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三国历史探秘-感慨“磨盘山之战”.docx

    • 资源ID:4165992       资源大小:15.1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三国历史探秘-感慨“磨盘山之战”.docx

    感慨“磨盘山之战” 1658年对于南明永历政权来说是很不幸的。清朝三路大军从湖南、四川、广西三个方向同时向永历政权进逼,由于种种原因,南明军节节失利,被迫退保云南。到了1659年,战局并没有好转,永历政权决定退守中缅边界一带。清军穷追不舍。明军统帅李定国将军集中精锐部队设伏于地势险要的磨盘山,准备消灭进犯的清军,维持住永历政权的最后一线生机 本来,清军骄横无备,不少人进入了李定国设下的伏击圈,就在这一关键时刻,南明官员卢桂生向清军统帅吴三桂告密,吴三桂大惊,连忙下令清军撤出来,并发炮轰击山上的明军。明军被迫出战,一场血战开始了双方伤亡惨重,李定国被迫率军撤走。永历帝朱由榔更是惊慌失措,被迫逃亡到缅甸 本文的重点并不是描述磨盘山之战的经过,而是想抒发本人发出的感慨 一、一想起磨盘山之战的背景,本人就有一种深沉的悲愤感。 当明清战争刚开始时,明朝的综合实力占据上风。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局势对明朝越来越不利。清军入关后,明朝宗室先后建立了几个政权。可是,这些小朝廷不但没有完成恢复大明江山的使命,反而在清军的大举进攻下崩溃。最后,连永历帝也被迫退守中缅边界地区。试想:如果明朝的政治清明一点,社会矛盾缓和一点,军队的战斗力再强一点,帝王的素质再高一点最后会退到边境地区吗?磨盘山之战还会发生吗?一个泱泱大国到了这种山穷水尽的地步,无论如何也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 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败类,这些败类总是在关键的时刻帮敌人的大忙,使本民族的事业遭受重大挫折。 如前文所述,清军本已进入李定国设下的伏击圈,可南明官员卢桂生叛变投敌,使局势急转直下。如果没有卢桂生,如果卢桂生不叛变,磨盘山之战可能就是另外一种结局了!吴三桂可能会丧命,他所率领的清军精锐可能遭到灭顶之灾。南明永历政权就会暂时稳定下来,永历帝就不会马上跑到缅甸去,抗清势力的士气就不会急剧衰退。可惜,历史不能假设,永历帝逃到缅甸后也没有过上安定的日子,最后被缅甸当局交给清军 但是,如果我们思考问题时再深入一点,就会问:“南明王朝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败类?”根本原因还是政权腐败、民心不固!人性是有弱点的,在危难的局势面前,不能指望每一个人都不出卖自己!就算没有卢桂生,李桂生和王桂生可能会窜出来! 三、统治者不能把战争的希望寄托于侥幸的战机上,应该有长远的战略目标。 就算没有卢桂生,就算明军取得磨盘山之战的胜利,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抗清大局。因为:从当时的实际形势来分析,清朝的综合势力已经占据明显的上风,就算清军在一次战役中失败,统治集团也可以调集重兵重新进犯。我们不能指望明军在以后的战役中都能获胜。最后,恐怕永历帝还是要逃亡到缅甸去。 其实,当初永历帝在清军进逼下选择退守中缅边疆地区,这也不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边疆地区的经济是落后的,人口是稀少的,交通是不发达的,信息是闭塞的,缺乏支持长期战争的物质条件,在战略上也缺乏回旋余地。何况,永历帝先退到边疆,再逃亡到缅甸,就会严重动摇广大抗清战士的斗志,使他们对前途感到渺茫。可惜,永历帝没有一个长远的打算,在强敌面前一跑再跑,最终自食其果! 四、李定国将军在危难之际依然敢于同敌人拼搏!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英雄人物。 李将军是一位品德高尚、智勇兼备的将军。他曾经在抗击清军的战争中取得骄人的成绩。然而,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限制,他最终没有实现自己的战略意图。其实,他本来是反对永历帝退往边疆地区的,最终还是无可奈何地向皇帝屈服了。李定国知道:以其被清军用慢性消耗战拖死,还不如放手一搏,出奇制胜。于是,他策划了磨盘山之战。由于叛徒的告密,他没有达到战役目的,自己的军队伤亡惨重,不少忠勇的老部下也英勇战死了。近代革命家李根源先生写了一首诗:老草坡前草树香,磨盘诸将墓堂堂。残碑读罢呼雄鬼,生死都从李晋王。这首诗一方面表达了自己对牺牲者的敬仰之情,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李定国将军在将士中的巨大号召力。磨盘山之战后,李定国并没有向敌人屈服,也没有灰心丧气,而是继续站在抗清斗争的第一线。艰难地支撑危局。最后,因为积劳成疾,他在中缅边界去世了。正因为李定国具有矢志抗清、决不动摇的精神,从而大大激励了后代的反清志士。近代思想家章太炎在一次演说中曾经说:“愿吾滇人,勿忘李定国!”就是希望人们继承李将军的遗志,发扬他的精神,推翻腐朽的满清王朝。 历史是会过去的,但历史又是需要记忆的!有记忆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总结。有总结才会有进步!李定国生平简历;下面的资料来自百度网:李定国(1621年1662年),字宁宇(或云字一人,初名如靖),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陕西榆林(或作延安)人。李定国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公元1630年(崇祯三年),张献忠发动陕北饥民起义,将少年李定国收为养子,改姓张(或云十岁时为张献忠所掠,养以为己子)。从此,他跟随张献忠转战南北。李定国成年后,勇敢善战,为张献忠所钟爱。张献忠死后归顺南明政权,公元1652年(永历六年,清顺治九年)初,李定国在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出兵八万攻湖南。先取沅州(今湖南黔阳)、靖州(今湖南邵阳),继攻广西桂林,大败清军,逼得清军主帅、定南王孔有德自杀。李定国七月初占领桂林,随后,直下柳州、衡州等四州,兵锋指向长沙。清廷闻讯大惊,增派十万大军驰援。为避清军锐气,李定国暂时撤离长沙外围,退守衡州。清军主帅、亲王尼堪率军尾追,李定国设伏将清军团团包围,四面猛攻,清军大溃,尼堪被阵斩,全军覆没。李定国取得桂林、衡阳两大战役的胜利,使南明的抗清斗争打开了一个新局面。公元1661年(永历十五年,顺治十八年),清军吴三桂部十万大军进入缅甸,逼缅王交出永历帝,未果。次年,吴三桂在昆明将永历帝缢杀,南明至此灭亡。李定国闻讯,悲愤成疾,在西南边陲坚持抗清斗争17年的李定国于公元1662年六月在勐腊(在澜沧江以西)病逝,时年42岁。当下云南人仍然视李定国为滇中的脊梁,晚清革命党人起义,蔡锷等仍以李定国为榜样,章炳麟说:“愿吾滇人,毋忘李定国!”

    注意事项

    本文(三国历史探秘-感慨“磨盘山之战”.docx)为本站会员(小****库)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