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2 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42311634
资源大小:19.51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2 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docx
21古诗三首语文要素阅读:1 .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默写芙蓉楼送辛渐。2 .能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人文主题通过诗歌的学习,引导学生积累经典诗歌,感受诗歌表现的精神品格。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1 .能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教学准备新解新教材相关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预习要求.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课预习卡。1 .上网查找本课诗人生平及相关背景知识。: :课时目标1 .认识“芙、蓉、洛” 3个生字,会写“芙、蓉、洛、壶" 4个字。2 .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芙蓉楼送辛渐,能默写这首诗。3 .能理解“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意思,感受诗人洁身自好、高洁的精神品格。教学过程一、古诗引入,读懂题目1 .背诵王昌龄的采莲曲,了解诗人。设计意图:背诵采莲曲,引出诗人、揭示诗题,增进学生对诗人的亲切感,激发学习新诗的兴趣。2 .抓住诗题,理解诗意。(1)教师范写讲解:“芙” “蓉”二字,都是草字头,形声字。两个字具有对称美,注意撇捺左右 舒展如鸟翅。学生临写。(2)学生自由读三遍诗题,提取主要信息。(地点:芙蓉楼 友人:辛渐 题眼:送)3 .齐读诗题,板书诗题。二、初读古诗,了解诗意1 .初读古诗,出示自读要求:(1)自己练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把古诗读给同桌听一听。2 .检查朗读,落实读准字音。教师相机指导书写“洛、壶”。3 .指导学生读出节奏,根据七言古诗“四三”的停顿节奏,师生合作读诗。4 .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1)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并交流古诗字、词、句,并借助注释,了解地名:吴、楚山。(2)寒雨连江:指江上下了一夜的冷雨,下得很大,铺天盖地。在弄清楚要点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三、品读古诗,感悟情感1 .学习“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1)感受含蓄的离别情怀。教师提问:送别诗中往往会写到景。王昌龄在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用三 角号标出来。预设:雨、江和楚山。(2)师:“一切景语皆情语。”前两句诗,王昌龄藏情于景中。(3)思考:他在景物中藏了什么情感?你是怎么找到的?预设1:离愁别绪。从“寒”字看出,秋雨连江,“夜”幕之中,更显凄清,离愁更浓。预设2:孤独离情。从“孤”字看出,楚山非人,怎会孤独?辛渐远去,诗人感觉“孤"零零, 所以感到楚山也“孤"零零。(4)练习朗读。诗人融情于景。朗读诗句,声音稍低,语调平缓,读出依依惜别及孤独之情。2 .学习“洛阳亲友如相间,一片冰心在玉壶”。(1)感受诗人高洁的情怀。教师点拨:这首诗一半写景,另一半写王昌龄临别时对辛渐的叮咛。学生思考:叮咛什么?教师追问:“冰心”“玉壶”都是比喻。猜猜:比喻什么?预设:“冰心”是比喻心地光明,冰清玉洁。“玉壶”是用玉石制成的壶,比喻高洁。了解“冰心”“玉壶”的典故。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鲍照离心何所赠,自有玉壶冰。一一初唐骆宾王(2)自由读。指名读。思考:鲍照用“玉壶冰”比喻清透的人品,骆宾王用“玉壶冰”比喻纯洁的真情。“洛阳亲友如 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现了王昌龄怎样的精神品格呢?预设:冰清玉洁、清廉正直、光明磊落、坚持操守等。指导朗读这两句诗。读出谆谆叮咛和对内心的坚持。教师小结:这是诗人的心声,同学们要读出叮咛和嘱托的意味。3 .引导质疑:读了这首送别诗,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王昌龄没有请辛渐给亲友捎带平安、祝福等话语,只让带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为什 么呢?设计意图:借相关典故帮助理解“冰心”“玉壶”的比喻意义,进而补充诗人经历,感悟其高贵人格及心境,读出诗人 言外之意。循序渐进,走进诗人的精神世界。(1) 了解诗人的经历。思考:王昌龄想用“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句诗告诉大家什么?预设:自己无罪,问心无愧等。指导读诗诵诗,读出诗人的离愁,更要表现诗人的品格。(3)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四、布置作业,课堂延伸1 .先背诵芙蓉楼送辛渐,再默写这首诗。2 .订正新解新教材本课预习卡。: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砚、乾、坤” 3个字,读准多音字“单”,会写“雁、砚、乾”等4个字。2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塞下曲墨梅。3 .能理解“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的意思,感受将士们保家卫国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品格。