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市农业局.docx
华蓥市农业局关于华蓥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农业局 龚元军近日,我局组织相关人员对华蓥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华蓥市现辖1乡9镇3个街道办事处,现有耕地总面积15.3万亩(其中土4.12万亩,田11.18万亩),农业总人口约26.4万人,幅员面积470平方公里,地势东西起伏较大,从东到西逐渐趋于平缓,山地气候独特。全市目前共有乡镇(街道)以上各级各类农业园区(基地)20个,其中地市级农业示范园区1个(即华蓥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国家级生态农业园区1个(华蓥山黄花梨生态农业示范园),乡镇休闲农业园区18个;按照产业数量共划分为12个,按照园区功能共划分为16个,平均分布在全市13个乡镇(街道)的丘陵地带和山区;园区建设用地总面积达4.2万亩,园区占地规模1000亩以上的有4个,5001000亩的有2个,现已建成园区总面积约为1.7万亩,辐射带动面积达5万亩;截至目前,园区总产值14278万元(其中园区农业总产值11699万元,带动周边农户11000万人),园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辐射带动周边农户人均年收入2500人;园区建设总投入12000万元(其中政府投入3100万元,企业投入6300万元,园区自筹2600万元)。目前,园区内已有入驻企业38家(各项具体指标详见附件)。二、建设运行现状、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一)华蓥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华蓥市现代农业示范园是华蓥市委、市政府根据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总体要求而设立。园区位于华蓥市阳和镇、高兴镇境内,规划面积11.25万亩,其中核心区3.9万亩。园区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以发展水果与无公害蔬菜等特色产业为首要任务,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城乡统筹发展。1、狠抓前期规划。今年3月,市委市政府委托四川省农科院比尔农业科技咨询中心规划设计了华蓥市现代农业事业示范园建设总体规划,对整个园区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远景目标、政策措施、长效机制、组织领导等各个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规划,起点高、标准高、规模大,为园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指明了方向。按照该规划,园区建设共分“三步走”,11年建成。2009年为基准年,着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发展特色水果、精品蔬菜、高效养殖、循环养殖产业;2009年2010年为重点建设阶段,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农业产业品牌;2011年2013年为整体推进阶段,全面推进公共设施建设,完善社会服务功能,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大示范、大样板;20142019年为提升完善阶段,着力提升农产品品牌,完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2、大力招商引资。一是与西南农大、四川农科院、四川林科院等农业科研院所进行了技术联姻,多次邀请专家来市考察、座谈,认真听取他们对华蓥现代农业园区特别是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为全市特色农业项目的编制、包装和推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二是通过在华蓥电视台、各级各类农业网站上刊播(刊发)信息稿件以及参加渝洽会、西博会面谈等多种方式,积极宣传华蓥农业的产业发展重点、优惠政策及对外公开推介的具体农业项目,让外地业主对华蓥农业有了较为准确和全面的认识。三是通过主动洽谈、实地考察、电话联系、网上交流等方式,主动向外地介绍华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关情况,赢得了他们的初步信任,吸引了天津、重庆、广安等一大批外地业主入驻园区投资华蓥农业。3、全力做好服务。按照领导联业主、部门联项目的要求,选派农业、畜牧、水利、交通等专业技术人员,常驻园区蹲点指导业主抓好了种养殖业技术服务及园区农业基础建设等工作,及时帮助业主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积极引导基地(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健全价格保护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构建起基地(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之间平等互利的经济利益分配机制,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助推了基地(企业)的良性发展,加快了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规避农业产业发展风险,实现了企业(业主)和农户双赢;及时组织园区农业企业参加渝洽会、西博会,努力加强与外地特别是广安、重庆等地的经贸合作,积极帮助这些企业策划对外宣传与营销工作,努力寻求外地市场的合作伙伴,进一步提高了华蓥农业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为畅通企业农产品的外销渠道提供了有力的帮助。4、配套优惠政策。制定出台了华蓥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优惠政策暂行办法并认真贯彻落实,进一步坚定了业主发展的信心。