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责任教育故事分享.doc
“爱与责任”教育故事分享陶行知先生说过:“小孩子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因而教育应当充满爱。” 教师的爱是流淌在学生心中的甘泉,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动力。那么,教师应该怎样体现对学生的爱呢?我认为,首先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真”。孙云晓老师提出了“真爱”的核心概念:“所谓真爱,就是把孩子当成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满足其需要,引导其发展,而不求利欲之利。”1、既要保护学生的尊严,又要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我班的xxx,她是个内向的、内敛的好学生,但好学生也有犯错的时候。她参加风帆文学社,有次投稿被改稿子的老师发现是抄袭网上的,改稿子的老师让我好好教育她。这个学生的性格我很了解,既内向又内敛,平时在班上是听不见她大声说一句话的,她的学习又很优秀。学习好的学生很少受批评,自尊心很强的,既不能损害她的尊严,又要帮她指出错误,怎么和她交流呢?我想了想,在她拿作业给我订正时,我表现出很不经意的、轻声地对她说了一句,当然只有我们两个听见,“xxx,上周你投风帆的作品是抄袭网上的吧,注意下次不能这样啊!”只见她的脸霎时变红,点点头,轻轻的回了句:“恩!”就这样回到家里,她给我传来了微信。她:老师,这次的我作文抄袭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我:改稿子的老师告诉我的,你好好的再看一遍吧,就会发现。她:哦她:老师,这次的事情,只有你知道是吗?我:是她:老师,这件事情你可以不告诉其他同学吗?我不想让其他的同学知道。我:可以,我不会说的,只要你改了就好,这件事情就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是啊,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人无完人,孰能无过?作为一名老师,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我们应该指出他的错误,让其改正,也许批评是免不了的,但如何让孩子愉快的接受批评,认识错误?这是我们每个老师需要思考的,我首先采用了为学生保密的原则,以保护她的自尊心为前提,帮助她改正错误。2、面对性格不同的学生,采用爱的方式有所不同一个人一个人的性格,一个人一个人的特点,有的人胆小怕事,落个树叶怕砸着;有的人天不怕,地不怕,有的人谨小慎微,有的人粗枝大叶,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性格特点,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才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也能提高教学效果。我班的xxx,他很容易冲动,有一股牛脾气,面对这样的学生,首先我们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跟着他冲动。 “春风化雨”是爱,“严”也是爱。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爱不等于无原则的溺爱,应该用严格的纪律和道德规范去要求儿童,并注重通过集体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对他我就是用严来教育的,严的背后是约束,是磨练,是激励,是关怀。如xxx:也是出了名的,她的性格真的比林黛玉还林黛玉,一年级时经常早上都在校门口和她妈妈在拉锯,怎么拽都不想进学校,看她挺柔弱的,其实很倔。一开始她是娇气,我不能为了她一个误了全班53个同学,和你妈妈拉锯就拉锯吧,所以我是冷处理,什么时候喜欢来上学就来吧,来了之后能学多少就多少,和她说话可能我比她还小声,看到我这样,连我们班最淘气的学生都不敢欺负她。后来慢慢的到四五年级,一般情况下她都按时来上学,但如果她身体不舒服还是会不想上学,我就告诉她妈妈,如果身体不舒服,不要硬拉她来上学,舒服了再来。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53个学生有53个性格,要讲可能有53个故事,作为老师,要分析和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表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使工作顺利进行,以至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投向学生的爱,在有的学生那里会得到热烈的回应,而在有的学生那里,则像一潭沉寂的死水,荡不起一丝涟漪。最好的态度是宽容的接受每一个学生的本来面貌,不论是好是坏。总之,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纯粹的、真实的。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沐浴爱的阳光,走上快乐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