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课程实训教学指南.docx
社会救助课程实训教学指南一、课程性质社会救助是我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其任务是通过系统的学 习,让学生掌握社会救助的重要性、必要性;不仅掌握社会救助相关政策法规和救助方 案的实施;掌握社会救助专业必备的理论专门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以 及创新精神;熟练掌握社会救助管理与服务实际工作的成熟技术,能够从事社会救助方 面先进技术运用、设计与实施以及现场管理;能依据社会救助的基本原理、政策和方法, 筹划社会救助活动的简单方案。具有“爱众亲仁”道德精神和“博学笃行”专业品质的 高端技能型、应用型、可持续开展的社会救助管理与服务专门人才。二、实训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特别注重专业价值和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实训教学目的与任务是让学生掌 握社会救助相关政策和法规,训练学生理解社会救助的目的和重要意义,筹划社会救助 活动的能力,树立人文关怀和服务社会的理念,培养良好的社会救助工作的专业基本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精神,为将来从事实际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由 于社会救助工作内容非常复杂,服务对象众多,且涉及多个学科领域,要求具备多项操 作技能,必须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本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关心、尊重、 保护困难群体,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爱心助人”精神,充分认识社会救助在国家社会制 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了解社会救助工作的性质和特点,熟悉社会救助制度、政策和 法律法规,熟练掌握各项社会救助工作实务操作技能,从而运用社会救助专业知识和技 能为社会弱势群体服务,为社会困难者服务的社会救助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二、实训步骤1、选取合适的乡镇敬老院、五保老人,将学生分组安排。2、进入乡镇敬老院、五保供养机构等,聘请机构管理人员介绍机构设置、资金筹集、 内部管理服务等相关内容。3、以小组为单位,为敬老院老人或者儿童做二、三项服务工作。三、实训结果1、写出参观感受。2、以组和班级为单位提供介绍。实训八:了解我国灾害救助情况I S A S学习 1学时一、实训目的1、通过互联网和资料查询等手段运用I S AS学习法,了解我国地形地貌和自然灾害 的发生情况。2、了解我国灾害救助的主要对象,进一步认识灾害救助工作的长期性。3、掌握灾害救助的主要流程和工作内容。二、实训步骤1、分组安排资料收集任务,如地震、洪涝、火灾等。2、访谈当地民政部门了解以往灾害救助工作情况。3、讨论灾害救助实施步骤。10三、实训任务1、完成资料搜索笔记。2、以组和班级为单位提供劳动成果。3、说说自己家乡容易发生哪些自然灾害。实训九:校园火灾紧急预案制定 1学时一、实训目的1、进一步了解紧急预案的内容和制定的原那么。2、加强校园防火和平安意识教育。3、掌握应急预案的主要流程和实施要求。二、实训步骤1、根据灾害救助要求,将学生分成应急预案制定工作小组。2、每个小组按照工作内容开展资料收集、论证和方案制定工作。3、讨论校园应急预案实施步骤。4、在校园开展防火宣传教育。三、实训任务1、完成资料搜索笔记。2、制定校园火灾救助紧急预案实施方案。11实训十:城市低保家庭贫困生帮扶方案设计一、实训目的1、培养和提高学生社会调查和分析能力。2、培养人际沟通和关爱他人的能力。3、制定活动计划方案,培养学生解决贫困实际问题能力。二、实训步骤1、分组安排调查、访谈和筹划方案制定的工作。2、设计调查问卷,开展调查。3、访谈贫困生现状和诉求,与深入探讨克服贫困现状的可行性。三、实训任务1、设计一份针对低保家庭贫困生的调查和访谈问卷。2、制定贫困生帮扶计划或者活动方案。3、撰写城市低保家庭贫困生现状和救助对策的调查报告。