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五校联谊1011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理新人教版 .doc
-
资源ID:41689225
资源大小:72.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黑龙江五校联谊1011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理新人教版 .doc
“五校联谊”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卷(理)本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第卷(共54分)一、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现在使用的各项照明设备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 B燃料的燃烧过程只是将蕴藏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换形式,风能可以再转化为电能 D生物体内的生物化学过程的能量转化在“能源”利用上更为合理、有效2、下列变化为放热反应的是AH2O(g)H2O(l) H 44.0 kJ/molB2HI(g)H2(g)I2(g) H 14.9 kJ/molC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能量862 kJ的化学反应D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的化学反应3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在一定条件下石墨可以转化为金刚石。通过实验测定:12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需要吸收EkJ的能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转化为金刚石不是化学反应 B石墨一定没有金刚石稳定 C金刚石具有能量一定比石墨高 D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多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焓减小的反应通常是自发的,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焓减小的反应 B熵增加的反应通常是自发的,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熵增加的反应 C由焓判据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更适合于过程自发性的判断 D焓减小的反应通常是自发的,因此不需要任何条件即可发生5对于可逆反应, (g)+ O2(g) SO3(g) DH <0在一定温度下其平衡数为K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的转化率K值一定增大 B减小压强K值减小C升高温度K值增大DK值越大转化率越大6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1)CH3COOH(l)+2O2(g)=2CO2(g)+2H2O(l) H1(2)C(s)+O2(g)=CO2(g) H2(3)H2(g)+1/2O2(g)=H2O(l) H3则下列反应的反应热为2C(s)+2H2(g)+O2(g) =CH3COOH(l)A. H=kj/mol B. H3=-244.15kj/mol C. H3=-977.6kj/mol D. H3=-kj/mol7已知反应mX(g) nY(g) qZ(g),DH <0 且m+np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向正向移动 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 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D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降低8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l)·mol1·L1的Ba(OH)2的溶液中 加入浓硫酸;稀硝酸;稀醋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H3,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H1H2H3 BH1H2H3CH1H2H3 DH1H2H39已知,H2(g) +I2 (g) 2 HI(g) DH <0有相同容积的定容密封容器甲和乙,甲中加入H2和I2各01mol,乙中加入HI 0.2mol,相同温度下分别达到平衡。欲使甲中HI的平衡浓度大于乙中HI的平衡浓度,应采取的措施是 A甲、乙提高相同温度 B甲中加入01molHe,乙不改变 C甲降低温度,乙不变 D甲增加01molH2,乙增加01molI2 10、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B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盐酸中氢离子浓度降低C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棕红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11、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并达到平衡,该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 A等于P B大于P C小于P% D无法判断12、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H2(g)+I2(g) 2HI(g)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有1mol H-H键断裂,同时有1 mol I-I键形成B容器内压强不再随时间而变化C单位时间内反应掉n mol I2 同时生成2n mol HIDH2、I2、HI的浓度之比为112 13、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C(石墨, s)=C(金刚石, s); H>0 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已知C(s)+O2(g)= CO2(g);H1 C(s)+1/2O2(g)= CO(g);H2 则H1>H2C已知2H2(g)+ O2(g)= 2H2O(g);H= 483.6kJ/mol 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D已知NaOH(aq)+HCl(aq)= NaCl(aq) + H2高考资源网14 一定条件下的反应:PCl5(g)PCl3(g)Cl2(g)(正反应吸热)达到平衡后,下列情况使PCl5转化率降低的是 ()A. 