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莱芜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初中语文 .doc
-
资源ID:41605340
资源大小:54.2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06年莱芜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初中语文 .doc
2006年莱芜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 文 试 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走进街心公园,只见翠竹摇yè,树影婆娑,几簇五颜六色的鲜花绽放在灿烂的阳光 下,一架道劲的藤萝在突兀的假山上zì意攀援,引来不少的小鸟在此栖息。劲 栖 yè zì 2从下列历史人物中任选两位,各写出一个与之相关的成语。(2分) 孔子 墨子 项羽 刘备 陶渊明 历史人物: 成语: 历史人物: 成语: 3下面是一位学生的作文片段,其中有两处语病,在原旬上改正过来。(2分) 每次听到洪战辉的故事,我都非常感动。从洪战辉的身上,使我看到了人间最可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关爱”。因为关爱,我们的社会无时无刻流淌着爱的暖流,处处播洒着爱的阳光,人人收获着爱的果实。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四书”指论语孟子老子墨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B杜牧是唐代著名诗人,他与晚唐诗人李商隐合称“小李杜”。我们学过他的泊秦淮赤壁等作品。 C清代文学家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刻画了当时各类士人虚伪、贪婪的丑恶形象,并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了深刻地嘲讽和批判。 D莺的作者布封是法国博物学家、作家。5仿写句子。(2分) 彩虹,经过与雷电激战之后才出现; 理想,经过与困难搏斗之后才诞生; 成功, 。6填空。(6分) 蒹葭苍苍,自露为霜。 , 。 夫战,勇气也。 , , 。彼竭我盈,故克之。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以“一帆”小景,写出大江直流、平野开阔的句子是“ ,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巧用典故希望自己能得到重用的句子是“ , ”。 写出一个有关珍惜时间的古诗文名句。 7为了交流读书成果,班内拟办一期名为“走近名著的板报,请你从课外读过的名著中任选一部,推荐给大家。(4分) 书名: 主要内容: 推荐理由: 二、阅读(共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25题。(一)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为 9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暑。 11根据文段内容填空。(3分)文段开头用 为喻,提出了 的中心论点,接着 (论证方法),阐述了这个论点。12试举一例谈谈你对“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句话的理解。(3分) (二) 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目的早晨一样。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进静悄悄的教室。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 可是一点儿也没有什么。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温和地说:“快坐好,小弗郎士,我们就要开始上课,不等你了。”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诧异,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 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最后一课13从文中的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今天”不是“平常日子”? (2分) 14根据提示,将文中表示小弗郎士心情变化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上课之前想趁乱溜进教室)侥幸 (硬着头皮走进教室)心慌 (老师并未批评自己) (教室里坐了好些人) (知道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15简要分析郝叟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2分) 16文中人物描写运用了多种手法,写出一种,举例并分析其表达作用。(2分)(三)城市绿化的误区 城市中的植物一般都是人工种植的,很少像原始森林一样是原生的,保持了原始的、自然的状态。城市中原生的植物在建设过程中大多消失了,而植物对人类又很重要。它们能美化城市环境,缓解城市温室效应,净化城市空气,还能降低城市噪音,创造幽雅的休憩环境,增添生活情调。植物还能净化城市水质,生产绿色食品,保护生物多样性。它们在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因而我们努力地在城市中营造森林,以期望它们能为我们服务。 把城市植物还原到自然的、未受人类破坏的状态是不可能也是不实际的。但光靠光秃秃的大草坪或者随意栽种的一些树种,同样不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城市中的花园、绿地和公园,过于强调观赏性。绿化的品种多为一年生花卉和四季常绿品种,忽略了城市绿化的生态功能。种植的植物能否不依赖或最少依赖人类的帮助而正常生长,能否给人类带来好处等问题都被忽略了。“偏爱花草,轻视树木”成了城市绿化的一个不良倾向。大片大片的草坪使城市增添了不少绿色,但“绿”多而“荫”少。专家指出,同等面积林木是同等面积草地的绿化效果(降温增湿、隔离噪音、提供氧气、吸收有害气体等)的34倍,而植树成木仅相当于种草成本的十分之一。树大根深、枝繁叶茂的名木,在一定程度上还显示了一个城市雄厚的经济实力、悠久的社会历史和浓郁的人文底蕴。 种树的另一点好处是比种草更节水。在种植后的第一年,同等面积的树木和草地所需的水量基本相等;但到第二年,树木的生长则基本依靠自然降水,而1平方米草地(除自然降水外)的年需水量约为1.2吨。一座城市以10万平方米草地计,一年的用水量就大得惊人。 此外,一味地追求绿化的美感而选用好看却不适合当地的植物也是城市绿化中出现的问题。其结果是既达不到完善城市环境的目标,又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城市绿化更不能盲目引种外来物种,以免引起生物入侵。17城市绿化的误区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分) 18第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 19举例说明本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城市绿化不但要强调观赏性,还要注重生态功能。 B种树比种草成本低,用水少,还能显示一个城市的人文底蕴,因此要多种树。 C城市绿化不能引用外来物种,以免引起生物入侵。 D种植同等面积的树木和草地在第一年的用水量基本相同。(四) (甲)所有的树都是用“点”画成的,只有柳,是用“线”画成的。 别的树总有花,或者果实,只有柳,茫然地散出些没有用处的白絮。 别的树是密码紧排的电文,只有柳,是疏落的结绳记事。 别的树适于插花或装饰,只有柳,适于霸陵的折柳送别。 柳差不多已经落伍了,柳差不多已经老朽了,柳什么实用价值都没有除了美。柳树不是匠人的树,它是诗人的树木,情人的树。柳是愈来愈少了,我每次看到一棵柳都会神经紧张地屏息凝视我怕我有一天会忘记柳。我怕我有一天读到白居易的“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或是韦庄的“晴烟漠漠柳毵毵(snsn,枝条细长的样子)”竟必须去翻字典。 柳树从来不能造成森林,它注定是堤岸上的植物。而有些事,翻字典也是没有用的。怎样的注释才使我们了解苏堤的柳,在江南的二月天梳理着春风,隋堤的柳怎样茂美如堆烟砌玉的重重帘幕。 柳丝条子惯于伸入水中,去纠缠水中安静的云影和月光。它常常巧妙地逮着一枚完整的水月,手法比李白要高妙多了。 春柳的柔条上暗藏着无数叫做“青眼”的叶蕾,那些眼随兴一张,便喷出几脉绿叶,不几天,所有谷粒般的青眼都拆开了。有人怀疑彩虹的根脚下有宝石,我却总怀疑柳树根下有翡翠不然,叫柳树去哪里吸收那么多纯净的碧绿呢? 张晓风(柳 (乙)我赞美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其样子可恶。你们是靠它养活的,怎么只管高居在上面,绝不理睬它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它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向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但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边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看了觉得非常可爱。杨柳树也有高出墙头的,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为了它高而不忘本。 丰子恺(杨柳21甲、乙两文都写了柳树的美,但各有侧重,试分别加以概括。(4分) 22两文在写柳树时,都提到其他的树,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2分) 23甲文对柳树的描写富有诗情画意,试举一例加以赏析。(3分) 24甲文作者为什么说“柳树不是匠人的树,它是诗人的树,情人的树”? (4分) 25两文在感情基调、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各具特色,任选一个方面举例分析。(4分) 三、写作(共50分) 在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内的一个墓碑上刻着一段非常著名的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请以“梦想”或“改变”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文体,内容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