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陆游诗词四篇_陆游诗词大全.docx

    • 资源ID:42220261       资源大小:45.97K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陆游诗词四篇_陆游诗词大全.docx

    陆游诗词四篇_陆游诗词大全 游山西村(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解释: 1.腊酒:头一年腊月酿制的酒。 2.足鸡豚(tn):意思是预备了丰富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3.山重水复:一重重山,一道道水。 4.柳暗花明:绿柳繁茂荫浓,鲜花娇艳明丽。 5.箫鼓:吹箫打鼓。 6.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叫做春社日。 7.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8.若许:假如这样。 9.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10.无时:随时。 11.叩(ku)门:敲门。 古诗词译文 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怀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接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照旧保存。 从今日起,假如允许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柴门。 古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朴实自然的山村记游诗。诗人用真挚的感情,明朗的笔调,描绘了山村景物和农家习俗,生活气息非常浓郁。 诗中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家乡的风光和习俗,布满了深厚的生活气息。诗的头两句,用莫笑和足鸡豚这些亲切的词语,表现了村民待客忠厚真挚的情态。诗的第三、四两句对山村风光的描绘,是历来为人称颁的名句。第三句中的重、复二字同义,再和疑字一起,写出了山水重叠回环令人迷惑的景象;第四句中的暗、明相互陪衬,再和又字一起,描绘出绿树荫荫、鲜花灼灼,令人惊喜的景象。诗的第五、六两句,写这里的民风民俗,箫鼓齐鸣,衣冠简朴,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赞美。诗的最终两句,抒发感情。这里的热忱款待,美丽风光,淳朴民俗,使诗人兴致勃勃,但诗人没有直接叙述这种心情,而是通过另一种形式曲折地表现,说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足见兴致深厚而剧烈。 古诗词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闻名爱国诗人。曾任建康通判等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有放翁词一卷,又渭南词二卷。全宋词存词一百四十余首。 精选陆游诗词(篇二)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线。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用黄金、白玉装饰的宝刀,到了夜间它的光线穿透窗户,直冲云霄。 大丈夫五十岁了还没有在沙场立功,手提战刀迎风独立傲视天下。 我在京城里结交的都是些豪杰义士,彼此意气相投,相约为国战斗,同生共死。 耻辱于不能在流传千年的史册上留名,但一颗丹心始终想毁灭胡虏,报效天子。 近来,我来到汉水边从军,远处的终南山顶山石嶙峋、白雪刺眼。 啊,楚国即使只剩下三户人家,最终也肯定能报仇灭秦。莫非我堂堂中华大国,竟会没有一个能人,把金虏赶出边关? 金错刀:用黄金装饰的刀。 白玉:白色的玉。亦指白璧。 八荒:指四周八方边远地区。 京华: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合之地,故称。这里指南宋京城临安。 奇士:特别之士。德行或才智出众的人 意气:豪情气概。 相期:期盼;相约。这里指相互盼望和勉励。 史策:即史册、史书。 丹心:赤诚的心。 尔来:近来。 天汉滨:汉水边。这里指汉中一带。 南山:终南山,一名秦岭,在陕西省南部。嶙峋:山石参差重叠的样子。 “楚虽三户”句:战国时,秦攻楚,占据了楚国不少地方。楚人激愤,有楚南公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意思说:楚国即使只剩下三户人家,最终也肯定能报仇灭秦。三户,指屈、景、昭三家。 