温度、体积不变,充入氯气 B. 温度、体积不变,充入氩气C. 体积不变,对体系加热 D. 温度不变,增大容器体积15某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g) bY(g)cZ(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容积的一半,当达到新平衡时,物质Y和Z的浓度均是原来的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数:abc B压缩容器的容积时,v正增大,v逆减小 C达到新平衡时,物质X的转化率减小 D达到新平衡时,混合物中Z的质量分数增大 使36g焦炭发生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1/3体积,CO2占2/3体积,已知:C(s)1/2O2(g) CO(g) DH Q1kJ/mol,CO(g)1/2O2(g) CO2(g)DH Q2kJ/mol与这些焦炭完全燃烧相比较,损失的热量是中正确的是A1/2Q2 kJ B Q2 kJC1/3(Q1+Q2)kJ D1/3Q1 kJ 17.对于可逆反应:2A(g)B(g) 2C(g) H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正) (逆) B压强Pc(B)100500时间tAA的转化率D100 100 10压强P1 MPa0.1 MPaC温度Tw(C) 18对于可逆反应:下面图像对于平衡体系,mA(g)+nB (g) pC(g)+qD (g) DH <0有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若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扩大1倍,此时A的浓度变为原来的06倍,则m+n<q+pB若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 C若平衡体系共有气体amol,再向其中加入bmolB,当重新达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等于(a+b)mol,则m+n>p+qD加催化剂或增大压强,一定能实现如图中ab的变化 第卷(共计46分)二、填空题19(8分)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SO4溶液与 1.00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该反应的中和热为_,表示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3)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0(8分) 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如下:FeO(g) +CO(g) Fe(g) + CO2(g) H>0其平衡常数可表达为,已知1100时,K=0263。 (1)温度升高,化学平衡移动后达到新的平衡,高炉内CO2和CO体积比值 ,衡常数K值 (“增大”、“减小”或“不变”)。 (2)1100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5molL,c(CO)=0.1molL,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选“是”或“否”)。 (3)若加入催化剂,平衡时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_。21(8分)某学生用×10×253,质量分数99.5%的铝片和酸反应制取H2,实验现象见下表: 1min2min5min15min20min3mol/L HCl少量气泡较多气泡大量气泡反应剧烈铝片耗尽1.5 mol/LH2SO4均无明显现象(只有少量气泡)(1)写出铝片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反应115min内,铝与盐酸的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其原因是 。(3)根据铝片与盐酸和硫酸反应现象的差异,深入思考,可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 。 猜想二: 。三、实验题 22(12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客观因素有许多,如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表面积等,因此探究客观条件与化学反应速率关系的实验设计及改进也就许许多多。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取少量(质量为mg)粉末状的MnO2,滴加适量水制成团粒状,全部放在广口瓶A里,并尽量靠近瓶壁,分液漏斗里装入3mL 20的过氧化氢溶液。广口瓶B中加入23容积的水(滴加几滴红墨水以增强实验效果)。将广口瓶A中装有二氧化锰的一侧稍垫高些,然后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过氧化氢溶液流入广口瓶中,待液面降至活塞处时关闭活塞(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未接触)。将广口瓶A放平,使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接触。 待反应完毕后,将广口瓶A中的固体物质全部分离出来,称其质量仍为mg。通过其他实验证实,该固体全部是MnO2。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步操作,广口瓶A中的现象为 ,广口瓶B处的现象为 。 (2)第步操作,广口瓶A中的现象为 ,广口瓶B处的现象为 。(3)通过该实验,对二氧化锰的作用,你能得出的结论: ,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为 。四计算题(共10分 )23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进行以下反应: H2(g) + I2(g) 2HI(g)已知加入2 mol H2和1mol I2,达到平衡时生成a mol HI(见表已知项)。在相同条件下,且保持平衡时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变,对下列编号的状态,填写表中的空白:起始状态物质的量(mol)平衡时HI物质的量(mol)H2 I2HI 2 10 a 4 2 0 1 aX(X2Y) Y写出(3)的计算过程“五校联谊”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理)试卷答案加快(3)猜想一:Cl对该反应有促进作用猜想二:SO42对该反应有抑制作用三.实验题 22 。 (12分. 每空2分)四计算题(共10分 )1、2、3、各2分计算过程4分23 (1) 2a (2) 0.5 0 (3)2X4Y (X 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