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事业单位医疗招聘临床学复习题(十二).doc

    • 资源ID:4194473       资源大小:692.38KB        全文页数:7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事业单位医疗招聘临床学复习题(十二).doc

    事业单位医疗招聘临床学复习题(十二)临床儿科知识:新生儿溶血病的换血疗法的目的、指征及方法需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 一.换血疗法的目的 1.纠正贫血,防止心力衰竭; 2.移去抗体,减轻溶血; 3.移去致敏红细胞,防止血清胆红素进一步升高; 4.降低血清胆红素,防止核黄疸。 二.换血指征 1.产前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出生时贫血。即,脐血Hb<120g/L,水肿、肝脾肿大及心衰。 2.经综合治疗,血清总胆红素达到342umol/L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 3.早产儿及前一胎有死胎,全身水肿,严重贫血病史者可放宽换血指征。 三.换血疗法的方法 1.全自动周围血管双管同步换血法。换入途径采用较粗头皮静脉、手背静脉等,换出途径采用桡动脉、颞浅动脉等。建议常用头皮静脉配桡动脉。 2.换出途径采用股静脉甚至较粗的四肢浅表静脉,但应注意: (1)肝素液冲管,尤其是三通管的接头处需用肝素液浸泡; (2)适度间断束紧换出静脉穿刺点,上方可保持换出通路的通畅。临床儿科知识:新生儿溶血病的换血注意事项及换血后处理需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 一.换血注意事项 1.换血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注意保温,纠正低氧血症、低血钙、低血糖。 3.换血时切忌有空气和凝血块注入,穿刺管不可开口放置在空气中,因为患儿哭闹可吸入空气可形成气栓。 4.换血后注意包扎止血,每12小时检查1次,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5.准确的量及速度是换血病例成功与失败的关键,所以换血时需思想集中、操作轻巧、熟记规程。 6.换血结束后,继续光疗,密切观察患儿黄疸程度及有无嗜睡、拒食、烦躁、抽搐、拥抱反射、呼吸、心跳等变化。 7.术后情况良好者,换血48小时后可试喂糖水;无呕吐等异常情况可进行正常喂养;黄疸减轻后可继续母乳喂养。 四.换血后处理: 1.继续光疗,重点护理,每4小时测心率呼吸,注意黄疽程度及嗜睡、拒食、烦躁、抽搐、拥抱反射等情况,黄疸减轻即可解除。使用抗生素3天预防感染,拆线后改为一般护理,继续母乳喂养。 2.血常规每13天检测1次,胆红素每天1次。出院后每2周复查1次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直至生后2个月。 3.1次换血后,血清胆红素可再次上升,此时可按指征考虑再次换血。临床内科知识:类风湿性关节炎概述及病理改变梳理内科学相关知识-类风湿性关节炎概述及病理改变。 类风湿性关节炎概述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能引起严重畸形的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理改变 1.早期病变 (1)滑膜红肿渗出大量液体,关节囊、腱和腱鞘炎改变,关节明显肿胀; (2)滑膜炎继续进行,富有血管的肉芽组织从关节软骨边缘的滑膜,向软骨面伸展,最后可将软骨完全覆盖,遮断了软骨从滑液摄取营养,软骨发生溃疡; (3)最后软骨表面的肉芽组织纤维化,使上下关节面互相融合,形成纤维性关节强硬; (4)关节附近的骨骼呈脱钙和骨质疏松,肌肉和皮肤都萎缩。关节本身畸形或脱位。 2.皮下小结 此为本病特征性病变。其中间为坏死组织,旁边围有增生的大单核细胞,周围有一层结缔组织,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呈弥漫性或局灶性浸润。在周围神经鞘内和肌肉组织内也可形成小结。 例题: 以滑膜炎为基本病理改变的风湿病是? A.强直性脊柱炎 B.类风湿关节炎 C.风湿性关节炎 D.骨性关节炎 E.痛风性关节炎 正确答案:B临床内科知识:糖尿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梳理内科学相关知识-糖尿病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一 1.FPG的分类 正常 <6.0mmol/L 空腹血糖过高(IFG)6.0-<7.0mmol/L 糖尿病 7.0mmol/L(126mg/dl) 2.OGTT中2HPG的分类 正常<7.8mmol/L 糖耐量减低(IGT) 7.8-<11.1mmol/L 糖尿病11.1mmol/L 诊断标准二 1.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 2.症状+空腹血糖(FPG) 7.0 mmol/L; 3.症状+OGTT中2HPG11.1mmol/L; 4.症状不典型者,需另一天再次证实,不主张作第三次OGTT。 注: (空腹:至少8小时没有热量的摄入; 随机:指一天当中的任意时间而不管上次进餐的时间。)临床内科知识:糖尿病诊断及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1.肝脏疾病 肝硬化患者常有糖代谢异常,典型者空腹血糖正常或偏低,餐后血糖迅速上升。