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与说明(地理).pdf
-
资源ID:4220968
资源大小:2.76M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1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8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与说明(地理).pdf
1 2018 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大纲与说明大纲与说明 地 理 一、考试性质一、考试性质、目的目的和对象和对象 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 实施意见(教基二201410 号)和自治区教育厅颁发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学科教学指导 意见(试行) 的相关精神和要求设置的,由自治区教育厅组织实施的省级国家教育考试。 考试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为依据,是面向广 西壮族自治区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标准参照性考试。 凡具有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含综合高中)学籍且修完地理课程的高中学生均须 参加本科目的测试, 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籍管理条例规定, 在本考试中取得合格 及以上等级是广西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之一, 也是普通高中同等学历认定的主要依 据之一,本考试结果也是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之一。 本考试结果以 A、B、C、D 四个等第形式呈现,其中 D 为不合格。 二、二、考试考试目标目标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旨在考查考生经过高中地理课程学习后的地理学科基本科学素 养和人文素养。 具体体现在地理基础知识的理解、 地理基本研究方法和手段的掌握以及运用 地理知识和方法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等方面。 理解地理基础知识 .1 知道并理解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基础知识。 .2 理解相关的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 .3 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4 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以及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 掌握地理基本研究方法和手段 .5 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6 阅读各类地理图表、文字和数据资料获取地理信息,必要时能进行简单的 地理计算。 .7 综合所获取的地理信息,比较、分析和归纳区域的空间差异与时间变化。 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8 综合运用知识简要解析生活生产中的某一自然地理现象和人文地理事象。 .9 综合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评价和反思人类在地理环 境中的各种活动。 2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一)考试范围考试范围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包括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中规定按时完成的必 修课程内容,即必修自然地理、必修人文地理、必修区域地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二)(二)考试内容考试内容、要求与说明要求与说明 地理地理 1(必修)(必修) 内容内容 领域领域 内容主题内容主题 考试内容和要求考试内容和要求 自然 地理 宇宙中的 地球 理解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 又特殊的行星。(理解)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理解)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应用)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了解) 自然环境 中的物质 运动和能 量交换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理解)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应用)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理解)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 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应用)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应用)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结合实例,说明水循 环的地理意义。 (理解)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理解) 自然环境 的整体性 和差异性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及地理环 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理解)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应用) 自然环境 对人类活 动的影响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理解) 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理解) 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 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理解) 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理解) 地理地理 2(必修)(必修) 内容内容 领域领域 内容主题内容主题 考试内容和要求考试内容和要求 人文 地理 人口与 城市 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应用) 结合实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理解) 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了解)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应用) 3 内容内容 领域领域 内容主题内容主题 考试内容和要求考试内容和要求 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理解) 运用有关材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 境的影响。 (应用) 生产活动 与地域联 系 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 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应用) 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 成条件和发展特点。 (应用)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理解) 举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重要性。 (理解)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商业 网点布局的影响。 (应用) 人类与地 理环境协 调发展 能说出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几个阶段,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在不 同历史阶段的特点。(了解)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理解)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举 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理解) 地理地理 3(必修)(必修) 内容内容 领域领域 内容主题内容主题 考试内容和要求考试内容和要求 区域地 理和区 域可持 续发展 区域地理 环境与人 类活动 了解区域的含义。(了解) 结合实例,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差异。(理解) 结合材料,简述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 响。(理解) 结合实例,理解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理解) 结合实例,分析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应用) 区域可持 续发展 结合实例,分析区域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说明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 护措施。 (应用) 结合实例,分析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说明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 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应用) 结合实例,分析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 题,说明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应用) 结合实例,分析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条件、区域矿产(能源) 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应用) 结合实例,分析某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 题,说明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应用) 地理信息 技术应用 了解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GPS)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 本原理及其在解决地理问题中的应用。 (了解) 4 四四、考试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二)试卷结构(二)试卷结构 1题型与分值 题题 型型 题题 量量 分分 值值 比例比例 选择题 35 题 70 70% 非选择题 35 题 30 30% 2内容结构 内容内容领域领域 分分 值值 比例比例 自然地理 约 45 约 45% 人文地理 约 35 约 35% 区域地理及区域可持续发展 约 20 约 20% 3.能力结构 能力要求能力要求 分值分值 比例比例 理解地理基础知识 约 50 约 50% 掌握地理基本研究方法和手段 约 30 约 30% 发现、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约 20 约 20% 4试题难度与分值 难度及比例:易、中、难试题比例为 451,具体如下 难度类别难度类别 难度系数难度系数 分分 值值 比比 例例 容易题 0.85 约 40 约 40% 中档题 0.60.84 约 50 约 50% 较难题 0.59 约 10 约 10% 五、题型示例五、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例 1】科学家新发现,红矮星 TRAPPIST-1(恒星)至少有三颗行星绕其公转。上述天体 组成的天体系统的级别等同于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参考答案】C 【考查目标】I.理解地理基础知识 / 1.知道并理解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基础知识 【知识内容】自然地理 / 宇宙中的地球 / 理解地球所处宇宙环境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中天体系统的等级,解题时根据题干中关键信息“红 矮星 TRAPPIST-1(恒星) ”和“行星绕其公转” ,可得出该天体系统类似于太阳系,故选 C。 5 【例 2】小张于北京时间 2016 年 8 月 21 日 9 时 15 分在上海的家中准时收看奥运会女排决 赛。此时,举办地巴西里约热内卢(西三区)的区时是 A8 月 20 日 20 时 15 分 B8 月 20 日 22 时 15 分 C8 月 21 日 20 时 15 分 D8 月 21 日 22 时 15 分 【参考答案】B 【考查目标】.掌握地理基本研究方法和手段 / 6.阅读各类地理图表、文字和数据资料获 取地理信息,必要时能进行简单的地理计算 【知识内容】自然地理 / 宇宙中的地球 /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区时计算。首先求出两地时差,根据全球每相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 1 小时,算出北京时间(东八区)与巴西里约热内卢(西三区)相差 11 个小时,再依据区时 换算“东加西减”原则,用东八区钟点时间 9 时 15 分减去 11 个小时得数为负的 1 小时 45 分, 说明里约热内卢日期为昨天即 8 月 20 日, 其钟点时间应在昨天 24 时基础上减去 1 小时 45 分即为 22 时 15 分,故选择 B。 【例 3】右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图中代表地壳的圈层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A 【考查目标】I.理解地理基础知识 / 1.知道并理解宇宙环境和地球的 基础知识 【知识内容】自然地理 /宇宙中的地球 /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 【试题分析】图中33千米深度代表的是莫霍界面的平均深度,莫霍界面以上即为地壳,故选 A。 【例 4】近年来,甘肃高台县把光伏发电产业作为发展生态工业的排头兵,使之成为县城经 济发展的主力。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该县某同学提出将光伏板的支架改造成活动支架(见 右下图) 。据此完成(1)(3)题。 (1)用于光伏发电的太阳辐射能( ) A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送的 C与风能、水能无关 D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 (2)若调整活动支架使正午太阳光线与光伏板垂直, 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昼夜更替 B阴晴变化 C太阳高度 D地方时差 (3)甘肃高台县一年中,光伏板与地面的夹角 a 最小、光照时间最长的日期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参考答案】 (1)B (2)C (3)B 6 【考查目标】 (1)I.理解地理基础知识 / 2.理解相关的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 (2) (3)I.理解地理基础知识 / 1.知道并理解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基础知识 【知识内容】 (1)自然地理 / 宇宙中的地球 /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 (3)自然地理 / 宇宙中的地球 /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试题分析】(1) 太阳辐射能源于太阳组成物质的核聚变反应, 通过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输, 是地球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也是地球上风能、水能等能源的根本来源。故 选 B。 (2)调整活动支架可使太阳光线与光伏板垂直,而太阳光线受太阳高度的影响,故选 C。 (3)从题图可知,太阳光线与光伏板垂直时,光伏板与地面的夹角 a 与太阳高度角 H 是互 余的,H 越大,a 越小,而每年夏至日时甘肃高台县正午太阳高度全年最大,故选 B。 【例5】图a 为“世界遗产”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景观图,岩画绘制在石灰岩岩壁上。图b 为地壳 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方框表示岩石类型,箭头表示地质作用。据此完成(1)(2)题。 (1)按岩石成因分类,岩画所在的石灰岩属于图 b 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2)塑造花山地区地貌的流水作用属于图 b 中的 A B C D 【参考答案】 (1)A (2)A 【考查目标】I.理解地理基础知识 / 2.理解相关的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 【知识内容】 (1)自然地理 /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 循环过程 (2)自然地理 /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 因素 【试题分析】 (1)按成因分类,岩画所在的石灰岩为沉积岩,根据图b循环示意图推导,可知甲为 沉积岩,乙为侵入岩,丙为变质岩,丁为喷出岩,故选A。 (2)流水作用为外力作用的一种形式,图b中为外力作用,为变质作用,为抬升作用, 为侵入和冷却凝结作用,故选A。 图 a 图 b 7 【例 6】 右图为夜晚的辐射过程示意图。 多云的夜晚比晴 朗的夜晚降温幅度小,主要是因为 A甲较强 B乙较弱 C丙较强 D丁较弱 【参考答案】C 【考查目标】I.理解地理基础知识 / 2.理解相关的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 【知识内容】自然地理 /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试题分析】 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降温幅度小, 主要是因为多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强, 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强。 图中甲代表辐射到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 乙代表被大气吸收的地面 辐射, 丙代表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即大气逆辐射, 丁代表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 故选 C。 【例 7】右图为某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甲 处风向为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参考答案】C 【考查目标】I.理解地理基础知识 / 2.理解相关的地理 概念、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 【知识内容】自然地理 /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 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试题分析】从图中纬度判断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根据等压线数值信息判断该天气系统为 高压, 过甲地作垂直于等压线向南指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根据南半球风向左偏可知甲处风向 为西北风,故选 C。 【例 8】右图为某海域等温线和洋流分布示意图。甲洋流 的流向和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分别为 A向北流、降低气温 B向低纬流、增大湿度 C向南流、减小湿度 D向高纬流、升高气温 【参考答案】A 【考查目标】I.理解地理基础知识 / 2.理解相关的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 【知识内容】 自然地理 /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 运用地图, 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试题分析】根据图示等温线越往北数值越大判断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洋流向北流、向低纬流; 选取任意一个等温线与表示甲洋流的箭头的交点作等温线的切线, 比较可知该点的水温低于切线两 侧的水温,说明洋流流经海区的水温低于同纬度海区水温,为寒流,对沿岸地区气候有降温减湿的 影响,故选 A。 8 【例 9】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暑期去福建黄岗山进行野外考察,他们从山麓出发徒步登 山并记录植被的变化。下图为“黄岗山位置及山地植被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1)同学们在甲处观察到的植被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热带雨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2)造成黄岗山植被由山麓到山顶有规律变化的原因是( ) A.纬度位置的差异引起热量条件的变化 B.海陆位置的差异引起水分条件的变化 C.海拔高度的差异引起水热状况的变化 D.洋流性质的差异引起水热状况的变化 【参考答案】 (1)C (2)C 【考查目标】 (1).掌握地理基本研究方法和手段 / 6.阅读各类地理图表、文字和数 据资料获取地理信息,必要时能进行简单的地理计算 (2) I.理解地理基础知识 / 3.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 间的相互关系 【知识内容】自然地理 /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试题分析】(1) 据图中黄冈山的经纬度位置知其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甲位于山麓地带, 山地垂直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与水平带一致;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是地中海气候所对应的水平自然带,故选 C。 (2)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都在变化,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故选 C。 【例 10】重庆是我国著名的山城,整个城市位于山坡上,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导致这种 城市空间格局的主要因素是( ) A.地表形态 B.交通条件 C.森林分布 D.水源 【参考答案】A 【考查目标】.掌握地理基本研究方法和手段 / 6.阅读各类地理图表、文字和数据资料获 取地理信息,必要时能进行简单的地理计算 【知识内容】自然地理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 的影响 9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山城” 、 “城市位于山坡上,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等文字材料描述 可知,地形地势对重庆市空间布局影响很大,故选 A。 【例 11】湖南省矮寨特大悬索桥是世界上峡谷跨径最大的钢桁梁悬索桥。下图为“湖南省 矮寨特大悬索桥景观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图中左下方道路呈“之”字形的自然因素主要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植被 (2)建设矮寨特大悬索桥主要是为了( ) A.缓解噪声污染 B.提高通行效率 C.减少洪涝灾害 D.增加科技含量 【参考答案】 (1)A (2)B 【考查目标】 (1).掌握地理基本研究方法和手段 / 6.阅读各类地理图表、文字和数据资 料获取地理信息,必要时能进行简单的地理计算 (2) I.理解地理基础知识 / 4.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 点 【知识内容】 (1)自然地理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 分布的影响 (2)区域地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 结合材料,简述不同发展阶段地理 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试题分析】 (1)从景观图中判断该地位于山区。地区发展早期在资金与技术有限的条件下,为了 减缓坡度、减少工程量,公路线多呈“之”形分布,推断影响山区道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故 选A。 (2) 随着全社会经济、 科技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有能力建设大跨度、 高标准的桥梁。 建设大桥,发展交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居民出行、提高通行效率,从而促进山区与外界的人员、物 资交流,进一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故答案选B。 【例 12】右图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全球降水减少 B臭氧空洞扩大 C高山雪线下降 D部分岛国被淹没 【参考答案】D 【考查目标】 I.理解地理基础知识 / 3.理解自然地理环境 10 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知识内容】自然地理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 活动的影响 【试题分析】漫画中图文信息含义指向气候变暖带来的变化,推知漫画反映的问题是全球气 候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海水水温升高而水体膨胀等,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部分岛 国,故选 D。 【例 13】间套种是指在同一田地上相间种植多种不同生长期作物的种植方式。广西某地村民通 过甘蔗间套种西瓜,比单一种植甘蔗增加了收入。该种植方式更加充分地利用了当地的 气候资源 土地资源 地热资源 矿产资源 A B C D 【参考答案】A 【考查目标】III.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 9.综合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和解决途径;评价和反思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各种活动 【知识内容】自然地理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 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间套种的概念,可知广西村民在甘蔗间套种西瓜,既能充分利用广西 丰富的水热等气候资源,又能使土地资源最大化利用,故选 A。 【例 14】某中学气象兴趣小组编写了台风灾害的防御手册。其中不合理 的内容是 A过往船舶回港避风 B可选择在地势低的建筑内避雨 C停止户外高空作业 D防范强降水引发的次生灾害 【参考答案】B 【考查目标】III.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 8.综合运用知识简要解析生活生产中的某一自 然地理现象和人文地理事象 【知识内容】 自然地理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 简述其发生的主 要原因及危害 【试题分析】台风的危害主要来自狂风与暴雨,地势低洼的建筑易遭受洪涝灾害,因此台风 期间选择在地势低的建筑内避雨是不合理的,故选 A。 【例 15】右图为 2002 年五个大洲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柱状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北美洲 C非洲 D大洋洲 (2)欧洲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11 【参考答案】 (1)C (2)D 【考查目标】 (1).掌握地理基本研究方法和手段 / 6.阅读各类地理图表、文字和数据资 料获取地理信息,必要时能进行简单的地理计算 (2)I.理解地理基础知识 / 2.理解相关的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 【知识内容】人文地理 / 人口与城市 / 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利用人口自然增长率公式进行简单 计算,即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与题中所给出的数据,可知非 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故选 C。 (2) 据图可知,欧洲人口出生率 1.0%,死亡率 1.1%,自然增长率-0.1%,表现为低出生率、 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故选 D。 【例 16】下表为 2015 年某岛国供养人口数信息表。其中表示该岛国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承 载力的分别是 最适宜供养人口数 实际供养人口数 最多能供养人口数 27 万人 30 万人 38 万人 A和 B和 C和 D和 【参考答案】D 【考查目标】 (1).掌握地理基本研究方法和手段 / 6.阅读各类地理图表、文字和数据资 料获取地理信息,必要时能进行简单的地理计算 (2)I.理解地理基础知识 / 2.