精选陆游诗词(篇三)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全文赏析 上阕首二句,点明白自己从湓口坐船而来,到了黄昏时,就停留在散花洲预备夜宿。散花洲这个地名,是有典故的。陆游的一生中,曾在散花洲夜宿过两次,写这首词时,是其次次。陆游是爱国诗人,是很想收回金国所占失地的有抱负、有理想的爱国诗人。而当他到了散花洲时,应当会对孙权在散花洲犒劳赤壁之战大胜的周瑜及将士这段历史有很深的感慨。陆游的理想始终到他80多岁去世时,都是没有实现的。而且,这段时期陆游在从福建专管茶盐的提举改任到江西做提举,应当是离朝廷又近了一点,心中是有希望在的,可提举又并不是个什么很大的官职。同时,陆游在这段时间,是个被同僚认为“不拘礼法,恃酒颓放”的人,那么,他对实现理想,又的确是抱有怀疑的态度。他应当始终都有一种冲突的心理。 次两句,就描绘了陆游观赏到的薄暮中散花洲两岸的漂亮风景。这里应当是写的春夏之交时的景色。白苹和红蓼,颜色就很醒目了,再加上新绿的大背景,多么地美。蓑,这里是指的船上掩盖的草顶。也有可能是人身上穿的蓑衣。但全首词都没有写有雨,没有雨,就一般不会穿蓑衣。“映一蓑新绿”的意思,应当是绿色的大背景,绿树、绿草、绿水衬托着这一艘小船(一蓑就是代指小船了),把小船都衬托得好像染上了一层新绿。颜色明快、对比剧烈的美,在这二句中表现得特别好,可以想象出画面,像一幅山水画。读到这里,可以想象陆游的心情应当是闲适遣玩般的兴致。 到了下阕,的心情转变了,变得低回沉郁起来。首先谈到了“酒”,只要有“酒”的地方,那就是“家”。这不过是借酒消愁而已。“菱芡四时足”,是对上一句的补充。陆游幻想就这样坐着船,处处漂泊,喝喝酒,反正有吃的,就这么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用想不用做,放纵生涯算了,不管什么抱负、理想了就好。等夜宿一晚,到明天又顺着风前行,那前面江南江北是什么样子的,就随它去吧,懒得想了。这里“江南江北”仍是有含义的。江南是南宋管辖,江北大部分地区被金国所占。那么,陆游是真的什么也不想了吗?他的抱负理想,想收回故地的抱负,就这么轻易地放弃了?他并没有,始终到老,他都是乐观的。他并没有像苏轼、欧阳修那样的旷达自适的心情。下阕写得沉郁,在表面词意下,还隐蔽着更多的难言的心情。从“任”字就可以看出这点,假如很自适,他不会使用这个“任”字。平常口头语有“任他去”,“不管他”的意思。这里带有一点无可奈何又赌气的意味。而且,他仍是为官的,而且始终都在做官,到他70多岁了,皇帝诏他仍是出来做了官的。他不是范蠡,他并不是那种无所求的人。 整首词表达了陆游当时冲突的心理。这种冲突的心理,是陆游无意识中从词句中表达出来的,有叶嘉莹先生所说的“具含了花间词之深微幽隐富含言外意蕴的特色”。 写作背景 精选陆游诗词(篇四) 怕歌愁舞懒逢迎。妆晚托春酲。总是向人深处,当时枉道无情。 关怀近日,啼红密诉,剪绿深盟。杏馆花阴恨浅,画堂银烛嫌明。 译文 美妙的姿色得不到青年人的喜爱,心情暗淡不思言语只有无尽的凄凉。飘落一世,只剩心肠冷淡。 码头前,月光下,新诗里,旧梦中,又有多少是关于梅花孤傲芳香的呢?只要先见到春天,就算春风不管也值得了。 解释 东皇:司春之神。 扩展阅读 陆游的经典爱国诗词大全集锦五篇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在我国悠久绚烂的文化长河中出现过很多优秀的诗人为了加强我们的人文修养,我们可以观赏学习唐宋诗词,它承载着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之魂。那么您知道陆游有哪些出名的古诗词呢?下面是工作总结之家我为大家整理的陆游的经典爱国诗词大全,盼望工作总结之家我的共享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关心。 陆游的经典爱国诗词大全【篇一】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烽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全文赏析 公元1172年(南宋乾道八年),陆游四十八岁,那年二月,由夔州(治今四川奉节)通判转任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的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同年十月,因王炎被召还,幕府遭解散,游于十一月赴成都上新任。宣抚司治所在南郑(今陕西汉中),是当时西北前线的军事要地。 陆游在这里任职,有机会到前线参与一些军事活动,符合他的想效力于恢复旧山河事业的心愿。所以短短不到一年的南郑生活,成为他一生最适意、最爱回忆的经受。 这首词是陆游老年居家,回忆南郑幕府生活而作。陆游在南郑,虽然主管的是文书、参议一类工作,但他也曾戎装骑马,随军外出宿营,并曾亲自在野外雪地上射虎,所以他认为过的是从军生活。那时候,他意气风发,抱着“莫作世间儿女态,明年万里驻安西”(和高子长参议道中二绝)的一举收复西北失地的雄心。