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教学参考(沪科版九年级)doc--初中物理 .doc
-
资源ID:41656068
资源大小:46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11.2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教学参考(沪科版九年级)doc--初中物理 .doc
永久免费在线组卷 课件教案下载 无需注册和点数第二节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课时安排:1课时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海波和石蜡熔化过程的实验探究,掌握熔化、汽化、升华三个物态变化过程吸热。 难点:用分子动理论对物态变化过程进行初步解释。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加热海波和石蜡的实验探究,知道物质熔化要吸热;通过对生活实例的观察,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烧开水、湿衣服晾干、擦酒精退热等)进行分析与交流,知道物质汽化要吸热,并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再通过对干冰升华及碘升华的实验观察(或体验)理解升华是吸热过程。使学生在理解物态变化中吸热过程的同时,初步学习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物质的状态变化。 本节重点是对海波和石蜡熔化过程的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掌握物态变化过程吸热的特点。学习的难点是用分子动理论对物态变化过程进行初步解释。要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体验物态变化过程中必须吸热的规律,逐步熟悉和理解物态变化的分子运动模型。 教材展示出熔化和汽化时的分子运动模型,虽然只是一种粗略的描述,但可以发展学生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像能力,教师要让学生想像并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自己对现象的解释。 加热海波和石蜡的实验探究可以使学生深入认识熔化过程。一定要让学生自己操作,根据自己记录的数据作出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让同学之间互相讨论曲线的物理意义。 对于液体汽化吸热现象不少学生会有许多前期感性认识,教师可以多举一些学生身边的汽化吸热现象(如用热水洗脸后感到凉爽)让学生分析,也可以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流,自己举例说明汽化吸热现象。沸腾与蒸发的比较,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观察(或经历)发表自己的见解;干湿温度计的比较是知识应用的实例,可以进一步让学生观察课本图1019“衣服晒干”的现象展开讨论:晴天和阴天、有风和无风、衣服展开和衣服卷成团有没有区别?让学生通过讨论,归纳出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并试着用分子动理论进行简单的解释。 限于条件,升华吸热现象可以由教师演示,全体学生观察,让少数学生感受干冰升华吸热过程,并在班内介绍自己的感受。碘的升华实验最好让学生分组操作、观察。课标要求 1、认识熔化是吸热过程。学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学习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物理图像的方法。能分析熔化图线的物理意义。 2、认识汽化是吸热过程。会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 3、理解升华是吸热过程。 4、能用分子动理论初步解释熔化、汽化、升华的吸热过程。措施与建议 1、熔化和汽化时的分子运动模型 教材展示的熔化时的分子运动模型,只是一种粗略的描述。当晶体被加热时,每个分子的振动加剧,分子间的束缚随之减小,以致有的分子能较为自由的“游动”,呈现出流动性,继续加热,会使更多的分子自由的“游动”,所以熔化时会不断吸热,物质熔化时吸收的热量,都用来减小分子间的束缚,并不能使温度升高。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教师可首先提出一个问题怎样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晶体熔化必须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学生对课本图1015认真观察后,凭自己的想像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多个学生的回答能够较为圆满的作出解释,这个问题不宜做过多的讲解。汽化时的分子运动模型也可以这样处理。 2、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实验 课本上图1016加热海波和石蜡的实验是典型的实验,比较容易观察。海波熔点较低(约48),要注意加热不要太急,可以用水间接加热。亦可考虑用两只较大的玻璃试管分别盛装海波(碾成粉末)及石蜡,将试管放在热水杯中,逐渐补充温度较高的开水来做热源,使熔化过程维持长一些。 观察不加热时,熔化停止的现象,最好直接让烧杯离开石棉网。否则,石棉网温度较高,可能熔化不会立即停止。 3、蒸发吸热实验 课本上图1021所示的干、湿温度计示数比较,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内分组实验,也可以让他们分组进行,最好用酒精代替水,效果更明显。 4、碘升华实验 课本上图1023碘升华实验如果让学生自己做的话,要提醒学生盖好瓶口,碘有较强的氧化性,不要吸入碘蒸汽。 永久免费在线组卷 课件教案下载 无需注册和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