理解相关的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 【知识内容】人文地理 / 人口与城市 / 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试题分析】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 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 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 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接近环境最大人口容量,故选 D。 【例 17】右图为某城市功能区规划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面积最大的城市功能区是 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文化区 (2)图中工业区布局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交通 地价 科技 林木资源 A B C D 【参考答案】 (1)B (2)A 【考查目标】 (1)I.理解地理基础知识 / 2.理解相关的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 12 (2) I.理解地理基础知识 / 4.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 和特点 【知识内容】人文地理 / 人口与城市 /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试题分析】 (1)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在大多数城市中,其占据 城市空间的 40%60%,故选 B。 (2)根据图示信息,工业区布局在铁路与公路线交汇处,交通便利;与其它城市功能区隔 开,距离市中心的商业区较远,低价较低;位于盛行风下风向和河流下游,对城区污染小。 故选 A。 【例 18】下图为我国两个区域略图。据此完成(1)(3)题。 (1)新疆南部盛产棉花,海南岛盛产天然橡胶。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河流 B地形 C土壤 D气候 (2)图中甲、乙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 共同区位条件是 多山地 热量不足 对外联系不便 水资源短缺 A B C D (3)新疆南部荒漠化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内流河多 B气候干旱 C地形平坦 D土地贫瘠 【参考答案】 (1)D (2)B (3)B 【考查目标】 (1)I.理解地理基础知识 / 3.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 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8.综合运用知识简要解析生活生产中的某一自然地理 现象和人文地理事象 (3)I.理解地理基础知识 /3.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 的相互关系 【知识内容】 (1)人文地理 /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 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区域地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结合实例,比较不同区域自然 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差异。 (3) 区域地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结合实例, 分析区域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说明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13 【试题分析】 (1)棉花适合在热量、光照充足,生长后期雨天不多的地区种植;天然橡种植 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对水热条件要求较高,因此气候因素影响大,故选 D。 (2)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山地区,对外联系不便,故选 B。 (3)新疆南部深居内陆,距海远且受重重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易导 致荒漠化的发生与发展,故选 B。 【例 19】右下图为亚热带某低山丘陵区人类活动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影响图中柑橘林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气候和地形 B科技和资金 C政策和劳动力 D市场和交通 (2)图中地理事物布局最不合理的是( ) A鱼塘 B温室大棚 C养猪场 D农用蓄水池 (3)温室大棚改变了农作物生长需要的( ) A地形条件 B光照条件 C热量条件 D土壤条件 【参考答案】 (1)A (2)C (3)C 【考查目标】 (1).掌握地理基本研究方法和手段 / 6.阅读各类地理图表、文字和数据资 料获取地理信息,必要时能进行简单的地理计算 (2)III.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 9.综合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 径;评价和反思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各种活动 (3)I.理解地理基础知识 / 2.理解相关的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 【知识内容】 (1)人文地理 /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 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 (3)人文地理 /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 理环境的影响 【试题分析】 (1)柑橘生产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对热量要求较高,图中柑橘林分 布于丘陵的常绿阔叶林下方,既保证了热量又很好地利用了坡地;而市场、交通、科技、资 金、政策和劳动力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在图中没能体现出来,故选 A。 (2)通过读图分析影响其中地理事物布局的因素,发现图中养猪场位于河流上游,而居民 点位于河流下游,养猪场排放的污水会污染河水,影响到下游居民的生活,故选 C。 (3)温室大棚的作用是在充分利用光照的基础上,利用塑料膜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和反射提 高室内的温度, 同时密闭空间有利于减少水分散失, 通过改变水分与热量条件使作物能更好 14 地生长,从而能提前或延后农产品上市时间。选项中未涉及水分条件,故答案选 C。 【例 20】右图为广西某地规划的产业园区相关企业生产联系示意图。据此完成(1)(3) 题。 (1)由图可知,影响制糖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能源 B技术 C原料 D市场 (2)将四家工厂规划在同一产业园区的主要目的是 A利于生产协作 B降低土地价格 C提高工人收入 D扩大海外市场 (3)图中酿酒厂利用制糖厂的副产品作为原料可以减轻 A噪声污染 B废气污染 C废水污染 D固体废弃物污染 【参考答案】 (1)C (2)A (3)C 【考查目标】 I.理解地理基础知识 / 4.