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安全技术》之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加工处理 .doc

    • 资源ID:41835509       资源大小:35.5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安全技术》之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加工处理 .doc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加工处理 为了防火防爆安全,对火灾爆炸危险性比较大的物料,应该采取安全措施.首先应考虑通过工艺改进,用危险性小的物料代替火灾爆炸危险性比较大的物料.如果不具备上述条件,则应该根据物料的燃烧爆炸性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密闭或通风,惰性介质保护,降低物料蒸气浓度,减压操作以及其他能提高安全性的措施. 一、用难燃溶剂代替可燃溶剂 在萃取,吸收等单元操作中,采用的多为易燃有机溶剂.用燃烧性能较差的溶剂代替易燃溶剂,会显著改善操作的安全性.选择燃烧危险性较小的液体溶剂,沸点和蒸气压数据是重要依据. 如醋酸戊酯在20的蒸气压为800Pa,其蒸气浓度为44gm-3,而爆炸浓度范围为119541gm-3,危险性较小. 在许多情况下,可以用不燃液体代替可燃液体,如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等. 二、根据燃烧性物质的特性分别处理 遇空气或遇水燃烧的物质,应该隔绝空气或采取防水,防潮措施,以免燃烧或爆炸事故发生. 燃烧性物质不能与性质相抵触的物质混存,混用; 遇酸,碱有分解爆炸危险的物质应该防止与酸碱接触; 对机械作用比较敏感的物质要轻拿轻放. 燃烧性液体或气体,应该根据它们的密度考虑适宜的排污方法; 根据它们的闪点,爆炸范围,扩散性等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措施. 对于自燃性物质,在加工或贮存时应该采取通风,散热,降温等措施,以防其达到自燃点,引发燃烧或爆炸. 多数气体,蒸气或粉尘的自燃点都在400以上,在很多场合要有明火或火花才能起火,只要消除任何形式的明火,就基本达到了防火的目的. 有些气体,蒸气或固体易燃物的自燃点很低,只有采取充分的降温措施,才能有效地避免自燃. 有些液体如乙醚,受阳光作用能生成危险的过氧化物,对于这些液体,应采取避光措施,盛放于金属桶或深色玻璃瓶中. 有些物质能够提高易燃液体的自燃点,如在汽油中添加四乙基铅,就是为了增加汽油的易燃性.而另外一些物质,如铈,钒,铁,钴,镍的氧化物,则可以降低易燃液体的自燃点.对于这些情况应予以注意. 三、密闭和通风措施 为了防止易燃气体,蒸气或可燃粉尘泄漏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设备应该密闭,特别是带压设备更需要保持密闭性.如果设备或管道密封不良,正压操作时会使可燃物泄漏;负压操作时会使空气进入. 开口容器,破损的铁桶,没有防护措施的玻璃瓶不得盛贮易燃液体.不耐压的容器不得盛贮压缩气体或加压液体,以防容器破裂造成事故. 为了保证设备的密闭性,对于危险设备和系统,应尽量少用法兰连接.输送危险液体或气体,应采用无缝管.负压操作可防止爆炸性气体逸入厂房,但在负压下操作,要特别注意设备清理打开排空阀时,不要让大量空气吸入. 加压或减压设备,在投产或定期检验时,应检查其密闭性和耐压程度.所有压缩机,液泵,导管,阀门,法兰,接头等容易漏油,漏气的机件和部位应该经常检查.填料如有损坏应立即更换.以防渗漏.操作压力必须加以限制,压力过高,轻则密闭性遭破坏,渗漏加剧;重则设备破裂,造成事故. 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氯酸钾,铬酸钠,硝酸铵,漂白粉等粉尘加工的传动装置,密闭性能必须良好,要定期清洗传动装置,及时更换润滑剂,防止粉尘渗进变速箱与润滑油相混,由于蜗轮,蜗杆摩擦生热而引发爆炸. 即使设备密封很严,但总会有部分气体,蒸气或粉尘渗漏到室内,必须采取措施使可燃物的浓度降至最低.同时还要考虑到爆炸物的量虽然极微,但也有局部浓度达到爆炸范围的可能.完全依靠设备密闭,消除可燃物在厂房内的存在是不可能的.往往借助于通风来降低车间内空气中可燃物的浓度.通风可分为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按换气方式也可分为排风和送风. 对于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厂房的通风,由于空气中含有易燃气体,所以不能循环使用.排除或输送温度超过80的空气,燃烧性气体或粉尘的设备,应该用非燃烧材料制成.空气中含有易燃气体或粉尘的厂房,应选用不产生火花的通风机械和调节设备.含有爆炸性粉尘的空气,在进入排风机前应进行净化,防止粉尘进入排风机.排风管道应直接通往室外安全处,排风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或非燃烧材料的楼板等防火分隔物,以免发生火灾时,火势顺管道通过防火分隔物. 四、惰性介质的惰化和稀释作用 1.惰性气体保护作用 惰性气体反应活性较差,常用作保护气体.惰性气体保护是指用惰性气体稀释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的爆炸性混合物,以抑制其燃烧或爆炸.常用的惰性气体有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以及卤代烃等燃烧阻滞剂. 易燃固体物料在粉碎,研磨,筛分,混合以及粉状物料输送时,应施加惰性气体保护.输送易燃液体物料的压缩气体应该选用惰性气体.易燃气体在加工过程中,应该用惰性气体作稀释剂.对于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工艺装置,贮罐,管道等,应该配备惰性气体,以备发生危险时使用. 2.惰性气体用量 在易燃物料的加工中,惰性气体的用量取决于系统中氧的最高允许浓度.氧的最高允许浓度值因采用不同的惰性气体而有所不同. 五、减压操作 化工物料的干燥,许多是从湿物料中蒸发出其中的易燃溶剂.如果易燃溶剂蒸气在爆炸下限以下的浓度范围,便不会引发燃烧或爆炸.为了满足上述条件,这类物料的干燥,一般是在负压下操作.文献中的爆炸极限数据多为20,0.101325MPa下的体积分数.所以由爆炸下限不难计算出溶剂蒸气的分压,如果干燥压力在此分压以下,便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比如,乙醚的爆炸下限为1.7%,在爆炸下限的条件下,乙醚蒸气的分压为0.101325×1.7%,即0.0017MPa(13mmHg).爆炸下限下的易燃蒸气的分压即为减压操作的安全压力. 实际上在减压条件下,干燥箱中的空气完全被溶剂蒸气排除,从而消除了爆炸条件.此时溶剂蒸气与空气比较,相对浓度很大,但单位体积的质量数却很小.减压操作应用的实质上是爆炸下限下的质量浓度. 六、燃烧爆炸性物料的处理 在化学工业污水中,往往混有易燃物质或可燃物质,为了防止下水系统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对易燃或可燃物质排放必须严格控制.如果苯,汽油等有机溶剂的废液放人下水道,因为这类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而且密度比水小浮于水面之上,在水面上形成一层易燃蒸气.遇火引发燃烧或爆炸,随波逐流,火势会很快蔓延. 性质互相抵触的不同废水排入同一下水道,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导致事故的发生.如硫化碱废液与酸性废水排入同一下水道,会产生硫化氢,造成中毒或爆炸事故.对于输送易燃液体的管道沟,如果管理不善,易燃液外溢造成大量易燃液的积存,一旦触发火灾,后果严重.

    注意事项

    本文(《安全技术》之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加工处理 .doc)为本站会员(飞****)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