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辽宁省大石桥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初中语文 .doc
-
资源ID:41677879
资源大小:46.7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08-2009学年度辽宁省大石桥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初中语文 .doc
2008-2009学年度辽宁省大石桥一中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归咎( ) 连翘( ) 琐屑( )2依据拼音写汉字。 (3分)惟妙惟xiào( ) 销声nì( )迹 污huì( )3下列词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A鞠躬 遗骸 锐不可挡 张皇失措B狼藉 烦躁 荡然无存 消声匿迹C轩榭 藩篱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D归咎 喷嚏 铸剑为犁 穿流不息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是( ) (3分)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B王小甲同学心直口快,对有缺点的同学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来。 C运动伞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简直是画蛇添足。D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塞翁失马,稍不注意就拿出现错误。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3分)A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B2003年10月16日,我们靠自己力量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这是中国人永远值得纪念和骄傲的日子。 C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万无一失。D近段时期以来,小王电脑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6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3分)(1)三峡博物馆建筑主体长157.3米,宽98.085米,高32米,总建筑面积为4万多平方米。( )(2)手机的普及要比座机的普及快。( )(3)如果没有闪电,科学家说,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奋的“清洁工”。( )7默写(9分)(1)青林翠竹,_。(2)_,老木苍波无限悲。(3)_,家书抵万金。(4)杜甫望岳中点明全诗主旨,抒写自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_(5)使至塞上的名句是_(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有一句写景的名句是_8请参加名著阅读活动,看谁收获最大。 (3分)你班黑板报要制作“朝花夕拾推荐卡”。请你任选一篇帮助填写一张卡片。 五猖会二十四孝图 阿长与<山海经>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狗·猫·鼠朝花夕拾推荐卡 篇名作者鲁迅情节感受四、课外阅读(一)万里长江第一塔在古城安庆,有一座巍然屹立的迎江寺振风塔。它是长江沿岸的罕见的古代建筑,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塔”。这座著名的振风塔,从明代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开始兴建,隆庆四年(1570年)建成,迄今已有400年多年的历史。塔高82.74米,八角八层,为砖石结构的楼阁式建筑。据史志记载,主持建筑的是安庆知府王鹅泉(江西泰和人),图纸是北京白云观老道人张文彩依据白云观天宁塔的结构加以改造而设计绘制的。振风塔脚踏浩浩长江,头顶蓝天白云,庄重挺拔,气宇非凡。 古塔如同一个直立的圆锥体,塔身浑厚坚固,由块石构成。从底座向上各层,周宽和高度均相递减小,皆有腰檐平座和二跳斗拱。古塔拔地而起,重檐上仰,嵌空玲珑,设计精巧。塔的每层八个飞檐的翘角上部悬有一个金黄色的铜铃,风吹叮当悦耳,令人心旷神怡!底层建有光彩夺目八角飞檐木制回廊。由此入塔的小门,沿光滑而陡峭的石阶168级盘旋而上。每层塔门多变幻,游人往往迷失出入。塔内用古砖垒砌空心八方形厅室,无塔心柱,有精致的砖雕花门、斗拱,迥异多变。塔外有两尺高的白石雕栏环卫,供游人凭临眺望。登塔,可纵览大江风光,俯瞰安庆全景。观赏之余,陶然欲醉,给人以超拔升腾之感。塔身内外有彩色砖雕佛像六百余尊,古称万佛塔。还有碑刻五十余块和多幅浮雕图案,刻画精致,古朴典雅。塔的第6层有一根单人难以合抱的圆形刹杆直通第7层和塔顶,塔顶是八方体“须弥座”,上接半圆体“履钵”,和五个铁球“相轮”与葫芦“宝瓶”串在一起构成的塔刹,耸入云际,极为壮观。振风塔结构奇特,建筑工艺独树一帜。