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以及人文地 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 【知识内容】 (1)人文地理 /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 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 (2) (3)人文地理 /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 举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重 要性 【试题分析】 (1)图中制糖厂的甘蔗来源于本地,且制糖工业为原料导向型工业,故选 C。 (2)产业园区内的四家工厂生产存在生产联系(即生产上形成上下游的关联) ,因此其在空 间上集聚主要是利于加强生产协作,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故选 A。 (3)据图中信息,酿酒厂利用制糖厂的废糖浆作为原料,可减少制糖厂的废液排放,减轻 水污染,故选 C。 【例 21】下图为某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示意图。其中主要通过互联网方式实现的环节是 A B C D 【参考答案】B 【考查目标】.掌握地理基本研究方法和手段 / 6.阅读各类地理图表、文字和数据资料获 取地理信息,必要时能进行简单的地理计算 【知识内容】人文地理 /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 举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 重要性 【试题分析】图中环节都涉及实物产品输送,要通过交通运输才能完成;环节是国 15 际市场信息反馈,可通过互联网方式完成,故选 D。 【例 22】 右图为某地区两个时期聚落分布示意 图。据此完成(1)(2)题。 (1) 与甲图相比, 乙图聚落形态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河流 B矿产 C公路 D气候 (2)图中大型批发市场选址的主要原因,除 了地价低外,还有 A人口密集 B商业网点集聚 C交通便利 D矿产资源丰富 【参考答案】 (1)C (2)C 【考查目标】.掌握地理基本研究方法和手段 / 6.阅读各类地理图表、文字和数据资料获 取地理信息,必要时能进行简单的地理计算;7.综合所获取的地理信息,比较、分析和归纳 区域的空间差异与时间变化 【知识内容】人文地理 /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 落空间形态、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试题分析】 (1)与甲图相比,乙图中聚落形态变宽变大,主要沿着公路线延伸扩展,故选 C。 (2)图中大型批发市场选址在新城中心区外围、公路沿线,人口与商业网点密度较低,远 离铁矿、煤矿区,但交通便利,故选 C。 【例23】 “当天空失去了蓝色,小鸟也不会飞翔;当江河不再清澈,鱼儿也离开了家乡;当 空气不再清新,花朵失去了芳香”以上歌词描述的环境问题是 A环境污染 B全球变暖 C资源短缺 D土地荒漠化 【参考答案】A 【考查目标】I.理解地理基础知识 / 2.理解相关的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 【知识内容】人文地理 / 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 /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 境问题 【试题分析】歌词中描述了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故选 A。 【例 24】右下图为红水河流域开发条件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红水河流域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以山地为主,河流落差大 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 森林覆盖率高,以针叶林为主 水能与矿产资源丰富 16 A B C D (2)甲地是我国重要的铝业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经济发达,资金充足 B教育发达,技术先进 C人口增长快,劳动力丰富 D动力充足,原料丰富 【参考答案】 (1)A (2)D 【考查目标】 (1)I.理解地理基础知识 /3.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 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 I.理解地理基础知识 / 4.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以及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 和特点 【知识内容】 (1)区域地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结合实例,分析某流域开发 的地理条件,说明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2)人文地理 /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 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举例说明工 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 【试题分析】 (1)从图中得知,红水河流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雨热同期;流 域内建有众多水电站, 反映出流域内地形以山地为主, 河流落差大, 水能丰富; 图中铝土矿、 锰矿等矿产资源丰富,故选 A。 (2)甲地临近铝土矿产区,且周边有众多水电站提供电力,故选 D。 【例 25】在上海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中,有人提出保留钢铁企业的总部和研发机构,将其 生产基地转移出上海。能够支持这一建议的理由是上海( ) 有足够数量的高素质工人 环境较好,水资源充足 能源、矿产资源匮乏 研发基础好,能力强 A. B. C. D. 【参考答案】C 【考查目标】III.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 9.综合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 解决途径;评价和反思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各种活动 【知识内容】区域地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 结合实例,理解产业转移 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试题分析】钢铁产业属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上海能源、矿产资源匮乏,煤炭、铁矿石 等都大量依靠运输, 同时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热量与温室气体加剧了城市气候效应, 加重城 市环境负担,所以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路线的思想来说宜将钢铁 生产基地转移出上海; 而钢铁企业的研发机构主要依靠科技人才, 可以留在科技人才集中的 上海,故本题选 C。 【例 26】2015 年 7 月 14 日“新视野号”飞船经过 9 年多的太空飞行,到达最接近冥王星的 位置。获取“新视野号”飞船传输的数据并输出专题图像,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地理信息系统 卫星遥感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 航空遥感技术 17 A. B. C. D. 【参考答案】A 【考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