如市政府设立园区发展基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投资业主进行奖励;园区外的连园公路、河道等基础设施由市政府负责安排建设;园区内企业或业主租用土地范围外的公路、河道等基础设施由园区管委会安排项目进行建设;园区内生产用的沟、池、渠等基础设施原则上由政府部门按项目标准组织建设;给予业主享受市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及申报安排农业项目的优先权;积极鼓励广大干部职工、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大专院校科研人员及离退休人员等社会各界人士进入园区建设等。5、强化政府投入。市委市政府采取项目资金打捆使用、金融机构信用贷款、吸纳社会资金等多种方式,积极筹措园区建设资金,努力为园区前期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今年来,共为园区投入资金2500余万元,主要用于园区内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支付业主前四年的土地租金等。目前,园区建设推进顺利,发展势头良好。已入驻新老业主12户,流转土地达10000亩,完成总投资3015万元(其中项目投资680万元,带动业主投资1810万元,农民投资525万元)。产业涉及优质葡萄基地3000亩,设施农业特色蔬菜基地500亩,新建竹架大棚0.7万余M2、钢架大棚6万余M2,优质柑桔3000亩,速生林竹1万亩,规模养殖场2个,冷水养鱼基地1000亩,产业发展均已初具产业规模;专合组织建设同步发展,已建华蓥蔬菜合作社、葡萄种植合作社两个专合组织,建成的园区务工协会已成为推进园区建设有序用工,保障务工群众权益的重要组织;园区道路、桥涵、沟池渠、河道防洪减灾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正有序推进,已投入300余万元建成了“两纵一横”的园区骨干道路及循环公路15公里,建设3桥2涵,修筑生产机耕道6公里。水利方面,疏浚三条河道8公里,起淤达2万余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0亩,新建集中供水站一座。改造中低产田土2000亩,整理国土5000亩,建蓄水池16个,修排灌沟渠18公里,发展沼气池305口;完成科技服务中心(华蓥山葡萄研究所)建设并投入使用;新农家打造及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初具成效,正向长效保持和全面提高阶段推进。依托示范园优势,打造广溪路农业走廊,完成玉米高产示范创建11000亩、完成水稻高产示范21000亩,建市级大豆核心示范片5000亩。已在禄市、华龙、高兴、永兴等乡镇(街道)建立脱毒马铃薯二、三代种子良繁基地1310亩;在襄渝铁路沿线以东地区建优质梨基地4万亩,在襄渝铁路沿线以西丘陵地建“山下红”等优质柑桔基地1万亩;在禄市、华龙、永兴等乡镇(街道)建韩国尖椒基地1000亩。 (二)华蓥山黄花梨生态农业示范园华蓥山黄花梨生态农业示范园位于华蓥市禄市镇,由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欧阳晓玲于1996年组建。园区集黄花梨生产与经营、生态旅游、休闲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经过多年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不断壮大,目前已形成核心区1万亩、辐射带动全市3万亩的生产规模,资产也由当初的260万元猛增到目前的754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3007万元)。园区以四川农科院、林科院为技术依托,拥有中高级科技人员和管理人才100余人,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产销率达100,年收入4000余万元,创利润300余万元。园区被评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被评为2008年度四川省建设新农村省级示范企业,被列为广安市国家级农业科技园梨业园。近年来,华蓥市委市政府在原有基础上,加大投入,改良品种,完善机制,助推发展,老基地创出了新模式,焕发了新活力,实现了持续增产增收和富民升位目标。1、加大基础投入,巩固基地。打捆使用各种项目资金、支农资金、信贷资金和社会闲散资金,着力加大沟、池、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配套各种与生产相适应的项目,使老基地在巩固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近三年来,共投入近1000万元,修建蓄水池30余口、生产便道3800余米、护坡堡坎5200余米,沟渠6100余米,增强了发展后劲。2、实施高接高换,改良品种。为提升品质,站稳市场,稳定增收,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品种改良改造、建设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区的要求,并严格实施。新扩建基地1万亩,新栽植雪芳、西子绿、雪新、翠冠等南方早熟品种120余万株,采用西子绿、翠冠等优质穗条170余万穗高接换种1000余亩,今后每年还将高接高换1000亩,逐渐更新优质品种,提升产品品质。3、推行实施栽培,提升效益。新发展棚架式滴灌设施栽培300余亩,采用枪肥生物调节剂等营养生产技术,利用果林地林下种草,发展优质商品兔1万只,养殖商品鱼100亩,建设生态休闲餐饮2000平方米,开拓了新的商业种植生产新模式。4、完善联结机制,助农增收。基地坚持“让荒山变果园,让果园变庄园,以庄园带休闲,以效益助增收”的发展理念,创建了“承租返包、借地还园、合作经营、五五分成”的生产经营新机制,使农户成为股东,让农户成为小业主、小老板。近年来,在基地务工的农户年收入在3000元左右,参与合作经营的小业主型农户年收入60009000元,最高可达2万余元,有效带动了周边1.6万余农户发展3000余亩梨产业,帮助梨农人平年增收2000元以上,实现了公司、基地和农户共赢。