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学时7-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随堂演练-浙科版必修12.doc
-
资源ID:42278539
资源大小:33.0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学时7-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随堂演练-浙科版必修12.doc
学时7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以下关于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细胞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的梯高浓度跨膜运输的过程B水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向是由低浓高浓度溶液向高浓高浓度溶液C无机盐离子可以逆相对含量的梯高浓度进行跨膜运输D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而大分子物质那么不能通过解析: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可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那么不能通过;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向是顺相对含量梯高浓度,即由低浓高浓度溶液向高浓高浓度溶液扩散;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具有选择性,对于所需要的无机盐离子可以逆相对含量梯高浓度运输。答案:D2将菠菜叶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制成装片,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0.3 g/mL的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分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果是 ()A前者发生质壁别离,后者也发生质壁别离B前者发生质壁别离,后者破裂C前者发生质壁别离,后者发生质壁别离复原D前者发生质壁别离,后者皱缩解析:由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高浓度较大,两者都会发生“失水,但菠菜叶表皮细胞有细胞壁,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无细胞壁,所以现象不一样,前者发生质壁别离,后者会皱缩。答案:D3 (2021·湖州模拟) 如图为某学生在做一定浓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对细胞影响的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图,请判断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图中1、2、6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B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别离状态,此时6处的浓高浓度一定大于7处的浓高浓度C图中1是细胞壁,6中充满了蔗糖溶液D图中7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别离过程中,其颜色逐渐变浅解析:考查对质壁别离实验的理解与应用。图中结构1为细胞壁,2为细胞膜,3为细胞核,4为液泡膜,5为细胞质,6为蔗糖溶液,7为细胞液。其中2、4和5组成原生质层;细胞在质壁别离的过程中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此时的细胞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答案:C4. 下表资料显示四组马铃薯棉塞塞分别浸入四种不同溶液1 h后质量转变百分率,根据表中资料可得到的结论是 ()溶液质量转变百分率5%5%3%0%A.溶液的浓高浓度最小 B溶液的浓高浓度小于溶液C溶液的浓高浓度最大 D溶液是蒸馏水解析:根据表格中质量转变百分率可知,四组马铃薯棉塞塞分别在四种液体中发生了吸水、失水、失水和吸水失水到达动态平衡四种情况,由此可推知外界四种溶液浓高浓度大小为。答案:A5(2021·绍兴联考)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别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以下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别离现象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C用不同浓高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别离复原现象D当质壁别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解析:高浓高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会使细胞脱水死亡,不能再复原;植物细胞由于有细胞壁,不会因吸水过多而涨破。答案:B6假设向日葵的某种细胞间隙的溶液浓高浓度为a,细胞液浓高浓度为b,细胞质基质浓高浓度为c,那么当它因缺水而萎蔫时,三者间的浓高浓度关系是 ()Aabc Bacb Cbca Dbac解析:细胞因缺水而萎蔫时,必定是渗透失水,即水分子渗透方向是:细胞液细胞质基质细胞间隙。水是从低浓高浓度溶液向高浓高浓度溶液扩散,所以acb。答案:B7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如下图,那么以下哪种物质与其有相同的运输方式()AH2O B氨基酸 C苯 DCO2解析:图示物质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因其需载体和能量。A、C、D选项中的物质运输方式均为自由扩散,B选项中氨基酸需进行主动运输。答案:B8(2021·金华模拟)苏丹是一种致癌的有机染料,其分子结构简式如图,某地区的一些养殖户用掺入苏丹的饲料喂养蛋鸭,结果产出了有毒的“红心鸭蛋。由此推断,苏丹能进入卵黄, 苏丹说明它可能是 () A脂溶性物质,进入方式是“主动转运B脂溶性物质,进入方式是“被动转运C水溶性物质,进入方式是“主动转运D水溶性物质,进入方式是“被动转运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苏丹为脂溶性物质,所以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被动转运中的自由扩散方式。答案:B9实验发现,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时,如果使用药物限制蛋白质的活动,那么葡萄糖的运输速率迅速下降,如果减少能量的供给,却对运输没有影响。