4 .能理解“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意思,感受诗人淡泊名利、自信昂扬的精神 品格。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 .复习边塞诗王昌龄的出塞。2 .出示课题,介绍“塞下曲”是古时的一种军歌。3 . 了解 卢纶,唐代诗人。他少年时代家境并不好,后来走科举之路,又多不顺利,但后 来在诗坛却名声渐盛。他交游广泛,是一个活跃的社交家,并最终借此步入仕途。他在参军生活中所 写的诗,风格雄浑,情调慷慨,历来为人传诵。二、自学塞下曲,讲述大意1 .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准“单于”的“单”(chGn)。“遁”是形声字,有逃走的意思,所以部首是“走之”。“遁”和“逃”意思相同。“雁”字是半包围结构,撇要写得舒展。2 .借助注释自学古诗,读懂诗歌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两句话说一说。小组内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的大意,不懂的地方提出来组内互相帮助解决。预设:夜静月黑,雁群惊飞到高空,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遁,将领正要带着轻骑兵去追赶,大雪 纷飞,落满了将士们的弓刀。3 .想象画面,体悟精神。(1)齐读第一、第二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预设:我仿佛看到大雁惊起,单于领着手下的士兵仓皇遁逃,狼狈不堪。(2)齐读第三、第四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预设:我仿佛看到将军正准备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刹那间大雪纷纷扬扬,弓刀上落满了雪花。(3)从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画面中,你读出了将士们的什么精神品格?预设:不畏严寒,勇敢,奋勇无畏4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塞下曲,熟读成诵。三、学习墨梅,领悟品格1 .认识王冕,揭示诗题。(1)出示王冕资料,学生默读。王冕(1287 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 “梅花屋主”等。浙江绍兴人, 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2)欣赏墨梅图,揭示诗题。2 .自学古诗,初知大意。(1)读准字音,随文识字。“砚”是磨墨的器物,与石头有关。可展示图片或实物认识。“乾坤” 一词指“天地间”,“乾”代表天,“坤”代表地。教师随机示范书写三个生字,学生练习书写。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运用上节课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提高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2)默读墨梅,结合注释、插图,运用学过的方法,初步了解诗歌的大意。3 .说出疑问,小组讨论。(1)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预设:“池头”“朵朵花开淡墨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梅花“不要人夸颜色好”?小组交流。4 .畅聊梅花,领悟品格。你读出来这是怎样的梅花?预设:淡雅,高洁,香气扑鼻,低调齐读诗歌,一边读一边想象梅花的颜色和清香。你们刚刚读出来的是梅花的形象,能不能从梅花身上读出人的品格呢?补充王冕资料,帮助领会品格。5 .小小朗诵家。每组派代表进行本课古诗背诵比赛。评比谁会背,背得熟、背得好。四、比拟阅读,感悟学法1 .比拟阅读,发现异同。比拟阅读三首诗,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点?预设:都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都说明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你发现三首诗有什么是不同的?预设:表达方式不同,第一首诗是直接表达内心志向,第二首诗是通过描写战斗画面颂扬人物精 神,第三首诗是借物咏志。2 .总结学法。读古诗不要停留在字面上的内容,还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读懂诗人想要表现的态度、志向、 愿望和品格。希望你们能从这些优秀的诗作中受到感染,使自己逐渐成为高尚的人。3 .全班诵读三首古诗。五、布置作业,课堂延伸1 .背诵塞下曲墨梅两首诗。2 .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课随堂练。板书设计芙蓉楂 送辛渐芙蓉楂 送辛渐I: M二靠说明心志敌人潜逃率军追击环境艰苦、L、才艮效祖国的理想抱负必胜信心/ 、/淡淡墨梅苦练书画墨梅3借花喻人,表达情操" 清香宜人高尚情操/教学反思四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感受诗的内容,充分领悟诗人的情感,但诗的语言高度凝练且 创作背景多样,这给学生学习造成了困难。因此教师课前要求学生资料,教学中注重多媒体的应 用,创设丰富的情境,从而拉近学生与诗人、与文本、与时代的距离,降低了学生体会表达方法和诗 人情感的难度,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力与信心。这三首诗的学习,教师注重了朗诵的指导,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从扶到放,在课堂上为学生留 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同伴互助互学,加之教师鼓励性的引导与评价,让他们在实 践中体会到学习的方法和乐趣,提升了能力与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