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知识点梳理语文课程教师专用PPT模板下载.pptx
三国演义,知识梳理,ZHONGGUOWENXUEMINGZHUDAODU,至臻,目录,好句赏析,主要人物,作品简介,作者简介,第壹章,作品简介,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作者简介,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全书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气势充沛,生动活泼。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及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尊刘反曹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作者简介,三国故事在我国古代民间颇为流行。宋元时代即被搬上舞台,金、元演出的三国剧目达30多种。元代至治年间出现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本书24卷。,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全书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气势充沛,生动活泼。,作者简介,作者介绍,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近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他的义气是以个人恩怨为前提的,并非国家民族之大义。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视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第贰章,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bai西并州太原人,汉族,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三国演义。,作品简介,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 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 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作品简介,作者简介,元末农民大起义即史称的“红巾起义”爆发于至正十一年,而在此之前,为大起义做思想、组织上准备的明教、弥勒教、白莲教早就在民间流行多年,至元四年(1338年),彭和尚、周子旺在袁州起义,起义农民5000余人,“背心皆书佛字”。,罗贯中的一生都处在乱世之中,他对中国周期性的大浩劫给民众带来的痛楚、对生产力和文明的巨大破坏有清晰的认识和切身的体察。他总结出的“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对中国历史上治乱循环的精确概括。蒙古人灭宋并建立起疆域十分辽阔的大帝国,但元帝国未能解决外来政权华夏化的瓶颈,安稳的日子不长,很快就陷入了大动乱。,作品简介,14岁时母亲病故,于是辍学随父亲去苏州、杭州一带做生意。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罗贯中也曾参与其中。“有志图王”的罗贯中在苏州结识施耐庵,以师徒相称,两人一同参加位于平江(即苏州)的张士诚反元起义政权,做过一段时间幕僚后离开。曾与另一位吴王朱元璋为敌,在明朝成立之后,罗贯中放弃读书人步入官场的机会,创作残唐五代史演义传隋唐志传等著作。,作者介绍,第叁章,主要人物,曹操(155年220年3月bai15日1),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主要人物,曹操(155年220年3月bai15日1),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人物简介: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主要人物,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 ),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谋略家,魏国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大增加。,主要人物,主要人物,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又称先主,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时值曹操一统北方,孙权虎踞江东,刘表和刘璋控制荆、益二州,但无所作为。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求教,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第肆章,好句赏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人说后出师表不是诸葛亮写的,先不论是谁写的,这里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诸葛亮真实的写照,,好句赏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有人说后出师表不是诸葛亮写的,先不论是谁写的,这里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诸葛亮真实的写照,也是最能表现诸葛亮后期六出祁山无力回天时的心情,也成为现代人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司马徽一向看好诸葛亮和庞统,曾经把诸葛亮比成姜尚,张良,所以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一点也不奇怪。二人倒也有些经天纬地的本事,因此这么说也不过份。奇怪的是刘备二人皆得,反倒不能安天下了,不能不引人思考。,01,02,好句赏析,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老马家五个儿子,为大家熟知的只有马良,马谡哥俩。马良的确才华出众,为刘备坐稳西川出了不少力,可惜死得较早。马谡虽说智商较高,也一度取得诸葛亮的赏识,只可惜后来一步棋走错,丢了街亭。因此当人读起这一句话时,一则叹马良死得过早,二则叹马谡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既生瑜,何生亮 在演义里,周瑜是心胸狭窄,永不服输的代名词,也只有当他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时,才会由口及心地发出这样的感慨。只不过这句话过于自卑,长了诸葛志气,灭了自己威风。使得二人的形象在人们主中格式化了。,好句赏析,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这是赵云迷们最津津乐道的评语,原因是在演义里赵云并不是作者重点描写的对象,但由于他每回出场都是英姿飒爽,攻无不克,能得到主子这么一句肯定,当然是高兴得找不到北了。不过也可以看出刘备没有知人之能:赵云跟了自己这么多年,到这时才知道他的胆识,平时只给他一些压粮运草,打扫战场,保护家属的杂活,真是埋没英雄。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孙策当政时常常霸气有余而策略不足,想不到他倒还有些识人之能,前者信任太史慈回城招降众人,临死时还给孙权留下了这样的忠告,深刻看出了两人的处事风格。事实也验证了他的准确性,张昭主外事时主张投降曹操;周瑜主内事时把孙权的妹子糊里糊涂地嫁给了刘备。而二人各行其事时却做得近乎完美。,名句解析,三国演义,感谢观看,ZHONGGUOWENXUEMINGZHUDAODU,至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