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培养.docx
创新型人才培养复旦学生对于创新型人才的认知状况以及对于复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认可程度摘要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起于1950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创造力的概念之后,但迄今为止学届没有对创造力、创新型人才的统一概论。本小组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以复旦大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复旦学生心目中创新型人才的特征以及复旦学生对于复旦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认可程度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结果表明:(1)在复旦学生眼中,马云、扎尔伯格、乔布斯等IT精英最符合创新型人才的形象;(2)创新型人才最应具备勇气、挑战力、不拘泥传统等特质;(3)复旦现有的教育政策中,学生对招生政策、授课方式、通识教育、课余活动等内容比较满意;而普遍对于GPA制度、课程考核方式感到不满意,认为其不大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4)复旦学生对于自己成为创新型人才比较有信心。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教育 问卷调查1引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却是目前高校必须面对的话题,随着人类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 的焦点。理论和现实表明,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 分配、传播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的经济形态。在这种经济形态中,是知识而非资本或劳动力成为各种生产要素中的核心部分。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进步和国富民强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依赖于知识的创新。在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其它生产要素的总和。知识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则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一个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国家,将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而一个缺乏创新人才、科技活力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丧失国家的竞争力。创新一词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1950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创造力的概念之后,世界范围内揭起了一场关于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大讨论,即如何使家长、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具有创造力。但是迄今为止,对于创造力的培养或者说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没有一个完善的方案,甚至没有一套公认的指标来界定怎么样的人算是创新型人才。国内学者的研究多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成果等角度阐释创新人才,但不论是哪一种角度,都无法用客观的指标来给创新型人才下一个操作化定义。复旦大学在近些年来也在大力进行教育改革,推行自主招生和通识教育,意在国家经济、国防、文化等各个方面培养创新型人才。那么复旦大学现行的招生制度是否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呢?如上文所说,这很难用一个客观的指标来衡量。复旦的学生是复旦目前教育制度的最终接受者,他们对这套教育制度的认可很大程度上能够体现它的成功。因此,我们小组决定从复旦学生自身的主观角度出发,探索复旦学生心目中对于创新型人才的认知状况以及对于复旦大学目前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认可程度。本小组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希望能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判定方式进行探索性的研究。2方法2.1抽样人群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复旦大学的在校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采用非概率随机抽样,选择图书馆等人群密集处随机选择答卷人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100份,经数据检验、删选后得到有效问卷66份。抽样群体的相关人口学信息如下表:调查对象性别男女4323调查对象专业类型文史理工经管62733调查对象进入复旦的年份20102009200820072006更早20922771调查对象进入复旦的方式高考自主招生竞赛保送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其它46531110问卷调查结束后,对其中约20名有充裕时间的调查对象进行15分钟的跟踪访谈,询问一些与问卷相关的信息。2.2问卷内容问卷分为开放题和封闭题两个部分。开放部分有两个小题,第一题要求调查对象写出三位创新型人才的姓名,第二题要求调查对象尽可能多地写出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的特征。封闭题部分采用类似于量表的形式,考察调查对象对于复旦大学教育制度中招生制度、通识教育、学分制度、授课方式、考核方式、课余活动等各个维度的主观认可程度,并且考察了调查对象对于自己能否在复旦成长为创新型人才的信心程度。招生制度的维度有两个指标,其余维度各有1个指标。封闭题的示例:“您认为复旦现有的招生制度招来的学生是否具备成为创新型人才的潜力?(请用数字19作答,9为非常是,1为非常不是)”“您认为复旦现行的学分制度是否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请用数字19作答,9为非常有利,1为非常不利)”“您对自己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是否有信心。