词的上片开头几句:“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都可以从他的诗中得到印证:如书事的“云埋废苑呼鹰处,雪暗荒郊射虎天”,蒸暑思梁州述怀的“柳阴夜卧千驷马,沙上露宿连营兵。胡笳吹堕漾水月,烽燧传到山南城”,秋怀的“朝看十万阅武罢,暮驰三百巡边行。马蹄度陇雹声急,士甲照日波光明”,等等。上面几句词写得极为豪壮,使人颇感兴奋。但全词感慨,也仅止于此。接下去一句:“笑儒冠自来多误”,突然转为对这种生活消逝的感慨。 其一反前文的状况,有如辛弃疾破阵子词结尾的“可怜白发生”一句。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为该句词语的出处;观大散关图有感的“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二十抱此志,五十犹癯儒。丈夫毕此愿,死与蝼蚁殊。志大浩无期,醉胆空满躯”,则可为该句内容的注脚。这如同一个晴空霹雳,的豪气与热忱立刻灰飞烟灭。 承上片的歇拍,下片写老年家居江南水乡的生活和感慨。“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愿望落空,被迫隐居家乡,泛舟镜湖等地,以自我解闷消遣。与他的鹊桥仙词写的“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渔父词写的:“石帆山下雨空蒙三扇香新翠箬逢。苹叶绿,蓼花红,回首功名一梦中”,意境相同,只是说得更为简淡而已,其失落感跃然纸上。“漫悲歌、伤怀吊古”,以自我宽解作转笔。“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无奈“抽刀断水水更流”,自我宽解反而更愁,只好,又回到感慨作结。为什么无际的江南烟波的美景,还不能消退对秦关的憧憬?老年的隐居,还要怕什么流年虚度?这就是由于爱国感情剧烈、壮志不甘断送的原因。这种冲突,是心灵上终生无法弥补的创痛。他对秦关、汉苑的关注,缘于何?正如他的洞庭春色词写的:“洛水秦关千古后,尚棘暗铜驼空怆神。”闻雁诗写的:“秦关汉苑无消息,又在江南送雁归。”一句话,就由于这些河山长期无法收复。 这首词上片念旧,以慷慨之情起;下片写现实,以沉痛之情结。思想上贯穿的是报效国家的红线,笔调上则尽力化慷慨与沉痛为闲淡,在的词作中,是情调比较安静、含蓄的一首。 陆游的经典爱国诗词大全【篇二】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全文赏析 假如掩去的名字,读这首临安春雨初霁,或许会以为它并不是出自“铁马金戈”、“气吞残虏”的陆放翁之手。诗中虽然有杏花般的春色,却更隐含着“世味薄似纱”的感伤之情和“闲作草”“戏分茶”的无聊之绪。这是与高唱着“为国戍轮台”而“一身报国”的陆游的雄奇悲壮的风格特征很不全都的。 自淳熙五年孝宗召见了陆游以来,他并未得到重用,只是在福建、江西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家后五年,更是远离政界,但对于政治舞台上的倾轧变幻,对于世态炎凉,他是体会得更深了。所以诗的开头就用了一个独具易动的巧譬,感叹世态人情薄得就象半透亮的纱。于是首联开口就言“世味”之“薄”,并惊问“谁令骑马客京华”。陆游时年已六十二岁,不仅长期宦海沉浮,而且壮志未酬,又兼个人生活的种种不幸,这位命途坎坷的老人发出悲叹,说出对世态炎凉的内心感受。这种悲叹或许在别人身上是无可疑问的,而对于“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陆游来说,却显得不尽合乎情理。此奉诏入京,被任命为严州知州。对于一生奋斗不息、始终矢志不渝地实现自己的报国抱负的陆游来说,授之以权,使之报国有门,竟会引起他“谁”的疑问。 颔联点出“诗眼”,也是陆游的名句,语言清爽隽永。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早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知人们春已深了。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写得形象而有深致。传奇这两句诗后来传入宫中,深为孝宗所称赏,可见一时传诵之广。历来评此诗的人都以为这两句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但没有留意到它在全诗中的作用不仅在于刻划春光,而是与前后诗意浑然一体的。其实,“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在读这一句诗时,对“一夜”两字不行轻轻放过,它正示意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以枯荷听雨暗寓怀友之相思。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深蕴,他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亮的对比。 接下去的颈联就道出了他的这种心情。