(三)休闲旅游农业园区休闲旅游农业在我市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兴起,随着我市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春节、“五·一”、国节长假、双休日的实施,近年来,华蓥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农业与旅游工作的有机结合,将农业稳市和旅游兴市一并纳入“六大战略”,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财政支持和工作力度,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相关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到2009年,全市共有各种形式的农家乐29 家(其中在建3家),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农民致富。我市休闲旅游农业园区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主要特点:1、发展势头良好。一是企业数量多。截止目前,全市已有各类休闲农业企业29家(其中在建3家),共有餐饮257桌,棋牌153桌,住宿152床。全市共有乡村旅游从业人员215人,从业人员215人,带动周边农户300多户。石林景区天池湖、市区和重点场镇城乡结合部、渠江码头、宝顶和704景区等地已逐步形成了点片相连的旅游休闲农业产业带。二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市休闲旅游农业投资规模在500万元以上的有2家,1000万元以上的有1家。有远近闻名的安家沟、黄花梨、柏木山庄、葡萄山庄、望湖山庄、明月和清溪口鱼轮等。三是经济效益好。2007年,全市休闲农业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营业收入1500多万元。2008年,全市休闲农业接待游客达150多万人,经营收入达到1800多元,已成为我市农村的崭新亮点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2、经营模式多样。全市休闲旅游农业不断创新经营方式、拓展经营领域,形成了四种主要经营模式:一是休闲娱乐型。它是我市休闲旅游农业的主要形式,游客不但可以充分领略青山碧水的田园风光、感受绚丽多姿的乡风民俗,还可以亲身体验农家生活,吃农家饭,喝农家酒,住农家屋。有兴趣的游客还可品茶、打牌、下棋、垂钓捕鱼,从而满足了人们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如小山坝、安家沟。二是观光型。在山地景区地带,利用风景资源,为游客提供观光、避署、休闲娱乐、食宿等,如望湖山庄、水杉山庄。三是特色资源型。以“特”立业、以“特”兴业,如明月、清溪口的鱼轮等以大河鱼吸引游客。四是综合型。集休闲、观光、娱乐为一体的发展模式,如黄花梨度假村。3、发展前景广阔。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我市地处重庆、达州、南充的金三角中心,丰富的山水资源,秀美的田园风光,厚重的文化底蕴,优越的区位条件,形成了发展休闲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休闲农业发展,将休闲农业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促进了休闲农业逐步步入规范、健康的发展轨道。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华蓥市现代农业示范园1、辐射带动作用还不够明显。由于我市现代农业起步晚,前期投入大,生产经营效益尚未显现,导致园区示范效益还不够突出,助农增收的作用还不够明显,对群众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2、配套政策没有完全到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已经出台并承诺的事项没有及时兑现,如部分业主的产业发展以奖代补资金、政府承诺的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等优惠政策没有完全落到实处。3、业主投资信心不足。华蓥先天具有耕地面积小、人口总量少等不足,导致上级对我市农业园区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业主的政策扶持力度较小,因而与投资其它地区相比较,华蓥在吸引业主方面的政策比较优势不够明显;同时,由于本地农业企业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较弱,合作投资的市场经济效益不够高,也影响了外地业主与本地业主合作投资的信心。4、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华蓥地方财政收入少,各级政府支农政策和农业项目不多,导致财政对各级各类园区的经费支持力度远远不能满足园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政府建设负债现象突出。5、园区规划和实际工作存在偏差。我市各级各类园区虽然制定了较为详尽的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但实际操作中,由于土壤土质、排灌条件和业主种植模式与品种选择等方面的差异,一些工作特别是重点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建设等偏离了规划原定的方向。(二)华蓥山黄花梨生态农业示范园1、品种老化。由于园区成立较早,目前园区内原先的一些品种已经逐渐开始老化、品质逐年下降,市场竞争力逐渐减弱,品牌效应不够强。2、综合经济效益发挥不够。园区内观赏休闲和娱乐项目较少,基本仍仅停留在观赏梨花、垂钓、棋牌、餐饮等项目上,一些有较高档次且体念性较强的经营项目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经营模式需创新、经营项目需拓展。3、知名度不够高。由于生态农业园区有效使用规模不大、交通不够便利、接待能力有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外地入园游客较少,园区内非生产性经营收入较少。(三)休闲旅游农业园区1、发展不平衡。