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基础心理学与咨询 知识串讲.pptx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串讲,理论知识,基础知识 诊断系列 咨询系列 测验系列,2,基础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变态与健康 心理诊断技能,咨询心理学 心理咨询技能,心理测量学 心理测验技能,1、普通心理学知识点串讲,3,第一节 绪 论,一、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基础心理学,即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对象,阐述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 心理现象的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也叫个性) 心理过程: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 人格:人格的倾向性(需要、动机)和人格特征(能力、气质、性格),4,认知: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言语、思维和想象等。 情绪、情感 意志 需要和动机(人格倾向性) 能力、气质和性格 (个性心理特征),心理过程 人格,心理现象,普通心理学的内容 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1.心理现象包含( C ) 心理过程和人格特征 心理过程和人格倾向性 心理过程和人格 心理过程和需要、动机 2心理过程包括(A )。 A认知、情感和意志B能力、气质和性格 C知、情、意和能力D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6,心理是脑的机能 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3个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它是一种主观映象。 心理学是一门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1人的心理是(AB)。 A脑的机能 B客观现实的反映 C大脑活动的产品D一种看得见的现象,7,二、人的心理的本质,动物心理的发展3阶段,无脊椎动物(如蚯蚓环节动物)-简单的神经链-感觉心理阶段 (认识个别属性) 脊椎动物(如鱼猫等)- 脊髓和大脑-知觉心理阶段 (认识到整个事物) 灵长类动物(如猩猩)-大脑相当高度发展-思维的萌芽 (没有意识不能抽象思维) 人类心理:具有思维和意识 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只有人才有意识。,三、心理学发展简史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学者们都把他看作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 1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C)。 AW詹姆斯 BH艾宾浩斯 CW冯特 DS弗洛伊德 学派的纷争,9,1)构造心理学派冯特与铁钦纳 2)行为主义华生,刺激与反应(S-R) 3)格式塔心理学维特海默,科勒,柯夫卡 4)机能主义心理学杜威,詹姆士 5)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1“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查明S和R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持这种观点的学派是(D)。 A机能主义心理学 B构造主义心理学 C人本主义心理学 D行为主义心理学 2一般认为,华生是(A )心理学家。 A行为主义 B机能主义 C认知主义 D人本主义,10,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认知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新方向 生理心理学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与脑的机制 1.( )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A. 行为主义心理学 B. 人本主义心理学 C. 认知心理学 D. 精神分析学,11,四、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研究心理学的原则客观性、辨证发展、理论联系实际 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实验法,12,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一、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神经元的组成、功能与分类 组成:细胞体、树突、轴突 功能:接受信息、传递信息、整合信息 分类: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或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1神经元是由(A )组成的。 A细胞体、树突和轴突 B细胞体、细胞核和神经纤维 C细胞、突起和纤维D细胞核、突起,13,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功能单位和营养单位。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组成:躯体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植物神经,支配内脏器官运动,一般不受意识支配,但和情绪有联系。,15,外周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它包括躯体神经系统(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及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中枢神经系统系统及其功能 构成:脑和脊髓 脑的构成:脑干、间脑、小脑、端脑 脑干最古老部分,包括延脑、桥脑、中脑 脑干网状结构是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重要中枢,下丘脑是内脏系统活动的调节中枢。,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大脑(脑干、间脑、小脑、端脑),1脑最古老的部位是(D) A小脑 B脊髓 C丘脑 D脑干 2下丘脑是(C)。 