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东北八年级期末考试--初中物理 .doc
2007-2008学年(上)东北师大附中八年级期末考试物 理 试 题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每题2分,共36分)1将一直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再把瓶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如图1所示,声音逐渐变小,但始终能听到声音。原因是( )A瓶内已被抽成真空,真空亦能传声B手机发声太强,换用发声较弱的手机C声音有暂留现象,是刚才听到的声音持续作用D瓶内仍有少量空气,悬挂手机的固体亦能传声 图12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从物理角度是指声音( ) A频率高 B音色好 C响度大 D速度快3给出的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冬天玻璃窗内表面出现冰花 B夏天冷饮杯的外壁有小水珠 C盘子里的水过一段时间后变少了 D放久了的樟脑变小了4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像能用光屏接收到,而虚像不能B实像一定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一定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 D平面镜成虚像,凸透镜成实像5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距为20cm时,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为13cm,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Af>20cm B13cm<f<20cm C10cm<f<13cm D6.5cm<f<10cm6一个物体不带电,是由于物体本身 ( )A没有电子 B缺少电子C原子核带的正电总数和电子带负电的总数相等 D没有电荷7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电灯发光和电铃发声,那么这两个用电器 ( )A一定是串联 B可能串联也可能并联 C一定是并联 D串联或并联都不行8用丝线吊起三个通草球,其中任意两个靠近都相互吸引,则它们可能是( )A两个带异种电,一个不带电B两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C两个带正电,一个不带电 D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9海波的熔点是48,则48的海波是: 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1,3,510蜡烛放在凸透镜的1.5倍焦距的地方,当它向离镜3倍焦距的地方移动的过程中,它的像 ( )A先放大后缩小 B先缩小后放大 C逐渐变大 D逐渐变小11某同学手拿铜棒与丝绸摩擦起电的实验,则铜棒上(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能带电但不能确定带何种电荷12如图2所示,把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然后对烧杯底部缓缓加热,当烧杯内的冰块熔化一半时,试管里的冰块将 () A全部熔化B熔化一半 C不熔化D开始熔化13夏天吹电扇的人感到凉爽,主要是扇来的风 ( )A扇了冷风 B加快汗蒸发 C降低空气温度 D带走了热空气14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口腔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A给小镜子消毒 B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空气液化C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 D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凝固15两只相同的灯泡组成的电路,如果其中一只灯泡突然熄灭,另外一只灯仍然正常发光,那么这个电路是( )A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 B一定是并联的 C一定是串联的 D判断不了16当你对着平面镜检查仪容仪表时,成像的大小取决于( )A人本身的大小B镜的大小C镜放置的高低D人离镜的距离17放映幻灯时,要想使屏幕上出现放大的“上”字,幻灯片的插法应选用图3中的 ( )18、承承的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像是图4中的 ( ) 图4二、填空(每题1分,共37分)1 物体从导电性来分,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 ,而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 ,例如生活中常见到的电线,外层塑料皮就是 ,而中间的细铜丝是 。2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蜡烛位于凸透镜某位置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呈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相互交换,则在光屏上将出现一个 、 、 。3 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回到暖和的室内时,镜片会变得模糊不清,但过一段时间又会变清晰,这是由于室内的水蒸气先在镜片上遇冷_成小水珠后又发生_所导致的现象。4 已知固态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为-117、-30、-38.8 ,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2,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_温度计,因为_。5 把一根烧红的铁棍投入冷水中,会发出“吱吱”响声,并会冒出“白气”这是因为先_后_。6 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_来测量温度的,图5是生活中最常用的体温计,它的分度值是_,它的是量程是_.该温度计上的读数是_。 图57 老师写在黑板中间的字,坐在教室每个位置的同学都可以看得见,这是由于光发生_的缘故;但是对于黑板右边的字,坐在教室前排左边的同学总感觉黑板“反光”而看不清,这又是由于光发生_的缘故。8 在透明塑料片上滴一滴水,放在报纸上就能把字放大,原因是什么呢?答:塑料片上的水滴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 ,纸上的字放在离它 的位置上,就能成一个正立、放大的 像。9 一个完整的电路是由提供电能的 、消耗电能的 、控制电路通断的 和提供电的流动路径的 四部分组成的。10取一只大的注射器吸进适当的乙醚,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的程度时,液体乙醚消失的现象称为_;向里推活塞,一会儿观察到液态乙醚出现的现象称为_.(填物态变化名称)11一个人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2.5m处,若将镜子向人平移 0.6m,则人和像之间的距离变化了_m.铅笔尖垂直接触玻璃镜面,笔尖的像到笔尖间的距离为4mm,由此可估算出镜子玻璃的厚度约为_mm.12在如图6的电路中,有A、B、CD 四个接线柱,若用导线把A、B连接,再用导线把C、D连接,则灯L1与L2是_ _联;若用导线只将B、C连接好,则灯L1与L2是_ _联;若用导线只将A、D连接好,则电路会 13如图7所示,在小灯泡和开关之间连着金属夹A和B,当开关闭合后,在金属夹A和B之间分别接入铅笔芯和木尺小灯泡发光时接入的是_,这是因为它是_;接入_时,小灯泡不发光,因为它是_三、作图与实验(共27分)1如图8所示,第一图画出反射光线的大致方向,第二图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 如图9,为某透镜成像的一种情况,其中AB是物体,AB是AB的像,试在图上的适当位置画上合适的透镜。 3按如图10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 (1)锡的熔点是_。 (2)在DE段,锡处于_状态。 (3)锡的熔化用了_min,它熔化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_。 (4)锡从10min到12min这段时间间隔内处于_状态。4如图11所示电路中 (1)若使L1、L2串联,则应闭合 ,断开 ; (2)若使L1、L2并联,则应闭合 ,断开 ; (3)如果只闭合S1而断开S2、S3,则灯 亮; (4)同时闭合开关 和 是不允许的.5 为了通过实验探究蒸发的快慢是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三组实验,每组实验中分别滴在两块玻璃板上的酒精质量相等请根据图12中所示情景回答问题 (1)根据甲组实验可以判定液体蒸发的快慢与_是否有关; (2)根据乙组实验可以判定液体蒸发的快慢与_是否有关; (3)根据丙组实验可以判定液体蒸发的快慢与_是否有关 图126某同学在使用电流表测量通过某一灯泡的电流的实验,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如图13所示的位置,于是他立即断开开关.则: (1)测量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2)该同学为了完成实验,下一步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3)改正错误后,该同学再闭合开关,发现指针的读数是1.8A,请你在图13中画出指针的位置。 图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