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类成果.docx
科学研究类成果成果名称:南粳系列优良食味高产粳稻品种的选育与应用主要完成人:王才林,张亚东,张洪程,朱镇,陈涛,赵庆勇,姚姝,周 丽慧,霍中洋,许明,李杰,林一波,张忠明,吴建明,陈爱辉,黄银琪, 魏海燕,赵凌,赵春芳,周立洋主要完成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扬州大学、江苏省农 业技术推广总站、苏州市种子管理站、江苏红旗种业科技、江苏 省高科种业科技成果简介为解决江苏粳稻品种产量高而品质欠佳的现状,工程组以优良食味为 主攻目标,在粳稻食味品质研究、品种创新和推广应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 破与创新。发现了直链淀粉含量在10-14%之间的半糯粳稻食味品质最正确, 说明了优良食味形成的分子机制。创立了优良食味与高产和抗病相结合的 聚合育种方法,育成适合不同生态类型的新品种南粳46、南粳5055和南粳 9108o研究集成了优良食味稻米平安保优生产技术体系,创立优良食味粳 稻品种品牌。工程实施以来,共审定品种3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3个、 获得国家创造专利8项、外观设计专利16项,创立优质稻米品种品牌3个, 制定江苏省地方标准10项、企业标准4项,获奖成果2项,发表论文190 篇。育成品种累计推广2010万亩,增产稻谷81. 8万吨,增收27. 0亿元。 其中2015年679万亩,占同类型品种的47%,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科学研究类成果成果名称:机插稻集中育秧与大田丰产绿色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 主要完成人:张国良,戴其根,邓建平,王强盛,霍中洋,王其传,张亚 洁,周青,许仁良,祁红英,刘晓华,夏应平,陈伟,徐永忠,张胜山, 李世锋主要完成单位:淮阴工学院、扬州大学、江苏省种子南繁南鉴站、南京农 业大学、淮安柴米河农业科技开展、连云港恒奥达肥料科技有限 公司、兴化市新土源基质肥料、太仓绿丰农业资源开发成果简介针对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传统人工栽插质量下降,而水稻机插高产 栽培技术还不配套的现状。围绕机插稻育秧与大田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 多年攻关研究,在剖析机插稻生育特性的基础上,研制了全营养水稻有机 育秧基质及其工艺,建立了规模集中标准化育秧技术,创新集成适应区域 生态特点的机插稻集中育秧与大田丰产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与常规育秧及 其配套栽培技术相比,本技术应用后,亩节种0.25kg,提高了秧龄弹性, 节水30-50%,秧池大田比为1 : 80-300,节约秧田60-96%,插秧效率提 高20-50%,亩省工节氮节药112元,较大面积亩增产5%以上,亩节本增 效280元。获国家创造专利4项和实用新型专利2项,制订地方标准3项, 发表论文45篇。2010-2016年该技术被江苏省列为全省水稻主推技术, 20102016年在江苏省和安徽、江西、东北等水稻产区累计推广应用2682. 7 万亩,增产稻谷84. 9万吨,增产增效21. 96亿元,节本增效8.73亿元, 累计增效30. 69亿元,为机插水稻持续丰产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