A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 B皮层下调节呼吸与心跳的中枢 C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中枢 D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19,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中央前回躯体运动中枢 中央后回躯体感觉中枢,20,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解剖结构基本对称、功能不对称 布洛卡1860年的发现: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这个区域也叫“布洛卡区”。 斯佩里的”割裂脑”实验证明了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11860年,( A)发现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 A布洛卡 B斯佩里 C巴甫洛夫 D艾宾浩斯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D)。 A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是不对称的 B右利手的人左半球的言语功能占优势 C单侧化指人脑的主要功能集中在左边半球 D右利手的人右半球的形象思维占优势,23,三、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概念 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神经活动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 反射的定义,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 铃声响了,学生走出教室/老师说“下课了”,学生走出教室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有人看到蛇,快跑,边跑边喊:“蛇!蛇!”后面的人听到喊声,也快跑。,24,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一、感觉概述 感觉的定义 1感觉的属性包括( AC)。 A它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B它是对过去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C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D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感觉的分类 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包括饿、渴、窒息等,25,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含义 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D)。 A常数关系B对数关系C正比关系D反比关系 种类 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或叫差别阈限,又叫最小可觉差,英文缩写j.n.d 韦伯定律与费希纳定律,26,三、感觉现象 感觉适应 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应用:红色眼镜保护对暗适应 感觉后象:正后象和负后象 感觉对比:同时对比和相继对比;视觉对比、嗅觉对比、温度对比等 联觉:一种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还能引起另外一种感觉。,27,1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A)。 A感觉适应B感觉后像 C感觉对比D联觉 2红色让人感到温暖,这是一种(D)现象。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后像D联觉 3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这是(AC)。 A同时对比现象 B相继对比现象 C彩色对比现象 D感觉适应现象,28,各种感觉 1)视觉 视觉的适宜刺激380780纳米 锥体细胞(明视觉)与杆体细胞(暗视觉) 色觉异常色弱、部分色盲、全色盲 遗传途径外祖父通过妈妈传给男孩 色觉异常的人能分辨物体细微的明度上的差别。 1色觉异常的人通常是靠(B)来辨认颜色的。 A色调 B明度 C饱和度 D照度,29,2)听觉 听觉的适宜刺激1620000赫兹 人对10004000赫兹最敏感 老年人丧失听觉首先从高频开始 内耳中的科蒂氏器官是听觉神经细胞集中处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1声音的性质包括(ABD)。 A音调 B响度C饱和度 D音色,30,3)嗅觉和味觉的适宜刺激与感受器官 基本味觉酸、甜、苦、咸 4)皮肤觉 类别: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冷觉、痛觉 生理零度:皮肤表面的温度 5)平衡觉又叫静觉 感受器:内耳中的前庭器官,晕车、晕船 6)运动觉又叫动觉 7)内脏感觉又叫机体觉,正常下感觉不到,31,8)痛觉所有组织中 特点:性质不清、定位不准,具有放射 生物学意义:对机体有保护的作用 痛觉:生理性痛觉和心因性痛觉 1痛觉的生物学意义在于(D)。 A它可以增强一个人的意志力 B它使我们感到生活的真实 C它能使我们更快地适应环境 D它对机体具有保护性的作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 A所有的痛觉都是内部感觉 B所有的痛觉都是外部感觉 C痛觉不容易适应 D痛觉具有有机体保护的作用,32,五、知觉概述 知觉定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基本特性:整体、选择、恒常、理解 1知觉的基本特性有(A)。 A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 B直观性、间接性、恒常性、概括性 C直观性、整体性、可操作性、间接性 D逼真性、可操作性、选择性、理解性,33,六、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大小、形状、方位、距离 距离知觉又叫深度知觉,双眼视差是形成深度知觉的最主要线索 时间知觉 生物钟:机体内部生理节律性的变化引起的外部行为的节律性变化、如,消化系统,睡眠等 运动知觉 似动现象:没有发生位移却被知觉为运动,又叫动景现象,如电影、霓虹灯、路牌广告等,34,错觉 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 错觉有线条长短的错觉、线条方向错觉、面积大小错觉、不同感觉道相互作用产生的错觉(如,行重错觉、视听错觉) 2008.5 89错觉的性质包括(ABD)。 A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B错觉所产生的歪曲带有固定的倾向 C只要知道错觉产生的原因,错觉是可以克服的 D只要具备产生错觉的条件,错觉就一定会发生,35,第四节 记忆,一、记忆及记忆过程 记忆的定义 记忆: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1(B)是指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A识记 B记忆 C再认 D回忆 记忆的种类 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语词逻辑记忆),动作记忆 记忆过程识记、保持、回忆(再现)或再认,36,遗忘及遗忘规律 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发生了错误地回忆或再认。 