在这明艳的春光中,诗人只能做的是“矮纸斜行闲作草”,陆游擅长行草,从现存的陆游手迹看,他的行草疏朗有致,风韵潇洒。这一句实是暗用了张芝的典故。据说张芝擅草书,但平常都写楷字,人问其故,回答说,“匆忙不暇草书”,意即写草书太花时间,所以没功夫写。陆游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所以以草书消遣。由于是小雨初霁,所以说“晴窗”,“细乳戏分茶”这里就是品茶、玩茶道。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舒适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陆游素来有为国家作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宏愿,而严州知府的职位本与他的素志不合,何况觐见一次皇帝,不知要在客舍中等待多久!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诗人却在以作书品茶消磨时间,真是无聊而可悲!于是再也捺不住心头的怨愤,写下了结尾两句。 尾联虽不像古人埋怨“素衣化为缁”(晋陆机作为顾彦先赠好:“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但这联不仅道出了羁旅风霜之苦,又寓有京中恶浊,久居为其所化的意思。诗人声称清明不远,应早日回家,而不愿在所谓“人间天堂”的江南临安久留。诗人应召入京,却只匆忙一过,便拂袖而去。陆游这里反用其意,其实是自我解嘲。 在陆游的众多闻名诗篇中,有壮怀激烈的爱国忧民之作,如关山月、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有寄梦抒怀、悲愤凄切之作,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些诗不是直抒胸臆,痛切陈词,就是笔墨纵横,抚古思今,都是雄壮的大气磅礴之作;也有美丽淳朴的乡村生活描写,如游山西村;也有缅怀爱情、追思往日幸福的伤感之作,如沈园。等等这些,都与临安春雨初霁极不相像。临安春雨初霁没有豪唱,也没有悲鸣,没有愤愤之诗,也没有盈盈酸泪,有的只是结肠难解的郁闷和淡淡然的一声轻叹,“别是一番味道在心头”。 严酷的现实,使他不得不对朝廷对皇帝,对人生对.作出一些阴暗的结论。与他的很多寄梦诗不一样,在深夜,万籁俱寂时,眼前没有现实生活的情景搅扰,可以对着旷远的星空和雨夜任意地幻想,说任何放言达词。而身在富强帝都,却身不由己。临安城虽然春色明媚,但官僚们偏安一隅,忘报国仇,粉饰太平。是时刻清醒的,他在表面的升平气象和富强面貌中看到了世人的麻木、朝廷的昏聩,想到了自己未酬的壮志。但他既不能高唱,又无法托情梦,只好借春色说愁绪,把春天写成了无情之物。 可以说临安春雨初霁反映了内心世界的另一方面,除了在战场上、幕帐中和夜空下高唱报国之外,间或也有惆怅徘徊的时候。在几乎同时所作的书愤中,就截然不同地表现了一贯的豪情。书愤在肯定意义上是对自己悲壮一生的总结。“早岁那知世事艰”,却终有胆识说“千载谁堪伯仲间”,把一生留给历史公断。临安春雨初霁、书愤的比较可以显现出诗人感情思想的一个短时期的反复。陆游究竟是陆游,他不会永久地停留在“闲”“戏”之上的。不久后他在严州任上,仍坚持抗金,并且付诸行动,表达于诗文,最终又被以“嘲咏风月”的罪名罢官。他的绵绵“杏花春雨”,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进展成了“铁马冰河入梦来”的疾风暴雨。 一个诗人的性格是复杂的,一个始终刚毅不屈、矢志不渝的烈士,也难免间或惆怅抑郁。这种抑郁惆怅与其雄奇悲壮并不冲突。唯其抑郁惆怅得苦不堪言,才有更剧烈的情怀的喷发。诗中一开头就道“世味薄似纱”,正是对现实的否定,也体现出的刚直气节。诗末拂袖而去,也是诗人对浮华帝都的不屑。因此,透过原诗的表面,依稀仍可观察一个威猛不屈的形象,这个形象才是真正的一贯的自己。 写作背景 陆游的这写这首临安春雨初霁时他已六十二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轻狂,都随着岁月的消逝一去不返了。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脆弱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陆游自王炎调离川陕后,也于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在蜀东归,在福建、江西、浙江一带做低级官吏。“怖惧几成床上伏,困难何啻剑头饮”的境况,和在王炎手下得以重用的情形是大不一样的。淳熙.年(公元1186年)春,奉诏入京,接受严州知州的职务,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陆游的经典爱国诗词大全【篇三】 前年脍鲸东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壮; 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 今年摧颓最堪笑,华发苍颜羞自照。 