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编写.ppt
应急预案编写,应急管理工作概括起来叫:”一案三制“ 一案即预案、三制即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 运行机制包括:应急管理,应急计划,组织结构,突发事件,法律支持,危机管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一 应急预案概述 二 应急预案编制 三 综合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四 专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五 现场处置方案主要内容 六 附件,一、应急预案概述,1.1编制预案目的,有助于识别风险 熟悉企业的应急响应行动 提高事故突发时的信心和准备 减少和降低风险、责任 减轻企业损失 提出降低风险建议,提高系统安全性,1.2主要法律依据,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六)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七十九条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第三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消防法”: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五十条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第五十一条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按照本单位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立即组织救援,并立即报告当地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和公安、环境保护、质检部门。,1.3术语和定义,(1)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或“应急救援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 它是在辨识和评估潜在重大危险、事故类型、发生的可能性及发生的过程、事故后果及影响严重程度的基础上,对应急机构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方面预先作出的安排。,应急预案应明确: 在事故发生前、事故发生过程中以及事故发生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怎么做,以及相应的策略和资源准备。 应急预案应包括: 事故预防、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2)应急准备: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3)应急响应: 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4)应急救援: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4、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原则,“以防为主,防救结合”原则 从事故预防的角度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事故预防应由技术对策和管理对策共同构成: 技术上采取措施,使“机环境”系统具有保障安全状态的能力。 通过管理协调“人自身”及人机“系统关系实现整个系统的安全。 从事故发生后损失控制的角度制定事故应急预案: “及时进行救援处理”和“减轻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是事故控制的关键; 事先对可能发生事故后的状态和后果进行预测并制订救援措施。,应急救援基本原则,统一指挥下的分级负责制原则 区域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 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5、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针对性 针对重大危险源、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针对关键岗位和地点、针对薄弱环节、针对重要工程 科学性 制定过程必须科学严密 制定出的预案符合客观实际,具有科学性 实用性 符合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 权威性 依法制定,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及相关人员制定 经过行政部门批准,6、应急预案分级,应急预案分级,级(企业级)。事故的有害影响局限于某个生产经营单位的厂界内,并且可被现场的操作者遏制和控制在该区域内。这类事故可能需要投入整个单位的力量来控制,但其影响预期不会扩大到社区(公共区)。 级(县、市级)。所涉及的事故其影响可扩大到公共区,但可被盖(县、市区)的力量加上所涉及的生产经营单位的力量所控制。 级(市级)。事故影响范围大,后果严重,或是发生在两个县或县级市管辖区边界上的事故。应急救援需动用地区力量。,应急预案分级,级(省级)。对可能发生的特大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事故,特大矿山事故以及省级特大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的设施或场所,应建立省级事故应急预案。较大规模的灾难事故,或是一种需要用事故发生地的城市或地区所没有的特殊技术和设备进行处理的特殊事故。需用全省范围内的力量来控制。 级(国家级)。对事故后果超过省、直辖市、自治区边界以及列为国家级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的设施或场所。应制定国家级预案。,二、应急预案编制,1、程序,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资料收集,危险源分析与风险分析,应急能力评估,应急预案编制,预案评审与发布,人员,任务、职责、计划,法律、法规、标准、 安全评价报告、事故案例、技术资料,确定危险源、事故后果,内部:装备、队伍、完善、培训 外部:可利用资源(装备、队伍),全员参与 分析危险源 掌握应急处治方案和技能 注意预案衔接,内部评审、外部评审 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2、成立小组,人员组成 组织行政主管部门的代表 安全部门 其他职能部门代表 外部安全方面的专家(可行时) 地方安全主管部门的代表(可行时) 注意到员工的充分参与 全面 了解 激励,3、危险源分析与风险分析,危险源辨识,危险物质 位置 数量 危险特性 危险源确定,危险分析包括: 危险源辨识 脆弱性分析(周边环境分析) 风险评估,脆弱性分析,脆弱区 人口数量 重要设施 环境影响,风险评估,事故发生可能性 后果严重程度,3.1危险源辨识,确定危险源 一般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 GB18218-2000标准:爆炸、易燃、活性化学物质、有毒物质4类142种范围内,达到临界量。 如:硝酸铵:生产场所25t,储存场所250t 汽 油:生产场所2t,储存场所20t 氯 气:生产场所10t,储存场所25t,3.2风险分析,可能发生重大事故及其类型;(火灾、爆炸、中毒等) 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如煤矿瓦斯爆炸后的中毒;公众聚集场所的火灾事故引发的中毒窒息;粉尘爆炸后的二次扬尘导致的连锁爆炸;储罐区一个罐泄漏着火后引发附近罐、装置的爆炸等) 发生重大事故的后果;(内部人员、财产情况;外部周边人员、财产、生态环境)。,4、应急能力评估,生产经营单位应急能力评估包括: 内部应急能力 外部可用资源,4.1内部应急能力,生产经营单位的消防力量 个人防护用品 人力资源 通讯、联络及警报设备 监测和检测设备 泄露控制设备 保安和进出管制设备 应急电力设备 应急救援所需的重型设备 各种保障制度,4.2外部可利用资源,城市社区专职消防力量 医疗救护分布及救护能力 信息资源 基础信息资源: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地理信息 应急信息资源: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资源、指挥系统、应急队伍、应急器材、应 急案例、法律规章制度等 专家系统,5、预案编制,全体人员参与培训; 明确危险源及危险性、掌握应急处置方案和技能; 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 与地方、上级主管单位及相关部门的预案衔接。