4、以班级为单位提供劳动成果。实训十一:大学生拖欠助学贷款与诚信危机研讨会一、实训目的1、掌握教育救助政策,特别是助学贷款政策。2、掌握助学贷款申办条件和程序。2学时1学时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12二、实训步骤1、将学生分成三组。2、介绍案例背景资料。3、分组讨论助学贷款政策的意义,分析大学生拖欠助学贷款的原因以及不良影响。4、分组讨论规避拖欠助学贷款的对策,大班提供总结。三、实训任务1、分组讨论记录的笔记。2、以组为单位提交研讨报告。实训十二:城市医疗救助案例展示1学时一、实训目的1、通过互联网和资料查询等手段运用I S AS学习法,了解我国医疗救助实施情况。2、通过医疗救助典型案例,进一步认识医疗救助的意义。3、掌握医疗救助的主要对象和工作内容。二、实训步骤1、按照老年慢性病、重大疾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等主要救助对象,将学生分成34个小 组开展资料工作。2、每个小组提供23个典型案例。3、讨论、归纳总结医疗救助的特点和实施步骤。13三、实训任务1、完成案例搜索笔记。2、整理典型案例并进行PPT展示。实训十三: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申报审批操作实务1学时一、实训目的1、加强对农村医疗救助的基本认知。2、正确运用农村医疗救助的基本常识。3、了解并掌握农村医疗救助申报、审批的整个流程。二、实训步骤1、分组进行角色扮演。2、推选35名同学扮演村干部,35名同学扮演乡镇干部,35名同学扮演县 民政局工作人员,15名同学扮演村民代表。3、实训室模拟操作。三、实训任务1、填写医疗救助相关表格。2、完成实训记录和总结。实训十四:模拟城市廉租房业务的办理1学时一、实训目的1、对廉租房工作的整体认知。142、掌握住房救助的基本原那么和申请程序。3、检验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操能力。二、实训步骤1、分组进行角色扮演。2、推选35名同学扮演居委会干部,35名同学扮演街道干部,35名同学扮 演区县住房保障机构工作人员,15名同学扮演居民代表。3、实训室模拟操作。三、实训任务1、填写廉租房申办的相关表格。2、完成实训记录和总结。实训十五:廉租住房补贴发放遭遇尴尬的案例分析1学时一、实训目的1、通过案例分析,增强对城市边缘群体住房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方面现状和 需求的了解。2、加强城市困难群众救助制度、工程、内容和实施效果的认知。3、全面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实训步骤1、根据学生特点和案例内容分成问题讨论组三个。2、以组为单位分析廉租房问题的深层原因。3、讨论对策建议。154、大班提供,教师总结。三、实训任务1、完成资料搜索笔记。2、以组和班级为单位提供劳动成果。实训十六:单项实训一农村贫困户住房救助工作程序1学时一、实训目的1、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整体认识。2、掌握住房救助的基本原那么和基本程序。3、检验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二、实训步骤1、分组并安排角色扮演。2、审核相关证件。3、按照正常程序模拟办理农村贫困户住房救助工作。三、实训任务1、填写相关表格。2、写出实训记录和总结。16实训十七:下岗工人自主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申请的流程 1学时一、实训目的1、通过模拟,加强对城市下岗工人就业救助工作的感性认识。2、掌握就业救助的原那么和方法。3、掌握申请的条件和程序。二、实训步骤1、根据就业救助工作流程将学生分组。2、模拟城市失业下岗人员身份确实认(姓名、年龄、身份证明等)。2、对贷款条件审核,包括申请条件、投资工程、贷款额度、还款方式等相关政策和内 容确实认。3、办理相关手续。三、实训任务1、填写登记表。2、提出处理意见并签署相关协议。3、写出实训总结报告。实训十八:我国社会互助工程调研1学时一、实训目的1、通过互联网和资料查询等手段运用I S AS学习法,了解我国社会互助工程的开展17情况。2、通过社会互助工程的典型案例,进一步认识社会互助的重要意义。3、掌握社会互助工程开展的主要对象和工作要点。二、实训步骤1、按照社会组织开展、政府倡导和民间自发等社会互助工程发起主体,将学生分成34 个小组开展资料工作。