1遗忘是指(BC)。 A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 B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的现象 C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的现象 D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遗忘与记忆的实验研究创始人艾宾浩斯 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 2遗忘的进程通常是(B)。 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倒U型曲线 DU型曲线,37,二、表象 表象:头脑中对事物的形象。 表象的特征和作用 特征:直观形象性,片断不稳定性,可操作性,概括性。 表象可以在头脑中放大、缩小、翻转,表象的可操作性使表象成了想像的素材。 表象既有直观形象性,又有概括性,使它起到了从感知到思维过渡的桥梁作用。,38,三、三个记忆系统 三个记忆系统分别是:瞬时、短时、长时 划分标准信息编码、储存和提取方式,信息储存时间长短 1三个记忆系统是以(BC)作为标准来划分的。 A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 B信息储存时间的长短 C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方式D全部报告和部分报告 三个记忆系统的特点及相互联系 1)瞬时记忆 瞬时记忆记住信息的形式是形象;时间超过1秒但不会长于4秒;对这些信息加以注意就会进入短时记忆,否则遗忘。,39,2)短时记忆:保持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 容量72组块,即记忆广度; 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为听觉编码;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可以被意识到的; 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复述可能转入长时记忆 4)长时记忆:保持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 容量是无限的;形式是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如果不有意识地回忆,一般注意不到;长时记忆的遗忘原因自然衰退、干扰 干扰:前摄抑制,倒摄抑制,系列位置效应 系列位置效应:首因效应(首位效应)/近因效应(新近效应),40,1干扰会造成长时记忆的遗忘,干扰可分为(A )。 A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B前干扰和后干扰 C前摄抑制、中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D远干扰和近干扰 2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叫(A)。 A系列位置效应B前摄抑制 C倒摄抑制 D记忆顺序效应 3系列位置效应的一般表现是(D )的材料记得好。 A开头 B中间 C后边 D两头,41,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像,一、思维概述 思维的定义与特征 定义: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联系的认识。 特征间接性和概括性 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 二、思维的种类 根据形态: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问题探索方向:辐合思维(求同),发散思维(求异) 创造性: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42,三、概念掌握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概念的掌握 定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是以词来标示的。 概念掌握的定义:又叫概念形成,是个体借助语言,从成人那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1概念是(AD)。 A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 B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应 C以词为基本单位的符号系统 D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43,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人工概念是对自然概念的模拟。 问题解决及其研究 定义: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思维过程。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迁移(正迁移和负迁移)、原型启发、定势 问题解决策略算法和启发式 启发式循环子目标、逆向搜索、计划简化,44,四、语言与言语 语言与言语 言语的定义: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 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是心理现象 言语活动的形式 言语的分类内部言语和外部言语 外部言语分类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45,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 1)言语运动中枢 言语运动中枢又叫布洛卡中枢损伤表达性失语症(运动性失语症) 2)言语听觉中枢又叫威尔尼克中枢颞上回损伤接受性失语症 3)视觉性言语中枢角回损伤失读症 4)书写性言语中枢额中回靠近中央前回损伤失写症 1布洛卡中枢即(C)。 A听觉性言语中枢 B视觉性言语中枢 C运动性言语中枢 D书写性言语中枢,46,五、想像 想像的定义:人对已有的表象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想像的种类无意想像和有意想像 无意想像梦(极端例子)、幻觉(异常精神状态) 有意想像创造想像、再造想像、幻想 幻想的定义:与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像。理想和空想。