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人时大叫。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 全文赏析 就此诗全篇的内容来看,它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相当复杂的:既有激扬的,又有低沉的;既有豪迈的,又有悲凉的;既有感动人心的“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又有使人感到凄凉的“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既有“前年脍鲸东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壮”的绘人,有境界开阔的感觉,又有“今年摧颓最堪笑,华发苍颜羞自照”的令人意志消沉。正由于这样,所以它给人的感觉,像是慷慨激扬,又像是抑郁悲凉,但从诗的结句来看,后者却是主要的。 写作背景 乾道九年(1173)的初春,陆游在成都安抚使的衙门中,担当着参议官的名义,这是一个空衔,公事是没有的,正如他自已所说的“冷官无一事,日日得闲游”。他的时间多半消磨在酒肆和歌院当中。陆游的经典爱国诗词大全【篇四】 江头日暮痛饮。乍雪晴犹凛。山驿凄凉,灯昏人独寝。 鸳机新寄断锦。叹往事、不堪重省。梦破南楼,绿云堆一枕。 全文赏析 葭萌驿,位于四川剑阁四周,西傍嘉陵江(流经葭萌四周,又名桔柏江),是蜀道上闻名的古驿之一,有诗云:“乱山落日葭萌驿,古渡悲风桔柏江”(有怀梁益旧游)。公元1172年(乾道八年)陆游在四川宣抚使司(治所南郑,今陕西汉中)任职时,曾数次经过此地。按陆游是当年三月到任、十一月离任赴成都的,据词中所写情景应当是十一月间赴成都经过此地所写的。 上片写在这里留宿的状况,“江头日暮痛饮”,直赋其事,可见词人心中的不快。“痛饮”是排遣愁绪的意思。“乍雪晴犹凛”,衬写其景。斜光照积雪,愈见其寒,由此雪后清寒正映出心境之寒。“山驿凄凉,灯昏人独寝。”由日暮写到夜宿,“凄凉”二字写出了词人独宿的味道“灯昏”更可以看出词人的凄凉、孤独。古驿孤灯,是旅中孤栖的典型的氛围,不少诗人词客都曾这样描写。白居易写过:“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邯郸冬至夜思家);秦观写过:“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如梦令)。此词亦复如此,而且此处“灯昏”与前面日暮洁白映照,更带有一层悲伤的色调。上片四句似信手掂来其实在层次、情景的组织上是很新巧的。 过片由“独寝”作相反联想。“鸳机新寄断锦,叹往事、不堪重省。”“鸳机”,是一种织具此句引用了前秦苏蕙织锦为回文诗寄赠其夫窦滔的故事,意思是自己心爱的人新近又寄来了书信。“往事”,指当时欢快相聚的时候“不堪重省”者有二,一是山长水阔难以重聚,二是此时凄清想起往日的暖和,更是难耐。 后一种意味更切此时的“不堪”。虽则不堪,心偏憧憬,回避不了:“梦破南楼,绿云堆一枕。”这就是“往事”中的一事,当年同卧南楼,梦醒时见身边的她“绿云堆一枕”。“绿云”指的是女子秀美的鬓发,“堆”,形容头发蓬松、茂密之状这使人想起“鬓云欲度香腮雪”、“绿窗残梦迷”温庭筠菩萨蛮的句子,这是多么动人的情态啊!独宿的凄凉,使他想起往事;想起这件往事,可能加重了他的凄凉感,也可能使他的凄凉感在往事的玩味中消减,这就是人情的微妙处。“梦破”自是当年情事,读者也不妨将之与此时联系起来,当年的情事假如发生在此时,不同样是温馨一梦吗?今梦、昔梦连成一片,词家恍惚之笔,非常难得。赵翼云:放翁诗“结处必有兴会,有意味”(瓯北诗话),此词也是这样。 此词当写羁旅愁思,将艳情打并进去,正显出愁思的深切温厚,宋词中如此表现颇为常见。下片所思人事,当有所源。同年春末词人由夔州调往南郑时经过此地曾写有蝶恋花·离小益作:陌上箫声寒食近。雨过园林,花气浮芳润。千里斜阳钟欲螟,凭高望断南楼信。海角天际行略尽。三十年间,无处无遗恨。天若有情终欲问,忍教霜点相思鬓? “南楼信”云云亦是思念“南楼”女子,此女子是谁,现在已难以确考了有人认为此词是比兴之作,“梦破是说的幻梦应当是指由陇右进军长安,收复失地这一幻想(的破灭,从表现看来,这里全写的男女之情,当日的欢爱,可是现在恩情断了,鸳机新寄断锦,更没有挽回的余地。陆游在这个境界里,感到无限的凄凉。”(中国历代闻名文学家评传第三卷陆游,参见词学讨论论文集·陆游的词)这样的解说唯恐并不是词的本意。假如说,陆游由于从军南郑的失意,加深了心头的抑郁,使得他“在这个境界里”,更“感到无限的凄凉”,羁愁中渗进了政治失意的意绪,那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很自然的;若字牵句合以求比兴,那就显得太机械了。至于以陆游此次是携眷同行为据,证明此词是“假托闺情写他自己政治心情”,那唯恐与文学创作规律及古人感情生活方式都相距甚远了。 