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栖霞市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检测--初中语文 .doc
-
资源ID:41723236
资源大小:42.2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07-2008学年度栖霞市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检测--初中语文 .doc
2007-2008学年度栖霞市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一、卷面(6分)1此题不要求你专门做答,只要你在本次考试过程中,字写得整洁规范,字体漂亮美观就能得满分。二、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9分)2下而各项中,字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亢(kàng)奋 烧灼(zhuó) 须臾(yú)矫(jio)揉造作B颦蹙(cù) 嗔(chn)视 稔(rn)熟 锋芒必露(lòu)C惊鸿(hóng) 屹(yì)立 问鼎(dng) 沧(cng)海桑田D奸谗(chán) 铿锵(qing) 肆虐(nè) 剑拔驽(n)张3下面各项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4分)A大惊失色(脸色) 顾名思义(看) 与日俱增(一起)B执迷不悟(觉醒) 戛然而止(中止)鲜为人知(希奇)C锲而不舍(刻) 妇孺皆知(小孩) 一反既往(已经)D见异思迁(变动) 精益求精(更) 义愤填膺(胸)4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能用上修辞更好。(4分)嗜此不疲:5默写。(8分)(1),一览众山小。(望岳)(2)烽火连三月,。 (春望)(3)存者且偷生,。(石壕吏)(4)百川东到海,。(长歌行)(5),落日故人情。(送友人)(6),我言秋日胜春朝。 (春朝)(7),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8)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6你所在的班级要举办一次“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问题。(10分)(1)同学们搜集了如下素材。请你在研读材料的基础上,完成后面问题。A古诗中有许多写到莲的,最早的是诗经中的“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到后来,它成了历代诗人笔下的宠儿,如“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古诗十九首),“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南朝民歌西洲曲),“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B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玉姬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忘情地在湖中嬉戏。王母娘娘用莲花宝座把她打入淤泥,让她永世不得再登南天门。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C荷花之美被历代丈人所推崇,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就曾用出水芙蓉比喻自己的爱妻卓文君,自北宋周敦颐写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名句后,荷花更成为花卉王国里的“名门望族”。D荷花在地球上出现得非常早,渤海沿海地区早第三纪孢粉一书记载:在辽宁省盘山、天津北大港、山东省垦利及河北省沧州等地发现有两种莲的孢粉化石。E美国洛杉矶大学的植物学家申女士的实验室里有两棵古莲它们是用大约500年前的莲籽培育的。F江南民间旧俗把农历6月24日作为荷花生日,届时人们结伴去观荷,为荷花“过生日”。选出与本次活动主题无关的两则材料,并分别说明理由。(4分)请你探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荷花作为文学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2)班级要开展一次“唱唱自己的采莲曲”活动,请你为这一活动的主持设计一段开场白。(60字左右,4分)三、阅读(55分)(一)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4分)(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稍稍:(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更:(3)尔先学不瞬 瞬:(4)无他,但手熟尔 尔: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9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1)率妻子邑人 妻子:(2)寻向所志 志:10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I)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11从选文看,桃花源具有哪些特点?