,47,第六节 意识与注意,一、意识概述 意识 意识的定义: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 1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被称为(A)。 A意识 B注意 C认识 D知觉 无意识 定义: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包括对刺激的无意识和无意识的行为。,48,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1)睡眠 4个阶段? 梦境出现在深度睡眠之后的快速眼动阶段,持续510分钟。 2)梦 特点:不连续性、不协调性、认知的不确定性。梦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1梦的特点包括(ABD )。 A不连续性 B不协调性 C不一致性 D认知的不确定性,49,二、注意概述 注意的定义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是心理或意识活动一种状态而非过程。 1注意是一种(A)。 A心理状态 B心理过程 C认识过程 D认知过程 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50,1注意可分为(BC)。 A无意注意、有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B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C随意注意、不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51,三、注意的特征 注意广度 又叫注意范围。简单的任务72个,不关联外文字母46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起伏 注意的分散“分心”,与稳定性相反 注意转移 注意分配及条件 定义: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比如自拉自唱、边做笔记边听讲,52,注意分配的条件:一,从事的活动中有一些是非常熟练的,达到自动化的水平;二,从事的活动中有内在的联系。三,两种活动用不同的感觉道,不同的心理操作完成。 1按照任务的要求,注意从一个对象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现象叫(C)。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动摇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2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活动,这是(C)。 A注意的转移 B注意的分散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动摇,53,第七节 需要和动机,一、需要与动机概述 需要 定义: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种类:根据需要的产生,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生理需要(生物需要)和获得性需要;根据需要的对象,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1需要(AB )。 A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 B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C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D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54,动机 动机的定义?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内驱力:基于生理需要产生的动机 诱因:基于外部环境条件引起的需要 与行为的关系: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的动机引起,不同的活动也可以由相同的或相似的动机引起。 动机的种类,55,1)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生理性动机:吃饭、穿衣、休息、性欲 社会性动机:交往动机、成就动机、权利动机、兴趣、爱好 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特点:倾向性、广阔性、持久性、效能 爱好:当人的兴趣指向某种活动时,动机就变成爱好了。 2)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定势:人的一种心理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 3)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56,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理论的内容 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的定义: 缺失性需要与生长需要 1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爱和归属是第(B)个层次的需要。 A2 B3 C4 D5 2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生长需要(BD)。 A是低层次的需要 B是高层次的需要 C是要优先满足的需要 D如果满足就会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57,第八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一、情绪、情感概述 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定义: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表情是人情绪变化的表现,有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 表情有先天、不学而会的性质,也有后天模仿学习的性质。,58,情绪、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是感情反映的过程,情感代表感情的内容 情感通过情绪来表现 情绪情感的功能适应、动机、组织、信号,59,三、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及两极性 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情绪情感的两极性动力性、激动度、强度和紧张度 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 动力性增力和减力 激动度激动和平静 强度强和弱 紧张度紧张和轻松,60,四、情绪、情感的种类 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原始情绪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 1近代研究中常把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列为(B )。 