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 第四单元 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课时跟踪训练 鲁教版必修2 .doc
-
资源ID:42280200
资源大小:26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版高考地理 第四单元 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课时跟踪训练 鲁教版必修2 .doc
"【三维设计】2013版高考地理 第四单元 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课时跟踪训练 鲁教版必修2 " 课时跟踪训练(满分100分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你知道吗?土壤妈妈最近生病啦!听,东北的土壤妈妈在哭。那里实行“塑料地膜”技术,把大片的塑料地膜当温室,用上一年都破碎了,就扔到土壤里。可是,这种塑料是土壤妈妈不能消化的呀,吃到肚子里会胃疼的!同时,化肥使用过多会使土壤板结,改变土壤的结构,使土壤妈妈无法“呼吸”,生“肺病”。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下列有关土壤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土壤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都制约人类的生存和发展B土壤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C土壤资源数量是有限的,但利用途径可进一步拓展D土壤资源的分布规律不受水热、生物条件制约解析:土壤资源属于土地资源的一部分,其数量是有限的,但利用途径可进一步拓展。答案:C2就材料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问题出现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阶段B该问题表明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必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C该问题反映出地膜、化肥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土壤退化和土壤污染D由于土壤有自净能力,土壤污染不会带来食品安全问题解析: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出现在工业文明阶段,反映出地膜、化肥的大量使用或使用不当会导致土壤退化和土壤污染。答案:C新华网2010年12月2日消息近日,武警二支队传来喜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某矿区探获一条长约400m,宽约200m的银铅锌多金属矿物质带,该矿床资源量高达8.9万吨,据此回答34题。3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地质作用的制约,该矿床的形成与哪一作用关系最密切?()A岩浆活动 B风力侵蚀C沉积作用 D化学溶蚀4材料表明自然资源的特点是()A干旱半干旱地区是矿产资源的集中分布区B各种自然资源之间往往是相互联系的C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资源的数量总是有限的D由于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解析:第3题,银、铅、锌等有色金属,是由岩浆活动形成,多分布于岩浆岩地区。第4题,材料中有“该矿床资源量高达8.9万吨”,说明资源的数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总是有限的。B、D两项叙述正确,但是材料中未体现,A项叙述错误。答案:3.A4.C5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北方多磷,南方多煤B南方耕地资源多,热量多;北方耕地资源少,热量少C西北光照多,西南光照少D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分布具有规律性,矿产资源分布没有规律性解析:我国北方多煤,南方多磷;南方耕地资源少,热量多,北方耕地资源多,热量少;西北光照多,西南光照少;生物、气候等可再生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而矿产资源的分布却具有地质规律性。答案:C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下图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6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地区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夏季B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表平坦C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D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解析:丙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沙漠分布广,风力作用强烈,但利用难度大,有效风能密度小。答案:D7据调查,甲地区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区,其原因是()A甲地区气温年较差比丁地区小B甲地区有效风能密度比丁地区大C甲地区人均土地资源比丁地区多D甲地区能源需求量比丁地区大解析:甲地区位于我国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能源需求量大,而该地区常规能源缺乏,开发利用本地区的风能的迫切性强,技术更成熟。答案:D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0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89题。8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解析:本题考查统计图的判读,意在考查对图表信息的判读能力。注意读图例,林地面积前期和后期都是增加的;增幅和减幅最大的是旱地;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灌丛草地;该流域耕地主要为旱地和水田,从整个时期分析,水田前期减少多于后期增加,旱地前期增加少于后期减少,因而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答案:D9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林地灌丛草地建设用地裸岩地A BC D解析:图中灌丛草地面积前期减少后期增加,裸岩地前期增加后期减少,这些变化都能反映流域生态环境由退化趋于好转。答案:B中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但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欧盟的16.8%、美国的28.6%。读“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煤、石油、天然气和其他能源,见下图),回答1012题。10我国能源消费中,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能源在两图中是指()A乙、b B丁、cC乙、d D丙、d解析:我国需大量进口的能源是石油,而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以石油为主。答案:C11我国能源产出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A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B多高能耗、低产出的工业C管理不善,浪费现象严重D工业布局不合理解析:管理不善、浪费严重是造成我国能源产出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利用技术落后、节约意识淡薄也是造成我国能源产出效率低的重要原因。答案:C12为了实现石油资源可持续利用,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只保护不开发利用B开发利用完后寻求替代物C坚持适度开发合理利用D尽量储备以留后用解析:实现石油资源可持续利用,不是不利用,也不是过度利用,而是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答案:C二、综合题(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18分)材料1:三江平原是我国有名的黑土地,土壤中腐殖质丰富,对农作物生长非常有利。但由于长时间掠夺式利用,原本肥沃的土地,肥力已经下降,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有所下降。材料2:历史上,黄土高原不少地方林深草密,生态良好,后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相当严重,每年损失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相当于上千万吨化肥的含量,造成了土壤退化或沙化,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1)以上两例现象,都是_的结果,其中材料1反映的主要问题是_;材料2反映的主要问题是_。(10分)(2)为保持土壤肥力,人们应该采取的做法是_。(8分)解析:三江平原土地肥力的下降,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及土壤的退化和沙化问题都是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的。即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造成的。因此,防治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沙化、保护和提高土地质量是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答案:(1)人类不合理活动(或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长时间掠夺式利用,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壤退化过度开垦、利用,导致水土流失或沙化(2)人们在利用土壤的同时,应重视土壤的保护和培育,做到养用结合14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的发展,水资源在很多地区日益紧缺。下图是“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均水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2分)(1)根据上图分析,我国人均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地形区是_,分析这一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5分)(2)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人均水资源非常缺乏的地区,但区内的宁夏平原有“塞上江南”的美称。试分析其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条件,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5分)(3)根据上图分析,我国人均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形区是_,这一地区除了水能资源外,还有哪些能源比较丰富?并分析这些能源丰富的原因。(6分)(4)分析四川省水资源状况及其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6分)解析:本题考查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及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华北平原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之一,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从本地水资源状况、人口与经济状况及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进行分析。第(2)题,考查在气候相对干旱地区水资源利用不当易造成的问题。第(3)题,青藏高原是我国能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有地热能、太阳能、水能等能源资源。第(4)题,四川省的水资源状况可从农业(灌溉水源)、工业(能源)分析。答案:(1)华北平原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秋季,造成冬春的干旱;降水年际变化大;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水资源的污染、浪费比较严重。(2)主要的区位条件有:黄河提供便利的灌溉水源;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由于大量引黄河水灌溉,易造成当地土壤次生盐碱化和黄河下游断流等环境问题。(3)青藏高原地热能和太阳能。水能:河流众多且地势落差大;地热能:地处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太阳能: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4)四川省的水资源及水能资源较为丰富,该省利用水利枢纽(如都江堰)和水利发电站(如二滩电站)为农业生产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的能源,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其工农业生产的健康、持续发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