病程长者空腹血糖也可升高。 2.慢性肾功能不全 可出现轻度糖代谢异常。 3.应激状态 许多应激状态如心、脑血管意外,急性感染、创伤,外科手术都可能导致血糖一过性升高,应激因素消除后12周可恢复。 4.多种内分泌疾病 如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甲亢、嗜铬细胞瘤,胰升糖素瘤可引起继发性糖尿病,除血糖升高外,尚有其他特征性表现,不难鉴别。 例题: 有关糖尿病的诊断,正确的是? A.空腹血糖升高是重要的诊断指标 B.空腹血糖正常可排除糖尿病 C.两次OGl-r仍不能诊断时应做第3次 D.糖耐量减低是糖尿病的一个亚型 E.尿糖阴性可排除糖尿病 正确答案:A临床儿科知识:新生儿溶血病的概述及临床表现需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 一.新生儿溶血病的概述 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母亲体内产生与胎儿血型抗原不配的血型抗体,这种抗体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 二.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表现 1.黄疸 由红细胞破坏产生大量间接胆红素所致,因为胎盘有胆红素代谢能力,故高胆红素血症仅见于新生儿。黄疸多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之后主要表现为间接胆红素迅速升高,如伴肝功能损害,也可见直接胆红素升高。 2.贫血 由网状内皮系统破坏致敏红细胞所致,部分为血管内溶血,当红细胞破坏速度超过其生成的能力时,临床出现贫血的表现。 3.髓外造血 是胎儿对红细胞破坏过多的代偿性反应,表现为肝、脾、骨髓等部位红细胞增生,出现肝脾肿大,最终可导致门静脉高压、梗阻,肝实质破坏,肝功能损害。 4.胎儿水肿 当胎儿血红蛋白下降至40g/L以下时,由于严重缺氧、继发于肝功能损害的低蛋白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及门静脉和脐静脉梗阻导致胎盘灌注下降,均可致胎儿水肿。表现为出生时全身消肿,苍白,胸、腹腔有水。 5.胆红素脑病 为新生儿溶血病的最严重并发症,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与神经组织结合产生胆红素脑病,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损害。如嗜睡、反谢减弱、肌张力减低。内科学之传染病相关考点汇总 传染病的是内科学中较为重要的章节,在护理学、临床医学、中医学等考试中考点较多,由于这部分知识较多,考点零散,条分缕析的归纳总结出传染病的常见考点下面我们先看几个例题: 例题1: 血清中常规检查检测不到的HBV标志物是( ) A.HBsAg B.HBeAg C.HBcAg D.抗HBe 【正确答案】C 【解析】血清常规中一般检测不到HBcAg,所以乙肝两对半只有HBsAg,HBsAb,HBeAg,HBeAb,HBeAb五项。 例题2: 有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治疗是( ) A.首选青霉素 B.首选第二代头孢菌素 C.首选氟尿嘧啶 D.可用换血疗法 E.目前尚无特效药 【正确答案】E 【解析】艾滋病早期抗病毒是关键,目前尚无特效药。主要是支持与对症治疗。 例题3: 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因是( ) A.流感病毒 B.脑膜炎双球菌 C.麻疹或风疹病毒 D.乙型脑炎病毒 E.流感杆菌感染 【正确答案】B 例题4: 麻疹病人最早出诊的部位在( ) A.面部 B.耳后 C.手掌 D.足底 【正确答案】B 【解析】麻疹出疹顺序:耳后、发际,额头、面部、颈部,自上而下蔓延至躯干、四肢,最后达手掌与足底。内科学之传染病相关考点汇总 根据出题的规律,常考的知识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病毒性肝炎 1.传播方式:主要经粪-口传播的有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主要经血液途径传播的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丁型肝炎。 2.乙型肝炎实验室检查 表面抗原(HBsAg)与表面抗体(抗-HBs):HBsAg,阳性见于HBV感染者,抗-HBs阳性表示预防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后或过去感染HBV并产生免疫力的恢复者。 e抗原(HBeAg)与e抗体(抗-HBe):HBeAg阳性提示HBV复制活跃,传染性强。抗-HBe阳性有两种可能性:一是HBV复制减少或停止,传染性较弱;二是HBV前C区基因发生变异,此时HBV仍活跃,有较强的传染性,甚至病情加重。 核心抗原(HBcAg)与其抗体(抗-HBc):HBcAg检测难度大,较少用于临床常规检测。IgM型抗-HBc存在于急性期或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期;IgG型抗-HBc是过去感染的标志。 二、艾滋病 1.定义:获侵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是由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以人体免疫功能严重损害为特征的性传染病。