陆游的经典爱国诗词大全【篇五】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译文 听说山上的梅花已经迎着晨风开放,四周大山的山坡上一树树梅花似雪雪白。 有什么方法可以把我的身子也化为几千几亿个?让每一棵梅花树前都有一个陆游常在。 解释 闻道:听说。坼(chè):裂开。这里是开放的意思。 雪堆:指梅花盛开像雪堆似的。 何方:有什么方法。千亿:指能变成千万个放翁(陆游号放翁,字务观)。 梅花:一作梅前。 坼晓风:(梅花)在晨风中开放。 陆游前后期自己收录的诗词汇合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我国悠久绚烂的文化长河中出现过很多优秀的诗人为了增加我们的学问储备,我们可以赏析解读唐宋诗词,它我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传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陆游有哪些古诗词让您心中触动呢?下面是工作总结之家我为大家细心推举的“陆游前后期自己收录的诗词”,欢迎大家保藏与参考,盼望对您有所关心。 陆游前后期自己收录的诗词(篇一) 宝钗楼上妆梳晚,懒上秋千。闲拨沈烟。金缕衣宽睡髻偏。 鳞鸿不寄辽东信,又是经年。弹泪花前。愁入春见十四弦。 全文赏析 这首春愁词,着意写人。上片描写人物情态。梳妆慵晚,懒上秋千,花冠不整,衣宽髻偏。下片抒写相思与离情。原来心情不佳是由于游人未归,而且又经年没有书信。因而花前弹泪,相思不已。“愁入春风十四弦”,思绪缠绵,情韵无限,写出了相思相爱之深。全词抒情细腻,含蓄凄婉。陆游前后期自己收录的诗词(篇二)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全文赏析 这首词是陆游晚年的作品。下面是资深训练家、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孔子学院澳方院长、澳洲国立等高校博导史双元先生对此词的赏析。 积贫积弱,日见窘迫的南宋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但这又是一个英雄“过剩”的时代。陆游的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无奈请缨无路,屡遭贬黜,晚年退居山阴,有志难申。“壮士凄凉闲处老,名花零落雨中看。”历史的秋意,时代的风雨,英雄的本色,困难的现实,共同酿成了这一首悲壮沉郁的诉衷情。 作这首词时,词人已年近七十,身处故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忱,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这种深沉的压抑感又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词作说尽忠愤,回肠荡气。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开头两句,词人再现了往日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当年”,指1172年(乾道八年),在那时陆游来到南郑(今陕西汉中),投身到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在前线,他曾亲自参与过对金兵的遭受战。“觅封候”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侯”的典故,写自己报效祖国,整理旧河山的壮志。“自许封侯在万里”(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一个“觅”字显出词人当年的自许、自负、自信的雄心和坚决执着的追求精神。“万里”与“匹马”形成空间形象上的剧烈对比,匹马征万里,“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谢池春·壮岁从戎),呈现出一派卓荦不凡之气。“悲歌击筑,凭高酹酒”(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兴奋亭望长安南山),“呼鹰古垒,截虎平川”(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那豪雄飞纵、感动人心的军旅生活至今历历在目,时时入梦,之所以会这样,是由于剧烈的愿望受到太多的压抑,积郁的情感只有在梦里才能得到宣泄。“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在南郑前线仅半年,陆游就被调离,从今关塞河防,只能时时在梦中达成愿望,而梦醒不知身何处,只有旧时貂裘戎装,而且已是尘封色暗。一个“暗”字将岁月的消逝,人事的消磨,化作灰尘积累之暗淡画面,心情饱含惆怅。 上片开头以“当年”二字楔入往日豪放军旅生活的回忆,声调高亢,“梦断”一转,形成一个剧烈的情感落差,慷慨化为悲凉。