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裂集中供水储水池坝体填筑和储水池底面碾压方法.doc
-
资源ID:4218662
资源大小:2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压裂集中供水储水池坝体填筑和储水池底面碾压方法.doc
压裂集中供水储水池坝体填筑和储水池底面碾压方法1.1清基1) 清基范围见主坝纵横剖面图,平均清基深度为 300mm,坝基底部腐植土、草根、树根等应全部清除。如遇有淤泥时,必须清除,回填砾砂,并分层夯实。坝基清基后,应有勘测设计人员参与验槽。必须对坝基处理及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2) 清基后在坝基下部位铺装土工格栅和土工布。土工格栅铺装要点如下:a) 清基后的地面要求压实平整、呈水平状、清除尖刺突起物。b) 在平整压实的场地上,安装铺设的格栅其主要受力方向(纵向)应垂直于储水池坝体轴线方向,铺设要平整,无皱折,尽量张紧。用插钉及土石压重固定,铺设的格栅主要受力方向最好是通长无接头,幅与幅之间的连接可以人工绑扎搭接,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c) 填料的选择:填料应按设计要求选取。储水池施工现场的砂类土力学性能稳定,受含水量影响很小,适合做填料。填料粒径不得大于15cm,并注意控制填料级配,以保证压实重量。d) 填料的摊铺和压实:当格栅铺设定位后,应及时填土覆盖,裸露时间不得超时18小时,亦可采取边铺设边回填的流水作业法。先在两端摊铺填料,将格栅固定,再向中部推进。碾压的顺序是先两侧后中间。碾压时压轮不能直接与格栅接触,未压实的格栅一般不允许车辆在上面行驶,以免错位。1.2 坝体填筑总体要求1) 坝体填筑采用分层碾压法施工。坝体填筑参数应根据筑坝材料、压实方式、施工机械设备等因素,通过现场碾压试验综合分析确定。当筑坝材料为土料时,填筑标准以压实系数控制,压实系数不应低于0.96。当筑坝材料为碎石时,填筑标准以相对密度控制,相对密度不应低于0.75,当级配不良时,应采取大小粒径混合填筑。2) 坝体填筑应满足坝体石渣料的密实度和均匀性,不得出现填筑不均和碾压不匀的现象。坝体填筑后要求其内摩擦角大于30。3) 坝体施工应加强各工序的衔接管理,严密组织,分段流水,层次清楚,均衡上升,减少接缝。石渣料铺筑及碾压,应沿平行坝轴线方向依次向外扩展,并铺筑均匀,及时平整,不得垂直坝轴线方向碾压。坝体断面上下游的铺料宜留有余量,并在铺筑坝体护坡前,按设计断面进行削坡。1.3坝体填筑施工要点1.3.1坝体土料铺筑应平行坝轴线顺次进行,分段作业和长度不应小于50m,人工作业时不小于20m。1.3.2作业面上要分成铺土、碾压、检验三段,以利流水作业,应分层统一铺土,统一碾压,专人取样检验,严禁出现界沟。1.3.3相邻施工段的作业面需均衡上升,若不可避免出现高差时,要以1:3-1:5的斜坡连接。3.2.1运土车要采用进站法卸料,再用推土机或其它机械铺至规定部位,局部边角部位要人工铺土到位不留死角。严禁将砂砾料或其他透水料与粘性土料混杂。1.3.5 铺土厚度控制在300毫米以内。1.3.6铺料至坝边时,应在坝体边线外侧各超镇一定余量,人工铺料为10cm,机械铺料为30cm。1.3.7通过保持填土面平整,算方上料,及时检测厚度等措施控制铺土厚度。土厚度允许误差为+0-5cm。 1.3.8碾压机械行走方向应平行于坝轴线。分段分片碾压时相邻作业面的碾压搭接宽度,平行坝轴线方向不应小于0.5m,垂直坝线方向不应小于3cm。1.3.9碾压机械进行碾压时,采用进退错距法作业。碾压搭接宽度大于10cm。铲运机兼作压实机械时,采用轮迹排压法,轮迹搭压轮宽的1/3。1.3.10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用震动夯机夯实,夯实采用连接环套打法,夯迹双向套压,夯压夯1/3,行压行1/3,分段分片夯实时,夯迹搭太宽度应不小于1/3夯径。1.3.11铺土碾压、检验连续作业,松土不过夜。用平碾碾压后,在上层土铺料前,需进行刨毛或用推土机再碾压一遍,以利上下二层土料连接。1.3.12通过控制土料含水量,控制铺土厚度,控制碾压遍数来达到设计干容量。对土料含水量偏小的适当洒水翻拌,含水量过大的在料场开好排水沟,在现场进行翻晒后碾压,防止出现弹簧土。1.3.13通过采用进站法卸料,减少载重车辆在坝面行驶距离等方法,防止填土产生剪力破坏,一经发现必须彻底返工处理。