(3分)12你如何看待作者所描绘的世外桃源?(3分)13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某人对某人说:“你竟成了桃源中人了。”你能说出他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吗?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3分)(二)仅仅防御风沙袭击,固定沙丘阵地,还只是采取守势,自然是不够的。征服沙漠的最主要的武器是水。无论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必须有充足的水分。所以要取得向沙漠进军的胜利,必须有充足的水源。我国内蒙古东部和陕西、山西北部有足够的雨量。就是西北干旱地区,地面径流和地下潜水也是很大的。有些沙荒地区,如河西走廊、柴达木、新疆北部准噶尔和新疆南部塔里木,都是盆地,周围的高山上有大量的积雪。这样看来,只要能充分利用这些水源,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有收复失地的把握,而且能在大沙漠里开辟出若干绿洲来。普通河流愈到下游,水量愈多,河流愈大。但在沙漠中,因空气的蒸发,泥土的浸润,河流反而愈流愈小,终至于干涸不见,一部分水被蒸发到空中,一部分浸入到土壤岩隙中成为地下水。如地质构造是一个盆地,则能汇成地下海,可以作为建立绿洲的水源。据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的调查,只要有水源,单新疆尚有1亿亩荒地可以开垦。14选文第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2分)15阅读选段,说说怎样才能主动向沙漠进军?(3分)16仔细阅读文段,说一说,我们向沙漠进军可利用的水源有哪几类?(4分)l 7第一段最后一句“必须有充足的水源”,“充足”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三)疼痛的抚摸吴志翔(1)曾应邀去一所高校给一些学生记者讲新闻采写中的人文关系。讲座进行中,报告厅里时时爆发出阵阵笑声。讲完,一些学生围过来,提问、要地址。我自觉良好。(2)一星期后,收到一封信,寄自那所大学。心想,一定是位写作爱好者,听了讲座后写信来探讨问题。(3)信笺被折叠成精巧的形状,一看就知道写信者是位女生。小心拆开,读下去,心情陡然变得沉重。(4)我在讲座中曾谈及一事:高考结束后,我到某地采访,发现当地电视台在“热播”有关贫困生的报道。一些在高考中得高分的特困学生,因担心交不起学费,有的在镜头前;有的与亲人;有的甚至在亲人遗像前 。我说,那种画面给我一种强烈的视觉刺激,我怀疑,如此坦然地公开展示窘境会不会给被访者带来心灵的创伤;我也质问,是不是援助的获得必须以付出自尊为代价?那些以唤起爱心为目的的电视镜头,是不是显得太过生硬粗暴,是不是完全忽略了被访者个人内心的真实感受?(5)信里面说,她就是我所述的曾在镜头前痛哭的一名学生。(6)她说,自从电视里播出那一报道后,她感觉如受重创,几乎无法喘息。整个暑假她都过得恍恍惚惚。她说她不能怪任何人,因为都是出于好心,她只能怪自己家境贫困。她说她也想过逃离镜头,想过逃离他人怜悯的目光,但她无力决断。她接受了援助,进了这所远远低于自己期望的高校。(7)而我讲座中的那番言论,无意中触及了她内心里隐秘的伤痛。她说那一刻她的脑中一片空白,此后我讲了些什么她一概不知。她装作埋头读小说,但其实一行也没有读懂。(8)伤害一个人就是这么简单。而伤口的复原,却需要漫长的时间。一点儿风吹草动,都会在心底掀起惊涛骇浪。(9)我在回信中表达了诚恳的歉意,并说了一堆苍白陈腐的道理加以劝慰。(10)她再一次回信,信里说,她现在需要的仅仅是遗忘。(11)开始明白,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小块领地,无论富者穷者智者愚者,身边都围着一道或高或矮的篱笆,以保护自己的个人领地不受侵犯。这道篱笆既是一种拒绝,又是一种邀请;它拒绝恶意的窥探,粗暴的闯入;它邀请真诚的帮助,平等的会晤。它是脆弱的,阳光可以渗透,和风可以吹拂,但无法承受双足的践踏。(12)伸手相助,永远都是值得赞美的。但请不要忘了认真对待那一道守护人性尊严的心篱。18请根据具体语境,把下面三个词,填入第(4)段的空白处。(填序号即可,3分)A抱头痛哭 B偷偷哭泣 C嚎啕大哭一些在高考中得高分的特困学生,因担心交不起学费,有的在镜头前;有的与亲人;有的甚至在亲人遗像前。19第(8)段中作者所说的“伤害一个人就是这么简单”,在文中指的是这件事。(3分)20文章第(10)段中,她说“她现在需要的仅仅是遗忘”,联系全文,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3分)21通读全文,说一说题目“疼痛的抚摸”有着怎样的含义。(3分)22文章最后一段,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4分)23如果请你对文中的那位女孩说几句话,你会说些什么呢?(4分)四、写作(60分)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一次送茶送水是一朵花,一次无偿献血是一朵花,一次受伤后的救助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采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采花,一次大度的让贤荐能是一朵花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请以“为他人开一朵绚丽的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书写要工整,规范。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