至下片则进一步抒写抱负与现实的冲突,跌入更深沉的浩叹,悲凉化为沉郁。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这三句步步紧逼,声调短促,说尽平生不得志。放眼西北,神州陆沉,残虏未扫;回首人生,流年暗度,两鬓已苍;深思往事,雄心虽在,壮志难酬。“未”“先”“空”三字在承接比照中,流露出沉痛的感情,越转越深:人生自古谁不老?但逆胡尚未灭,功业尚未成,岁月已无多,这才迫切感到人“先”老之酸楚。“一事无成霜鬓侵”,一股悲凉渗透心头,人生老大矣。然而,即使天假数年,双鬓再青,也难以实现“攘除奸凶,兴复汉室”的事业。“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云外华山千仞,照旧无人问”。所以说,这忧国之泪只是“空”流,一个“空”字既写了内心的绝望和苦痛,也写了对君臣尽醉的偏安东南一隅的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最终三句总结一生,反省现实。“天山”代指抗敌前线,“沧洲”指闲居之地,“此生谁料”即“谁料此生”。词人没料到,自己的一生会不断地处在“心”与“身”的冲突冲突中,他的心神驰于疆场,他的身却僵卧孤村,他看到了“铁马冰河”,但这只是在梦中,他的心灵高高扬起,飞到“天山”,他的身体却沉重地坠落在“沧洲”。“谁料”二字写出了往日的天真与此时的绝望,“早岁那知世事艰”,“而今识尽愁味道”,抱负与现实是如此格格不入,无怪乎词人要声声浩叹。“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两句作结,先扬后抑,形成一个大转折,词人如同一心要搏击长空的苍鹰,却被折断羽翮,落到地上,在苦痛中.。 陆游这首词,的确饱含着人生的秋意,但由于词人“身老沧洲”的感叹中包含了更多的历史内容,他的阑干老泪中融汇了对祖国酷热的感情,所以,词的情调体现出幽咽而又不失开阔深沉的特色,比一般仅仅抒写个人苦闷的作品显得更有力气,更为动人。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晚年隐居山阴农村以后写的,详细写作年份不详。公元1172年(宋孝宗乾道八年),陆游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从夔州前往当时西北前线重镇南郑军中任职,度过了八个多月的戎马生活。那是他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一段岁月。公元1189年(淳熙十六年)陆游被弹劾罢官后,退隐山阴故居长达十二年。这期间经常在风雪之夜,孤灯之下,回首往事,梦游梁州,写下了一系列爱国诗词。这首诉衷情是其中的一篇。 陆游前后期自己收录的诗词(篇三)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解释: 1将晓:天将要亮。 2.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同题诗有二首,这是其次首。 3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的长。 4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五千仞形容它的高。古人以八尺为一仞。 5王师:指宋王朝的军队。 古诗词解说 南宋时期,金占据了中原地区。爱国诗人陆游在山阴(今属浙江)乡下憧憬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希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恢复统一。 陆游前后期自己收录的诗词(篇四) 漫向寒炉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 全文赏析 陆游通判镇江时,韩无咎从江西来镇江探母。陆游与其盘桓两月。这首浣溪沙即作于此时。上片表现了二人友情的深挚。下片写客中送客,表现了的孤寂心情。全词抒情委婉,真挚感人。陆游前后期自己收录的诗词(篇五) 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念累累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究竟成尘。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流年改,叹围腰带剩,点鬓霜新。 交亲散落如云。又岂料如今馀此身。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 全文赏析 词人在公元1178年秋天,他从四川回到了阔别了九年的家乡绍兴。(陆游生于公元1125年)这时候的陆游已经五.岁了。九年间,对我们现代人来说,环境的变化会很大,人的变化相对说来不会太大。但是对当时的陆游所处的时代来说,环境的变化相对要小些,而人事的变化会比较的大。这首词当是返乡之后所作。 故土久别重回,使词人产生对家乡的生疏感。