HIV特异性侵犯并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并使多种免疫细胞受损,最终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感染和恶性肿瘤。 2.流行病学 传染源:患者和HIV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后者尤为重要。 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高危人群:男性同性恋者、多个性伴侣者、静脉药瘾者和血制品使用者为本病的高危人群。 3.治疗要点早期抗病毒是治疗的关键,至今无特效药。支持与对症治疗。 三、流行性乙型脑炎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内科学之传染病相关考点汇总 四、麻疹病人的护理 1.传染源: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密切接触者可经污染病毒的手传播。 3.临床表现 (1)潜伏期 (2)前驱期:麻疹黏膜斑(出疹前12天出现,第2磨牙相对的颊粘膜上,直径0.51.0mm,灰白色,出疹后12天迅速消失)。 (3)出疹期:出疹顺序:耳后、发际,额头、面部、颈部,自上而下蔓延至躯干、四肢,最后达手掌与足底。 (4)恢复期:退疹后有棕色色素沉着,伴麦麸样脱屑,留有瘢痕。临床儿科知识:新生儿黄疸的治疗需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1.生理性黄疸的治疗 无需特殊处理,这是健康宝宝的一个自然过程。注意新生儿的保暖,早开奶、足量哺乳很重要,能够促进宝宝尽早排净胎便,有效减轻生理性黄疸的程度,并且可以缩短黄疸期。 2.病理性黄疸的治疗 (1)病因治疗: 先应明确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去除病因; (2)药物治疗: 酶诱导剂;糖皮质激素,但应根据引起黄疸病因慎重使用; (3)光照疗法: 各种原因引起的间接胆红素升高均可进行光疗,一般血清总胆红素达205.2256.5mol/L(1215mg/dl)以上时使用; 光照疗法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将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 (4)换血疗法: 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亦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故应严格掌握指征。临床儿科知识: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表现需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 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表现 1.生理性黄疸 (1)轻者:面颈部呈浅黄色,或波及躯干,巩膜亦可黄染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 (2)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4周,其粪仍系黄色,尿中无胆红素。 2.黄疸色泽 (1)轻度患者:黄疸呈浅花色; (2)重度患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黄里透红。 3.黄疸部位 出现黄疸部位多见于躯干、巩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 4.新生儿 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正常,不发生核黄疸。 5.早产儿 足月儿多见生理性黄疸,可略延迟12天出现,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迟,可延至24周的时间。临床儿科知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需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 1.一般治疗 (1)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必要时使用人工呼吸器; (2)纠正低血压,保证充分的脑血流灌注常用多巴胺每分钟5-10g/kg静脉滴注; (3)供给足够的葡萄糖以满足脑组织能量代谢需要; (4)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5)血钙低于1.9mmol/L时可静脉葡萄糖酸钙; (6)适当限制液体入量,每日量50-60ml/kg输液速度在4ml/kg以内。 2.控制惊厥 首选苯巴比妥钠,首次剂量给15-204ml/kg。 3.控制颅压增高 选用地塞米松0.5ml/kg,速尿14ml/kg静注46小时后重复应用。若颅压仍高改用甘露醇。 4.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等 可用细胞色素C、三磷酸腺苷、辅酶A等每日静脉滴注,直至症状明显好转;也可使用胞二磷胆碱稀释后静点;脑活素以生理盐水稀释后静滴均可改善脑组织代谢,治疗必须持续至症状完全消失。中度HIE应治疗1014日,重度HIE应治疗1421日或更长。