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脸谱教学设计MicrosoftWord文档 (2).doc
-
资源ID:41582224
资源大小:34.5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唱脸谱教学设计MicrosoftWord文档 (2).doc
唱脸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课文,听歌曲,品一品唱脸谱的韵味,感受京剧的无穷魅力。教学重点: 了解脸谱的基本知识,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教学难点: 脸谱颜色的代表意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唱脸谱。谁能告诉老师,脸谱是哪种戏曲特有的?(学生回答) 出示相关资料:介绍京剧及脸谱(幻灯播放)京剧及脸谱: 京剧是中国最著名的剧种,被世人称为“国粹”。京剧的脸谱是“国粹中之国粹”。脸谱起源于上古宗教和舞蹈面具,是中国传统京剧里男演员脸部的彩色化妆。这种脸部化妆主要用于净(花脸)和丑(小丑),特别是净,都是重施油彩的,图案复杂,因此称“花脸”,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类型的人物的图案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一样,所以称为“脸谱” 二、学习新课1. 过渡:了解了京剧,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京剧给外国友人留下了怎样的印象?(1)从“愣”你体会到了什么?(外国人的惊奇、不可思议)愣和“简直”都是北京方言。“简直”表示“真是”、“实在是”的语气。这些词语使歌词具有了京腔、京韵。(2)“四击头”是什么意思?(幻灯片播放)模仿一下。(主角出场前,龙套们翻跟头时,锣鼓使劲地敲“哐齐来栽哐齐来栽哐伧”最后这几声就是“四击头”)(3)外国人如何称赞“京剧”的?你觉得还可能怎样称赞?这也可以理解为抒发了中国人的自豪之情。 (4)谁能把这种自豪之情读出来呢?(指导朗读) 2.过渡:知道了京戏的开场,仅仅只是了解了“冰山一角。”其实京戏中人物的脸谱与人物的性格、命运或品质有密切的关系,课文中为我们列举了好多人物,请同学们自读2、3小节,说说你对他们的了解,并在书上做批注。 (1)自读2-3小节,谈谈你对文中提到的脸谱及人物故事的了解,在书上做批注。 学生汇报:窦尔敦、关公、典韦、曹操、张飞(学生汇报后,教师做适当补充)(幻灯片一张张播放) (2)小组讨论交流,这些脸谱有什么特点?(颜色、图案、表情不同(学生自由回答)(幻灯片播放放在一起的几张脸谱进行比较) (3)师总结:不同颜色的脸谱所代表人物的性格是不同的,如: 蓝脸:草莽英雄,显示人物刚强阴险。如窦尔敦 红脸:代表忠勇、正直。如关公 黄脸:代表凶诈,或骁勇凶暴。如典韦。 白脸:代表性情奸诈。如曹操 黑脸:代表猛智、面貌丑陋、性情猛直。如张飞 3. 过渡:京剧的脸谱融入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具有无穷的韵味。同学们齐读最后一小节。(1)有没有不懂得地方?(鸳鸯瓦) (2)从戏剧大师勾画脸谱时的情景,你体会到了京剧脸谱的什么特点?(鲜明、生动、夸张,)(学生自由回答) 三、课堂小结:听歌曲唱脸谱(学生跟唱),感受京戏的博大精深和它的艺术魅力,做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京剧艺术的人。(幻灯片播放歌词) 四、板书设计: 唱脸谱 外国人看京戏:顶呱呱 各种脸谱人物:蓝、红、黄、白、黑各具特色 脸谱鲜明生动:美佳佳 教学反思: 唱脸谱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韵味”这个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它本是一首歌曲的歌词。这首歌活灵活现的展现了丰富多彩的脸谱文化,热情洋溢地赞美了这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样式。这节课是第二课时。我的教学设计:首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唱脸谱,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入资料让学生了解“京剧和脸谱”。接着,“读一读”让学生自读自悟,品味课文中的韵味。其次让学生“说一说”,了解脸谱颜色与课文中提到的人物的关系,了解京剧在外国有人心目中的好印象以及京剧脸谱的艺术特点等。最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欣赏歌曲唱脸谱,在读说听唱中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京剧的风格特点,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课后,感觉基本完成任务,学生表现还算不错,时间把握较为准确。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课件与教学内容配合不是很好,课件播放顺序不够科学完美,指导学生朗读也做得不够到位,教学语言不够严密等。 总之,我今后应多研读课标,深入透彻地读懂教材,并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合理简约而又可行的课堂环节;应虚心学习课件制作;扎实实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力争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课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