上片,从久别重回故土发出了一系列的感叹。下片由时事变迁,年老体衰,但词人报国的“壮志”初衷未改,表现了词人不甘“溪友为伴”、老骥伏枥的豪情壮志。 起句“孤鹤归来(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辽东化鹤归来,老成凋谢,少者成长,使词人深切地感到人生无常。“孤鹤归来”:典故出自晋朝陶潜搜神后记,书中载,有个名字叫丁令威的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学成后化鹤归辽东,停在城门华表柱上,目注家乡物是人非,叹道:“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词人时隔九年重新回归故里,眼见故里的老人谢世,新人成长,“换尽旧人”,恍如隔世。一个“尽”字,表明白些许哀伤、些许无奈。这“哀伤”和“无奈”从下面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得更加清晰。 “念累累枯冢,茫茫梦境”,这一到处的荒芜的坟墓中躺着的人啊,曾经在生前有过多少美梦,现在都随着他们的离世而断绝了。“念”在此处表达了词人的联想。有着词人对逝者的怀念和惋惜,有着对的世事不公的愤懑,有着对人生短暂的叹息!“王侯蝼蚁,究竟成尘”,王侯:大人物;蝼蚁:蝼蛄与蚂蚁,指微小生物,这里比方地位低微的人。杜甫谒文公上方诗有:“王侯与蝼蚁,同尽随丘虚。”词人面对“累累枯冢”告知人们:在岁月面前,无论王公贵戚,平面百姓一律公平,最终都将化为尘土。这一切感想,是经过了宦海的多次沉浮,对生命价值的深切反思和沉重感悟。 “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载酒”:携带着美酒。巷陌:邻居,这里指烟花巷。词人在感叹人生短暂的同时,脑海中又很自然地出现出了过去美妙生活的一个个回忆:他曾经携带着美酒,来到春色满园的林园中,对酒赏景;青年的时候,他也曾经在春意昂然中寻花问柳,没有辜负了大好的春光和自己的青春年华。 但这种念头只是一闪而过,那究竟是过去了的绮梦,老境来临,沈腰潘鬓消磨,是摆在眼前的事实,是当时已经五.岁了的陆游不能不让人叹息。“流年改,叹围腰带剩,点鬓霜新。”流年:流去的岁月,指光阴。围腰带剩:喻人老病,南史·沈约传:“(约)言己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点鬓霜新:双鬓花白。光阴流得很快,现在我已经人瘦弱衰老了,双鬓已经花白了。承接上句,词人由衷地发出了日月如梭,过去的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的感叹。 词人在上片为读者阐述了一个真理:时间对我们每一个都是公平的。无论是王公贵胄和是平民百姓,最终都会在累累枯冢中,渐渐化为尘土。有道是“世间公道惟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人生如同大梦,自己又何尝不是处于梦境中呢?面对着这变化了的一切,他回忆起在这片土地上自己的青春岁月,当年也曾载酒寻花,青楼问柳,处处留下脚印,享受着大自然的赐与和物质文化带来了恩惠,没有辜负青春年华。 下片写了很多自慰语和旷达语,以掩饰心中的惆怅。“交亲散落如云,又岂料、而今余此身。”“交亲”:知交和亲友。知交和亲友象流云一般地飘散了。这里将人事的变换比作流云,由于云的变幻极快,所谓“风云变幻”,亲友都流散了,死的死,走的走。而今未曾料到的只剩下孤身单影,自己一个人回到了家乡。“又岂料、而今余此身”,与词的上片,“换尽旧人”相对应。家乡已经换尽旧人,惟有我未换,累累枯冢我还尚存人间。孑然一身回家乡,眼见亲友故交消亡了,面对累累枯冢,一种莫名的悲凉,怅惘之情,从词人心中油然而起,但还是极力劝慰自己,“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幸好,我现在眼睛还算看得见,瘦弱的身体还算健康,品茶也能够知道茶的甘甜,吃饭也还能够嚼烂。这是标准的阿Q式的表白。紧接着这是阿Q式的无可奈何的自我标榜,词人又以“非惟我老,更有人贫”为宽慰自己:不要以为自己老迈了,还有很多的穷人活的比我更累呢。对陆游来说,作为一个离职的官宦,家在有佣仆使女,一般的家务琐事无须他处理,而家乡的穷人就不同了。 所以,词人特地将“更有人贫”提出来,这也可以说是对自己的一种安慰吧。曾在书喜诗中写道:“眼明身健何妨老,饭白茶甘不觉贫”。这与此处的“幸眼明身健”四句的用词相同。万里西归,为什么还总是那样戚戚不欢,一而再、再而三地要用自慰来解脱呢?紧接着,作了回答:“躲尽危机,消残壮志”,原来陆游一生为官,志在恢复祖国的大好河山,盼望自己能为祖国抗击金人的入侵而作出贡献,他在不久,也是在家乡的山阴写下一篇诉衷情,全词是如下:“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

    注意事项

    本文(陆游诗词四篇_陆游诗词大全.docx)为本站会员(0****3)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