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枣庄市台儿庄区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初中语文 .doc
-
资源ID:41605923
资源大小:38.2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07-2008学年度枣庄市台儿庄区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初中语文 .doc
2007-2008学年度枣庄市台儿庄区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 )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shùn( )间照亮你的眼睛(2)我的唯一奢望( )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没有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当然,因为在二十四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和被róu lìn( )的波兰。(1)攀shùn(2)奢róu lìn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2)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1)获益匪浅:(2)春华秋实:3选出下列文学知识中说法有错误的一项( )A论语中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谈的是修身做人的道理。B朱自清的春这篇散文,通过生花的妙笔,写出了春的美景、春的气息、春的声响,确是一篇精美的散文。C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体现了诗人曹操博大的胸怀。D唐朝诗人马致远的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通过简洁的十八个字、九种事物的描写,反映了游子的思乡之情。4默写填空。(1)君问归期未有期,。,却话巴山夜雨时。(2)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3)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5仿写例句。(“爱”的对象可填人、景、物等)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香飘四野。仿句:人们都爱,。二、阅读理解(共47分)(一)阅读论语中的语段,完成下面问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6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人不知而不愠:(2)温故而知新:(3)学而不思则罔: (4)择其善者而从之:8写出文中的两个通假字。(1)(2)9写出文中两个至今还经常使用成语,并解释其意思。(1)(2)(二)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10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11选文第段主要描绘了什么?12请说说下面两个句子中加点的字使用的好处。(1)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2)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13为什么说“水也不忍得冻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4体会文章题目“济南的冬天”和最后一句话“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的不同。(三)回家的花朵李雪峰四月的时候,星星点点的蒲公英就绽开了,它们像一坨坨细碎阳光,金黄在氤氲着丝丝缕缕乳白地汽的田塍上,印满牛羊蹄印的村间小道两侧,甚至在山坳背阴处那些还没有融化的一片片的残雪里,甚至村庄生满幽绿苔藓的台阶缝隙里或残墙败垣上。蒲公英是最早醒来的,它醒了,大地就醒了,村庄的春天就醒了,村庄新一轮的岁月就醒了。村庄的女人们在乍暖还寒的初春就早早把它们带进邻近的城市里,那时它们有的刚冒芽,有的刚刚鼓起三五个青豆般嫩嫩的蕾,有的刚刚绽开了黄绒绒的一两朵花。它们被摆放在城市拐角处冰冷的马路沿子上,但更多的是被放在简陋的竹筛里,在乡村女人们高一声低一声的胆怯叫卖声中,流浪在城市的喧嚣市声或一条条仄斜而沉寂的幽长小巷里。它们是到城市里寻找它们的亲戚的。那些从乡村走进城市的人家。那些在城市里生活了多年,但根须还没有从乡间泥土里全部拔出来的人,那些在市声里沉睡,但梦的脚趾还常常粘满泥土的人,他们都是蒲公英的亲戚,他们都常常会买一小扎甚至几小扎的蒲公英,把它晾干了冲茶,或把它冼净剁碎了掺杂着作为吃食,败火祛毒,给身心重新赋予乡野的清爽之气和生命的自然气息。我也是蒲公英的一个亲戚。从一百二十多华里远的乡下老家到这小城里来生活,转眼就二十余年了,从一个乡间的木讷青年,成了小城市井中的一个临近不惑的人。我也常常掏几角钱买三五扎蒲公英冲茶,或者剁碎了摊几张饼子吃。我家的墙壁上,常常挂几束已经风干的蒲公英,或在院子里晾晒一些还带着薄薄一层乡间水汽的湿漉漉的蒲公英。去年深秋时,我又买回了十几扎蒲公英,那是些十分新鲜的蒲公英,叶子虽然已经被霜打得有些灰黑了,但褐色的根茎却饱满丰盈,粘着些润湿的泥土,其中许多已经鼓了些米粒大小甚至黄豆般大小的青蕾。我把它们淘洗干净,摊放在竹筛里静静地晾晒。一个午后,我发现已经晾晒了几天的蒲公英,有几棵竟又开花了,那金黄的花朵,在根叶已经被晒得一片灰黑的竹筛里分外地耀眼。它们在秋天的阳光里簇闪着金黄的光泽,像一粒粒淡定的阳光,又像一粒粒金色的星星。又过了许多天,我发觉那些蒲公英已经彻底风干了,而那许许多多的花蕾都已绽开过,花朵早谢了,然后成了白絮絮的一朵朵绒球,向晚的风轻轻一吹,那些绒球便沸沸扬扬成一朵朵的白絮飘起来,像一片片沸扬的微雪,从竹筛里沸扬到阳台上,然后飘过高高的楼顶,飞进了远远的天空里,随着一缕一缕的风飞走了。它们是要飞成天上的白云,是要随着那些流浪的云朵,飞回到遥远的乡间的田塍上、山坳里。是要迢迢地回到自己的乡野老家吗?花朵是植物的心灵,是一棵树或一棵草的灵魂。而蒲公英的灵魂已跟着一缕晚风或流云迢迢回到了它的老家去,来年,它们将又会在河畔、在山涧萌芽,展叶,开花,重新燃亮自己的乡野或田园。而一个辗转离乡的人,一个为生计而漂泊游离自己故园的人,他们什么时候能让自己的心灵回到自己的老家,什么时候能让自己的灵魂回到那生育和养育生命的那一片泥土上呢?15认真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括号内的问题。它们是到城市寻找它们的亲戚的。那些从乡村走进城市的人家,那些在城市里生活了多年,但根须还没有从乡间泥土里全部拔出来的人他们都是蒲公英的亲戚。我也是蒲公英的亲戚。(上面的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它们是要飞成天上的白云,是要随着那些流浪的云朵,飞回到遥远的乡间的田塍上、山坳里,是要迢迢地回到自己的乡野老家吗?(这一问句是作者看到蒲公英花谢后种子随风而飞油然而生的感想,似有疑而无疑,想一想,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和作用?)含义:作用:16第段中,作者写“已经晾晒了几天的蒲公英,有几棵竟又开花了”,并对新开花朵进行了描写和赞美。联系全文看,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17认真阅读全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把并不起眼的蒲公英作为寄托情感的载体?18本文在语言和写法上都有着鲜明突出的特点,请你任选其一简要举例分析。19从文中看,作者与蒲公英之间的关系和情感可谓非同寻常,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情有独钟”。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所钟情的事物,请选择一种你最钟情的事物,借以抒写你的某种独特情感。(50字左右)三、作文(共50分)秋,是美丽的;秋,又是值得回味的;面对秋景、秋色、秋果、秋味、秋土、秋实你一定有很多感悟。请以故乡的秋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1抓住景物特征,具体描绘,写出新意;2在上面提到的有关“秋”的几个方面中,任选一个或几个视角去描写,通过联想与想象,写出美的感受。3文体自选,5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