A情绪的基本表现形式 B情绪状态的基本形式 C复合情绪的不同种类D情绪和情感变化的几种维度 2一般认为原始情绪指(D )。 A激动与平静 B高兴与悲哀 C喜、怒、哀、乐 D喜、怒、哀、惧 心境、激情和应激(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 高级情感主要有道德感、美感、理智感;还有宗教情感、母爱等,61,五、意志 意志的定义 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准备;执行决定 准备阶段:选择并确立目标、作出决策 执行决定阶段:克服障碍、修正计划、实现目标 动机冲突四种形式 双趋式,双避式,趋避式,双重趋避式 1两个目标具有同样吸引力,但不能同时获得时出现的动机冲突叫(C)。 A双避式冲突 B趋避式冲突 C双趋式冲突 D双重趋避式冲突,62,2动机冲突的形式主要有(ABCD)。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双重趋避式冲突 意志品质 自觉性(受暗示性、武断从事) 果断性(优柔寡断、鲁莽行事) 坚韧性(退缩、虎头蛇尾、执拗、墨守成规) 自制性(怯懦、任性),63,第九节 人格,一、人格概述 人格定义: 人格的特性-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功能性、自然和社会性的统一 人格结构人格倾向性(需要和动机、表现为态度)和人格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64,二、能力 能力概述 能力的定义 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 能力的分类:1.能力、才能和天才(发展的程度);2.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结构);3.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创造程度);4.认知、操作与社交能力(领域) 能力结构理论: 1、斯皮尔曼-二因素论(S、G); 2、赛斯顿-群因素论(7中原始能力因素); 3、吉尔福特-智力结构理论(120种能力因素),65,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发展水平、类型、早晚 天赋或素质 解剖生理特征,包括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及神经系统构造和机能特点。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前提 遗传决定能力发展的范围,环境决定范围内的具体程度,66,三、气质 气质概述 定义。相当于日常生活中的脾气、秉性或性情。 气质类型学说体液说(希波克拉底)、体型说(克雷奇米尔)、血型说(古川竹二)、激素说(伯曼) 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 表1.1 神经活动过程的特性、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67,气质的特性: 1感受性和耐受性、2反应的敏捷性、3可塑型、4情绪的兴奋性、5指向性 外在表现-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如何看待气质类型: 稳定但可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无好坏之分,不决定成就高低但影响工作效率,影响性格形成难易与对环境的适应,68,四、性格 性格的定义 态度的定义 性格与气质的不同 性格的结构 性格的静态特征态度、意志、情绪和理智; 性格的动态结构态度特征是性格的核心 1性格的静态特征不包括(D) A态度特征 B情绪特征 C意志特征 D内容特征 性格的动态结构和静态特征不是分离的,而是彼此联系与制约,有机组成一整体。不同场合显露性格不同侧面,比如鲁迅,69,五、人格理论 人格结构的动力理论 弗洛伊德 本我、自我、超我 人格结构的类型理论 荣格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 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共同特质、个人特质)、卡特尔(表面与根源)、艾森克人格结构维度(ENP三维) 人格五因素模型 人格五要素:NEOAC,70,基础心理学综合练习,基础心理学是研究( ) A. 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基础学科 B. 人的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C. 除动物以外的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D. 所有心理现象的学科 2、心理现象可以分为( ) 心理过程和人格 B. 认识、情感和意志 C.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D. 认识、情感、意志和性格,71,A,C,3、心理过程包括( ) 认知、情感和意志 B. 能力、气质和性格 C. 知、情、意和能力 D. 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 4、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 )阶段 A. 感觉、知觉、思维三个 B. 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 C. 感觉、知觉、思维萌芽和思维四个 D. 感觉、知觉、思维萌芽、思维和意识五个,72,A,B,5、心理反映的特点有( ) A. 能动性和主观性 B. 客观性和反应性 C. 形象性和抽象性 D. 原则性和灵活性 6、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 韦伯 B. 冯特 C. 费希纳 D. 艾宾浩斯 7、冯特和铁钦纳是( )学派的创始人 A. 格式塔B. 构造主义C. 机能主义D. 行为主义 8、( )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A. 机能主义 B. 精神分析 C. 行为主义 D. 人本主义,73,A,B,B,D,9、( )是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特点 A. 分析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 B. 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 C. 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 D. 研究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 10、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是( ) A. 心理学的一个新学派 B. 心理学的一个新方向 C.