它既吸收了历史佛塔的优点,又融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有浓厚的东方建筑风格,是华夏儿女智慧和艺术才华的结晶。每逢晴空月夜,宝塔的倒影映置江中,虚实交辉,景色瑰丽非凡,宛如一幅优美的水墨画。它深受游人赞赏,被誉为“塔影横江”,是安庆八景之一。 400多年来,振风塔不知经历了多少狂风暴雨和雷霆地震,至今仍完好无损,巍然挺立在江岸。它作为长江航道上的一个重要灯塔,给夜航的船舶指明了航向。 现在,振风塔是安徽省重点保护文物。它在十年内乱中遭受摧残,如今已修葺一新,以雄伟壮丽的风貌,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享有“过了安庆不看塔”的美誉。9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特点是_ (2分)10第二段可以分为二层,请在原文上用“|”分开。第一层是按_顺序具体介绍振风塔的建筑结构的。 第二层的层意是_。 (3分)11文中“塔身内外有彩色砖雕佛像六百余尊,古称万佛塔。”这句话中的“余”字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 (3分)12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一例,说明其作用。 (3分)1 3文中哪句话扣住了振风塔是“万里长江第一塔”? (2分)(二)父亲的那座山我从山里走来。在那遥远而贫瘠的山区,茫茫的天空下,横卧着几个古老的小村。每当夕阳西下,那层层叠叠的山啊,便将一座座小土房顶上袅袅的炊烟,将那牛背上牧童幽幽的柳哨声,扯得好远好远。小时候,父亲常常牵着我的手,一路讲着动人的故事 读山,便是读父亲。小时候我最爱做的梦是关于山的梦。父亲说,我咿呀学语的时候,便悄悄溜出父亲的臂弯,磕磕绊绊地蹒跚在大山的小路上,可是从来没有走出父亲的那双眼睛。当我玩累了,父亲就大步走过来,双手抱起我,亲昵地吻我,用硬硬的胡子扎我,痒煞人。这时,我就会温顺的偎依在父亲的怀里撒娇:“爸爸,那是什么?”“是山。”“山那边是什么?”“是天空。”“天空下面是什么?”“又是山。”“大吗?”“大哩。”我用两只手卷起来,捂住嘴学父亲粗犷雄浑的声音向大山说:“大哩” 读山,便是读父亲。 在我的记忆里,农村的生活呆板而平淡,是很苦的。每天早晨,父亲一声如雷般的吆牛声惊醒了太阳,迎着那火红的血球走向田野,走出一幅希望的风景;每天黄昏,父亲的锄锨磕碰硬土块的声音溅出星星,惊起月亮,父亲才踏着黄昏的脚步,扛着那银白的湾沟犁铧走向村庄。本应是疲惫的,但父亲却没有一点倦意,尽管父亲脸上的皱纹如一座座有沟有壑的山脉。 读山,便是读父亲。 岁月悠悠,往事如烟,童年在父亲的甘露滋润下遥遥远逝。我长大了,要到山外面去,因为有一个更为广阔的天空、更丰富的世界等待我去了解,去探索。送我启程那天,父亲紧握着我的手说:“孩子你去吧,我等着你干大事业走过一道道山梁,父亲把我送出了山的怀抱。当我转身向父亲道别时,我望见父亲高大的身躯铸成一座山的雕塑,那慈爱的目光变成父亲给我的永久的期待。 读山,便是读父亲。 山的希望是容易满足的,父亲的希望也是容易满足的。那年冬天,父亲送衣服来,他瑟瑟地站在每块砖头都洋溢着现代化气息的省重点中学的校园门口,我对着我的那些浑身都洋溢着现代化气息的老师和同学们理直气壮地宣布:这是我的父亲。父亲回去后便心满意足地痛痛快快地哭了,一颗颗晶莹的泪珠在昏黄的灯光下,折射出他的大半辈子艰辛,大半辈子或忧或喜,或悲或乐,或甜或苦的记忆,大半辈子山里人的幸福 读山,便是读父亲。 我从山里来,是山赋予我一颗美好的心灵,是山给我风骨支起一个生命,是山给我灵性造就一种性格。读山,便是读山的目光,山的气质,山的情怀,山的希冀。 啊!读山,便是读父亲。 14试说明本文的行文线索和主要内容。 (3分)15为什么说“读山,便是读父亲”? (2分)16试说明加点的词“瑟瑟”的表达效果。 (2分)17“我从山里来,是山赋予我一颗美好的心灵”其中“好的心灵”指的是什么? (3分)18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写了父亲的性格。你认为哪些内容最使你感动,请略加说明。 (3分)(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9本文选自_,作者是_,_(朝代)_家。(4分) 20本文第一段写三峡两岸的山峰,突出 _的特点;第二段写三峡夏天的水流,突出_的特点:第三段写三峡春冬的流水,突出_的特点;第四段写秋夫的猿鸣,突出_的特点。(4分)21本文抓住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写出了三峡的_美、_美和_美。 (3分) 22本文引用渔者歌“巴东三峡巫崃长,猿鸣二声泪沾裳”有什么作用?(3分) 三、写作(50分)在以下两个文题中任选一个作文文题一:蜡烛期待着燃烧,小鸟期待着飞翔:干旱的土地期待着甘森,冰封的冬天期待着春风期待着,我们才有希望:期待看,找们才能去争取。期待是一种幸福,期待是一种希望,期待是一种无奈,期待也是请以“期待”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文题二:在我们的生活与学习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目光,如在你取得成功的时候,会有鼓励、赞美、支持、羡慕的目光,但也会有忌妒、嘲讽的目光:在你失败的时候,会有理解、信任、同情、关爱的目光,也会有轻视、冷漠的目光,面对这些目光时,你会想到什么呢?或者会做些什么呢?请以“目光”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55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