,6、预案评审与发布,内部评审: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参加 外部评审:安监局组织审查 备 案:报安监局备案 发 布: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7、生产经营单位预案的体系,级(企业级),7.1综合应急预案,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 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 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 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7.2专项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煤矿瓦斯爆炸、危险化学品泄露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和方案。 是综合预案的组成部分。 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7.2专项预案,专项预案通常应包括: 针对重大危险源的预案; 针对关键生产装置、重点生产部位的预案; 针对不同事故类型的预案,7.3现场处置方案,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和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 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迅速反应、正确性处置。,四、综合应急预案主要内容,综合预案,1、总则 编制目的 编制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行业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 适用范围 应急体系(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设计体系,说明本单位预案构成) 应急工作原则,综合预案,2、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分析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单位地址、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原材料、产品,生产规模;周边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目标、场所和周边情况布局。)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分析结果) 3、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体系(组织形式、构成单位和人员,以图示) 指挥机构职责,综合预案,4、预防与预警(事故发生前预先防范和警告) 危险源监控(检查、监测、监控等)对各种重大事故隐患征兆预先进行分析、识别、监测、评价,内容包括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预警行动(预警条件、方式和方法、处置) 信息报告与处理(报告与通知、上报、传递) 5、应急响应 响应分级(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企业的可控性分为级响应) 相应程序(接警、判断相应级别、应急启动、控制及救援行动、扩大应急和后期处置等) 应急结束(明确应急终止条件),综合预案,6、信息发布(部门,原则,及时,准确) 7、后期处置 8、保障措施 通信与信息保障 应急队伍保障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经费保障 其他保障,综合预案,9、培训与演练 培训 演练 10奖惩 11附则 术语和定义 应急预案备案 维护和更新 制定与解释 实施时间,四、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内容,专项预案,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3、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体系 指挥机构及职责 4、预防与预警 危险源监控 预警行动 信息报告程序,专项预案,6、应急处置 响应分级 响应程序 处置措施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五、现场处置方案主要内容,处置方案,1、事故特征 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事故类型; 事故发生区域、地点或装置名称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2、应急组织与职责 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 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处置方案,3、应急处置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4、注意事项 防护用品方面 救援器材方面 对策、措施方面 自救、互救方面 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 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六、附 件,附 件,1、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2、重要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 3、规范化格式文本 4、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 警报系统分布及覆盖范围 重要防护目标一览表、分布图 应急救援指挥位置急救员队伍行动路线 疏散路线、重要地点等标识 相关平面布置图纸、救援力量的分布图纸,附 件,5、相关应急预案名录 6、有关协议或备忘录,七、应急预案演练,通过演习,保证人人了解应急计划,熟悉自身角色,保证实战需要 定期演练 全面实际演练 全面桌面练习 分项演练 通讯演练 撤离演练 综合协作演练,完善应急预案(评价与更新),评价的方式 演习结束后自我总结、评审 演习结束后观察员总结、评审 事故完结后总结、评审 同行业的事故教训 评审结果 添加设施 增加内容 修改程序 贯彻增加的和修改内容 理念:追求卓越,动态评价预案,使之保持待命状态,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设施情况 人员情况 意识情况 定期演练,安法第十八条确定的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法定职责:,(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四)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五)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六)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七)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安法第二十二条确定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法定职责,(一)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三)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四)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五)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六)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七)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