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D. 生理心理学的一个新分支,74,D,B,11、神经元是( )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A. 感觉系统 B. 运动系统 C. 神经系统 D. 内脏系统 12、脑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 A. 脑神经 B. 神经元 C. 大脑 D. 小脑 13、神经元具有( )的功能 A. 接受信息、传递信息、整合信息 B. 接受刺激、传入刺激、传出刺激 C. 产生感觉、引起运动 D. 传入刺激、产生感觉、引起运动,75,C,B,A,14、外周神经系统可分为( ) A.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B. 躯体神经和自主神经 C. 脑神经和自主神经 D. 脊神经和自主神经 15、自主神经又叫( ) A. 感觉神经 B. 运动神经 C. 联合神经 D. 植物神经 16、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位于( ) A. 小脑 B. 大脑 C. 丘脑 D. 网状结构,76,B,D,C,17、皮层下调节自主神经活动的中枢位于( ) A. 脑干 B. 小脑 C. 丘脑 D. 下丘脑 18、以沟和裂为界限,大脑皮层可分为( ) A. 大脑皮层感觉区和大脑皮层运动区 B. 大脑皮层感觉区和大脑皮层联合区 C. 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D. 额叶、顶叶、枕叶、旁叶 19、中央后回是( ) A. 躯体感觉中枢 B. 躯体运动中枢 C. 视觉中枢 D. 听觉中枢,77,D,C,A,20、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位于( ) A. 中央后回 B. 中央前回 C. 颞上回 D. 枕极 21、对于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 ) A. 功能对称结构不对称 B. 结构对称功能不对称 C. 功能结构都对称 D. 功能结构都不对称 22、1860年( )发现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 A. 巴甫洛夫 B. 罗杰斯佩里 C. 布洛卡D. 杜威,78,B,B,C,23、用“割裂脑”实验证明了,对右利手的人来说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神经生理学家是( ) A. 巴甫洛夫 B. 艾宾浩斯C. 布洛卡 D. 斯佩里 24、高级神经活动反射学说的创始人( ) A. 巴甫洛夫 B. 艾宾浩斯C. 布洛卡 D. 斯佩里 25、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 A. 条件反射 B. 无条件反射 C. 兴奋和抑制 D. 静息和活动,79,D,A,C,26、吃酸梅流口水属于( ) A. 条件反射 B. 无条件反射 C. 第一信号系统活动 D. 第二信号系统活动 27、一种神经过程进行并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出现的现象叫( ) A. 神经过程的扩散 B. 神经过程的泛化 C. 相互诱导 D. 动力定型 28、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 ) A. 正比关系 B. 反比关系 C. 常数关系 D. 对数关系,80,B,C,B,29、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 ) A. 感觉适应 B. 感觉后象 C. 感觉对比D. 联觉 30、红灯灭后,眼睛里出现蓝绿色的后像,叫( ) A. 正后象 B. 负后象 C. 明度对比D. 彩色对比 31、科蒂式器官是( )的感受器 A. 听觉 B. 嗅觉 C. 味觉 D. 振动觉 32、生理零度是( ) A. 36.5 B. 37 C. 正常体温 D. 皮肤表面温度,81,A,B,A,D,33、内耳的前庭器官是( )的感受器 A. 平衡觉 B. 运动觉 C. 机体觉 D. 触压觉 34、痛觉感受器( ) A. 只存在于皮肤中 B. 只存在于内脏器官中 C. 只存在于感觉中 D. 遍布全身所有组织 35、深度知觉产生的主要线索是( ) A. 空气的透视作用 B. 双眼的调节作用 C. 双眼视轴的辐合作用 D. 双眼视差 36、( )是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带有固定倾向的歪曲知觉。 A. 梦 B. 错觉 C. 幻觉 D. 无意识,82,A,D,D,B,37、对记忆和遗忘进行试验研究的创始人( ) A. 冯特 B. 韦伯 C. 艾宾浩斯 D. 费希纳 38、遗忘的进程是( ) A. 先快后慢 B. 先慢后快 C. U型曲线 D. 倒U曲线 39、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 A. 9个以上项目 B. 无限的 C. 72 D. 无法测量的 40、先前学习材料对后继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 ) A. 倒摄抑制 B. 前摄抑制 C. 系列位置效应 D. 记忆顺序效应,83,C,A,C,B,41、会骑自行车有助于学摩托车,是( ) A. 前摄抑制 B. 技能学习 C. 正迁移 D. 负迁移 42、布洛卡中枢受到损伤将会发生( ) A. 接受性失语症 B. 表达性失语症 C. 失读症 D. 失写症 43、( )是觉醒状态下的觉知。 A. 注意 B. 意识 C. 认识 D. 知觉 44、梦境在( )阶段出现 A. 睡眠初 B. 睡眠中 C. 深度睡眠 D. 快速眼动,84,C,B,B,D,45、能够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叫( ) A. 内驱力 B. 诱因 C. 需要 D. 爱好 46、情绪的基本表现形式有( ) A. 激动和平静 B. 高兴和悲哀 C. 喜怒哀惧 D. 喜怒哀乐 47、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 ) A. 内向和外向 B. 首要特质和次要特质 C. 意识和无意识 D. 本我、自我、超我 48、卡特尔找到了( )种人格根源特质 A. 12 B. 16 C. 18 D. 20,85,B,C,D,B,多选 1、人的心理是( ) A. 脑的机能 B. 客观现实的反映 C. 大脑活动的产品 D. 一种客观现象 2、心理反映的形式可以是( ) A. 事物的形象 B. 概念 C. 活动 D. 体验 3、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 )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个案法 D. 实验法 4、脑干包括( ) A. 丘脑 B. 延脑 C. 桥脑 D. 中脑,86,AB,ABD,ABCD,BCD,5、( )是无条件反射 A. 吃食物流口水 B. 瞳孔在强光下收缩 C. 谈虎色变 D. 望梅止渴 6、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 ) A. 无条件反射 B. 条件反射 C. 第一信号系统 D. 第二信号系统 7、绿叶陪衬下,红花更红了,是( ) A. 同时对比 B. 相继对比 C. 彩色对比 D. 