多元音乐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民族民间音乐有其巨大的发展空间,但目前国内的民族音乐发展并不乐观,中小学生对于民族音乐文化也缺少足够的兴趣,政府、社会、学校、教师等多种因素形象着民族音乐的发展,要让传统的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得以长足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关键字:民族音乐 中小学 作用 少数民族音乐,是一种少数民族把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通过曲调和唱词表达出来的艺术形式,是一个族群符号的代表,一个民族文化的承载体,民族音乐伴随着他们劳动生产、社交、娱乐活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是整个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份,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均拥有本民族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优秀而独特的音乐,表现出自身存在的价值。一、 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意义 1、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需要 在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发扬少数民族音乐,传承民族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民族精神决定着民族的兴衰,我国的文化思想与民族信仰是与民族音乐一脉相承的,民族音乐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运用情感体验,了解民族精神在音乐里的存在,使民族意识得到强化。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与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是日益密切,这给音乐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对于现在的中小学生,他们口中唱的音乐基本为流行歌曲,而民族音乐则没有收到学生的追捧,即使是音乐课堂,他们所学也鲜有民族民间音乐,那些经典的民族音乐在被忽视中渐渐消失。民族音乐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一个支点,它的发展既是对民族音乐传承的需要,更是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因此,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在中小学课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 扩大审美文化发展的需要 各地的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组成了我国的民族音乐,他们各自表达的形式是不同的,因此审美习惯与审美观也是不同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风格与特点也不一样,在表达方式与节奏上也有并不一样的特色。然而很多青年人都青睐于流行音乐,缺乏民族音乐知识,审美观范围也就相对狭窄,更为严重的行为就是对明星的刻意模仿。对于这些没有自我意识的行为,我们应该从根本上杜绝,否则就会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民族音乐对学生的心理和文化素质,思想意识以及审美观的提高与培养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自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吕莉 李伟宗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发扬民族民间音乐,散发民族音乐魅力,不仅是审美文化观扩大发展的需要,更是世界音乐文化发展的的趋势,本土民乐的发展将会深刻影响下一代的文化审美。 3、多元文化发展的需要 2011年新版课程标准提出“弘扬民族音乐, 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这一表述着重突出了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地位, 同时也强调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去理解其他民族、国家与地域的音乐文化, 新课标中还提出“要善于将本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 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项目运用到音乐课程中来,使学生能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等内容。新版的音乐课程标准无疑体现了国家加大弘扬民族音乐理念的力度,高度重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在音乐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重视本民族传统文化已成为近年来国际音乐教育的主要趋势,由于传统音乐受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带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因此反映了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由此形成具有民族特点的音乐教育。因此,我们在学习和弘扬本国、本地区、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的同时,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尊重和包容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丰富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思想,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二、 中小学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现状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的发展并不乐观,在中小学生中,对于传统的本土音知之甚少,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也相对薄弱,尽管我们现行的音乐教材中,民族音乐的内容占了很大的比例,各地音乐教材中也都增加了乡土教材的内容,但这只能表明教材编写者的基本方针是正确的,愿望是美好的,但在实际的操作中仍呈现出较为匮乏的现状。在当前的音乐教育中,由于应试教育占据主导地位,很多音乐课程会被其他科任老师随意挤占,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严重影响了民族音乐的发展。三、 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匮乏的原因 1、教育环境存在漏洞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不受重视。虽然现在中小学普遍提倡素质教育,但很多中小学在实际教学中看重的仍然是升学率,学校自身也将升学率视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这样一来,不属于升学考试范围的音乐课就很自然地受到其他“主课”的排挤。很多中小学的音乐课可有可无,上课情况无人问津、无人监督、无人指导音乐教学。如此,音乐教育无法按照课程标准执行,更无法完成规定的内容。 引自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探析张娟 2、教师素养有待提高 在发展民族音乐文化方面,中小学音乐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民族音乐文化素养决定着学生在学校吸收的民乐文化的多少,但目前,大部分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本身在课堂中对民乐的讲授仅限于对民乐技巧的传授,教学手段较为单一,音乐教学缺少民族和地方特色,加之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则少之又少,这不不得不说是对民乐文化的匮乏。 3、学生自身存在偏差 (1)价值观的偏离 对于流行音乐的偏执喜爱是目前中小学生的一个基本现状,学生对于本土的民族音乐知之甚少,甚至刻意回避学习民族音乐,很多学生对于非主流以及流行音乐的盲目追捧、崇拜,出现各种哈日哈韩的现象,而流行音乐本身的参差不齐,如果缺少正确的价值判断,则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2)态度不积极 对于很多少数民族的孩子,他们由于从小讲汉语,对本民族语言不会说不会用,缺乏学习民族语言的积极心态,由此也缺乏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态度上的不积极,给民族音乐的发展带来不小阻力。四、 拓展民族音乐在中小学教学应用的途径1、 营造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环境环境对于孩子的教育成长至关重要,营造适合培养学生民族音乐教育的环境是拓展民族音乐教育在中小学教学应用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进行政府政策引导,国家制定相关的民族政策,在民族音乐教育方面做好政策倾斜,积极制定相应的民族文化保护的政策、法规,做好非物质遗产关于民族音乐传承保护方面的相关工作,使各级政府、文化教育部门引起高度重视,层层推进,在中小学营造民族音乐教育的良好氛围。其次,加强学校环境建设,学校是学生学习培养民族音乐的重要阵地,校园内的民族音乐氛围可以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情怀。2、提高教师民族音乐素养,加大对学生的培养教师对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培养起着最为直接的作用,面对音乐教师民族音乐素养匮乏的情况,只能通过加大对教师的培训来渐进的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区域差别大,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风土民情,大力发展本土音乐,编写教材,以适应本地区民族音乐发展的需要,再通过加大中小学音乐教师对于民族音乐教育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民族音乐素养,使教师充分了解民族传统表演艺术的演唱、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段, 深人体验其风格、神韵及其所体现的美学观念与文化内涵,提升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民族音乐素养,使其在授课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基础。3、 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情怀学生的民族音乐情怀,不能单靠音乐教师的培养,还需要政府、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逐步提升学生民族音乐的感受能力。由于中小学生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认知度和敏感度都不高,也就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兴趣是培养一个人才的重要基础,所以培养学生民族音乐情怀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兴趣开始,教师的作用首先就是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其有所感受,在认知的基础上感受传统民乐的特点和魅力,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引发对它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自然而然也就会自己去寻找、探索,民族音乐情怀也就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 总之,要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深入发展,得以传承并保持其生命活力,需要政府、社会、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音乐无国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要是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就一定会闪耀其光芒,为世人所认可,相信,在不断的探索中,少数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课程中将得到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1吕莉,李伟宗.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商界论坛 2张娟.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探析 3杨海.中小学音乐教育传承创新民族民间音乐的模式构建研究.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 4王幼珊.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课中的教学模式.大众文艺 5张黎红,尹爱青.论我国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完善.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 2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