治疗开始得愈早愈好,一般应在生后24小时内即开始治疗。尽量避免生后各种病理因素加重脑损伤。临床儿科知识:新生儿黄疸的概述、分类及特点需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 一.新生儿黄疸的概述 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代谢的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暂时升高超过5-7mg/dl而出现皮肤,粘膜及巩膜黄染的临床现象。生后1周内,黄疸发生率:足月儿60%,早产儿80%。 二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1.生理性黄疸: 是由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所引起,是正常新生儿在生长过程中的一种生理现象。 2.病理性黄疸: 黄疸从孩子出生24小时内就有,并且3周都没消退,或是退后又复发,则统归到病理性黄疸。 三.新生儿黄疸的特点 1.生理性: (1)2-3天出现,10-14天消退; (2)早产儿可延迟至4周; (3)婴儿一般情况良好; (4)血清胆红素小于221umlo/L,早产儿小于257umlo/L。 2.病理性: (1)黄疸出现过早,常在24h内出现; (2)黄疸程度过重,血清胆红素>205-257umol/L; (3)黄疸进展过快,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85umol/L; (4)黄疸持续多久,足月儿大于2周,早产儿大于4周; (5)黄疸褪而复现,或再度进行性加重; (6)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26umol/L。临床内科知识: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梳理内科学相关知识-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 1.血糖测定 测定方法以特异性葡萄糖氧化酶法为可靠,空腹静脉血血浆葡萄糖正常浓度为3.9-6.1mmol/L,若两次重复测定空腹血糖7.8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2.尿糖测定 正常人每日尿中排出的葡萄糖不超过100mg,一般常规的尿糖定性测不出。若每日尿中排出糖超过100mg,则称为糖尿。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空腹尿糖经常为阴性,故为初步筛选糖尿病,应测餐后3小时尿糖。 3.糖耐量试验 (1)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CGTT); (2)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 (3)可的松葡萄糖耐量试验。 4.胰岛素测定 测定标准: (1)空腹时正常值为515mU/L,胰岛素依赖型则低于正常的下限或测不出,非胰岛素依赖型在正常范围或高于正常人。 (2)胰岛素释放试验:胰岛素依赖型无高峰出现,呈低平曲线;非胰岛素依赖型高峰较正常为低,或高峰延迟。 5.C肽测定 (1)空腹血中正常值为1.00.23g/L,胰岛素依赖型减少或测不出,非胰岛素依赖型可在正常范围或偏低, (2)C肽释放试验同胰岛素释放试验曲线。 6.其他 关于代谢紊乱方面还应进行血脂、血气分析、血脲氮、肌酐、尿酸、乳酸、2微球蛋白、血液流变学等测定。临床儿科知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需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 1.轻度 出生24小时内症状最明显,出现神经系统兴奋性改变。兴奋症状24小时最明显,3天内逐渐消失,预后好。 2.中度 出生24至72小时症状最明显,出现惊厥;嗜睡、迟钝,肌张力减低;拥抱反射与吸吮反射减弱;大多在1周末症状消失,10天后仍不消失者可能有后遗症。 3.重度 72小时以上症状最明显,出现昏迷;肌张力松软或间歇性伸肌张力增高;拥抱反射与吸吮反射消失;惊厥多见或持续出现;常有中枢性呼衰;瞳孔不对称;扩大或光反射消失;前囟张力饱满、紧张;病死率高,多在1周内死亡,成活者症状可持续数周,多有后遗症。 例题: 足月婴儿出生时全身皮肤青紫,Apgar评分为3分,查体:昏迷,反射消失,肌张力低下,心率慢,呼吸不规则,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度为? A.极轻度 B.轻度 C.中度 D.重度 E.极重度 正确答案:D 解析:昏迷,反射消失,肌张力低下,瞳孔固定,心动过缓,呼吸不规则或暂停是重度脑病表现。临床儿科知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概述及病因需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 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概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各种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是引起新生儿急性死亡和慢性神经系统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因 1.缺氧因素: (1)围产期窒息是主要原因。 (2)反复呼吸暂停,可导致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3)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如HMD,MAS等。 2.缺血因素: (1)心跳骤停或严重心动过缓,严重先天性心脏病,重度心力衰竭等。 (2)严重心力衰竭。 (3)败血症及各种病因引起的周围循环衰竭。 例题: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因是? A.窒息 B.低血糖 C.低血钙 D.低血镁 E.维生素 B.缺乏 正确答案:A临床内科知识:糖尿病分型及临床表现梳理内科学相关知识-糖尿病分型及临床表现。 糖尿病分型 1.1型糖尿病(T1DM)有两种亚型 (1)免疫介导性 (2)特发性 2.2型糖尿病(T2DM) 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4.妊娠期糖尿病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1.代谢紊乱症状群 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 2.血糖 表现为升高、正常、反应性低血糖。 3.并发症和(或)伴发病 部分患者无明显“三多一少”的典型表现,仅因并发症和(或)伴发病而就诊。 4.无症状 有些隐匿性糖尿病可无临床症状。 1型与2型糖尿病临床表现的鉴别 例题: 1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是? A.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 B.中老年多见 C.肥胖者多见 D.起病缓,症状轻 E.对胰岛素较不敏感 正确答案:A临床儿科知识:新生儿窒息的治疗与观察监护需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 一.新生儿窒息的治疗 1.药物治疗 (1)肾上腺素:经胸外心脏按压30秒后,心率仍小于80次/min,或心率为0,应立即给予1:10000肾上腺素0.1ml 0.3ml/Kg,静脉或气管内滴入,5分钟后可重复一次。 (2)扩容剂:给药30秒后,心率仍小于100次/min,并有血容量不足时,给予全血、血浆、5%白蛋白或生理盐水等。 (3)碳酸氢钠:经上述处理效果不明显,确定或考虑有代酸时,可给予5%碳酸氢钠3ml 5ml/Kg,加等量5%GS,缓慢静脉推注。 (4)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有循环不良者可加用。作用与剂量有关:小剂量-有扩张周围小血管、降低小血管阻力,尤其对肾血管作用最明显;中剂量-轻微影响血管肌肉的收缩,增加心搏出量;大剂量-使血管收缩,有升压作用。使用时应从小剂量开始 , 根据病情逐渐增加剂量。 二.复苏后观察监护 监护主要内容为: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尿量、肤色和窒息所导致的神经系统症状。同时需注意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大小便异常、感染和喂养等问题。临床儿科知识:新生儿窒息的治疗需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 一.新生儿窒息的治疗 ABCDE复苏方案,即:A为尽量吸净呼吸道黏液;B为建立呼吸,增加通气;C为维持正常循环,保证足够心搏出量;D为药物治疗;E为评价。其中:A是根本,B是关键, E贯穿于整个复苏过程中。 1.复苏步骤 (1)保暖:婴儿娩出后及时置于远红外或其他方法预热的保暖台上。 (2)减少散热:用温热干毛巾擦干头部及全身,减少散热。 (3)摆好体位:头轻微仰伸位,咽后壁,喉和气管成直线,肩部以布卷垫高22.5cm,使颈部轻微伸仰。 (4)清理呼吸道:新生儿在娩出后立即吸净口、咽、鼻黏液 吸引时间不超过10秒,先吸口腔,再吸鼻腔黏液。 (5)触觉刺激:经上述处理后婴儿仍无呼吸,可采用拍打足底2次和摩擦婴儿背来促使呼吸。 以上五个步骤要求在生后20秒钟内完成。 2.建立呼吸 (1)触觉剌激后如出现正常呼吸 , 再评估心率,如心率大于每分钟100 次, 再评估肤色,如红润或仅手足青紫可观察。 (2)如无规律呼吸或心率小于每分钟100 次, 应立即用复苏气囊进行面罩正压通气,通气频率4060次/分,吸呼比为1:2,压力 23KPa,以可见胸动和昕诊呼吸音正常为宜。 (3)评估心辜,需1530 秒后,如心率大于每分钟100 次,出现自主呼吸可评估肤色,吸氧或观察。 (4)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如无规律性呼吸或心率小于每分钟100次。 3.维持正常循环 如气管插管正压通气30秒后,心率小于每分钟60次或心率在每分钟6080 次不再增加,应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用中食指或双拇指按压胸骨体下1/3处,频率为100120次/分,按压深度为23cm ,或胸廓前后径的一半。临床儿科知识: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需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 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 (一)胎儿宫内窒息 早期胎动增多,胎儿心率增快,大于或等于160次/分,晚期胎动减少,甚至消失,胎儿心率变慢或不规则,羊水粪染。 (二)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 通过对呼吸、心率、皮肤颜色、肌张力、对刺激的反应等五项指标评分,以区别新生婴儿窒息程度。五项指标每项2分,共l0分,8-10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 (三)各器官受损表现 1.心血管系统轻症:表现为心脏传导系统及心肌损害,严重者会出现心源性休克和心衰。 2.呼吸系统:易发生羊水或胎粪吸入综合征,肺出血和持续肺动脉高压。低体重儿常见肺透明膜病及呼吸暂停等。 3.肾脏损害:比较多见,出现尿少、蛋白尿、血尿素氮及肌酐增高等急性肾功能衰竭。肾静脉栓塞时可见肉眼血尿。 4.中枢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缺氧缺血性脑病和颅内出血。 5.代谢方面:常见表现为低血糖、低钠及低钙血症等电解质紊乱。 6.胃肠道表现:可发生应激性溃疡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缺氧导致肝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力降低,使黄疸加重。 7.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肌肉张力好或对外界刺激无反应,肌肉张力松弛。临床儿科知识:新生儿窒息的概述及病因需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 一.新生儿窒息的概述 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出生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和性酸中毒。 二.新生儿窒息的病因 1.母体因素 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兆子痫、子痫、急性失血、严重贫血、心脏病、急性传染病、肺结核等。 2.子宫因素 如子宫过度膨胀、痉挛和出血,影响胎盘血液循环。 3.胎盘因素 如胎盘功能不全、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 4.脐带因素 脐带受压脱垂、扭转、打结、绕颈、脱垂等。 5.分娩因素 (1)产程长,产力不足; (2)头盆不称,难产。 如臀位、产钳助产; (3)产程过程中麻醉药、镇痛药或催产素应用不当等。 6.胎儿因素 (1)早产儿、巨大儿等; (2) 先天畸形:如食道闭锁喉蹼、肺发育不全 、先心病等; (3)宫内感染; (4)呼吸道阻塞:羊水、粘液或胎粪吸入。 例题: 有关新生儿窒息, 下述哪项正确? A.胎儿只有心跳无呼吸称新生儿窒息 B.产时使用麻醉剂不可能造成新生儿窒息 C.青紫窒息为重度窒息 D.苍白窒息为轻度窒息 E.苍白窒息, 全身皮肤苍白, 仅口唇呈暗紫色 正确答案:E临床内科知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梳理内科学相关知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小板 (1)急性型,血小板<20109/L、慢性型,血小板>50109/L; (2)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 (3)血小板体积偏大、功能常正常。 2.骨髓象 急性型,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多为幼稚型,细胞边缘光滑,无突起、胞浆少、颗粒大。慢性型,巨核细胞一般明显增多,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但胞浆中颗粒较少,嗜碱性较强。 3.免疫学检查 国内外多采用直接结合试验,如核素标记、荧光标记或酶联抗血清的PAIg检测法。国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ITP患者PAIgG,PAIgM和PAC3阳性率分别为94、35、39。其增高程度与血小板计数负相关。急性型时PAIgM多见。巨核表面细胞亦可查出抗血小板自身抗体。 4.其他 出血时间延长,束臂试验阳性,血块收缩不佳,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减弱,51Cr或111In标记血小板测定,其寿命缩短。 (四)诊断要点 1.出血现象 (1)多次化验检查血小板减少; (2)脾脏不增大或仅轻度增大; (3)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正常增多,有成熟障碍; (4)具有下列5项中任1项 强地松治疗有效; 脾功除有效; PAIg增高; PAC3增高; 血小板寿命缩短; (五)鉴别诊断 急性型须与某些严重之细菌感染,尤其是脑膜炎球菌感染;急性白血病,药物过敏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相鉴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尚可见于红斑狼疮、结核病、结节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慢性甲状腺炎及自身免疫性贫血。