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发展规划报告编制大纲(2022年版).docx
-
资源ID:42311964
资源大小:18.0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产业园区发展规划报告编制大纲(2022年版).docx
产业园区开展规划报告编制大纲(2022年版)园区开展规划的成果一般包括文本、说明书、图纸等,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总那么包括规划背景及意义、规划依据、规划原那么、规划范围;规划期限、强制性 内容说明等。1 .规划范围明确园区开展规划的边界范围,并根据园区与外界的物质流、能量流等方面 的交换关系以及环境影响范围,提出规划的控制区范围。规划范围的土地利用性 质应与上位规划相一致。2 .规划期限明确园区开展规划的数据基准年,提出规划近期和中远期的具体年限,通常 近期年限为5年,中远期年限为1015年。3 .规划编制依据对园区开展规划和建设具有指导和支撑作用的各项政策、标准和规划逐一进 行描述。主要的规划依据包括:(1)国家和地方的相关产业政策及规划;(2)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3)园区所在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规划、相关产业开展规划;(4)园区所在地区的城市总体、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等规划;(5)园区所在区域的交通、电力、供水、污水处理、消防等基础设施规划;(6)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二)规划统筹协调园区开展规划要服从上位规划,并与同级规划相协调,协调的重点包括:功 能定位、土地利用、产业空间布局、生态环境保护等。简述上位规划在功能定位、土地利用、产业布局、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主要内 容与要求以及控制性指标,说明园区开展规划与上位规划的关系。(三)开展定位、目标与规模根据园区资源环境特点以及产业开展环境,确定园区主导产业类型,明确产 业开展定位。根据园区开展现状和开展趋势,提出园区建设近期和中远期的目标和具体指 标。指标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应表达园区的产业结构、经济指标、环境质量、 重点污染物排放、人文特色等内容。开展规模主要包括园区的产业规模、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等。(四)产业开展规划简述产业的开展战略、开展方向、产业链、开展布局等。该局部内容通常与 产业开展规划相协调一致,当园区产业规划独立编制时、该局部内容直接来自于 园区产业规划,有时也可以包含在园区开展规划中一并完成,假设园区规模较大, 产业复杂,内容较多时,也可以将该局部内容独立成册。(五)空间组织和用地规划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从用地结构、 交通架构、景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角度研究确定园区的空间结构,然后确 定功能分区和用地布局。1 .工业用地布局准那么工业用地为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包括专用铁 路、码头和附属道路、停车场等用地,不包括露天矿用地。按工业对居住和公共 环境的干扰污染程度将“工业用地(M)细分为3个中类。一类工业用地:对居住和公共环境基本无干扰、污染和平安隐患的工业用 地。二类工业用地:对居住和公共环境有一定干扰、污染和平安隐患的工业用 地。三类工业用地:对居住和公共环境有严重干扰、污染和平安隐患的工业用地 (需布置绿化防护用地)。工业用地可根据以下原那么进行规划:(1) 一类工业用地规划原那么可设置在城市住宅区的相邻地段,其用地和住宅区之间宜设置防护绿带;宜 集中设置组成工业区且相对独立;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宜有商业或工业办公建筑 作为缓冲区;应有完善的交通系统。(2)二类工业用地规划原那么用地应单独设置,不得与居住用地混杂;与住宅区之间必须根据其污染程度 布置绿化防护带,且应符合防护距离的有关标准;有水污染物排放的企业不得布 置在城市水源地上游地区,有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企业不得布置在城市主导风向上 风向;应有较为完善的道路系统。(3)三类工业用地规划原那么相对独立设置,远离住宅区,与住宅区之间有较宽的防护绿地;严禁设置在 水源保护地和历史文化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范围和其他需要 特别保护的区域;工业区的规划布局应符合主导风向及环保的要求,工业区选址 处于主城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向为宜:工业区与周围居住区、生活服务区 必须设置一定的绿化隔离带,保持必要的平安卫生距离,并符合相应卫生防护标 准。与城市交通性主干道或跨境公路、铁路、港口等交通设施有方便的交通联 系;有足够的供水、供电、供汽、污水、 服务等公用工程设施以及存放与处 理废物的设施。