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八中2021-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练习作业6 新人教版.doc
吉林省长春八中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练习作业6 新人教版单项选择1. 日本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强调说:“一国之独立,基于一身之独立;一身之独立,及学问为急务。”在此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推行了( )A“殖产兴业”政策 B废除旧的体制C“文明开化”政策 D进行军事改革2. 19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义制度巩固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但下列发生在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中,没有体现时代发展主流的是()A.美国南北战争B.俄国1861年改革C.日本明治维新D.中国洋务运动3. 前日本外相井上馨认为:“只有实现西欧化,我国才能同西方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只有如此,才能使我国独立、富裕起来。”与此观点不符合的是()。A.殖产兴业 B.文明开化C.废藩置县 D.自由择业4. 1870年代中期,一位德国医生向他的一个外国朋友问起他们国家历史的问题,他的朋友这样回答:“我们没有历史。我们的历史自今日始。”据此判断这个朋友最有可能是()A法国人 B俄国人 C美国人 D日本人5. 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A实行地税改革 B开化社会文明C引进欧美科技 D鼓励工商贸易6. “三井家在江户有三座大店铺,雇用着一千多名伙计。据说每天的生意,要做到黄金二千两以上,才算好生意。黄金二千两,也就是白米五千袋。五千个农民一整年的辛苦耕种,才能缴上贡米五千袋此外,三井家还有许多田地,租米收入每年多达黄金二万两江户以外,三井家在大阪等地方都有分店;此外还有分布在各藩的经销店”这段材料反映了()A.日本重农抑商B.资本主义萌芽C.日本商业发展D.封建统治动摇7. 明治维新中,“文明开化”政策的核心是()A加强中央集权B引进西方技术C允许土地买卖D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8. 与戊戌变法比较, 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显著背景是( )A.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 B.自上而下实行经济改革C.封建专制统治比较薄弱 D.农民阶级支持全面改革9. “三千年来独立不受羁绊之大日本,一旦受人羁缚,凡有血性之人岂能忍视之乎?”吉田松阴这句话表明()A.幕府统治阻碍了社会进步B.天皇专制阻碍了日本发展C.美国叩关唤醒了民族意识D.封建藩国林立成为了束缚10. 以下有关日本明治维新影响的说法, 不准确的是( )A、促进日本资本主义工业化迅速实现 B、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C、使日本摆脱沦为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D、比较彻底地消除日本封建势力二、非选择题11. 中日两国在近代曾面临过共同的挑战,阅读材料。材料一“黑船事件”:1853年培理船队叩关,日本开国。如图材料二请回答问题:(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这两次改革的结果有何不同?分别对两国的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2. 19世纪中叶以后,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挑战,中、日两国都进行了改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德国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材料二 19世纪末,光绪帝意识到有必要对帝国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革。1898年夏他颁发了一系列的改革法令,该段日子被称为“百日维新”。他们将地方政府集中在北京的领导之下,建立新学校传播欧洲的学风,鼓励西方式生产方法,按西方方式建立一支军队。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向西方学习的局限性。(2)据材料二,概括“百日维新”学习西方的主要措施。与材料一相比,其最大的不同是什么?13.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明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从19世纪中叶开始,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摘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材料2: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统计表时间企业数工人数量产量(千卢布)1860年991160079541879年2874200051937摘自世界近现代史材料3:18881894年日本工厂蒸汽机数量变化示意图请回答:(1)19世纪50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使俄国倍感“现代化的压力”?为打破现代的瓶颈,“紧紧跟上”现代化浪潮,亚历山大二世采取了什么措施?依据材料2,概述此举对俄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2)在“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洲推进的过程中,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结合材料3,指出日本政府为推进工业化而采取的经济措施。(3)俄国、日本两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方式有何共同点?14.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日本明治维新时的某一场景 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筑与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 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 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 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 大学则归于美国。1898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 确立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 走上近代化之路。材料三 日本新领导人(注: 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 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 而仅仅对其中增强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 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 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这一明确结论: 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 软弱与胆小将一无所获。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场景反映日本明治维新时哪些方面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起到什么作用? (2)据材料二与材料三, 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与局限性。(3)根据材料三, 举例说明19世纪末日本民族是怎样“为自己去掠夺”的?为什么要对外扩张? (4)日本明治维新时“文明开化”过程中的过火行为, 使得日本的传统文化面临崩溃。针对在改革中要不要移风易俗的争论, 谈谈你的观点。15. 19 世纪中期是现代化的全球扩张阶段, 中国与日本同属非西方文明, 关于现代化这种 “舶来品” 的抗拒是难免的, 这也是很多非西方国家出现的普遍现象。 但在不断抗拒、不断遭受挫折后, 两国一个是采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继续对抗现代化的目标, 一个是改变态度转而接受现代化。 刘金源有关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认识问题: (1)你认为19世纪中期中日的现代化道路各符合材料中的哪种观点?试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加以阐述。答案:15 CDCDD 610 CDCCD11、(1)面临民族危机,民族矛盾日益激化。(2)结果:明治维新成功,戊戌变法失败。影响: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逐渐成为亚洲强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很快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戊戌变法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2、(1)局限性:保留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2)主要措施:设立新学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新式军队。不同:未涉及政治制度方面的改革。13、(1)压力: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措施:1861年签署废除农奴制的“二一九”法令。影响: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2)改革币制,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实行地税改革;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3)都采取改革的方式。14、(1)生活习俗西化, 引进西方文明。让更多的日本人认识与解西方文明, 促进日本社会的近代化。(2)特点: 全面向西方学习, 规模大、范围广; 有选择地向西方各国学习。局限性: 保留专制主义与军国主义传统。(3)举例: 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侵略朝鲜、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国内市场狭小, 资源不足。(4)要说: 一个民族必须善于学习先进民族的思想文化与生活观念, 大胆移风易俗, 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使本民族立于不败之地。不要说: 风俗习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习先进文化的过程中, 必须注重维护本民族的特性, 保护传统文化。15、(1)观点: 中国采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继续对抗现代化的目标, 日本采用改变态度转而接受现代化。理由: 中国经济上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兴办近代军用工业与民用工业, 但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以“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 虽然兴办新式学堂, 派遣留学生出国, 但主观上继续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统治地位。日本则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先进制度与技术, 进行明治维新改革, 消除封建割据势力与等级制度; 鼓励工商贸易, 富国强兵,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推行文明开化, 重视教育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