由此推断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 ()A扩散 B主动转运 C易化扩散 D逆浓高浓度梯高浓度运输解析:蛋白质活动受限制,葡萄糖的运输速率下降,说明蛋白质影响葡萄糖的运输;而减少能量供给,葡萄糖的运输不受影响,说明葡萄糖的运输不需要能量。蛋白质可作为载体,因此判断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易化扩散,顺浓高浓度梯高浓度运输。答案:C10我国首次发现了一种“穿肠蛋白质(可被肠道直接吸收),为许多药物的利用提供了一棉塞塞新途径。穿肠蛋白质被肠道吸收的方式是 ()扩散被动转运主动转运以上都不是A B C D解析: “穿肠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跨膜运输方式被吸收,而是通过胞吞的方式被吸收。答案:C11.田间一次施肥过多,造成“烧苗现象,其原因是 ()A根细胞吸收无机盐过多,引起茎叶细胞失水 B光合作用过强,水分消耗太多C土壤溶液浓高浓度太高,根不能吸收水 D土壤溶液浓高浓度太低,根细胞不能吸水解析:一次施肥过多,实际上就是使土壤溶液的浓高浓度快速上升,使得内外溶液浓高浓度差迅速减小,而且发生逆转,这样根细胞就无法吸水,从而造成“烧苗。答案:C规律总结: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的应用(1)对农作物的合理灌溉,既满足了作物对水分的需要,同时也降低了土壤溶液的浓高浓度,有利于水分的吸收。(2)盐碱地中的植物不易存活或一次施肥过多造成“烧苗现象,都是因为土壤溶液浓高浓度过高,甚至超过了根细胞液浓高浓度, 导致根细胞不易吸水甚至失水造成的。(3)糖渍、盐渍食品不易变质的原因,是在食品外面和内部形成很高浓高浓度的溶液,使微生物不能在其中生存和繁殖,所以能较长时间的保存。(4)医用的生理盐水为0.9%的NaCl溶液,其渗透压与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当,可以使人体细胞保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12某种植物的抗盐类型在盐碱地可以正常生长,但是普通的类型在盐碱地生长不良。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在盐碱地抗盐类型可以吸收水分,普通类型不可以吸收水分B抗盐类型的细胞液渗透压要高于普通类型的细胞液渗透压C抗盐类型呼吸作用功能强大,可以提供充足的能量吸收无机盐D抗盐类型与普通类型的根本差异在于细胞质内mRNA与普通类型不同解析:只要能够在盐碱地生长就说明可以吸收水分,否那么无法生长。抗盐不是吸收无机盐能力强,而是可以吸收到足够的水分。抗盐类型与普通类型的根本差异在于细胞核内的DNA不同。答案:B13右图所示为取自同一洋葱鳞片叶表皮的三个细胞处于不同的生理状态,请答复: (1)图中A所处的生理状态是_。(2)图中各细胞的细胞液浓高浓度大小依次是_。(3)图中A、B、C三细胞处于不同浓高浓度的溶液中,那么A细胞与B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高浓度大小是_。(4)图中各细胞抵抗失水的能力依次是_。(5)三个细胞中最有可能先死亡的是_。(6)假设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制成装片并使之处于高浓高浓度溶液中而发生质壁分离。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顺序是图中的_。(7)在实验中,怎样操作才能使盖玻片下的A细胞状态变成B细胞状态?_。(8)图中标号指的物质是_。解析:由图可知A细胞刚刚发生质壁别离或质壁别离将要复原,B细胞还没有发生质壁别离,C细胞已完全发生了质壁别离。因为当外界溶液浓高浓度大于细胞液浓高浓度时,细胞失水而发生质壁别离,且外界溶液浓高浓度与细胞液浓高浓度差值越大,质壁别离越明显,所以C细胞所处外界溶液的浓高浓度最大,其次是A,再次为B。发生质壁别离后,由于失去了水分,所以细胞液浓高浓度增大,质壁别离越明显,失水越多,细胞液浓高浓度越高,抗失水的能力越大,细胞越易死亡。答案:(1)刚刚发生质壁别离或质壁别离将要复原(2)CAB(3)AB(4)CAB (5)C(6)BAC(7)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反复几次,使细胞质壁别离复原(8)外界溶液14将一植物细胞依次浸入蒸馏水、0.3 mol/L蔗糖溶液和0.5 mol/L 尿素溶液中,观察原生质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1)在A、B、C中,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是_;在0.3 mol/L蔗糖溶液中的是_;在0.5 mol/L尿素溶液中的是_。(2)ab段的下降速高浓度较ae段的快,这是因为_;ef段的细胞体积变化为_;cd段的细胞液浓高浓度_0.5 mol/L。解析:将植物细胞浸入蒸馏水中,植物细胞会因渗透吸水而体积变大,应为A曲线;放入0.3 mol/L蔗糖中会因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别离,但不能复原,要使其复原,需放入清水中。而将植物细胞放入0.5 mol/L尿素中,开始会因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别离,但由于尿素分子可穿膜进入细胞内,使细胞液浓高浓度增大,随之又发生渗透吸水而复原。因尿素分子进入细胞,细胞液浓高浓度较大,体积会比开始时有所变大。答案:(1)ACB(2)尿素溶液浓高浓度高于蔗糖溶液浓高浓度,原生质层内外浓高浓度差更大根本不变高于探究创新15. (2021·宁波模拟)在适宜温高浓度下,采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黄瓜幼苗,研究营养液中氧含量变化对K吸收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分析并答复以下问题。(1)黄瓜幼苗根系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_,图中ab段为此提供的依据是_,说明该过程需要_。曲线bc段限制K吸收速率的内在因素是_。(2)植物的生长都有一个最适温高浓度。在氧含量等棉塞塞件稳定、适宜的情况下,研究在1040范围内的温高浓度变化对黄瓜幼苗K吸收速率的影响,预期K吸收速率变化的趋势是_。解析:此题考查矿质元素的吸收,影响吸收的因素以及理解能力、迁移分析能力、识图能力、推理能力等。(1)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二者都是限制因素。(2)温高浓度影响酶的活性,从10开始到最适温高浓度,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逐渐变快,高于最适温高浓度其吸收速率会下降。答案:(1)主动运输K的吸收速率随氧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能量根部细胞膜上运输K的载体数量(2)10到最适温高浓度范围内,随温高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超过最适温高浓度,随温高浓度的升高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