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留守儿童的自信心.doc
浅谈培养留守儿童的自信心 通讯地址:广西平果县第七小学姓名:陆丽珍邮编:531400联系电话:13977662596【摘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因长时间没有父母的关爱,多数留守儿童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心。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引导者,班主任要学会教育引导留守儿童树立自信心,让更多的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关键词】 留守儿童 班主任 赏识 自信心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因为长时间没有父母的关爱,多数留守儿童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心。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引导者,班主任学会教育引导留守儿童树立自信心显得非常重要,让更多的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我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在自己探索教育方法的同时,借鉴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总结出了一些做法,就是以爱为出发点,多赏识留守儿童,教育引导留守儿童树立自信心。一、深入了解,真情关爱留守儿童,培养自信。在实践中,我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班里每个留守儿童的情况,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姓名、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并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和Q号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以便随时了解留守儿童,做到教育有的放矢。平时留守儿童生病了及时打电话给监护人 ,遇上留守儿童没来上学及时打电话给监护人。总之让留守儿童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的,是被爱的。罗素曾经说过:“凡是缺乏爱的孩子,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我班原有个覃兰媛的留守儿童胆子特别小,上课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下课后,也不愿意与老师、同学玩耍。她性格内向,常常一个人站在教室里望着操场发呆。她的脾气比较犟。后来在家访中,我了解到在覃兰媛读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的时候。覃兰媛的父母由于各种原因离了婚,覃兰媛判给父亲,父亲忙于打工挣钱,把她交给了年迈的奶奶。自从她爸爸、妈妈离婚后,她好像变了个人似的,不爱与人说话了,动不动就发脾气。回校以后,我召开班干部会议,发动同学主动关心和帮助覃兰媛,大家要尽可能地多帮助她,不管是学习还是平时的生活细节,下课后,要多多主动地与她玩耍、交流,上学、放学路上主动与她作伴等等。还特别交代班里活泼开朗,待人热情有加的方爱敏平时多找覃兰媛聊天,做游戏。与此同时我又找覃兰媛谈心,帮他分析家庭情况,让他感觉到父母虽然离婚了,但自己仍然是她们的子女,仍然有妈妈疼、有爸爸爱,在学校也有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帮助,自己和别人一样幸福,从而消除心理障碍。覃兰媛感受到来自老师同学给予的关爱与理解。很快她与大家一起玩耍、一起欢笑。她逐渐对学习各门功课产生兴趣,上课有时也能举手发言了,自信心也增强了,参加班集体活动的主动性也高了。二、真诚赞赏,降低要求,点亮留守儿童内心的火花。每当我们的留守儿童有点进步,取得好成绩时,他们往往毫不掩饰的把喜悦的心情流露出来。我就会及时的评价:“祝贺你有所进步,照这样发展下去,你成功的。”事实证明这样不仅能保持留守儿童的积极性,还能起到更好的鼓励作用。所以班主任要习惯用肯定语言和鼓励语言,评价自己班里的留守儿童。象 :“你能行!”“再试一次,一定会比刚才更好!”“在这方面注意一点,事情就做得很完美了。”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赏识留守儿童,把赞美的语言无私地送给每位留守儿童。对留守儿童进行表扬时,降低或不要设立“门槛”,所有的留守儿童都值得我们去欣赏、去发现、去唤醒、去表扬、去激励。赏识留守儿童,善于捕捉留守儿童哪怕一处细微的优点,令留守儿童更全面地了解自己,肯定自己,从而进一步完善自己,超越自己。留守儿童生活在群体里,自然各有长短,对留守儿童教育要多鼓励,少批评,多劝导,少冷落。班主任在与遭遇挫折的留守儿童谈话时,应首先鼓励留守儿童不要泄气。让他们知道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失败是常有的。更要让他感到老师对他的能力和水平深信不疑。其次帮助他分析原因,与学生及时的沟通,平息学生的惶恐心理,让学生感觉到他在老师的心里依旧充满希望。这样能让学生对老师充满信任,成为知心朋友,同时使学生更加珍惜一切,奋发向上。个别留守儿童转化的关键在于使其树立起自信心。作为老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因为自尊才能自信,自信才能自强。经验告诉我们,首先要走近他们,喜欢他们,成为他们的朋友。同时要引导周围的同学一起关心他。然后发搌闪光点,放在闪光点,让激励唤起自为信,进而成为闪光,重视留守儿童的第一步,哪怕是微小的也不放过,抓住反复点,促其飞跃。三、针对实际,设立目标,体会成功,树立自信。根据年龄特点,让留守儿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给他们提供尝试的机会,为留守儿童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使留守儿童感觉到自己的潜能。比如我鼓励一个因不善发言而羞于上台的留守男童为全班同学讲故事,事前我帮助他做好充分的准备。结果这个留守儿童果真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他的自信心大增。平时我不操之过急,针对留守儿童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和成功都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并在班里为他作宣传,让他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逐步树立自信。了解到留守儿童吴庭宁平时爱打兵乓球,于是学校运动会,我极力推荐吴庭宁代表本班去参赛,在同学们的支持与帮助下,吴庭宁不负众望勇夺年级第二名,平生第一次上台领奖。我又趁热打铁叫班里那几个比较爱打兵乓球的孩子拜吴庭宁为师学习打兵乓球,吴庭宁欣然答应。从此我们经常见到吴庭宁忙碌的身影,自信的笑容。在吴庭宁树立自信心后,我立即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明确地告诉他:学生要以学习为主,按时上学,完成作业是一名合格的学生最起码的任务。为了不让他感到这个要求高不可攀,我和他共同协商制定了一些具体可行的小目标。当一个小目标实现后我及时给与肯定,有意无意的在班里夸奖。三、赏识评价,培养自信。客观公正的评价,是留守儿童树立自信的催化剂。教师要重视自己对留守儿童的评价,随时捕捉留守儿童的闪光点,使每一位留守儿童都能体会到成功。留守儿童往往缺乏自信,教师要抓住孩子偶尔胆大的一刻,给予肯定的评价,做到扬长避短。不要因自己的一句话而扼杀留守儿童的自信。平时对留守儿童的评价若能与学生的愿望、兴趣及心理特征想吻合,则可能使留守儿童优良的一面在留守儿童的精神面貌和行为中处于主导地位,重要的是,一些不良行为或特征则会随之被淡化和减弱。参考文献1 孟繁华主编的«赏识你的学生»覃薇对教育二童评析。2 孟繁华主编的«赏识你的学生» 尹晓杰评析注:留守儿童课题研究结题论文,201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