(4)高新技术园区用地布局准那么高新技术园区的产业具有资金、技术密集、高增值等特征,其融合了高科技 工业及其有关研究及开展,主要包括高新产品试验及分析、电脑软硬件开发、生 物科学产品、高端电子通讯器材、光学与电子光学产品、新材料产品等。这类土地的重点用途是科学研究、新科技及新产品的开发,选址应处于良好 的生态环境或景色优美的环境之中;连接城市主要道路,交通便利,有便利的交通连接机场、车站,方便经常到 访的商务人员;以邻近高等教育院校或研究机构为宜,以增强与业界之间的合作;亦可邻近居住区设置,作为一般工业和居住区之间的“过渡地区;设有先进的电讯基础设施,配备完善的辅助及配套设施,包括住宅、配套商 业及休息娱乐设施。2 .功能分区规划根据园区产业开展规划及开发时序,综合规划区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环境 保护、平安卫生及生产运营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园区进行功能分区规 划。3 . 土地利用规划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阐述园区各类用 地的规划布局情况。(六)交通系统规划1 .根据预测的对外运输量,合理组织对外货运交通;根据预测的通勤交通 量,规划客运交通,包括公交客运站、公交网络、公交车型、公交首末站等。2 .根据对外交通衔接、用地规模、用地周边环境条件等合理确定园区内路网 格局、道路等级、道路红线、道路断面形式等。3 .根据货物的包装形式、运输形态等合理组织区内运输,包括公路、铁路、 管道、皮带等。4 .规划设置园区静态交通设施,包括公共客运停车场、公共货运停车场、加 油加气站等,对于化工园区,还要规划危险化学品专用停车场。(七)绿地和景观系统规划结合园区周边自然环境,同时考虑园区平安卫生防护要求,规划构建园区绿 地和景观系统。园区绿地系统一般包括园区公共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等;宜设置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绿地系统。严格保护规划确定的公共绿地、滨河绿地、防护绿地等绿地,除园林建筑、 绿化生产管理的少量建筑物、构筑物及必要的配套设施外,严禁建设其他性质的 建筑,任何单位严禁以任何理由改变用地性质。有污染和平安风险的园区周边应 设置相应的防护绿地。(八)市政基础设施规划与园区的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包括给水、排水、供电、供热、电信、工业气体、工业管廊、 环境卫生及管线综合等,其采用标准、负荷预测、占地等应考虑产业类别和工艺 上的要求,结合城市情况综合加以确定。根据园区及配套工程的不同性质,合理确定独立用地和附设在其他建筑内的 生活服务配套设施。生活服务配套设施一般包括居住及为其服务的商业、配套生 活服务设施。根据园区的位置、主要产业类别、工作人口的结构、商务访客的性质和环境 素质,合理确定生活服务配套设施的用地布局及规模。园区宜尽量利用周边地段的公共服务设施;位置偏远的大型园区宜自行配套 多样化的公共服务设施,如游憩、文化娱乐、商业服务等。应积极引导园区统一集中设置和统一管理员工宿舍。(九)综合防灾规划规划要求建立完善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提高规划区公共平安水平、减轻灾 害损失。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包括消防规划、防震减灾规划、防洪规划、人防规 划、公共平安规划等,涉及危险化学品园区的还需危险化学品平安规划。(十)环境保护规划确定园区的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及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规划园区的环境应急 体系,对园区环境管理及监测提出要求。环境保护应包括以下内容:1 .确定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及执行环境标准描述园区的环境功能区划,确定园区执行的环境标准,确定园区及周边主要 环境保护规划目标。2 .水污染控制规划预测园区废水及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制定园区水污染物控制目标和指标,主要包括: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 量;单位工业增加值COD、氨氮及主要特征污染物排放量;园区污水集中处理 率;工业废水稳定达标排放率;中水回用率等。提出将排放的废水进行处理后用于某些用水单元或将废水直接用于某些用水单元的废水循环利用方案。针对水污染排放重点源,通过清洁生产审核,提高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技术 水平,提出重点污染源水污染控制方案。3 .大气污染控制规划预测园区废气及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制定园区大气污染物控制目标和指标,主要包括: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气排放 量;单位工业增加值SO2、NOx及主要特征污染物排放量;大气治理设施的有效运 行率;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达标率等。