临床内科知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梳理内科学相关知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定义 是一种因免疫性血小板破坏,使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主要特征是皮肤粘膜、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巨核细胞成熟障碍、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 (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表现 1.急性型 (1)多为儿童; (2)起病 80%以上发病前二周有上感史、尤其病毒感染,起病急,可有畏寒、寒战、发热。 (3)出血 皮肤、粘膜出血:瘀点、紫癜、瘀斑、血肿、鼻、牙龈及口腔出血,损伤后出血不止。 内脏出血:血小板<20109/L常有内脏出血。 其他:出血量大时有贫血、血压下降、休克。 2.慢性型 (1)多为青年女性 (2)起病 隐匿性,常无前躯症状。 (3)出血 反复轻微出血,如出血点、瘀斑、鼻及牙龈出血,而内脏出血少见,但月经过多常见。感染后可使出血加重。 (4)其他 长期月经过多可贫血,病程超过半年可见脾脏略增大。 例题: 哪项不符合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 A.多见于儿童 B.常有发热 C.皮肤粘膜出血 D.便血、尿血 E.急性腹痛、关节痛 正确答案:E临床儿科知识:新生儿的护理(2)需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 1.新生儿眼部护理 出生时经过母体产道时眼睛很容易受到病原体感染而引起结膜炎,因此,宝宝出生后需滴眼药水或涂抹眼药膏预防结膜炎的发生。 2.新生儿口腔护理 新生儿口腔粘膜非常娇嫩,机体抵抗力低,若口腔粘膜破损易引起感染,严重者引起败血症。每天喂奶后再喂少量温开水可将口腔内残留奶液冲掉,起到预防感染作用。 3.新生儿的睡眠 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20小时左右,而且睡眠周期都是混乱的,每天24小时里,宝宝时睡时醒,没有规律可循。每次睡眠时间只持续30分钟至3个小时左右,晚上通常觉醒时间长。大约6周以后,才开始出现比较规律的固定睡眠模式。 4.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 出生1-2天,由于摄入不足,排出胎粪和水份的蒸发,体重可暂时性下降,3-4天后体重开始增加,产后第7-10天达原水平。生理性体重下降的范围10%。如果母乳喂养的正常,新生儿每日的体重约增加50g,满月时可增长1-1.5公斤。 5.新生儿特殊生理现象 如出现新生儿“马牙”、女婴出生后数天内阴道有粘液或血性分泌物,红尿、乳房肿大、红斑、色素斑以及生理性黄疸等,几天后会自然消失,不必特殊处理。如果时间较长或有其它不良反映,则应去医院检查。临床儿科知识:新生儿的护理(1)需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 1.体温 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大,容易散热。调节室温:20-22,不能过度保暖。其中不同时期的新生儿需要的温度也不同,如: (1) 1kg的婴儿出生10天以内,需要温度35度; (2) 1.5kg的婴儿出生10天以内,需要温度34度; (3)2kg的婴儿出生2天以内,需要温度34度。 2.喂养 (1)吸吮能力差或不会吞咽的早产儿可用鼻胃管喂养,每次进食前应抽吸胃内容物,有残留奶则减量,如持续仍有残留奶则改用鼻空肠导管。 (2)喂养量的把握上,要注意胎龄越小、体重越轻的,每次的喂养量越少,间隔喂养的时间也要有所缩短。 (3)人工喂养时奶嘴洞大小应适中并注意温度,奶嘴喂奶时尽量不要让宝宝吸进空气,以免吐奶,而喂完之后可轻拍宝宝背部,以免积气。此外要对奶瓶、奶嘴严格煮沸消毒。 (4)同时,新生儿生后应立即肌注维生素K:11mg,早产儿连续用3天,以预防新生儿出血症。临床内科知识:急性白血病分类及临床表现梳理内科学相关知识-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的分类 依据法美英FAB分类法,将AL分为ALL(急淋白血病)及AML(急粒白血病)两大类。 (1)ALL:分为L1、L2、L3型; L1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小细胞为主;L2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为主;L3(Burkit型):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细胞内有明显空泡,胞浆嗜碱性。 (2)AML:分为M0M7型。 M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3急性早幼粒细胞;M4急性粒单核细胞;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6红白血病;M7急性巨核细胞; 急性白血病临床表现 1.贫血 部分患者可因病程短,而无贫血; 2.发热 本身低热,合并感染后可高热; 3.出血 可见各部位,多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等; 4.DIC 全身广泛出血; 5.淋巴结和肝脾肿大; 6.骨骼和关节 常有胸骨下段局部压痛; 7.眼部 粒细胞白血病可形成粒细胞肉瘤; 8.口腔和皮肤:皮肤蓝紫色结节; 9.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化疗药物难以通过血脑屏障; 10.