感觉适应,87,AB,BC,AC,8、人对时间的估计可以根据( ) A. 日出日落的交替 B. 一年四季的变化 C. 生理活动的周期变化D. 心理活动的周期变化 9、( )是根据似动原理制作出来的 A. 电影 B. 手表分针的运动 C. 动画 D. 霓虹灯的动感变化 10、( )可以形成错觉 A. 视觉 B. 听觉 C. 不同感觉道的相互作用 D. 记忆,88,ABCD,ACD,ABC,11、三个记忆系统是以( )标准来划分的 A. 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 B. 信息储存时间长短 C. 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方式 D. 全部报告和部分报告 12、长时记忆遗忘的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衰退 B. 感觉定势的作用 C. 前摄抑制 D. 倒摄抑制 13、心理学家认为通用的问题解决策略( ) A. 算法 B. 启发式 C. 分析综合 D. 抽象概括,89,BC,ACD,AB,14、( )等都是定势的表现 A. 把13放在英文字母中间会把它看成B B. 老师对某同学印象好,阅卷时给高分 C. 她和我朋友长得很像,我把她当成我朋友 D. 天气预报说今天下雨,我早上带伞上班 15、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 A. 波消失 B. 梦境开始出现 C. 出现类似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脑电波 D. 眼球开始上下左右快速移动,90,AB,ABCD,16、可以激发动机的因素有( ) A. 需要 B. 情绪 C. 内驱力 D. 诱因 17、兴趣的品质包括( ) A. 强度 B. 广度 C. 效能 D. 稳定性 18、言语表情表现在( )上 A. 说话的音调 B. 说话的速度 C. 说话的节奏 D. 说话的音色 19、情绪和情感具有( )功能 A. 适应 B. 动机 C. 组织 D. 信号,91,ABCD,BCD,ABC,ABCD,20、动机冲突的形式( ) A. 双趋式冲突 B. 双避式冲突 C. 趋避式冲突 D. 双重趋避式冲突 21、和意志的自觉性品质相反的品质是( ) A. 任性 B. 怯懦 C. 受暗示性 D. 武断从事 22、气质的特性表现在( ) A. 感受性和耐受性 B. 情绪的兴奋性 C. 反应的敏捷性和可塑性 D. 心理活动的指向性 23、构成态度的基本因素( ) A. 认知 B. 意志 C. 情感 D. 行为倾向性,92,ABCD,CD,ABCD,ACD,24、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中的本我( ) A. 人的原始的无意识本能,特别是性本能组成的能量系统 B. 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内化的结果 C. 寻求直接的满足,遵循快乐原则 D. 遵循道德原则,追求完美境界,93,AC,咨询心理学知识,咨询心理学知识点概览,第一节 概述,第一单元 咨询心理学简史 第二单元 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 第三单元 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 第四单元 我国心理咨询的历史、 现状与展望,1.心理咨询产生的学术背景 1882年高尔顿用测量的方法对心理活动个别差异的研究和“自由联想”方法的建立 ; 1890年心理测验的创始人卡特尔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 的论文; 1896年韦特默在宾西法尼亚大学开办儿童行为矫正诊所,他是咨询心理学的创始人; 1904年比奈-西蒙为帮助弱智儿童编制智力测量; 1907年大卫为防止学生的行为出现问题,进行行为指导; 1908年 帕森斯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一、咨询心理学的简史,美国心理学会(APA),1951年,咨询心理学分会成立 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咨询心理学分会规定了正式的心理咨询专家培养标准 1954年创办咨询心理学杂志 1955年,美国心理学会正式开始颁发心理咨询专家执照 1956年,APA的发表作为一个专业分支的咨询心理学的报告,作为一个专业分支的咨询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作出贡献: 1、通过关心人的动机、情绪的调节,进而促进个体内在精神世界的发展; 2、通过发展人们必要的能力、动机,帮助个人与环境协调; 3、正确地利用差异,充分考虑所有成员的发展,加深社会对心理咨询的理解。,一、 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1、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 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其中包括: 心理咨询师作为一种职业,从业者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包括心理学的一般知识和心理咨询临床操作的相关知识。 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方法,只能是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可以是标准的或者非标准化的技术,但是,不能使用药物。 咨询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 咨询只能解决心理问题而不是其他问题,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罗杰斯:通过与个体持续,直接的接触,提供帮助,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 威尔森:受过心理咨询专门训练的A向出现问题的B提供援助的过程 陈仲庚:明确三个问题:1,问题的性质 2,咨询师的技术 3,所要达到的目标,三、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1、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 唯物主义观点 普遍联系的观点 限制性观点 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 中立性态度,唯物主义观点,心理咨询作出的任何决定,都必须依据事实,依据严格的科学规律,不能仅凭个人经验或者患者对心理学的盲目信任去指导患者。,普遍联系的观点,*心理咨询师必须能够在诸多事物之间的关系中去把握事物的本质 心身一体的观点 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观点 整体性观点,限制性观点,在咨询中规定的各种限制,是保证咨询成功的必要条件 咨询师的职责限制 咨询时间的限制 感情限制 咨询目标限制,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咨询师在咨询工作的开始阶段,就应该考虑他的心理问题有无个人史原因,以及现实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