提出相应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政策 措施等。针对本地区大气特征污染物,提出相应解决方案。针对废气排放重点 源,提出工业废气污染控制和循环利用方案。4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规划预测园区固体废物排放量,包括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制定园区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目标和指标,主要包括:单位工 业增加值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危险废物平安处置率 等。提出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等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措施。5 .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制定环境监测方案;制定环境管理体系。(十一)规划分期按照“分期建设、逐步推进”的原那么,合理制定开发时序。根据产业流程和 特点,从土地供应、用地适宜性以及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合理确定近期的用地 布局、公共设施建设、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仓储物流区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等。(十二)重点支撑工程及其投资与效益分析1 .重点支撑工程综合考虑园区产业结构特点和园区建设的需求,确定入园工程应满足的条 件。入园工程选择的总体原那么是符合国家和园区自身的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同 时符合构建产业循环体系、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污染控制体系和保障体系的基本 要求,针对园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开展现状与开展趋势,引进具有支撑功能的项 目。2 .投资与效益分析重点对园区开展的综合效益进行分析评价,对园区建设的各项本钱及收益进行初步核算,评估园区建设的成效,包括经济效益分析、环境效益分析和社会效 益分析。(十三)规划保障措施提出保障规划实施和规划目标实现的相关措施,包括政策保障措施、组织机 构建设、技术保障体系、环境管理工具、公众参与、宣传教育与交流以及保障园 区建设顺利开展的其他措施。(十四)规划主要图纸规划图纸种类较多,主要图纸有:1 .位置及周边关系示意图标明园区范围及与相邻地区间的关系。比例尺根据面积大小确定。2 . 土地利用现状图3 .用地综合评价图图纸应标明以下内容:(1)不同工程地质条件和地面坡度的范围、界线、参数;(2)潜在地质灾害(滑坡、崩塌、溶洞、泥石流、地下采空、地面沉降及各 种不良性特殊地基土等)空间分布、强度划分;(3)活动性地下断裂带位置,地震烈度及灾害异常区;(4)按防洪标准频率绘制的洪水淹没线;(5)地下矿藏、地下文物埋藏范围;(6)规划区土地质量的综合评价,确定适宜性区划,提出土地的工程控制要 求。4 . 土地利用规划图图纸应标明以下内容:(1)规划的各类用地界线;(2)绿地、河湖水面、高压走廊的用地界线和保护范围;(3)规划道路红线;(4)规划用地一览表及产业用地一览表。5 .绿地系统规划图图纸应标明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等各类绿地的界线。6 .道路系统规划图图纸应标明以下内容:(1)规划主、次干道和支路的走向、红线、断面,主要控制点坐标、标高;(2)主要道路交叉口形式和用地范围;(3)主要广场、停车场位置和用地范围。7 .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图图纸应标明以下内容:(1)水源及水源井、泵房、水厂、贮水池位置,供水能力;(2)输配水干管走向、管径,主要加压站、高位水池规模及位置;(3)排水管渠干线位置、走向、管径和出口位置;(4)排水泵站和其他排水构筑物规模、位置;(5)污水处理厂位置、用地范围。8 .电力电信工程规划图图纸应标明以下内容:(1)供电电源;(2)变、配电设施位置、名称、容量、电压等级;(3)供电线路走向、电压等级、敷设方式;(4)高压走廊用地范围、电压等级;(5)各种通讯设施布局,通讯线路走向和敷设方式;(6)收发讯区、微波通道等保护范围。9 .燃气规划图图纸应标明以下内容:(1)气源位置、供气能力、储气设备容量;(2)输配干管走向、压力、管径;(3)调压站、贮存站位置和容量。10 .其他规划图根据规划产业需要确定必要的其他图纸,例如:环卫设施规划图、综合防灾 规划图、近期建设规划图、产业布局规划图、工业管廊规划图、供热规划图、工 业气体规划图等。参考文献:咨询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参考教材之三工程决策分析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