睾丸 单侧无痛性肿大。临床内科知识:过敏性紫癜定义及临床表现梳理内科学相关知识-过敏性紫癜定义及病因。 过敏性紫癜定义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是由于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可伴有其他过敏现象(荨麻疹等)。 过敏性紫癜病因 1.感染 (1)细菌感染。主要为溶血性链球菌,以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猩红热多见; (2)多见于麻疹、水痘、风疹等发疹性病毒感染; (3)其他感染,如寄生虫病等。 2.食物 主要为蛋白质多的动物性食物,如鱼、虾、蟹、蛋、奶等 3.药物 (1)抗生素类 青霉素、链霉素、金霉素、氯霉素、头孢类等。 (2)解热止痛药 水杨酸类、保秦松、吲哚美辛等。 (3)其他 磺胺类、阿托品、异烟肼等。 4.其他原因 花粉、尘埃、疫苗、虫咬等 例题: 过敏性紫癜的病因不包括哪项? A.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 B.鱼、虾、乳类等异性蛋白食物过敏 C.脾功能亢进 D.药物过敏 E.花粉、昆虫咬伤、寒冷、疫苗接种等 正确答案:C临床内科知识:白血病概述及分类梳理内科学相关知识-白血病概述及分类。 白血病概述 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因白血病细胞自我更新增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不同发育阶段。 白血病分类 根据白血病细胞的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将白血病分为急性和慢性白血病两大类。 急性与慢性白血病区别 例题: 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最主要的区别是? A.血小板计数 B.发病时间长短 C.血红蛋白量 D.白细胞计数 E.骨髓幼稚细胞分类及计数 正确答案:E临床儿科知识:小儿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需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 一.小儿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 1.活动减少、精神较差、体重不增 为最早出现的症状,也是典型的表现,继之是体重减轻,皮下脂肪逐渐减少或消失。 2.皮下脂肪减少 首先为腹部,其次为躯干、臀部、四肢,最后为面颊部。 3.各器官功能紊乱的表现。 二.小儿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的并发症 1.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营养不良最常见的并发症。 2.各种维生素缺乏:最常见的维生素A缺乏,表现为哭而小泪,眼结膜有毕脱斑。另外还有维生素D、C、E缺乏等。 3.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4.自发性低血糖:常发生于清晨,如小儿清晨突然出然面色苍白,昏迷等。 三.小儿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的治疗 1.去除病因:改善喂养,治疗疾病; 2.调整饮食; 3.促进消化:补充消化酶,注射胰岛素,供给锌制剂以及中医治疗; 4.治疗合并症:如肺炎、尿路感染、中耳炎等。临床儿科知识:小儿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概述、分度及病因需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 一.小儿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的概述 蛋白质或能量缺乏所致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特征为体重不增、体重下降、渐进性消瘦、水肿、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常伴有全身各组织脏器不同程度的功能低下。 二.小儿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的分度标准 I度:体重低于正常15-25%,腹壁皮下脂肪厚度0.8-0.4cm,身长尚正常,精神状态稍不活泼。 II度:体重低于正常25-40%,腹壁皮下脂肪厚度0.4cm以下,身长低于正常,精神状态萎靡或烦躁不安。 III度:体重低于正常40%以上,腹壁皮下脂肪完全消失,身长明显低于正常,精神状态呆滞,反应低下,抑制与烦躁交替。 三.小儿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的病因 1.喂养或饮食不当: (1)母乳不足,代乳品选择不恰当。 (2)骤然断奶。 (3)辅食添加不及时,不恰当。 (4)不良的饮食习惯。 2.疾病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消化系统疾病或畸形。

    注意事项

    本文(事业单位医疗招聘临床学复习题(十二).doc)为本站会员(江***)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