2、每个小组提供23个典型案例。3、讨论、归纳社会互助工程的特点和实施步骤。三、实训任务1、完成案例搜索笔记。2、整理典型案例并进行PPT展示。实训十九:为社区特困户开展“慈善一日行”活动2学时一、实训目的1、通过开展社区特困户“慈善一日行”活动,培养学生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2、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和乐善好施的良好习惯,到达慈善教育的目的。3、培养学生活动筹划和开展慈善活动的能力,提升学生组织活动的技巧。二、实训步骤1、制定特困户“慈善一日行”活动方案。2、起草活动建议书。183、组织学生在校园和附近街道社区开展募捐活动。4、将募捐所得用于特困家庭生活用品购买和困难家庭学生学习用品的购买。5、分组探访社区特困家庭,送去必需品和关怀。6、号召同学们与贫困孩子结对子,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功课,指导学习。7、建立长效机制。三、实训任务1、活动计划书和建议书。2、建立长效机制,制定“慈善一日行”常设活动计划。3、撰写“慈善一日行”活动心得体会。19三、实训教学要求(一)实训场地要求1、校内实训场地要求配备社会救助业务受理实训室、小组活动室、多媒体教室(配备投影、音响等 设备)各一间。2、校外实训场地每个班(以50人计)至少配备各类型校外实训场地2个,包括社区事务受理中心、 民政局接待处、福利院、社会组织等。(二)实训指导教师要求1、校内指导教师要求认真负责,教学经验丰富,拥有双师资格证书。2、校外行业督导老师与行业的密切合作,聘请并吸纳行业一线的优秀工作人员作为实习实训指导教师。 要求认真负责,实践经验丰富,对社会救助开展情况和政策有较为成熟的认识。(三)对学生参与实训的要求1、在进行每个工程的实验实训之前要求基本掌握相关理论知识。2、积极参与,主动投入,良好协作。3、课前充分准备,课堂上集中精力,课后按质按量完成各项学习任务。4、注意观察和思考,勤于做记录,写感受和感想。5、乐于提供和讨论,共同成长。(四)实训课教学法建议1、讨论式教学法,强化学生对社会救助及其方法运用的重要性和具体调查方法、 技术环节的认识,促进社会救助方法技术程序化使用意识的进步。2、实训式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综合运用和创新的积极性,使学生深刻牢固 掌握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3、组建调查小组,引导学生根据社会救助的专业知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救 助课题,进行调查活动。4、案例式教学,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消化教学内容,增强感性认识,理论联系实 际,培养运用社会救助专业方法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5、课堂实训和课外实训相结合。四、课程实训教学进度和安排本课程实训分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相结合的形式,总学时为24学时,具体安排如 下:表1社会救助课程实训教学进度和安排3教学单元教学主题单项实训综合实训序号工程学时序号工程学时第一单元社会救助认知1社区弱势群体构成情况调查2第二单元我国社会救助概况1新中国历史上 社会救助主要 政策的ISAS学 习1第三单元城市居民生活救助2城乡居民生活救助差异社会调查12城市社会救助站参观调查243城市低保操作程序1第四单元农村居民生活救助4农村低保工作操作实务1第五单元特困人员救助3参观五保供养机构2第六单元临时救助 与流浪乞 讨人员救助5了解我国灾害救助情况I SA S学习1第七单元灾害救助与应急预案制定6校园火灾紧急预案制定1第八单元基础教育救助4城市低保家庭贫困生帮扶方案设计2第九单元高等教育救助7大学生拖欠助学贷款与诚信危机研讨会1第十单元城市医疗救助8城市医疗救助案例展示1第十一单元农村医疗救助9农村医疗救助 资金申报审批 操作实务1第十二单元廉租房政策10模拟城市廉租房业务的办理15廉租住房补贴发放遭遇尴尬的案例分析1第十三单元经济适用房政策11农村贫困户住房救助工作程1序第十四单元就业救助12下岗工人自主 创业小额担保 贷款申请的流 程1第十五单元社会互助13我国社会互助工程调研1第十六单兀慈善救助6为社区特困户开展“慈善一日行”活动2实训内容实训一:社区弱势群体构成情况调查 2学时一、实训目的1、理解社会救助内涵和外延。