(请用数字19作答,9为非常有信心,1为一点都没有)”3结果3.1调查结果显示,在有效问卷中创新型人才出现的最多的三个人物分别是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3.2复旦大学学生普遍认为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挑战心、知识丰富、不畏惧权威、敢于突破传统等特点。3.3我们人为划定封闭问题的统计值大于5为比较认同,小于5为比较不认同。所有七个维度的集中量数统计值如下表:维度平均值M标准差SD招生制度5.98480.23701通识教育5.50000.25479学分制度4.83330.22910授课方式5.21210.24477考核方式4.71210.22827课余活动5.72730.22495学生自信程度5.92420.261173.4上述统计结果表明,复旦大学的学生对于复旦的招生制度、通识教育、授课方式、课余活动等方面比较满意,认认为其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复旦大学的学分制度和考核方式受到学生的认可程度较低,在学生看来可能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3.5复旦大学的学生对于自己能成为创新型人才具有一定的自信心。4讨论4.1在学生眼中,复旦大学目前的学分制度不尽人意,可能并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复旦大学目前的学分制度的核心是美国的大学的GPA制度,即Grade Point Average,意思就是平均成绩点数(平均分数、平均绩点),美国的GPA满分是4分,即A=4,B=3,C=2, D=1。GPA的精确度往往达到小数点后1到2位,如:3.0、3.45。对于复旦学生来说,GPA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值,因为只有GPA大于2.0且学分修满才能毕业,并且GPA的高低将决定将来保送读研、出国深造的可能性。在个案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复旦学生对于复旦学分制度的担忧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GPA制度是源自美国本土文化的产物,是现代化、工业化、合理化在教育方面的衍生品。美国现代化进程中,将产品都放在流水线上生产,用客观的指标使产品变得可控、可计量、可预测,比如汉堡包的生产就能精确到每块面包烤几秒钟、包装需要多久,按照规定的流程完成后就算一个合格的产品。而这样的思想也衍生到了教育的方面,给学生制定统一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在规定的时间内修满规定课程的学分就能够毕业,用GPA来衡量学生学习质量,一切都有了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学生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流水线产品。这种模式是适合美国本土文化发展的产物,是工业化文明的代表。而复旦大学照搬这种模式,并没有进行本土化的适应性变革。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因材施教”,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才能、特殊状况,不可以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这样的教育思想与中国本土教育观念不符。第二,现有的学分制度用一个已经存在的学术标准来判定学生的学术水准,学生突破了这一学术水准之后就无法被评判,学生为了能够得到已有标准的认可,很多时候只是在努力达到现有的标准,若不是突破或者超越现有的标准,这很不符合创新的要求。第三,GPA在学生心中所占的比重过大。由于学生的各种利益(比如申请交流、参加活动、直升研究生等等)都与GPA的高低直接挂钩,这使得GPA牵制了学生的大量精力。可以说,很多学生的学习只为了GPA而学,并不为真正的学习而学,这是把学生追求真理的内部动机转化为追求GPA增高的外部动机,学生只是在利用各种方式提高GPA而已,很不利于学生在学术方面的长久发展,因为学生并不会因为求得真理而快乐。因此,以美国GPA为核心的学分制度虽然有高效、可控性强等特点,但是在直接套用到中国文化孕育的教育制度中时很容易产生各种问题,需要进行本土化的改进,或者在适当的时候提出一套中国自己的学生衡量标准。4.2考核方式与复旦的学分制度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为每一次考核的成果都会算入学生的GPA中。个案访谈中反映,目前的考核方式中的闭卷考试过于刻板,与高中应试教育的期末考试无异,学生为了获得更高的GPA,参加这样的考试只复习老师给的范围和重点的内容,甚至会出现一个学期不上课只在最后一天通宵背一下考试范围就参加考试的情况,这种为考试而背知识的行为与教学的初衷完全相背。复旦学生同时表示,复旦有很多教师对于开卷考试和论文考核的给分很不公平,影响因素过多,甚至有同学表示有些老师只要多套套近乎,期末随便怎么交一篇论文就能轻松拿A,这样的情况也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初衷相背。总的来说,复旦大学的老师对于学生学习情况考核并没有做到公平公正和因人而异相结合,还是会有很多不负责任的情况出现,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打击。4.3复旦学生对于自己能成为创新型人才有一定的自信心,主要原因是他们对于学校的通识教育改革、招生制度的演变、教授的上课授课方式、学校开展的各项课余活动都比较满意,并且从学校官方的汇报中能够感受到复旦大学正在努力使自己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因此,复旦学生比较相信自己能够在复旦的大环境中不断自我提升,成为自己心目中创新型人才中的一员。5结论本小组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方式,研究发现(1)在复旦学生眼中,马云、扎尔伯格、乔布斯等IT精英最符合创新型人才的形象;(2)创新型人才最应具备勇气、挑战力、不拘泥传统等特质;(3)复旦现有的教育政策中,学生对招生政策、授课方式、通识教育、课余活动等内容比较满意;而普遍对于GPA制度、课程考核方式感到不满意,认为其不大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4)复旦学生对于自己成为创新型人才比较有信心。参考文献1才源源,隋雪. 大学生对国外创新型人才心理品质的认知状况分析. 青少年研究. 2006(3).2刘丽. 以现代教育管理的变革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法制与社会. 2008(20).3宋飞,张俊岭,梁树清. 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青少年研究. 2008(1).4田建国. 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高校理论战线. 2008(2).5王献敏,袁建勤.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其培养.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07,17(4).6张英杰,薛炜华,杨波. 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国青年研究.2009(7).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