1.1干容量试验1.1.1每层土料碾压后均需经测定干容重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上层铺土。1.1.2干容重用环刀法测定,环刀内径不小于70。1.1.3每层取样数量控制在100-150立方米取样一个,对于长度较大的储水池坝体可按每20-30m取样一个,一般应均匀分布,取足到3个,取样位置在层厚的下部1/3处取样。1.1.1环刀取样试验不合格的部位必须再碾压或作局部处理,至复验合格后方能继续下道工序。1.5 储水池底面清基碾压1) 储水池范围底面采用刮平机以及人工清理精平后,采用震动压路机进行碾压,设专人指挥碾压,注意稳压充分,振动不起浪、不推移,压路机碾压时重叠1/2轮宽,每约50米作为一作业段。对碾压过后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2) 碾压时及时检查含水量,以略高于最佳含水量来进行碾压,压路机停车要错开,离开3m远为宜,最好停在已碾压好的部位上,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掉头和急刹车,以保证已经压好的部位表面不受破坏。3) 碾压完成后,及时进行压实度检侧,碾压后要求承载力120kPa。(环刀取样检验)发现压实度不足,及时进行补压。5、土工布铺装1) 土工布卷在安装展开前要避免受到损坏。土工布卷应该堆放于经平整不积水的地方,堆高不超过四卷的高度,并能看到卷的识别片。土工布卷必须用不透明材料覆盖以防紫外线老化。在储存过程中,要保持标签的完整和资料的完整。2) 受到物理损坏的土工布卷必须要修复。受严重磨损的土工布不能使用。任何接触到泄漏化学试剂的土工布,不允许使用在本工程上。3) 用人工滚铺,布面要平整,并适当留有变形余量。4) 土工布的安装通常用缝合方法连接。缝合的宽度一般为0.1m以上。5) 所有的缝合必须要连续进行(例如,点缝是不允许的)。在重叠之前,土工布必须重叠最少150mm。最小缝针距离织边(材料暴露的边缘)至少是25mm。6) 缝好的土工布接缝为有线锁口链形缝法。用于缝合的线应为最小张力超过60N的树脂材料,并有与土工布相当或超出的抗化学腐蚀和抗紫外线能力。7) 任何在缝好的土工布上的“漏针”必须在受到影响的地方重新缝接。8) 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在安装后,土壤、颗粒物质或外来物质进入土工布层。9) 布的搭接根据地形及使用功能可分为自然搭接、缝接或焊接。10) 对于缝接,要采用质量与土工布相同的缝合线,缝合线要采用抗化学破坏和紫外光照射能力更强的材质。6、 防渗膜铺装1) 防渗膜铺装在储水池坝体内侧和储水池底面。2) 铺膜前将地表清基 300mm 厚整平,铺设防渗膜,膜上覆土 300mm 厚。为防止防渗膜被载灰汽车压破,在行车处应先铺垫灰渣厚度大于 2m。3) 施工中,首先要用料径较小的砂土或粘土找平基面,然后再铺设防渗膜。防渗膜不要绷得太紧,两端埋入土体部分呈波纹状。防渗膜铺装后,坝体部分的防渗膜上用碎石铺一层20cm过度层再砌上30cm块石作防冲保护层。施工时,应尽力避免石块直接砸在防渗膜上,最好是边铺膜边进行保护层的施工。储水池范围底面的防渗膜铺装后,按设计要求进行300毫米厚的覆土层铺设。为防止损坏储水池范围底面的防渗膜,要边铺膜边进行覆土层的施工,运土要人工利用胶轮车等机具。4) 防渗膜在运输过程中不要拖拉、硬拽,避免尖锐物刺伤。 5) 应从底部向高位延伸,不要拉得太紧,应留有1.50%的余幅,以备局部下沉拉伸。考虑到本工程的实际情况,边坡采取从上到下的铺设顺序; 6) 相邻两幅的纵向接头不应在一条水平线上,应相互错开1m以上; 7) 纵向接头应距离坝脚、弯脚处1.50m以上,应设在平面上; 8) 先边坡后池底;边坡铺设时,展膜方向应基本平行于最大坡度线。9) 储水池底面的防渗膜平行于坝体轴线方向水平滚铺。坡面铺设在坡面验收合格后,从顺坡面轴线方向滚铺,与场底的复合防渗膜连接采用丁字形连接。10) 防渗膜的铺设应在干燥和暖天气进行,为了便于拼接,防止应力集中,防渗膜铺设采用波浪形松驰方式,富余度约为1.5%,摊开后及时拉平,拉开,要求防渗膜与坡面吻合平整,无突起褶皱,施工人员应穿平底布鞋或软胶鞋,严禁穿钉鞋,以免踩坏防渗膜,施工时如发现防渗膜损坏,应及时修补。11) 防渗膜应采用粘结搭接,粘结缝的宽度不应小于 100mm,已粘结好的防渗膜应予保护,防止受损。12) 防渗膜铺设不得拉紧,应保持一定的松弛度。防渗膜的铺设接缝的方向应与坝轴线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