2、通过调查,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感性认识。3、了解社区弱势群体情况。4、了解基本的社会救助内容。二、实训步骤1、学生以组为单位,分别安排深入学校或者家庭所在地附近社区(村)居委会进行社 会调查,调查内容为该社区弱势群体构成情况。2、了解该社区贫困人口、失业、残障人士、老年人、低保户和住房困难户等基本情况, 进行分类统计分析。3、选取该区有代表性弱势群体家庭开展入户调查,了解其家庭构成情况、经济收入、生活状况、贫困原因等情况,加深对社会救助工作感性认识。4、分组讨论:结合实际谈自己对“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开展上的作用的理解。5、大班提供,教师点评指正。三、实训任务1、设计并填写调查统计表。2、以组为单位提交调查报告。实训二:中国历史上社会救助工作主要做法ISAS学习1学时一、实训目的1、了解我国社会救助工作开展历史。2、掌握社会救助工作的开展规律。3、通过互联网上资料搜索,加强对传统社会救助思想、实务的了解。4、了解中国历史上社会救助工作的主要做法。二、实训步骤1、学生以组为单位开展互联网资料。2、每个小组收集资料,整理和分析相关资料,对中国历史上“自然灾害救助”“贫困救 助”等社会救助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资料搜索。包括当时的社会背景、救助思想、国家政 策、主要措施、具体做法和实际效果等相关材料。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大班提供。4、教师点评指正,共同归纳总结我国社会救助开展特点与规律。三、实训任务1、完成资料搜索笔记。2、以组和班级为单位提供劳动成果。实训三:城乡居民生活救助差异的社会调查1学时一、实训目的1、培养学生的的人文关怀意识。2、掌握社会调查的重点与方法。3、通过调查增加对城乡贫困人口、贫困原因和贫困人口对社会救助的需求等情况的了 解。4、了解当前城乡生活救助制度、工程、内容的差异。二、实训步骤1、学生分组安排调查地点。2、布置学生利用假期进入城乡民政部门社会救助机构和贫困家庭进行实地调查。3、分组展示,大班提供调查感受,教师点评指正。三、实训任务1、撰写3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2、以组和班级为单位提供劳动成果。实训四:城市低保办理操作程序1学时一、实训目的1、通过模拟,加强对低保政策和城市低保工作的感性认识。2、掌握低保审批工作的基本操作程序。二、实训步骤1、根据低保办理程序将学生分组。2、在实训室模拟城市低保申请、审核、审批的过程。3、模拟对城市低保对象的界定。三、实训任务1、填写低保申请、审核和审批的各类表格。2、做出能否享受低保待遇的决定。实训五:城市社会救助站参观调查2学时一、实训目的1、实地了解社会救助站的工作内容和现状。2、对社会救助工作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了解学习。3、增加岗位认知和人文素养。二、实训步骤1、联系救助站并邀请救助站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配合指引。2、根据救助站日常工作内容,将学生分成三个工作小组,重点了解救助站主要救助群 体,相关救助政策和救助工作流程等。3、收集数据资料,访谈救助站工作人员和救助对象。4、大班提供,教师总结。三、实训任务1、分组完成救助站考查内容,完成考察总结。2、以班级为单位交流提供考察成果。实训六:农村低保工作操作实务1学时一、实训目的1、了解农村低保工作特点。2、通过模拟,加强对低保政策和农村低保工作的感性认识。3、掌握农村低保审批工作的基本操作程序。二、实训步骤1、根据低保办理程序将学生分组。2、在实训室模拟农村低保申请,村委会调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级任命政府民政 部门审批的过程。3、模拟村委会组织村民小组会议评议表决。三、实训结果1、填写低保申请、审核和审批的各类表格。2、做出能否享受低保待遇的决定。实训七:参观五保供养机构2学时一、实训目的1、通过调查五保供养机构,了解五保供养机构的建设与管理。2、通过对五保供养人员的接触和了解,培养敬老爱幼、扶弱助残的美德。3、进一步了解我国特困人员供养相关政策。