市区、风景旅游地带休闲旅游农业发展较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较好;其它地方则相对较慢。 2、辐射半径小。华蓥市休闭旅游农业多是在市场拉动下,通过一些先期经营的成功示范户带动,其他农民自发地参与,缺乏政府引导。目前旅游客源基本来自附近的城镇。受客源市场、消费能力、消费习惯和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跨区旅游消费很少,辐射半径多在30公里内。3、布局不尽合理。缺乏整体规划,在发展过程中项目功能不配套,简单仿效,粗放经营。政府或相关部门在发展中缺乏正确的引导,也没有专门为全市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提出切合实际的科学的统一规划,影响了全市休闲旅游农业的整体发展。4、政策不配套。尽管市政府出台了指导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相关文件,但由于政府财力有限,专项资金投入不足,一些具体政策一直没有得到落实。休闲旅游农业至今还没有建立扶持资金,必要的活动经费也难以保障,引导手段缺乏。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涉及到相关单位的,却大大打了折扣。如抵押贷款中所需土地证和房产证,金融、国土等部门受国家大的方针政策制约,因此对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是爱莫能助。5、服务质量不高。由于农家乐都是个体经营性质,实行的也是家族式管理,再加上缺乏必要的培训,组织能力及管理技能准备不足,因此,在经营管理上不够规范,在服务质量上不够到位,与顾客的要求相差甚远。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与政策建议 一是进一步修编完善园区发展规划。按照适度、规模、规范的原则,调整和修编与实际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使之更易做到规划合理、发展持续、效益凸显。二是进一步研究兑现相关政策。加强对华蓥市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落实,及时兑现市委市政府事先承诺的各项优惠政策以及其它承诺事项,进一步坚定业主长期投资华蓥农业的信心和决心。三是进一步提升对园区的技术服务力度。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指导园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改良改造品种,更新模式,创立品牌,最大限度地发挥品牌效应和市场效应。积极引导和帮助业主走精品特色支路,极大对外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市场影响力,逐渐发展壮大自身实力。四是努力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工作,吸引一大批有信心、有影响、有实力的企业投资华蓥农业园区,做大做强华蓥农业。五是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它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进度,促进园区良性发展。六是争取上级扶持。建议上级将我市独特的产业优势特别是优质梨和优质葡萄产业纳入全省总体考虑,列入重点产业发展基地加以扶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加大对我市各级各类农业园区建设的专项经费支持力度,做大做强做特具有华蓥特色的产业园,使农业园区尽快放大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效应,有效带动业主和本地居民增收致富。附件:华蓥市现代农业园区调查统计表二九年八月二十五日13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6页 共16页附件:华蓥市现代农业园区调查统计表填报单位:华蓥市农业局 一、总体情况(一)全省农业园区数量(二)园区规模(三)全省农业园区化水平1国家级151000亩以上49全市耕地面积11.32省级65001000亩210园区总面积1.73地市级17100500亩611园区内耕地面积2.54县级及以下188100亩以下712园区辐射带动面积5.0(四)园区区位情况13处于优势产区314处于大中城市郊区 15处于丘陵及山区丘陵、山区二、园区类型(五)按产业数量划分12(六)按园区功能划分(七)按建设模式划分16专业型园区1018生产型园区1622农民为主体119其中:粮食生产型 园区23科研院所、大学或事业单位为主体317综合型园区220品种、技术展示示范型园区324其中:隶属农业部门321休闲观光型园区925企业为主体16三、2008年园区功能发挥(八)技术开发示范推广情况(九)园区带动增产增收情况(十)促进产业化情况26引进品种、技术品种3个、技术11项31园区总产值1427836园区入驻企业927推广品种、技术品种5个、技术2项32园区农业总产值1169937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28培训农民人次10000人次33园区带动农民数量1100038园区内专业合作组织629承担市级以上科研计划数量1项34园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30自主研发的先进技术成果数量1项35辐射带动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2500四、园区建设投入(十一)园区建设用地面积4.2(十二)园区建设总投入12000(十三)2008年园区建设投入1100039永久性建筑用地0.842政府投入310045政府投入290040临时性建筑用地1.543企业投入630046企业投入570041已计划待建设面积1.744园区自筹260047园区自筹2400五、其他(十四)2008年园区运行经费(十五)园区管理机构(十六)园区规划情况48财政经费50成立专门管理机构的园区数量153具有专门规划的园区249园区自筹51专门管理人员数量2052农技人员数量30第 16 页 共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